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新形势下出版企业编辑人才培养机制探析

新形势下出版企业编辑人才培养机制探析

时间:2024-11-08 01:40:02

[摘要]随着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出版业的竞争生态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对出版企业编辑的从业素质也相应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文章着重从编辑职称体系、编辑岗位体系、编辑培训体系、编辑激励体系、编辑考核体系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建立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更好地推动编辑转型。

[关键词]出版企业编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的视野和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而言,人才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无形资产。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财政部联手推出《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创新内容生产和服务,加强重点平台建设,扩展内容传播渠道,拓展新技术新业态,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六大重点任务,强调要将传统出版的专业采编优势、内容资源优势延伸到新兴出版,引导市场加快发展新业态。这将深刻影响图书出版行业的竞争生态,同时对编辑人才的从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大背景下,遵循编辑成长规律,建立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编辑成功转型,是出版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编辑职称体系建设

职称是影响编辑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完备的编辑职称体系,有助于企业整体人才素质的提升。可从两方面入手加强编辑职称体系建设。

一是重视现有的职称体系。1986年,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对编辑的职称序列进行了明确规定。随着行业发展,职称体系进一步完善。2001年8月起,国家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正式将其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的统一规划,并规定初级资格为行业上岗证,可聘任助理编辑(助理技术编辑或二级校对)职务;中级资格为出版企业某些关键岗位工作的必备条件,可聘任编辑(技术编辑和一级校对)职务;高级资格(编审、副编审)则实行考试与评审结合的评价制度。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是顺应市场化运作需要的结果。随着出版单位转企改制进程的推进,原事业体制下传统的职称观念在弱化,而行业对编辑队伍的要求却日益提高。规范化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出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评价服务,有助于行业整体人才素质的提升。从近16年来的实施情况看,出版企业在逐步适应这一行业变化和要求,强化职称意识和职称管理。例如,有的出版企业认识到职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因为初、中级职称相对普遍,不仅对通过率有严格的指标要求,而且为编辑提供备考培训。但是从行业目前普遍情况看,高学历人才比比皆是,高级职称占比却不高,具备二、三审资格的副编审、编审人员成了一些出版单位的稀缺人才。从这一角度来说,人才队伍建设既要进一步夯实人才底座,扩大初、中级职称人员的规模数量,也要通过相应的措施,有计划地提高高级职称人才的比例。

二是紧跟行业发展,鼓励和支持编辑参加一些新的职业能力考试,为人才能力的评定提供多个参考维度。例如,数字传播产业的发展,催生了数字编辑这一新兴职业。据了解,目前国内数字编辑大多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传统编辑转型而来,他们凭借在出版企业或传媒公司的工作积累获得了足够的编辑经验,在数字出版时代因对新的传播方式跃跃欲试而选择成为数字编辑。另一种则是来自互联网公司,这些人拥有较多的互联网运营经验,对数字化产品、市场较为敏感。[1]但是对这类人才存在“招聘主要凭经验,评价缺乏科学标准”等问题。2016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采用“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择优聘任”的方式,在全国率先开展数字编辑职称评定工作,为北京地区数字编辑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开辟人才评价通道,惠及数十万的从业者。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为数字编辑人才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同时为数字编辑建立了准入机制。

从这一角度而言,企业的编辑职称体系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吸纳和借力最新的评价指标,实现人才的有序培养、引导、发现、吸引和选拔,达到激活存量、实现增量的目的。

二、编辑岗位体系建设

编辑岗位体系涉及人力资源的有效分配、人才梯队建设等多个方面,是出版企业稳定运营的有效保障。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序列,使人才纵向可以向本序列高层次岗位发展,横向可以在不同岗位序列间竞争,从而形成纵向畅通、横向贯通的岗位发展通道。在这个体系建设中可重点参考两个维度。

一是业务能力维度。虽然不同出版企业对于编辑岗位的职责划分不尽相同,但编辑的职业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需要通过最基本的学习积累,才能一步步成长为优秀编辑。一般而言,新入职编辑经过两三年的历练,可以成长为合格的基础编辑;基础编辑经过三五年的摸爬滚打,基本达到成熟编辑水平;成熟编辑再经过五到八年的时间,可实现向优秀编辑的跃升;而优秀编辑经过时间的沉淀,人脉资源积累、综合素质提升等达到一定高度和层次,逐渐成为相应业务领域的行家里手,树立起在业内的影响力。

二是知识结构维度。出版产品的门类丰富多样,每一个细分领域都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背景作为支撑,因此在产品建设方面,需要根据产品板块的近、中、远期建设规划,有针对性地招聘、培养专业人才,统筹专业人才的配置结构,实现编辑力量与产品板块发展的最优配比。专业体系架构精干或完备的编辑团队,往往表现为产品板块的发展前景好或者后劲足。为了充实编辑队伍力量,也有不少专业性强的出版企业以外聘专家顾问团的方式,通过内外部编辑合力,确保出版物的内容质量和专业水准。

结合编辑的职称情况与实操能力,出版企业由此可以确定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岗位体系。通过老、中、青编辑力量的有序衔接,团队知识结构的均衡布局,使人才储备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为出版企业发展提供持续、优质的人才保证。

三、编辑培训体系建设

培训是开发和提升人才价值的基本手段。出版企业的培训不仅要立足编辑基本技能,更要紧跟“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结合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建立科学、全面、立体化的培训体系,切实增强编辑的业务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人才队伍向现代企业化和市场化转型。

一是加强职业基础素养培训。编辑工作是政治性、思想性很强的工作,编辑政治水平、思想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编辑工作质量的高低、所编辑的图书质量的高低。因此,出版企业要将正确出版导向放在首位,不仅要开展好有关行业行规、企业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职场基本礼仪等方面的常规培训,更要着重地加强政治素养培训,从源头、基础切实增强编辑在时事政治、党史党建等方面的理论素养,增强思想政治高度和敏锐度。比如与相关高等院校、研究院所、政府智囊机构等建立联系、合作,定期邀请专家举办理论讲座,或者借助这些机构搭建的理论交流平台,让编辑广泛参与各类理论研讨活动,熟悉了解最新的政策解读、理论动态。只有培养一支思想政治理论过硬的编辑队伍,才能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出版工作有序、健康发展,在主题出版、重大选题等方面不断推出有高度、有厚度,并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力的精品力作。

二是加强职业基础技能培训。我国的编辑类专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且源源不断地培养了一批对编辑规律有系统了解和研究的专业人才,但出版品类的多元,决定了编辑团队需要具备多元的知识背景。加入出版行业的新编辑往往缺少一定的编校技能,在事业体制下,出版社多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实现编辑技艺的传授。在市场化运作的出版企业中,企业内部培训成为主要方式,更重要的是依靠日常工作经验的长期、持续积累。还有一些企业如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等将导师制或双导师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纳入编辑人才培养计划,并制订配套的落实制度。除了加强编辑基础技能培训之外,相应的拓展技能培训也要紧跟而上,有针对性地从编辑业务、市场营销、经营管理、通用职业能力等多处着眼,开展专题、专项培训。

三是加强编辑轮岗培训。通过编辑在流程链上不同环节的锻炼、学习,熟悉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在换位思考中强化团队协作,同时通过对前后环节的了解,增强业务全局观和统筹能力,以此达到技能叠加、开拓思路、提升综合能力的作用,实现向复合型编辑人才的转型。常见的编辑轮岗培训有三种:一是编辑去校对部门轮岗,增进编校互动,有助于强化编辑的质量意识,是提高图书内容质量的重要一环;二是编辑去市场部门轮岗,增进编发互动,有助于编辑熟悉渠道建设的规律和方法,了解营销推广的技巧和手段,建立市场的视角和维度,从而更加精准地指导产品研发;三是强化市场调研甚至去书店店面值岗。

四、编辑激励体系建设

有竞争力的激励体系是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重要手段。激励体系可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设置关键的参考指标。

1.薪酬福利

据北京众达朴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2011年出版行业薪酬福利调研报告》显示[2],2011年出版行业主动离职率中位值达到15.8%,处于全行业中位以上。其中薪酬福利待遇是离职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要想留住优秀人才,实现出版企业未来高速发展,具有吸引力的薪酬福利体系必不可少。综观世界一流企业在这方面的经验做法,大致可总结为以下三点:一是有明确的与公司经营战略、企业文化保持高度一致的薪酬战略,二是有透明的、具有活力的薪酬制度,三是福利待遇逐步走向货币化和社会化。建立与市场化相适应的薪酬福利体系,做到画好“饼”、烙好“饼”和分好“饼”,对于刚转企改制的出版企业来说,任重道远。要在充分借鉴先进企业优秀的、成熟的模式基础上,认真研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改革文件中有关人力激励方面的最新精神,搭乘利好政策的快车,在薪酬体制改革方面顺势而动,积极有为,真正建立起适合创意人才聚拢、培养和长期发展的薪酬体系。例如中国出版集团针对优秀编辑人才,就尝试实施文化津贴、学术休假、带薪考察、“岗位特区”“薪酬特区”等倾斜政策,探索智力入股、期权激励、个人项目持股等激励方式。[3]

2.编辑荣誉

荣誉是职业尊严的体现,从行业整体来看,宣传系统、文化系统等针对编辑成就或图书内容质量设定了各类、各级荣誉称号和奖项,比如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四个一批”人才、韬奋出版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这些是区分和评定编辑优秀等级的重要标准,同时是编辑的重要努力目标之一。除此之外,不少出版企业制订了配套的荣誉制度。例如从2007年以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建立了“首席专家”制度,先后有多位专业人才被任命为首席编辑[4],作为出版社对编辑能力的一种认可。通过在编辑团队内部树立标杆,以对编辑队伍整体产生压力、拉力和推力。[5]又如,北京出版集团通过出台优秀出版物奖励办法、社会获奖出版物奖励办法等配套制度调动编辑积极性。一方面,对荣获各类社会奖项的图书给予一定奖励;另一方面,根据集团情况设置了一些内部奖项,比如优秀畅销书奖、优秀常销书奖、优秀品牌拓展(创新)奖、优秀版权输出奖等,进一步丰富荣誉体系。

除此之外,还应打造编辑品牌。编辑品牌是近年来的新提法。编辑智力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同样需要树立品牌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宣传推广,有助于增强编辑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图书品牌的打造主要面向渠道和终端读者,编辑品牌则主要面向上游作者。在不断开发名作品的基础上推出编辑名家、编辑大家,以名家、大家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聚拢优质内容,聚拢优秀作者,策划推出引领市场、引领阅读风潮的扛鼎之作,进而广泛聚拢读者,是出版企业内容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建立企业编辑品牌体系的要义所在。近年来,一些出版企业开始在打造编辑品牌上有所发力。例如,社科文献出版社提出“名编辑工程”,截至2015年11月,已有4位名编辑和8位后备名编辑人选。[6]中国出版集团提出了主业发展“创新十策”,其中就有“百名优秀编辑人才计划”,明确提出要在三至五年内,通过公平遴选、重点培养、动态调整等多种手段,努力造就100名思想导向正确、文化情怀深厚、市场眼光敏锐、职业品质优秀的编辑;培养一定数量的具有冷思维、冷眼光、坐得住冷板凳,专注于精品力作、扛鼎之作的“三冷”编辑。[7]北京出版集团则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以产品品牌、编辑品牌、活动品牌、阅读品牌、出版品牌构筑企业品牌的战略思路,以提升市场竞争的附加值。

五、编辑考核体系建设

图书产品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出版企业要从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角度制订切实可行的考核指标。既要通过各类获奖和重点项目数量来体现精品生产的贡献和价值,又要考量每一个产品的投入产出比,通过印数、回款等一系列可量化的经济指标来反映编辑的工作成果。

1.社会效益指标

侧重精品生产力,考量产品在服务大局、文化传承方面的作为和贡献。可重点参考以下指标:一是入选重点出版物、重点出版项目的数量。可依据项目的获批级别和获批金额,确定权重分配比例。例如国家级的有国家出版基金、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入库项目、“三个一百”(人文社科、科学技术、文艺少儿)原创图书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等,市级的有由各地新闻出版广电局或者文化监管部门支持的原创文学工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项目等,企业内部也有年度重点选题或者董事长基金、总编辑基金支持的重大出版工程等。二是国家级、地市级以及行业相关奖项的获奖数量。如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大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年度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活动等,根据奖项的影响力和重要性确定评分标准。

2.经济效益指标

侧重产品的市场传播力,考量产品在渠道中的影响力和读者中的受欢迎度。可重点参考以下指标:一是编校字数。这是编辑基本工作量的体现,是考核其他经济指标的前提和基础。二是造货品种、造货码洋、总印数。反映的是编辑个人的生产量。综合前两者,可以看出编辑对编辑部或者产品线整体品种、规模的贡献情况。三是图书销量。反映销售能力和大众读者喜爱度。可按销售册数分为多个等级,设置有梯度的评分线。四是重印书、再版书比例。反映单品效益。五是市场占有率与排名。反映市场覆盖面,可参考开卷、东方数据等第三方监测数据。这三个指标尤其适合对热销图书或者畅销图书的考核,通过综合各方数据,可以清楚明了地反映出图书产品在市场的表现情况。六是回款。结合生产投入,可以得出资金周转率,这是考核投入产出效率最重要的指标,尤其适合项目制的编辑团队。

总而言之,内容生产非一日之功,需要十年磨一剑的执着和定力。相应地,编辑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要从企业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尊重编辑成长基本规律,建立蓄水涵养的思路,多方入手、多点着力,为编辑的成长营造良好氛围,搭建广阔空间。而编辑的成长,即是企业的成长,通过成熟完备的体系建立起编辑人才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亦能成就企业美好的未来。

注释:

[1]任晓宁.数字编辑:呼唤规范的职称评定.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04-19.

[2]2012年出版行业薪酬现状分析[EB/OL].[2012-08-09]http://news.xinhuanet/book/2012-08/09/c_123556089.htm.

[3]谭跃.出版中国梦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创新十策”.中国图书商报,2013-05-08.

[4]龚莉.“首席专家”制度与出版品质.中国编辑,2016(3):4-7.

[5]钟边.培养编辑人才出版文化精品——中国编辑学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及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纪要.中国编辑,2016(2),83-87.

[6]杨群.做好高质量专业学术出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5-11-03.

[7]谭跃.出版中国梦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创新十策”.中国图书商报,2013-05-08.

(作者单位:北京出版集团)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