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章学诚目录编纂思想举要

章学诚目录编纂思想举要

时间:2024-11-08 01:40:33

[摘要]章学诚的目录编纂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校雠通义》《文史通义》两部著作中。“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目录的主要任务,“通”是编纂目录的根本宗旨;在进行目录分类编纂过程中,要正确运用互著法与别裁法;为防止出现“一书两名”或“一书两人”的错谬问题,要学会“辨嫌名”,进行分类索引。章学诚的诸多目录编纂思想与实践,可以为今日所借鉴和大力弘扬。

[关键词]章学诚目录编纂编目互著别裁辨嫌名目录学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章学诚(1738—1801)是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目录学家。其在目录学方面,特别是目录编纂理论方面成就显著。《校雠通义》《文史通义》是其目录学成就的重要代表著作。笔者试就两部著作中的一些主要观点、目录编纂方法等方面做简要说明和探讨。

一、目录的任务与宗旨

(一)“辨”与“考”是编纂目录的主要任务

章学诚认为,为了给学术研究提供正确、系统的材料,在编纂目录之时,必须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1],这是目录的主要任务。也就是说,在编纂目录时,要将所有资料按照科学、系统、辩证的原则进行分类,要将各种学术流派的作品进行梳理,分类与梳理必须清晰透明,没有错误。较章学诚稍早一些的清代学者王鸣盛,对目录编纂工作也是非常重视的。王鸣盛曾说,目录之学是学术研究中第一紧要的事情。“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2]。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3]。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目录编纂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辨”与“考”呢?那就是在编纂目录之前要先明“大道”。何为“道”?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原道》中说:“道之大原出于天。”“道者万事万物之所以然,而非万事万物之当然也。”又说,“未有人而道已具”,“道有自然,圣人有不得不然”[4]。意为,“道”是自然规律,先于人而存在。人在道的面前,只有圣人才能认识它,遵循它。“文章学问,毋论偏全平奇,为所当然而又知其所以然者,皆道也。”治目录的人先要明大道,也就是认识目录的当然和所以然,即发展规律。《校雠通义》的《原道》开篇讲“古无文字,结绳之治”[5],就是从人类社会进化到了古代文明时期,从有文字以后说起的。主要阐述了目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为了更好地阐释“辨”与“考”,章学诚以刘歆的《七略》中的《辑略》为例,进行说明。他认为,班固删去《辑略》是错误的,颜师古把《辑略》称为“诸书之总要”是正确的,可以说,《辑略》“最为明道之要”[6]。关于各类图书资料的主要内容及其流派均在《辑略》中集中体现。正如章学诚所言:“其叙六艺而后,次及诸子百家,必云某家者流,盖出古者某官之掌,其流而为某氏之学,失而为某氏之弊。其云某官之掌,即法具于官,官守其书之义也;其云流而为某家之学,即官司失职,而师弟传业之义也;其云失而为某氏之弊,即孟子所谓生心发政,作政害事,辨而别之,盖欲庶几于知言之学者也。”[7]在这里,章学诚把流传下来的图书资料出自哪里,流向哪里;有什么优点,什么缺点,都分析得非常清晰、明确,真正使目录发挥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二)“通”是编纂目录的根本宗旨

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和《校雠通义》,虽说都在强调明“道”,但重点阐释的还是一个“通”字。《文史通义》中有《释通》一篇,主要是讨论综合体图书如“通史”的著述问题,也论及了这类图书目录的分类问题。其中说:“史部流别不可不知也。夫师法失传,而人情怯于复古;末流浸失,而学者囿于见闻。训诂流而为经解,一变而入于子部儒家”(如应劭的《风俗通义》、蔡邕的《独断》就归入此类)。“再变而入于俗儒语录”(所谓“俗儒”,意为程、朱语录、记者有未别择处,及至再传而后,浸流浸失,故曰俗儒)。“三变而入于庸师讲章”(如蒙存浅达之类,支离蔓衍,甚于语录)。“不知者,习而安焉;知者,鄙而斥焉,而不知出于经解之通,而失其本旨者也。”“载笔汇而有通史,一变而流为史钞”(如小史、统史之类但节正史,并无别裁,当入史钞,向来著录入于通史,非是。史部有史钞始于《宋史》)。“再变而流为策士之括类”(如《文献通考》之类虽仿《通典》,而分析次比,实为类书之学。书无别识通裁,便于对策敷陈之用)。“三变而流为兔园之摘比”(如纲鉴合纂及时务策括之类)。“不知者,习而安焉;知者,鄙而斥焉,而不知出于史部之通,而亡其大原者也。且《七略》流而为四部,类例显明,无复深求古人家法矣!然以语录讲章之混合,则经不为经,子不成子也;策括类摘之淆杂,则史不成史,集不为集也。四部不能收,九流无所别,纷纭杂出,妄欲附于通裁,不可不严其辨也。”[8]这里,“严其辨”的目的,就是使之“通”,保持图书资料的历史传承性。

此外,章学诚还主张要“知其流”,保持流派归类的一致性。这也是对“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具体落实。他在《宗刘》篇中说:“名家者流,后世不传,得辨名正物之意,则颜氏《匡谬》、邱氏《兼明》之类,经解中有名家矣。墨家者流,自汉无传,得尚俭兼爱之意,则老氏贵啬、释氏普度之类,二氏中有墨家矣。讨论作过宗旨,不可不知其流别者也。”[9]意为,在编纂目录时,要考虑到名、墨两家的源流问题,因为这两家后世不传。为此,在出版图书时,要“得辨名正物之意”和“得尚俭兼爱之意”。如颜师古的《匡谬正俗》和邱光庭的《兼明书》都可以说是解经的著作,只由于它们“得辨名正物之意”,章学诚主张分入名家。在《校雠通义》卷二《补校汉艺文志》中,他同时也把刘向的《别录》和刘歆的《七略》归入名家。章学诚说,刘向《别录》、刘歆《七略》“乃后世目录之鼻祖”,但《汉书·艺文志》的分类体系没有“目录”一门,主张应该把其“附于诸子名家之末”。因为“著录之为道也,即于文章典籍之中,得其辨名正物之意,此《七略》之所以长也”[10]。这里,我们不去评价章学诚的“分入名家”的具体做法是否妥贴、得当,但他的“讨论作述宗旨”、让读者“知其流别”的目录编纂思想,值得今人去发扬光大。

二、目录、学术与图书的关系

目录的对象是图书,其任务是揭示图书资料的主要内容,给学术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三者之中,图书是最主要的部分。它既是传播文化遗产的主渠道,也是传播各种思想的主阵地[11]。人们通过阅读和研究得到学问,即学术。章学诚把学术与图书的关系称之为“道”与“器”的关系。他在《文史通义》的《原道》中说:“《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不离器,犹影不离形。”又在《原学》中说,“夫子曰:‘下学而上达。’盖言学于形下之器,而自达于形上之道也。”[12]他也在《校雠通义》中多次阐述这个道理。做学问,或者说研究学术,必要以图书资料为工具,对事物进行科学研究,找出事物真实的发展规律,获得正确的认识和看法。此为学术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段话中,章学诚提升了图书的价值与地位。

章学诚对图书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对于考据学和理学的对弈,也提出了公正、合理的批评。他认为,考据学和理学的纷争,是片面地理解了“道”与“器”的关系。理学之失,在于“离器言道”;考据学之失,则在于“溺于器而不知道”。考据学家说“天下之道在于较量名数之异同,辨别音训之当否”,这完全是片面的理解。正确的方法是“即器以明道”,也就是“道器合一,方可言学”[13]。道与器是一虚一实的两个抽象名词,可以代表任何理论和事物。章学诚引用其的目的,是用“道”来代表理论图书,用“器”来代表方法和工具书籍。考据学家“溺于器而不知道”,理学家对他们“即器而示之以道斯可矣”,但矫枉过正,从而提出“玩物丧志”“工文则害道”的说法,如果非要“使人舍器而言道”,犹如“见疾在脏腑,遂欲并脏腑而去之”[14],那是极其错误的。他认为,经学、史学或者诸子百家,虽然学术的方法各异,但是在明道的目的上诸学是一致的。[15]

三、目录分类编纂的辅助法——互著与别裁

我国古代目录的发展与成就,水平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其他文明国家,其原因与我国首先建成系统分类目录有着很重要的关系[16]。互著与别裁早已有之,但对其认识并发挥到非常成熟地步的,当属章学诚。互著、别裁是编纂图书目录时所使用的两种并行而又互为补苴的重要方法。

在阐发互著法时,章学诚说:“部次流别,申明大道,叙列九流百氏之学;使之绳贯珠联,无少缺逸,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那么,怎样才能发挥系统目录“绳贯珠联”“即类求书”的功用呢?那就是要运用互著法。他接着说:“至理有互通,书有两用者,未尝不兼收并载,初不以重复为嫌,其于甲乙部次之下,但加互注以便稽检而已。古人最重家学,叙列一家之书,凡有涉此一家之学者,无不穷源至委,竟其流别,所谓著作之标准,群言之折衷也。如避重复而不载,则一书本有两用而仅登一录,于本书之体既有所不全;一家本有是书而缺而不载,于一家之学亦有所不备矣。”意为,如果一本书论及两个主题或涉猎两个类目以上时,应该在有关各类中互为著录。他又说:“书之易淆者,非重复互注之法,无以免后学之牴牾;书之相资者,非重复互注之法,无以究古人之源委。一隅三返,其类盖亦之矣。”[17]其中,“书之易淆者”是指一部书的内容虽然只有一个主题,但那个主题与两个类目都有关联;“书之相资者”是指一部书的内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那就必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类目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则一书都有两用,不能怕重复而不在两处著录。章学诚还以郑樵的《通志》一书为例,来阐述他的灵活运用互著法的思想与观点。

在运用别裁法的时候,先要明确一点,别裁出来的那部分内容应该归到哪一类中。章学诚说:“古人著书,有采取成说,袭用故事者,如《弟子职》必非管子自撰,《月令》必非吕不韦自撰,皆所谓采取成说也。其所采之书,别有本旨,或历时已久,不知所出;又或所著之篇,于全书之内自为一类者,并得裁其篇章,补苴部次,别出门类,以辨著述源流。”[18]他认为,有两种情况必须运用别裁法,并完成归类。第一种情况是,“采取成说,袭用故事者”的部分内容可以别裁出来编入到另一类中;第二种情况是,“所著之篇,于全书之内自为一类者”的部分内容可以别裁出来编入到与该主题相关的类目中。不过,章学诚同时指出以下方面不是对别裁法的正确运用:“《夏小正》在《戴记》之先,而《大戴记》收之,则时令而入于礼矣;《小尔雅》在《孔丛子》之外,而《孔丛子》合之,则小学而入于子矣。然《隋书》未尝不别出《小尔雅》以附《论语》,《文献通考》未尝不别出《夏小正》以入时令,而《孔丛子》《大戴记》之书,又未尝不兼收而并录也。然此特后人之幸而偶中,或《尔雅》《小正》之篇有别出行世之本,故亦从而别载之尔,非真有见于学向流别而为之裁制也。”[19]他认为,《夏小正》《小尔雅》两本书,对于《大戴记》《孔丛子》来说是别行本,而在《隋书·经籍志》《文献通考·经籍考》中虽说也著录了,但不能认为是有意识地使用了别裁,因为“本篇之下不标子注,申明篇第之所自”。[20]

从总体上看,互著与别裁都是在分类著录中,遇到“理有互通,书有两用”的时候,在两个类目中进行“兼收并载”。其不同之处在于,互著的兼收并载是把一书同样地著录在两个类目中;别裁的兼收并载则是把一书(原书)著录在主类中,而把书中与他类可以“互通”或“两用”的部分,裁篇别出,著录在相关的类目中。

四、目录索引的重要方法——辨嫌名

“嫌名”意为“一书两名”或“一书两人”,是在目录编纂过程中出现的错谬问题。“辨嫌名”就是要把这两种错谬分别指出来,然后分编索引,便于查找。章学诚认为,“篇(编,笔者注,下同)次错谬之弊之二:一则门类疑似,一书两入也;一则一书两名,误认二家也。欲免一书两入之弊,但须先作长编,取著书之人与书之标名,按韵编之,详注一书源委于其韵下,至分部别类之时,但须按韵稽之,虽百人共事,千卷雷同,可使疑似之书一无犯复矣。至一书两名误认二家之弊,则当深究载籍,详考史传,并当历究著录之家,求其所以同异两称之故,而笔之于书,然后可以有功古人,而有光来学耳。”[21]

接着,章学诚又列举出“一书两名”“一书两人”的错谬实例,来进一步说明“辨嫌名”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嫌名”的情况主要有四种:“《太史公》百三十篇今名《史记》,《战国策》三十三篇初名《短长语》,《老子》之称《道德经》,《庄子》之称《南华经》,《屈原赋》之称《楚辞》”,此为第一种情况,其原因是古人追求名称朴实而后人追求名称华丽。“《白虎通德论》删去‘德论’二字,《风俗通义》删去‘义’字,《世说新语》删去‘新语’二字,《淮南鸿烈解》删去‘鸿烈解’而但曰《淮南子》,《吕氏春秋》有《十二纪》《八览》《六论》,不称《吕氏春秋》而但曰《吕览》”,此为第二种情况,其原因是原书名完整而援引的人从略。“郑樵精于校雠,然《艺文》一略,既有《班昭集》而复有《曹大家集》”,此为第三种情况,其原因是把一人误认为两人。“晁公武善于考据,然《郡斋》一志,张君房《脞说》而题为张唐英”,此为第四种情况,其原因是把两人当成一人。[22]

在编纂目录时,像这些错谬或可疑之处有很多,所以编目者要细心“辨嫌名”,并一一加以说明。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错谬之处呢?章学诚为此进行了分析。“古人著书,往往不标篇名,后人较(校)雠,即以篇首字句名篇;不标书名,后世较(校)雠,即以其人名书;此见古人无意为标榜也。其有篇名书名者,皆明白易晓,未尝有意为吊诡也。然而一书两名,先后文质,未能一定,则皆较(校)雠诸家易名著录,相沿不察,遂开歧异。”[23]这段话是说,古人写书,往往没有书名、篇名,后人在著录时标法不一,导致不相一致,不是古人故意为难读者。这是错谬之处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但章学诚也不排除有的著书之人,为追求新奇,有意“吊诡”,不过,他认为这毕竟是少数的,不是历史主流,居次要位置。对于此,后人一定要分辨清楚。

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出章学诚对于目录的任务与宗旨,互著、别裁、辨嫌名的意义和功用,是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的。其理论思想精辟、方法运用得当,堪称目录编纂典范。可以说,章学诚把目录编纂理论与实践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在今天的目录编纂工作中,我们要大力学习和借鉴章学诚的诸多编纂理论与实践方法,以促进今日之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注释:

[1]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校雠通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95.

[2]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一.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1.

[3]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七.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35.

[4]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文史通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0.

[5]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校雠通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95.

[6]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校雠通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95.

[7]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校雠通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95.

[8]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文史通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36.

[9]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校雠通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96.

[10]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校雠通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00.

[11]张国良.传播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138.

[12]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文史通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1-12.

[13]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文史通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86.

[14]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文史通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2.

[15]山口久和.章学诚的知识论——以考证学批判为中心.王标,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33.

[16]陈清玉.论章学诚在文献学上的贡献.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

[17]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校雠通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96-97.

[18]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校雠通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97.

[19]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校雠通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97.

[20]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校雠通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97.

[21]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校雠通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97.

[22]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校雠通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97.

[23]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文史通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22.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