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京剧名伶十三绝在北京的故事(四)

京剧名伶十三绝在北京的故事(四)

时间:2024-11-08 03:42:40

梅巧玲(1842一一1882)在同光十三绝写真图上,扮演京剧《雁门关》中之萧太后。喜交文人雅士隶书堪称独步

如今许多艺术家都谈到,演员拼来拼去,最后拼的是文化。大家已经充分意识到,文化的重要。四喜班一向是以班中多名旦而著称。梅巧玲所以能脱颖而出,关键在于他比诸伶有文化。王芷章在其《京剧名艺人传略集》中说:“其(梅巧玲)说白则更十分犀利,人莫能穷,以尝读《通鉴》《三国志》等。故对于韵语古典,随口辄出,与交皆文士辈,同治中声誉尤盛。”而《同光朝名伶十三绝传略》记述得更具体:“一时《景和堂》中,名士往来如过江之鲫。巧玲已与文人交友久,颇擅笔扎,于汉隶八分尤称独到,得者宝之,好读史鉴谈掌故,治艺之余,手不释卷,更工鉴赏,汤盘汉铛,过目厘然,士大夫转求教焉。”这条文字不仅说到巧玲善书法,八分隶书,堪称独步,喜读书,手不释卷,还精于古董鉴别,士大夫还需要求他鉴宝,所以他饰演各类角色。所工旦角各行,才能出色当行,高人一筹,这与他体会人物之深有关,他对文本中词语的领会,无论是市井俚语,还是典雅深奥的古词,均无障碍。

“焚券”“赎当”义举,侠伶美誉京城

梅巧玲喜交文人雅士,在众多文人朋友中,他结交了一位清道光年间的学人,叫谢梦渔。“焚券”,就是梅巧玲焚了谢梦渔的借券,这段故事在清人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中有所介绍。1956年,梅巧玲之孙,京剧大师梅兰芳在江苏扬州演出时,收到当地一位叫张叔彝先生的来信,提到扬州的谢泽山先生正是当年借券的谢梦渔老人的侄孙子。谢泽山将从小在家里听到的故事告诉了梅先生。他说,先伯祖,梦渔,名增,是扬州仪征人,清道光庚戌(1850年)科的探花,也就是一甲第三名。一生廉洁,两袖清风,官至御史。他的旧学渊博兼通音律,梅慧老(梅巧玲)常常和他在一起研究字音、唱腔,又兼是同乡关系,所以往来甚密,交谊很深。慧老知道先伯祖身为京官,俸禄不多,日常景况很窘,凡有急需时候总送钱来应急,渡过难关。但每拿到借款,谢梦渔老人总亲笔写下借据,通财多年,总共欠慧老3000两银子,谢探花70余岁病逝北京。亲友们在扬州会馆设灵堂祭奠。梅巧玲亲往吊唁,并取出一沓借据,共计3000两银子,在场的谢家人惊恐不已,以为梅慧老此行是要账而来。但瞬间,梅巧玲已然将这一把借据就灵前的白蜡烛焚化了,众人惊呆了。梅慧老问家人,谢公后世如何?能否体面地办理后事?并再次从靴筒中取出200两银票,为老友送葬。并在灵前徘徊良久,唏嘘涕下,然后挥手告别,遽然登车而去。这件事令谢公灵前的多少亲友均流下了热泪。高挑大指盛赞梅慧老雪中送炭、不忘故交的义举。从此,这一段“焚券”的事迹,就在京城广泛流传,文学家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也就记下了此事。

那么另一件“赎当”又是什么故事呢?说安徽桐城有一个书生叫方子观,咸丰九年(1859年)己未试而留守京师,与梅巧玲过从甚密。方本是寒士,又在客中,手中渐渐拮据,便去典当,梅巧玲力劝,并想有所帮助。一天趁方某赴大内殿试,梅急至方寓,环视室中,见四壁皆空。方仆喝道:“都是因为你,我们都快断炊,命将丧你手。”梅也不辩解,便说,听人讲,你主人典当了许多东西,但不知当票今在何处?方仆更加动怒,恶语相加,梅巧玲也不辩解,只说,你将当票给我,我与你一同去赎。方仆勉强同往。当铺核算本利金共300两银子,梅巧玲立刻付款并将赎出的一应众物等项携至方寓中,放至方之箱柜之上。另外还留下200两银票,及书信一封,上说:“馆选后可再相见,此时若来,当以闭门羹相饷也!”方归来后,见此信后极为震惊,于是下帷苦读,夜以继日,榜发果中第。可惜方生命运不济,“未及同行,而子观遽殁”。

会吊之日,巧玲同样将方子观借据就蜡烛上焚化,并再出200两银子,为好友治丧,痛哭流涕,大恸而去。或有人问巧玲,你交友甚广,为何独厚与方耶?梅说,我就是个伶人,又谬添好名声,人之亲近我,全是因为我这一点虚名。方先生一介寒儒,往还半载,不以戏子贱民视我,唯用道义相交,又时常惋惜我,因家贫而失去读书的机会,不能饱读诗书而考取功名,报效于朝廷。这样的人才是我的真知己,其他的人无论什么身份,怎么能够和他相比呢?这段话见于李慈铭《越缦堂日记》。此番话,道出交友之道,不计读书的多少、身份如何。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才是至关重要的。

有了“焚券”“赎当”这两件事,梅巧玲侠伶之美誉遂不胫而走,自“王公以下争识之”,全都想和他交朋友。在这两个有名的故事之外,笔者再补充一个有关梅巧玲义薄云天的事例。四喜班的新戏多,是和梅巧玲结交文人墨客并请他们参与编剧有关。有一位叫杨静秋的文人,字鸿濂,湖北沔阳即今湖北仙桃人。咸丰、同治年间入京,为候补知县,杨静秋与梅巧玲虽文伶两界,却爱好相同,气味相投。杨鸿濂为梅巧玲写了两个相当不错的昆曲剧本,经常上演的是讲柳毅传书故事的《乘龙会》,梅巧玲在此剧中扮演柳毅,反串小生,很受欢迎。另一个创作的昆戏是《富贵图》,说的是郭子仪的事情。杨静秋后被吏部铨选,分发为福州府官。杨静秋做官颇为廉洁,两袖清风,是个廉吏,不幸早逝,殁后甚是萧条。梅巧玲曾往福州汇寄厚赙以为资助,表现了他为人狭义之一斑。此段资料见于苏移《京剧200年概观》。

为了同业生存,“国丧”期间挥金

在清朝,艺人们最大的灾难莫过于“国丧”了。在梅主持四喜班时,10多年期间,碰上了两次。一次是同治十三年,即1874年,同治皇帝病逝;另一次是光绪七年,即1881年,孝贞(慈安)太后猝死。皇帝的死按大清律规定,是27个月不能动响器,太后是1年。这条规矩,在清末有些松动,皇帝的“国丧”于一年后,太后的国丧于百日后,艺人们可以不穿戏服,即是行头,不动响器,可到城外的茶馆饭庄,如景泰茶园、天和茶园、天汇茶园、春仙茶园等“说白清唱”,但收入肯定锐减。许多小戏班无力支撑,只好解散。一些大班,也只能开一半车钱,即月工资,到一个季度可拿半份“包银”。可是自幼经受班主虐待,饱受饥寒之苦的梅巧玲,深深体恤“景和堂”诸弟子,及四喜班同仁的困境,他竟令四喜班开全份工资。晚清文人李慈铭即李莼客,在他的《越缦堂日记》中写道:“孝贞(慈安)国丧,班中百余人失业,皆待慧仙(梅巧玲)举火。”戏班不进钱,坐吃山空,梅巧玲先是拿出自己的积蓄来赔垫,积蓄用完了,只好向他的挚友、四喜班名伶时小福借贷,最后时小福的积蓄也借光了,但时小福也是个侠伶,这时他仍不死心,就变卖了自己的房子,所卖房款便转借了梅巧玲,给同仁开发了救命钱。这样四喜班100多号人,才度过了两次“国丧”。

梅兰芳父亲梅竹芬弟子云集四喜,梅氏四代梨园

梅巧玲做了班主,成为红伶,开创花衫行当之后即开门授徒。他鄙薄其师杨三喜、夏白眼儿等人虐待徒弟的做法。他对众弟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一丝不苟,所以在他的“景和堂”中,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弟子,并均以“云”字命名,所谓“岫云桃李以云行也”。诸弟子俱获盛名,如昆旦刘倩云,武旦孙馥云,其他如王湘云、王佩云。张瑞云为名旦朱幼芬的姑父;陈啸云为程砚秋之业师;朱蔼云为朱幼芬的父亲、梅兰芳的业师之一。诸云之中,尤其是余紫云能继梅巧玲之衣钵,成为继梅巧玲之后名冠一时的红名伶。也是青衣、花旦、昆旦兼能,同时也是“同光十三绝”之一,功底深厚、昆乱绝佳,也擅于创新,后文还要详述余紫云诸有趣故事。

四喜班由于有梅巧玲这样的班主,他有组织才能,为人公道,又擅排新戏,喜结交文人雅士,圈内外人缘甚好,所以四喜班始终是蒸蒸日上、上座不衰。但是由于梅巧玲操劳过度,付出巨大的辛劳,他又比较胖,肯定心脏负担比较重,那个时候也没有体检,所以后来就出现了大问题。在光绪八年(1882年)的一天,梅巧玲去北京琉璃厂南边五道庙胡同南口的梨园公所参加集会。不想因天气炎热,猝死于会上,年仅41岁。四喜班和梨园界同仁,以及梅伶的众多亲友、“粉丝”,对于这位侠伶的英年早逝无不悲痛万分,纷纷前来送葬,队伍绵延数公里,成为当时轰动京师的一件大事。梅巧玲有两个儿子,长子梅雨田,为著名琴师,乳名大锁,曾长期为谭派老生鼻祖谭鑫培操琴,与名鼓师李奎林又名李五的,同为谭老板须臾离不开的左右手。而梅巧玲又与谭鑫培相交甚厚,谭梅皆是梨园创新巨人。谭于光绪八年(1882年)脱离三庆班后,即加入四喜班,尽管此时,巧玲刚刚去世,但继任者时小福,萧规曹随,立即吸纳谭鑫培入班,与孙菊仙同为四喜班的老生台柱。谭鑫培也是颇讲义气的伶人,巧玲虽已逝去,而鑫培每到春节必到梅宅拜年,展现了当年老一代伶人义薄云天的优良品德。贵妃醉酒梅巧玲的第二个儿子,乳名二锁的梅竹芬,完全继承了其父的艺术,既唱青衣,也唱花旦兼小生,为人方面也是老实厚朴,颇似乃父,所以又叫梅肖芬,因为梅巧玲号雪芬。不幸梅竹芬因患脑炎,英年早逝,享年仅23岁。他的母亲是昆曲名小生陈金雀之女,陈老夫人慨叹地说,竹芬是累死的,戏班里什么累活都叫他干,他人又老实,活活给累死了!梅竹芬只有一子,大家知道便是京剧大师、旦角艺术家梅兰芳。梅家四代,薪火相传,名垂宇宙。梅兰芳的哲嗣,则是梅葆玖先生。也是世界级的京剧大师,曾经挑起梅派大旗,传播、耕耘梅派艺术,特别是近些年来广收弟子,弘扬梅派艺术。梅门中成为佼佼者之门徒不下数十人,成为海内外重要门派。葆玖先生不仅继承梅派,并将梅派艺术传播到一个新的高度。梅葆玖先生收徒50多人,从而使梅派艺术薪火相传,特别是梅葆玖先生在继承其曾祖父、父亲的艺术上,又广为创新,吸纳西洋音乐丰富其唱腔旋律和力度,在梅派的艺术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创新。综观梅家四代精英,自梅巧伶始,梅雨田虽然没有唱戏,但他在胡琴的操演伴奏上,特别是唱腔的创作上,都颇有创新意识,而且成绩卓越。梅竹芬是因为早逝,方露头角便撒手人寰。三代的梅兰芳,其创新可称前无古人。四代葆玖,逝世后,人们重新评价他,仍可称为世界级的京剧大师。

梅巧玲“焚券”“赎当”在前,挥金周济四喜班中百余人在后,贤孙兰芳,蓄须明志,八载隐居,不事敌顽,祖上阴德深厚,后辈大节不亏,方能昌我梨园,扬我国粹,为京剧的繁荣推衍,作出巨大的贡献。梅氏巧玲故居在今西城区铁拐斜街101号,原为宣武区李铁拐斜街45号,为两层院落。当年梅巧玲夫妇住在前院,北房三间。后院有东西厢房各两间,想为“景和堂”弟子学艺之处。当下,故居依然存在,希望政府能够修缮梅屋,恢复原貌,供后人瞻仰参观。同时能否在此老屋成立梅派艺术传习所,招收热爱梅派艺术的青少年,由梅派弟子传授梅派技艺,讲述梅氏四代前贤故事?正可谓,老梅老屋得其所,传德传艺后人学!

(编辑·韩旭)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