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徐连龙:祖传手艺不能丢

徐连龙:祖传手艺不能丢

时间:2024-11-08 03:42:10

艺匠徐连龙大师说起葫芦,还真与我有着很深的渊源。记得小时候一到过年,奶奶就会在一张红纸上剪出无数个小葫芦形状的剪纸,贴在窗户框上,大人们告诉我那是为了辟邪。懵懂的我并不清楚那是什么寓意,只知道每当春节临至,我就要吵着奶奶剪葫芦。后来搬到了楼房,奶奶年龄也大了,这一习俗就随之消失了。现在家里面也时常会出现一堆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素葫芦,父亲偶尔拿起一个把玩,我常问他:“人家都是拿着俩核桃玩,你怎么拿个葫芦?”父亲却高冷地说:“个人爱好。”我想,父亲可能也受多年家里习俗的影响,把葫芦看作是一种象征。还真别说,经过他长时间的盘玩,有一个形状很正的小葫芦真的被他磨得发亮。据说一把好的葫芦价值不菲,那父亲收藏的这些葫芦中应该也能挑出一两个作为艺术品了吧!

说到艺术品,那一定要与艺术相结合,徐连龙——北京市西城区砑花葫芦非遗传承人。砑花葫芦,是用金属、玉、牙等质地坚硬又有一定韧度的材料磨制成形状、大小各异的砑花刀具,在葫芦表面依据设计的图案,通过押、砑、挤、按葫芦表面,使之产生浮雕般的效果,是一种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品。而葫芦对徐连龙来说,已经不单纯是件艺术品,更多的是对艺术的信仰,对祖辈技艺的传承,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砑花葫芦是徐连龙的家传手艺,从曾祖父那一辈传到他这已经是第4代了。据他回忆,曾祖父青年时代参加过义和团,后来受清政府镇压,归顺了朝廷,做起了永定河的河兵。偶然一次和行路老者聊天,老者见曾祖父忠厚老实,便传授他在葫芦上砑花的手艺。从那时起,这门技艺成为了徐连龙的家传手艺,而那位老者是谁,也无从知晓了。

徐连龙对砑花葫芦的最初印象要从祖父那一代开始,七八岁的他跟着祖父给生产队看场院,经常能看到祖父在空闲时间砑葫芦画。每当秋后时节,祖父还会捉来蝈蝈装到葫芦里,一来自己养着,二来送给别人玩。传到父亲手里后,因父亲的绘画功底有限,再加上文革的冲击,砑花葫芦这一技艺便被搁置了。

若看祖父制作砑花葫芦是徐连龙的启蒙时期,那么真正让他对这一技艺产生兴趣是在80年代。那时的他初中毕业,不幸得了风湿病,不能干重活,便想学点手艺来养活自己,于是去学了绘画。单纯的绘画很难推陈出新,若能将绘画融入到工艺品中,岂不是两全其美?这时徐连龙想到了小时候看爷爷做的砑花葫芦。瞬间的灵光乍现,不仅能继承了家传技艺,还使他的绘画有了用武之地。于是他开始跟着祖父学习制作技艺,天生的艺术细胞促使他很快掌握了其中精髓。

但是,如何丰富创作题材是他需要突破的瓶颈,正在百感交集之时,他在一本画册上看到了内画鼻烟壶的精美画面。他想,若两者相结合,定能做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在多次的碰壁和努力下,1991年的一天徐连龙终于找到了北京内画鼻烟壶大师刘守本先生,并幸运地拜他为师学习内画。时隔多年,徐连龙还为自己能够拜师刘守本大师感到非常激动,他说:“一个国家级的大师能够见我,收我这样一个小工匠为徒,想都不敢想……”在向师父求教的过程中,他还不忘琢磨如何将内画的技法变现在葫芦上。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揣摩,再加上师父的指导,徐连龙终于在葫芦上砑出了多层次、复杂的人物图案,将自己的想法变成了现实,并成功地将砑花工艺与鼻烟壶的制作相结合,制作出多只砑花葫芦鼻烟壶,得到了众多收藏家的认可。

砑花葫芦从选材、设计到制作完成,需要非常严格的流程。徐连龙告诉我,葫芦的选择非常重要,一把葫芦的好坏,从根本上就决定了砑花作品的好坏,通常以皮质厚实、形状规正、表皮光滑无伤的葫芦为佳。在开始制作前要先用铅笔在纸上画手稿,待成熟后再将画移至葫芦上。徐连龙在设计图案时并不是随地取材,照葫芦画瓢,而是多采用历史人物和典故,通过反复的设计和修改,打造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绘画风格。用铅笔在葫芦上描绘完成后,再用钝针将设计稿刻画出来,为避免影响砑花制作,需擦掉多余的铅笔痕迹。制作完成后,还需用细软的布料进行擦拭和盘玩,使作品表面达到精细光亮。

多年来,徐连龙做了上百把大大小小的葫芦,各有其用途。到现在为止,仍有很多收藏家拿着自己珍藏多年的葫芦找徐大师砑花,通过徐大师的手,一把老葫芦摇身一变,像赋予了生命力一般,成了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其实一路走来,徐连龙也并非一帆风顺,谈及此,徐连龙还笑着讲了一段有趣的经历——在葫芦刚开始走进市场的时候,他和一位经营葫芦的老板谈生意,忽然走过来一位老先生,对徐连龙说:“小伙子,你这个葫芦做得不错,我可以帮你找几个收藏家,卖点好价钱。”徐连龙初来乍到,缺乏经验,再加上葫芦店老板的大力推荐,便信了老先生的话。时隔几日,老先生给了他一把葫芦,让他做个样品给收藏家看一看,做完后老先生却说:“你这比例做得不好,把我这葫芦从300块钱做到了100多块钱。”听了这话,徐连龙心里直打鼓,觉得把葫芦做坏了,过意不去。老先生又拿了一把葫芦让他做,这一次徐连龙刻苦钻研,想着应该怎么按比例做好,终于在他多方查阅和研究下,信誓旦旦地将做好的葫芦拿给了老先生。没想到老先生看了后的结果和第一次一样,紧接着又拿出一把素葫芦。徐连龙瞬间反应过来了,原来老先生是拿着他做的葫芦去卖钱了,好一点的舍不得卖就自己留下了。说完,徐连龙还在为当年的愚昧感到可笑,都说吃亏是福,正因为这位老先生的“比例问题”,让他在以后的构图中多了一份对比例的重视。正所谓,人生的道路上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些伤害过你的人,是他们激励着你变成更好的自己。砑花葫芦的底稿

普通的葫芦在大师手中摇身变成一件价值连城的工艺品说到传承,徐连龙感到很自豪:“作为一个普通的民间艺人,能够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传承下去,能够把我们国家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但对于未来的发展,徐连龙却感到有一丝压力,砑花葫芦不仅需要深厚的绘画功底,还需要拿着刀具通过手的力度在葫芦上按压,光这一点令很多前来学习的人止步不前。到现在为止,能够将这一传统技艺传下去的人屈指可数。

既然传承发展有难度,又不能让砑花葫芦失传,徐连龙在此问题上算得上煞费苦心,他开始专注于丰富葫芦的使用价值,比如将砑花葫芦做成茶叶罐、毛笔杆等使用品,让艺术回归到百姓生活中。用徐连龙的话说,价值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丢,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史赋予的时代使命。我想,这也恰恰是所有匠人的心声吧!

(编辑·刘颖)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