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飞向世界的风筝

飞向世界的风筝

时间:2024-11-07 01:57:55

为了传承曹雪芹济世救人的初衷,他把自己的风筝命名为“曹氏风筝”

情从何起一书缘深

“曹氏风筝”,如果不加解释,人们可能想当然地会以为这是某个姓曹的人制作的风筝,也不会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扯上关系。其实,除了《红楼梦》,曹雪芹还写了一部《废艺斋集稿》。

一年岁末,天气很寒冷,曹雪芹的老朋友于景廉冒着风雪造访。当曹雪芹听于景廉说有王府贵公子花数十两银子购买风筝时,来了兴致。曹雪芹不仅熟悉风筝的制作方法,也熟知引放技巧。在《红楼梦》中,“风筝”一词出现了17次,且写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于是,曹雪芹剔竹、裁纸、裱糊、绘画,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制成了四个大风筝,叫于景廉拿到城里去卖,竟卖得三十两纹银。于景廉不仅得以安度除夕,此后还以此为生。

曹雪芹由此想到“将风筝的手艺传开,济人以艺”,于是便著成了专门为穷人和残疾人提供谋生手段的《废艺斋集稿》,共八卷。这些书稿一度被礼亲王的后裔所藏,后来卖给了日本商人。

《废艺斋集稿》在日本兜兜转转,到了1943年又回到中国。那一年,孔祥泽考入国立艺专学习雕塑,在协助老师撰写有关风筝的文章时,偶然看到了这本书。其中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是指导残疾人做风筝的部分,孔祥泽一见倾心,尤其被自序中“以为今之有废疾而无告者,谋其有以自养之道”的这句话感动。

孔祥泽由此非常钦慕曹雪芹,更对风筝制作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可是,书只有一本,还是老师借别人的,这可怎么办才好?情不知何起,孔祥泽日夜思之,想到了一个把书抄下来的办法。

第二天一早,孔祥泽去征求老师的同意,老师却告诉他,朋友今天就要来收回。

怎么会这样的不巧呢?难道和那本书只有一面之缘吗?孔祥泽失落极了,恳求老师在书的主人来之前,他能抄多少是多少。

孔祥泽的诚心打动了老师。考虑到时间紧迫,他选择先抄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足足抄了一天,不饮不食,依然未能抄全,孔祥泽的心越发焦急了。

万幸的是,当书的主人听说居然有人在“抄书”,震惊之余是感动,遂告诉孔祥泽,会等他把想抄的抄好。

经过一天一夜的废寝忘食,孔祥泽终得所愿。从此,他潜心研究曹雪芹的风筝图谱和扎、糊、绘、放的工艺口诀。天资聪颖,再加上内心热爱,孔祥泽将风筝扎得栩栩如生。为了传承曹雪芹济世救人的初衷,他将风筝命名为“曹氏风筝”。

父子同心不忘初衷

孔令民小时候,风筝是富人家的玩意儿。他想玩风筝,父亲孔祥泽就教他做一些简单的风筝,小伙伴都很羡慕孔令民。

真正让孔令民走上风筝制作这条路是因为生计。70年代初期,他从河北插队回京后,在一家专做玩具的残疾人乡镇企业任技术指导。由于厂里经济效益不佳,为了养家糊口,孔令民想到了风筝。

知道儿子要学制作风筝,孔祥泽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如果选择了做风筝,一定要认认真真做好,绝不能半途而废。”

孔令民把父亲的话牢记在心里,开始系统地跟父亲学习“曹氏风筝”的制作技术,很快就掌握了制作风筝的技艺。后来,他在原有的制作基础上进行创新,把风筝制作技艺发挥得炉火炖青不说,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看到“曹氏风筝”后继有人,孔祥泽深感欣慰。

1979年,颐和园举办第一届民间风筝会,孔令民带着“曹氏风筝”第一次走进了公众视野,惊艳四座。人们被这寓意吉祥、精致好看的传统手工风筝迷住了,纷纷上来询价。孔令民也不知道该如何定价,只知道自己在制作这样的风筝时,每一笔都细细描绘,每一根竹子都经过精挑细选,每一根竹条都调整过无数位置,每一件风筝都倾注了他全部的精力和心血。

“曹氏风筝”一出场就得到民众的喜欢,很快在京城打开局面,实现了孔令民以风筝为生的想法,令他信心倍增。

正当孔令民暗自庆幸自己取得了一定成就时,孔祥泽对他说:“你个人过好了不算好,我们谈不上有多高的思想境界,但是,绝不能忘了曹雪芹写书的目的。既然我们的风筝叫‘曹氏风筝’,那就应该继承曹雪芹以艺自养的初衷,去帮助弱势群体,给他们提供谋生技能。”

父亲的话像一颗大石子投进了孔令民的心海,激起了千层浪花。他明白,父亲的心愿也是曹雪芹著书立说的初衷,如果放弃了思想上的传承,仅仅在技术上自成一派,那也是“虚有其表,难有其魂”。

于是,孔令民和父亲创办起“曹氏风筝”工作坊,只要智力健全双手完好的残疾人都可以免费来学习制作风筝。很快,一些下岗职工、残疾人以及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人闻讯而来。

孔令明耐心地一步步教他们,劈、刮、烤、扎,每一步都手把手地教。遇到语言无法沟通的聋哑人,孔令明在每一个步骤进行前,都先示范一遍,比如劈竹子,手该怎么拿刀。在他的耐心指教下,他们学习得很认真,一段时间后就做得有模有样。

但是,孔令明发现一个问题,教大家制作风筝并不困难,可都是他教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个人的设计理念,这样就无法创新。自己的工作坊不是流水线,培养的也不是技术工人,他要让他们每个人都能独立掌握“曹氏风筝”的全部制作技术,做一名真正的手艺人。于是,他改变了教授方法,让他们分开练习不同的技术,有的专门绘图,有的专门扎骨架等。等他们把各自的技术都练习好了,再开始学另外一项。

传承历史飞向世界

2010年3月,“曹氏风筝”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风筝制作上讲究“扎、糊、绘、放”四艺,包括削竹、绑扎、涂胶、蒙面、染色等20多种工序,不仅形体比例十分优美,空中造型极佳,兼具动感、静感、美感和逼真感,而且花样繁多,每一个风筝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单就代表作“扎燕儿”,就有好几种不同的造型,有肥燕、瘦燕、比翼燕、半瘦燕、小燕、雏燕等,而且每个风筝都有典故:肥燕是雄健有力雄燕;瘦燕是能歌善舞雌燕;比翼燕是恩爱夫妻;半瘦燕是“世事未谙多菱角,胸怀坦荡喜争雄”的少年郎;小燕是“眉清目秀意顽皮,胸中洁白更无欺”的稚子;雏燕是“眉开眼里含笑,黄口呢喃学话”的胖娃娃……

孔令明除了教残障人士做风筝以外,还经常去学校做讲座,幼儿园、北大清华、中央美院,所到之处,座无虚席。一次,他在中央美院上课时,拿出一只沙燕儿风筝,对大学生们说:“大家请看,这只风筝上我画的是公鸡和母鸡找到食物后,咕咕咕的叫五只小鸡过来吃东西。我把这只风筝取名为‘叫五子’。大家一听到的这个名字肯定都想到了三字经中的一个故事‘教五子,名俱扬’。是的,我这件风筝就取材于此。我希望传授的不单单是风筝的工艺,非遗的传承也不只是工匠技能,更是我们中国历经千年的人文思想的传承。”台下,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对他的认可。

让孔令民体会最深的是在幼儿园。那天,他应邀刚刚踏进园门,就听到教室里传来了小朋友们稚声稚气清脆悦耳的歌声,仔细一听,原来唱的是根据“曹氏风筝”改编的歌谣。

孔令民一进去,孩子们就围了上来。孔令民带孩子们去放风筝前,教他们念一首古诗《村居》——草场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孔令民一边教孩子们念古诗,一边和他们讲解诗句的意思,用这种寓情于景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懂得,风筝不仅仅是玩具,也是民族文化。

2013年4月,中国风筝艺人在希腊表演风筝放飞,瑞典市长亲自助阵。“曹氏风筝”以其独特的制作风格吸引了在场的六万多双目光。为首的中国风筝艺人就是孔令明的儿子孔炳彰,“曹氏风筝”有这样的声誉,和这位年纪轻轻的80后分不开。

作为孔祥泽的独孙、孔令民的独子,孔炳彰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肩上传承的担子有多重。在继承长辈的技艺时,他融入了自己的想法,不断创新。

而今,孔炳彰经常代表中国风筝艺人去国外展示,“曹氏风筝”已成了国内外交流的美好信物之一。与此同时,孔炳彰牢记祖父制作“曹氏风筝”的初衷,仍然把“授人以渔”的工作进行到底。保留民族文化,令更多人喜欢它、传承它,做一个真正民族风筝文化的守望者和开拓者,让“曹氏风筝”飞向世界是他们三代人共同的愿望。

责任编辑:陈晓亚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