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校长父亲的赏识教育

校长父亲的赏识教育

时间:2024-11-07 01:57:25

自信能在人骨子里根植一种贵族精神,这是比成绩更重要的财富

一切从零开始

又是一年开学季,花也烂漫,云也轻盈。没人知道,这个地处腾格里沙漠边沿的小县城,阴霾正盘踞在这套八十多平米的居室内,屋子的主人张硕在一扇紧闭的房门外焦躁地踱来踱去。眼瞅着别人家的孩子欢天喜地尾随家长去学校报名,自己的儿子反锁屋门,赖在房间里就是不肯出来。不止如此,最刺痛张硕的是儿子那句“我不想上学”,还有他说这话时那种让张硕寒心酸鼻的眼神。

那眼神绝非一时的任性顽皮,而是透自心底的恐惧与排斥。身为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张硕读得懂孩子所有写在眼睛里的信息。

这是多么辛辣的讽刺,校长的儿子厌学。这是又多么荒唐的剧情,儿子刚读完幼儿园。

对于儿子接受的幼儿教育,张硕丝毫没有好感。

幼儿教育小学化、功利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特征随着距离都市渐远这一空间关系呈明显加强的态势。张硕深谙其中的是非,只是作为一个小学校长,他改变不了什么;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他没有选择。一座刚刚完成国家“普九”和均衡发展验收的小县城能奢望它给予怎样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呢?

果然,事实一次次印证着张硕的担忧:先是儿子不能遵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准点进入睡眠状态,被保育员竹竿一挥,划破了上眼睑。后是儿子追蝴蝶误闯草坪被带班老师用课本迎面一拍,鼻血洒了一胸膛。张硕都忍了,劝导妻子:都是干教育的,能理解。话虽这样说,望着原本叽叽喳喳的儿子一学期比一学期少言寡语,张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真正让张硕震怒的是一次受邀参加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归来。

当时,孩子的语言课老师兴冲冲地向家长汇报她的劳动成果。黑板上挂着一张汉字表,十乘十的矩阵,共一百个汉字。随着教鞭的指点,一个个背着双手坐得端端正正的孩子站了起来,教师再指向表中的任意位置,孩子们真就准确地认读出了教鞭点到的字。这样的精彩合作赢得了在座家长的一片赞许。张硕不动声色,他注意到了那些孩子在等待老师点名时的不安,以及认字前的短暂静默。每个孩子都像是在默念着什么,甚至有孩子不自觉地逐个蜷缩着手指计算。

那天回到家,张硕翻出儿子的识字课本,随意挑选了识字表中的几个字,工工整整地写在一张白纸上叫儿子认,连续几个,儿子不认识不说,还一口咬定没学过。张硕翻开识字书,学着老师的样指给儿子。儿子面色霎时变得苍白,每指一个字,他都盯上好一会儿,哆嗦着、呢喃着……半晌,嘴里挤出一个含糊不清的音。张硕明白了,儿子根本就不认识这些字,他是像背诵口诀一样背会了十句话,然后按顺序推算出每个位置的字的发音。

一百个毫不相干的字,十句毫无意义的话,背得像顺口溜一样,这得经过怎样的训练啊!

张硕怒了:这不是教育,这是驯猴。

这之前,张硕不在意儿子认了几个字,学会了几道题,他只想儿子能适应集体生活就行。那些“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育儿之道,有毒。当别的家长在孩子上一年级前就乐此不疲时,他想:就当一切从零开始。

可今天,被六岁的儿子关在门外,张硕突然知道他错了,一切得从“负数”开始。

解铃还须系铃人

儿子带着一块小毛巾结束了他幼儿园的生活,那是他的宝贝,“六一”儿童节演出节目的“奖品”。二十厘米见方的纯白小毛巾被儿子平平整整地粘贴在书柜的玻璃上,像挂起了一张少了色彩少了文字的奖状。

那仅是一个全体幼儿参与的集体节目而已。

儿子是个害羞的男孩,自小不喜好歌唱舞蹈。对儿子,这是祖传的劣势。张硕从不打算给儿子报这类特长班,过去不会,将来也不会。这风,他不跟。儿子自有其聪慧过人之处,同龄的孩子还在用画棒涂鸦,他的写生画稿已让人惊讶。

在幼儿园,老师只会组织孩子在现成的线描稿上涂色,只会表扬那些中规中矩将颜色填充进边线内的孩子。儿子这点异秉,没人发现。

没有发现就没有认可。张硕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儿子拥有一张真正的奖状。

张硕将儿子带去了他任职的小学就读。

步入小学的儿子延续着他的孤僻与静默。课上,他从不举手发言,四十分钟的时间里,他端坐在凳子上,极为机械地执行着老师“读一读”“写一写”的要求,没有思想,也没有情感,像一个等待被加工的物件。课间,他无趣地混入人流去往厕所,再慵慵懒懒地挪回教室。每个课间都如此,如同一种仪式。

不能不说,当一个孩子在学校无法体验到存在感和幸福感时,学校,形同监狱。日子,就是煎熬。

对张硕来讲,从儿子踏进这校园的那一刻起,他的身份是特殊的,是校长,也是家长。当家长留下的缺憾,张硕必须以校长的身份作为弥补。这无可厚非。抛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训不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成为每一位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的担当与追求。更何况,解铃还须系铃人,孩子源自集体的伤害终须在集体的环境下根除。

“救救这群孩子。”张硕在学校例会上响亮发声。

张硕相信,教育最可怕的是摧毁了孩子的自信。自信能在人骨子里根植一种贵族精神,这对于孩子未来,是比成绩更重要的财富。“优秀是一种习惯。”这是张硕的信仰,也是他的办学主张。利用教研时间,张硕组织全体教师围绕“赏识教育”展开研讨。“找见孩子最耀眼的闪光点”成为每位教师的共识。一场以“习惯养成”为号角的持久战打响了。

似春雨无声,似细流不惊,日复一日,所有人合力用爱修补着孩子心灵的创伤。

效果是明显的。隔着玻璃窗,张硕不见了儿子往日低头纳闷、孓然而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小鸟”在校园里快乐地飞来飞去。

一朵漂亮的红花

一天下班,张硕看见案头摊着一张纸,上面是儿子工工整整的笔迹:请爸爸说说我的优点。一支铅笔端正地摆在一旁。

张硕会意地笑笑,他能感觉得到儿子正隔着墙用心倾听着他的每一个声响。他挪过椅子,对着那张空白的纸沉思片刻,提起笔写了起来。写完后,张硕假意离开了一会。果然,案头的纸笔很快被儿子收了回去。

那天,儿子显得格外精神,一会儿跑去楼下倒垃圾,一会儿钻进卫生间刷鞋子,一会儿很认真地整理起书桌书架来,俨然成了名副其实的家庭主人。

第二天,张硕一进家门就被儿子拉去了他的卧室。儿子故作神秘:“爸,您看哪里不一样了?”

“哇!这床铺收拾得真干净,都赶上解放军了。”张硕瞪大了眼,发出声声惊叹,“这书桌擦得跟新的一样了。”

“还有呢?”显然这不是儿子想要的结果。

“让我再仔细观察一下。”张硕慢慢转过脸,“这是什么?多漂亮的一朵红花啊!”

书柜玻璃上,一朵火红的花被儿子精心固定在了那方雪白的小毛巾上,很惹眼。其实,张硕早注意到了。

儿子兴奋的小脸上挂满了腼腆与自豪:“老师说,这是给优点最多的学生的奖励。这些天,通过自评、互评、老师和家长评,我有十二条优点。”

张硕摸摸儿子的头:“肯定不止这十二条哦,你的优点还有很多,以后把它们展示给你身边的每一个人看,好不好?”

儿子“嗯”的应了一声,声音不大,却底气十足。

时光在走,看似循环往复,变化却在悄然发生。担任班干部、参加美术社团、国旗下讲话,连同一群伙伴以“爱绿护绿小使者”“文明交通小天使”的名义走向社区,儿子总是劲头十足。最让张硕欣喜的是儿子居然会代表同学,向他这位校长老爸提出他们对于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那认真的模样、清晰的表达,透着一个新时代儿童应有的自信与快乐。

一学年结束后,儿子交上了他的答卷:语数双科满分。

当儿子把“三好学生”的奖状捧到他面前时,张硕突然想到了那块雪白的小毛巾。终于,金色光芒填满了那方空白,也填满了儿子童稚的脸。

放下试卷,儿子拿出了画板想为爸爸画张肖像,说是准备参加书画比赛。

“正好,我也有工作。”张硕端坐在了电脑前。近来,设在学校网站的校长信箱满是家长的赞誉之词。

静坐着,张硕像一尊雕像,他不知该怎样回复,他知道,每一句赞美背后都有一份沉甸甸的希冀。

许久,张硕只键入了一句话:我也是一位家长。

责任编辑:耿艳菊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