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勇杨玉玉【摘要】《教.."/>
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互联网+”时代下的技术与教育创新

“互联网+”时代下的技术与教育创新

时间:2024-11-06 01:14:02


    □乜勇杨玉玉

【摘要】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2015年9月举行的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以“技术、学习、教育创新:教育技术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针对“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变革、有效学习、技术支持下的创新学习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相关观点可供该领域的研究者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创新;教育信息化;翻转课堂;有效学习;创新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458x(2016)01—0068—05

教育技术国际论坛(InternationalForumonEdu⁃cationalTechnology,简称IFET)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已连续举办了十三届,是海内外教育技术专家、学者思想碰撞、学术研讨、实践切磋、信息共享的重要平台。由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教育部全国高校学习科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西安教育技术与网络学会协办的第十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于2015年9月26日至28日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技术、学习、教育创新:教育技术的机遇与挑战”,共有14个研究热点及子主题,包括: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研究;新技术、新媒体、新理论支持的有效学习研究;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与共享研究;学习科学视角下的新型学习方式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数字化学习技术与环境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方法、途径与教学效果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微课、MOOC建设、实践与反思;与技术支持的教与学相关的专题。会议共收录论文321篇,进行了2次大会主场报告,6场次平行会议。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7所院校的680多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大会开幕式中,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游旭群教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教授,教育部全国高校学习科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副校长林萍华教授分别致辞,海内外八位特邀嘉宾做了大会主题报告,六位专家教授做了分会场报告,对教育创新和学校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从多个视角进行分析探讨。

现将本次大会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一、“互联网+”时代下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变革

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关联进一步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教育相结合,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杨宗凯教授基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三问”教育,即“数字化时代,教育往何处去?”“教育变革,教育信息化往何处去?”“在融合和变革的过程中,教育技术学往何处去?”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1]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等。信息化时代到来,影响了各个学科的发展,信息化与传统教育的结合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个性化和差异化人才,墨守成规的人最终会被信息化的大潮淘汰。数字原居民习惯了数字化学习、碎片化学习和泛在学习。教育信息化给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带来极大的挑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国家也正在积极调整政策,迎接教育变革,而教育技术对教育改革的影响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提到:“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杨宗凯教授提出中国教育的三大瓶颈:教育不公、创新不足、学习型社会没有形成。《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发布之后,“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了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现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校校通”在2011年不足25%,到2014年年底达到75%;“班班通”“人人通”的发展也取得新的突破。“三通两平台”是中国的方法,受到了国外专家的好评。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以“融合、变革”作为后续研究主题。2010年,美国发布题为《改变美国教育:技术增强的学习——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简称“NETP2010”)的文件,强调要“进行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而不是进化式的修修补补”。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在美国已经逐步深入,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育变革已经不仅是一种远景设想,更是一种真切的现实。[2]在我国,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硬件设施基本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方面原因技术与教学未能很好地融合,甚至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国家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国际环境能够推动教育技术更好地发展,但教育技术依然面临更多的挑战:①信息化时代传统技术门槛极低;②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技术在教育中不能灵活应用;③教育技术处境尴尬,目前选择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人数下降。对于种种困难,教育技术的研究者应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将技术与学科相结合,从信息技术学科做起,融合其他学科,更好地适应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利用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搭建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教育技术自身也要放宽视野,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教育变革和教学创新。在融合和变革中,教育技术应注重以“人”为本,处理好教育、技术、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和”为贵,秉承全国教育技术专业是一家、融入其他学科的理念,将教育技术学和其他学科相融合,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美国2006年公布的《美国竞争力计划》(Ameri⁃canCompetitivenessInitiative,ACI)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STEM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的简称,目的是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集合到一起,形成新的整体,使四门学科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华东师范大学任友群教授通过举例详细对比中西教育的优劣,总结STEM给中国教育带来的启示。目前,中国的科学教育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路径:一是课堂科学教育,更加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教师传授的新知识;二是课外科学教育,有着深厚的“做中学”传统,更加重视技术的习得,将科学素养的养成视为技术习得后的必然结果。STEM的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科学与工程组合起来,而是要把学生学习到的碎片化的知识与机械性的过程转变成一个具有探究性且在不同方面相互联系的过程,学生可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探究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STEM教育给中国带来的启示有:融合为方向,问题为导向,科学为引领,数学为基础,工程、技术为切入点;能力的获取与知识的习得并重;在尊重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元学科间的融合;将能力的获取、知识的习得寓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索未知领域精神的培养。STEM是从国外引进的,我们要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发展,根据当代中国的国情以及本土化的情境,将课外科技教育与学生创新发展相结合,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改革本土化的教学方式。从教师的培养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法,以此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教育变革。故中国教育改革的可能解决方案有:①寻找将STEM教育与中国现有K12课堂教育改革结合之路;②结合中国教育的方式,探索针对STEM的规范且有效的评价方式;③加大师资力量建设,培养适应STEM特点的教师队伍。STEM教学给中国教育变革提供了机遇,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努力方向。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有效学习

信息化时代混合学习、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受到广泛关注,学习方式多样,学习内容丰富。而技术支持下的各种学习其最终目的都是达到有效学习。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格曼(JonathanBergmann)和另一位化学教师阿伦·萨姆斯(AaronSams)在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推动该模式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使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的方法逐渐在美国流行起来并引起争论。乔纳森·伯格曼在本次大会报告中提出:怎样最好地利用与学生面对面的课堂时间?通过对课堂教学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践,他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一定作用。如今,从城市到农村,经济条件允许的学校和地区都在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以此来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目前翻转课堂在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①课堂时间没有意义、没有目的性、没有成果;②不让关心学生学习的相关方介入;③学生看视频的效果有待增强;④借鉴或使用其他教师的视频,缺乏创造;⑤视频中没有互动内容;⑥对不能完全理解教学内容的学生,教师没有及时给予指导;⑦教师在尝试过程中不能坚持,过早放弃;⑧对不看视频的学生,没有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⑨翻转课堂教学视频难以找到;⑩视频制作得太长,不利于翻转课堂的实施。

对于教师来说,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应明确一个理念,即翻转学习不会让课堂更轻松,但会让课堂更有效,这也是翻转课堂的妙处所在。乔纳森·伯格曼提出翻转学习主要包含掌握学习、互助学习、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和研究式学习。翻转课堂不是简单的课内课外学习内容的变化,而是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教学组织方式的转变。运用技术和媒体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目的是进行有效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机遇。

关于翻转课堂,江南大学陈明选教授认为学习与理解紧密联系,理解体现着学习的内涵,学习结果反映了理解的程度,翻转课堂应围绕理解而翻转。在理解水平评定指标中,理解可分为领会、应用、分析和创造四个层次,并非所有的理解都能达到创造,但创造一定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围绕理解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其价值取向应从以知识的呈现与传递为宗旨转变为以促进学习者深度理解为宗旨。他同时提出为理解而翻转的教学设计模式(如图1所示)。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