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全球首创无压缩机酒柜2016年12月22日,海尔在活动现场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位民间高手在运行中的海尔洗衣机上立叠4枚硬币,搭出“凯旋门”“广州塔”等高难度造型,并没有出现倒塌现象。这要求洗衣机在运行中保持相当的安静平稳。据悉,这款洗衣机一改传统电机以皮带驱动内筒转动的方式,大胆采用FPA直驱电机精准控制内筒运转,从而在提高转速、增大洗涤容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噪声,在产品运行时实现安静平稳。
看完这条视频,记者更加清晰地明白了活动前专访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王晔时,他所提到的海尔所坚持的工匠精神——在贯彻专注、执着和精益求精的基础上,坚持以用户为核心,敢于通过不断创新和颠覆进行换道超车。
用户至上,追求价值最大化
以用户为核心,是目前众多家电企业所推崇的研发理念之一。海尔亦是如此。上文所提到的洗衣机,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洗衣机低噪声、无振动的需求。然而,海尔却并未止于此。王晔表示,海尔的理念为“用户就是上帝”,不仅从研发、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需求,更让用户成为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
“很多企业都提出以用户为核心。但传统企业的研发模式为瀑布式,也可以理解为串行。一般来说,先是企划部门调研用户需求,然后研发部门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开发,接着是生产制造,最后由营销部门进行销售。事实上,不少企业对每个环节的要求都非常严苛,完成的也很不错,但由于用户需求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或者某个环节对调研结果出现理解偏差,产品最终很有可能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据王晔介绍,不同于串行,海尔目前的研发模式为并行,也称为迭代式,将用户作为研发时的中心点,外围一圈是研发、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所有的环节都为用户这个中心点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在这个模式中,各个环节都会和用户随时保持联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让用户参与到研发、创新的过程中。研发时不断让用户体验,然后改进产品,这样生产出的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王晔说,“为用户创造价值,需要3个要素支撑。
技术研发是其一,同时还要为用户提供比较好的商业模式。第三则是让用户参与其中。这3个要素缺一不可”通过这种研发模式,依据用户需求,海尔不断研发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王晔举例说:“我们的无系列和零系列产品,都是建立在用户需求之上。无系列包括无压缩机酒柜、无水洗衣机、无线电子传输、有风无声的空调、无一氧化碳热水器等,零系列主要为零振动产品、零噪声产品、通过防电墙技术实现零伤害的产品等。”
基于以用户为核心的理念,海尔从2012年起向两个方向开始转型。一是建立互联工厂,实现从上游技术提供者到用户的端对端服务;二是搭建智慧生活生态圈,将电器变为“网器”。“海尔将探索从制造电器到‘网器’,搭建起具有生态型、共享性的诚信平台,通过‘人单合一’模式引领社群经济发展。”据王晔介绍,研发、创客就是人,用户需求是单,在研发、设计、生产等过程中,要与用户保持紧密联系,了解用户需求和产品使用“痛点”,不断推出完善的迭代产品。
王晔表示,在海尔的理念中,工匠精神不是埋头苦干,而是在精益求精的同时,为用户创造最大的价值。“无论互联工厂,还是智慧生活生态圈,海尔都将用户作为最重要的部分,一切都从用户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为用户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他说,“2012年转型前,我们也仅认为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当然,海尔目前,包括以后,都不会停下践行精益求精的脚步。但是,我们也认识到,仅靠精益求精的精神,不足以为用户创造极致的价值。”永不停歇的“颠覆”
毋庸置疑的是,海尔在中国家电业,乃至全球家电业中都属于佼佼者之一。王晔告诉《电器》记者,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是因为海尔敢于通过创新,甚至是颠覆,去挑战行业内的先锋企业,而非追赶。“研发时,我们的目标不是追赶其他企业,而是超越。大家总是认为德国、日本的产品品质是最好的,也有不少企业正在进行追赶。但我们认为,追,就势必要在别人后面,所以企业一定要具备挑战精神,通过创新和颠覆,进行换道超车。”王晔说,“这种敢于挑战、颠覆的心态,也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王晔以现场备受关注的无压缩机酒柜举例说:“红酒对振动和温度非常敏感。无论是最初的半导体酒柜,还是压缩机酒柜,始终无法避免酒柜运行中因压缩制冷带来的振动、噪声以及周期性开关机导致±3℃的温度波动。与其他企业想方设法降低压缩机运行带来的弊端时,我们颠覆性地提出不用压缩机的固态薄膜制冷技术,并将其率先应用在酒柜上,真正实现了无噪声、无振动和零温度波动。”
除了颠覆产品,海尔在企业层面的创新和颠覆也从未停歇。有这样一个比喻,可以非常形象地解释海尔为何要不停地突破与颠覆——鸡蛋从外面打破一定是人们的食物,如果从内部打破则是新的生命。海尔就是在不断尝试从内部打破,即自我突破、自我颠覆、自我挑战。事实上,从1984年“砸冰箱”到2014年“砸组织”,海尔的自我打破从未停止。此次组织变革后,海尔打破了企业的围墙,让客户、合作伙伴乃至一切有想法的人都参与到研发中。“世界就是我们的研发部。”王晔指出:“从封闭变为开放,为所有技术创新者、创业者提供平台,接入全世界最好的资源。”
并购GE后,海尔的技术实力再次得到提升,在全球的研发中心数量已达到10个。海尔正尝试围绕研发中心,对接当地资源。“目前,每个研发中心都承担着不同的工作,也各自有不同的优势。若想要将每个研发中心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需要其与当地优秀资源链接,然后打通各研发中心之间的屏障,形成全球网,实现‘世界就是我们的研发部’。”王晔表示,目前,海尔在布局上已有阶段性成果,但布局完成不代表整体实现,海尔下一步将围绕线上线下实现全球协同。其中,线上对接用户需求和创意,线下进行快速体验和转化。
回归研发初衷,搭建开放创新平台
令《电器》记者感叹的是,海尔不仅为用户创造价值,还尽力实现技术人员的个人价值。“技术研发是所有企业的根本。技术人员的价值最大化,才能提高整体研发水平。正确的研发思路不是企业去主导技术人员的研发方向,而是让他们在自由自主的研发环境中,推动技术升级。”王晔说,“技术人员想要的,是如何更快地将自己的创新落地。为此,海尔搭建了共创共赢的平台。”他向《电器》记者简单地介绍了海尔的研发变革。最初,海尔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研发;2012〜2015年,海尔开始进行开放创新,让全球资源参与到研发过程中;2015年以后,海尔开始探索新的研发模式,即共创共赢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中,海尔和研发者、创意者共同投入,共同承担风险。针对平台上一些好的合作伙伴,我们提出‘这个产品如果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海尔就可以创造相应的价值,如果没有完成,海尔会补贴损失’。”王晔指出,这是一种捆绑意识,海尔正以开放式、共创共赢的平台,实现技术人员的价值,并为用户创造价值。
“诚信”是这个平台稳步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就在2016年底,诚信成为了海尔的企业文化精神。“所谓共创共赢,首先大家要彼此信任。作为平台的构建者,海尔集团首先要诚信。别人为什么把想法、创意交给你,是因为信任你。”
此次的颠覆性变革,目前已得到显著的效果。其中,海尔研发周期提速了30%,单型号竞争力提高40%。“还有提升空间,未来非常可期。”在《电器》记者谈到研发平台的未来时,王晔果断地说。
从“烧钱”到“赚钱”,做有价值的技术
知识经济时代,当以技术创新成果为内核的专利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擎起知识产权的大旗。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不错成绩的海尔,就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企业重要战略之一。“国外的知识产权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过程,目前正在“精”的基础上做更多的推广。而中国大多数企业已经跨过了从无到有,但处于肥胖,不够精简的状态。”王晔向《电器》记者解释了目前国内知识产权现状,“得益于日益优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海尔专利品质有了显著提升。2012年后,海尔发明专利授权率超过85%,其中PCT专利超过四分之一。目前,海尔拥有的全球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超过1.4万件。”
“然而,不能为了专利而申请专利,那么它将没有意义。”王晔表示,海尔认为,专利的真正意义是为用户创造价值,如果一味地追求专利数量本身,就脱离了为用户创造价值,也就失去了海尔所坚持的用户至上的工匠精神。“从2012年之后,我们开始对专利进行更强、更精简的调整,保证原有的发展,让专利创造价值。”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专利是成本。而对于海尔而言,专利则是盈利点。“海尔在专利运营方面的累计收入已经超过1亿元。运营专利,形成完善的商业模式,首先,可以保证专利的产生是有价值的,而不是研发人员为了完成指标、为了多一个专利而去做;第二,专利产生价值后,要将其利用起来,不能变成库存。申请专利的目的,从原有的保护企业价值,保护科研成果,慢慢转变成形成专利池,保护整个生态链。”
除此之外,基于雄厚的技术实力,海尔在标准领域也在不断进行努力。海尔不仅积极参与国内标准的制定,还在推动国际标准中颇有作为。据悉,2016年1月,海尔牵头成立IEC冰箱保鲜标准工作组,并担任主席。这是中国首次在IEC冰箱国际标准领域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