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中美电影“英雄”形象的价值观考察

中美电影“英雄”形象的价值观考察

时间:2024-10-30 12:13:40

英雄崇拜心理的形成,或是基于神话的影响、或是缘于自身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希冀于一位具有超越常人能力的伟大人物来解决一切问题。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形态中,都存在着对英雄的想象和描述。当文明进入到相对较高的发展阶段之后,英雄往往被赋予丰富的内涵—是特定社会形态和社会文化道德体现与文化追求的集合体,又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理想型社会人格的文化符号。但不同文化基于自身的物质基础不同、发展轨迹不同,它们所塑造的英雄形象也不尽相同。随着电影步入到工业化制作模式,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欧美文化正力图以全新的视觉艺术手段向全世界推广他们的英雄形象。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中国电影也应从自身的文化背景中提炼出自身的英雄形象,使其成为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构成要素。

一、中国电影里英雄形象的价值观解读

中国先民很早就针对“何谓英雄”给出了答案,《人物志》有云:“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①足可见,中国人更倾向于以能力、意志和品格作为英雄的评判标准,能否被认定为英雄的基本前提正在于以英雄本人是否为全社会作出巨大贡献,或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文化传统影响到了中国电影所选择的英雄,以及他们塑造英雄的方式和英雄形象所体现的价值观。

中国电影所选择的英雄主要可以归纳为四类:其一,中国文化所认定的英雄,诸如项羽、关羽、杨家将、岳飞等,他们或是保家卫国而捐躯的伟大人物,或是深刻影响历史进程而又为社会所广泛认可的重要历史人物;其二,以红色经典文学为蓝本,或是以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为主要创作素材塑造的英雄人物,他们主要是以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被世人所铭记;其三,以传统侠义精神为基础,融合武打元素、玄幻色彩和神话背景的新武侠英雄,其突出特质是以俗文学创作原则为主导,以适度悖离主流文学创作模式的手段塑造符合现代人审美诉求的英雄形象,如《叶问3》、《卧虎藏龙之青冥宝剑》;第四类,以青春题材、城市生活题材为外壳,内部容纳多种电影元素的“英雄”形象,如《火锅英雄》。

中国电影所塑造的英雄多不具备超凡的“能力”,而是以肉体凡胎的形式来获得超越常人的力量。造成这一局面的诸多因素中,中国文化的传统观念和中国当代社会的科技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中,儒道二家都崇尚“天人合一”。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传统文化更追求弥合人与自然的隔阂。因此,中国电影中的英雄大多不以掌握高超的现代科技为主要手段,而是讲求人物通过自身的奋斗获得超越。受其影响,中国电影中的英雄往往鲜有瑕疵。在《叶问3》中,甄子丹所饰演的叶问虽遭到部分影评人士的批驳,但叶问的历史地位和人物形象是毋庸置疑的。他所展现的出众能力、救危济贫都延续了传统武侠精神,主创团队还赋予其彬彬有礼、刚毅果敢的道德品质,二者相互作用,为塑造近乎完美的中国英雄奠定了基础。

中国电影中英雄形象的核心特征在于始终以推崇和表现集体主义为突出特征,即个人意志的表达要服从和服务于集体利益的表达。因此,中国电影中塑造的英雄必须以隐忍、坚持为主要品质。以《叶问3》中塑造的叶问形象为例,故事在延续前两部电影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现了叶问挺身而出为中国武术尊严而抗争的精神。他从为谋一身之安到维护民族共同利益的转变过程,也是自身形象不断升华和道德品质愈加突出的关键。总的来说,中国电影所塑造的英雄并非既定的英雄,而是更为关注英雄通过和外界的接触、碰撞,不断激发出英雄人物内蕴的道德品质和精神诉求。在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中,受观众审美习惯发展转移和价值观多元化趋势等因素的影响,英雄题材的作品并不多见。但中国文化素有尊重英雄、肯定英雄和仰慕英雄的传统,以其作为主要的价值观载体,是向现代人传递正能量的最佳方式之一。在中国电影追求票房成绩的同时,忽视英雄题材无疑是悲哀的。我们有理由坚信,英雄形象会在中国电影寻求自身技术发展、品质提升的进程中不断完善。中国本土电影尚处于模仿、借鉴的阶段,本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故事叙述水平都有待提高。这就需要中国电影人正视中国电影的现状,注重从中国厚重的文化积淀中寻找灵感,不断为中国本土电影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使中国电影的英雄形象更为丰满。

二、美国电影里英雄形象的价值观解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大片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为中国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盛宴。正是借助这股潮流,美式电影英雄行销全球,成为美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

美国电影里英雄形象的形成与美国社会的文化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深受美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诞生于19世纪的个人主义思潮在20世纪后传播到美国,在清教徒思想的影响和推动下,迅速成为美国社会重要的主流价值观。而美国自建国之初就着力于打造的多元并存的文化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个人主义思潮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其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对“美国梦”的精心营造。所谓“美国梦”的核心就是—个人成就的取得并不以他人为代价,美国广袤的土地和丰饶的资源为每个潜心追求自我成就的人提供充裕的回报,无论财富、地位还是名望。②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只不过是“美国梦”的另一种表现方式而已。它将社会的各个阶层都纳入到拯救美国、拯救世界的宏大叙事逻辑中,而他们的日常生活则往往不为世人所熟知。正是基于此,美国英雄的伟大和平凡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为所有人渴望自己成为英雄或是在关键时刻获得英雄的拯救提供了逻辑预设,二者相辅相成,最终塑造了美国电影英雄和美国梦的统一。

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改革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无论是制度建设、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的探索,都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唯一标准,美式电影英雄也同样如此。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好莱坞大片带来的更多的是视觉冲击,而非价值观的认同。从这一角度来说,部分影评人士过于敏感地针对美国电影英雄形象发表的看法未免有杞人忧天之嫌。毕竟以科技作为基础、以优越物质条件作为后盾的社会在当今时代普遍存在,中美电影英雄形象之间的差别并非是价值观的对立,而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掘之间存在着认识鸿沟。

三、美国电影里英雄形象价值观嬗变带给中国电影的启示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对中美电影里的英雄形象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随着中国本土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一批以借鉴好莱坞电影先进拍摄技术为主的本土英雄题材电影涌现出来。诸如《英雄》、《叶问》、《卧虎藏龙》等,就在不同程度上延续了中国电影展现英雄形象的既定方式。但我们也应注意到,以《战狼》、《湄公河案件》为代表的军旅题材电影,正在尝试着以全新的视角来塑造新时代的英雄形象;同时,以《煎饼侠》为代表的喜剧类电影则尝试以全新的幽默方式来塑造英雄形象。尽管这种努力存在着很多问题,但也向我们展现了中国电影在英雄形象塑造方面所作的努力。

正是由于现代人的审美标准逐渐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形成的分众化市场模式,使得电影主创团队必须在充分考量市场反应之后,才能从事电影拍摄。著名华裔电影导演李安于2016年推出的《比利·林恩的故事》就在电影市场遭遇滑铁卢。该片采用了最为先进的拍摄技术,但技术并没有为整部电影增光添彩。正如某影评人所说,这部影片中有过一些令人难忘的时刻,但是它最关键和最让人意想不到的荒唐之处在于,电影本身所使用的尖端技术减少了画面的情感力量。部分较为尖锐的批评甚至认为,清晰的前景与虚化的背景让高清画面显得更假。李安的电影素来不以技术争雄,而是凭借着细致的故事征服观众。为了完成《比利·林恩的故事》,他不得不对自己进行抽筋剥骨般的改变。任何时代,采用先进技术并不一定带来收获,正如《火车进站》在巴黎公映时引发混乱、华纳公司推出《纽约之光》挑战默片一样,李安和他的《比利·林恩的故事》挑战的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跨越式革新,更是对一百多年来人类观影习惯的挑战。这就注定了他和他的电影可能遭遇惨败。

李安试图通过这部作品塑造的英雄不同于传统的美式英雄,他们是在前线经受过战争创伤的军人,再回到家乡,他们和普通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他们会害怕、紧张、恐惧、敏感⋯⋯在墓地听到枪声,似乎又回到了战场,肩膀都吓得一抖。听到和炮声相似的烟花声也会感觉异样,平常不注意的东西都显得异常清楚。影片试图构造一种全新的英雄形象,其既不同于好莱坞式伟大英雄拥有高科技,也不同于中国式英雄道德完美。影片透过军人比利的视角,去体验“创伤人群的特别一日”。尽管市场并不认可《比利·林恩的故事》,但我们仍不能忽视这部电影的特殊意义。它是在反对电影叙事模式和构造能力的基础上,对传统的颠覆和彻底的革新。主人公比利·林恩是为践行“美国梦”付出鲜血的英雄,他所遭遇的不理解、不认同,正如李安和其电影在现实中遭遇的一样。当观众已经习惯于传统的好莱坞英雄时,他们是否能够接受如此平凡、如此普通的美国英雄,市场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注释:

①[汉]刘劭:《人物志》,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4页。

②孙春英:《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

(作者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责编:莎莎)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