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丝路飘香满金城兰州人对牛羊肉的崇高礼赞

丝路飘香满金城兰州人对牛羊肉的崇高礼赞

时间:2024-10-30 02:25:52

评判一碗兰州牛肉面是否正宗,有5个标准: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黄亮)。

在兰州,如果一个姑娘想知道一个男人是否爱自己,就看他是否会把面条中的牛肉、烧烤中的羊腰分给自己,是否会主动把烤肉中的肥肉吃掉。

兰州正宁街的“德林牛奶鸡蛋醪糟”名声在外,已成为经典,每天晚上6点,夜市刚刚开张,这个小小的摊位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兰州城始建于公元前86年,一直是北方的军事要地,曾经被叫做“金城”,取“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在许多人心中,兰州是一座遥远的城市,这里少数民族聚居、遍地牛羊,洋溢着游牧民族风情。

同时,兰州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几千年来,它见证了中西方文明的交融,见证了西方食物传播到中原的过程,见证了胡萝卜、胡麻、胡椒等食物和调料从西域传入中原大地的一切过往。

因为地域物产和经济原因,食材的匮乏制约着北方食物精细化的进程,因此在饮食上,北方几乎没有与南方抗衡的能力。然而,粗粝的沙尘并没有使北方人的味觉变得迟钝,兰州人用智慧开拓出了一片美食天地。

兰州牛肉面每家面馆都有独门秘籍

兰州牛肉面被誉为“中华第一面”,是兰州地区的美食名片,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闻名,不仅兰州人百吃不厌,全国各地乃至海内外的食客都赞不绝口,它得以蓬勃发展至今,凝聚着无数厨师的智慧和心血。

根据坊间传说,兰州牛肉面起源于唐朝,不过尚无确切的史料可考,因而陈维精被视为兰州牛肉面的创始人。陈维精是清朝时国子监太学生,其父辈以开饭馆为生,家族中世代流传着制作卤牛肉、汤面的秘方,虽然到了陈维精这一代,族人皆已变成了读书人,但秘方在陈氏子孙中口耳相传,不曾流失。陈维精传给后代的做面秘诀为一首诗,诗中共包含23种调料,着实令人惊叹。

在兰州牛肉面的发展历史中,许多人物功不可没,其中不得不说的是一位名叫马宝子的人,他的功绩在于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制作标准,即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黄亮),后来,这也成为食客权衡牛肉面正宗与否的标准。

而今,兰州的牛肉面馆多如牛毛,兰州人开玩笑说:“我们吃过的牛肉面足以把地球缠成线团。”挑剔的食客在品尝过几千家面馆后,深知哪家的面劲道,哪家的肉好,哪家的汤鲜,哪家的辣子好,哪家的萝卜片透明、清脆,这些都清清楚楚地记在老兰州人心里。

兰州人心中都有一杆明秤,专门用来评判一碗面的好坏,而这杆秤从来没有失衡过。面条必须由手工制作,这是辨别一碗好面的标准底线,加入蓬灰,经过“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拉出来的面条富有弹性、柔韧劲道,其口感是任何现代机械制作的面都无法比拟的。

同时,一碗好汤也是衡量标准之一。在北地,白面配浇头是最为常见的吃法,只有兰州的牛肉面中汤、面各占一半,因此它可谓是西北面食中的奇葩。

牛肉面馆的后堂中,厨子在大锅中精心炖着牛肉、牛骨头,加入祖传的配料后,汤越熬越醇美。兰州的每一家牛肉面馆都有秘方,但这秘方紧攥在家族世代的传承人手中,外人是怎么也捉摸不到的,就算勉强凑齐所有的调料,也做不出那个味儿。因此,每一家面馆的香气独特而诱人,四处飘散,门外的食客便顺着这股香味走进店来,急不可待地要上一碗牛肉面。

吃面时,女孩子喜欢在汤里放许多辣椒,使面条浸在赤红色的油汤中,吃上一口,口腔滚烫而火热。一些老年人很唾弃这样的吃法——牛肉面一定要喝清汤,经过一夜熬煮,汤面上漂浮的萝卜片儿已经透明,再撒上提味的香菜、蒜苗,只有清汤才可以尝出牛肉的鲜香,还有汤料混合后的多重口感。一口汤,就足以给一碗面加分。

此外,牛肉面还分为许多不同种类的面型,如二细、三细、毛细、大宽、二宽、韭叶子等。有些人喜欢细面,这大多是儿童和女人的选择,有些人则更偏好大宽的面条——这种面比陕西的油泼面还要宽,吃起来有点费牙,进入胃里也不好消化,但体力劳动者和男人喜欢吃这种面,吃到胃里扎扎实实的,干上四个小时的活儿肚子也不会空!

“辣子牛肉面”是兰州面食里的另一大特色,干辣椒磨成粉,混合香料入油锅烹香,做成鲜红的辣子油。面条盛好后,一般人会要求掌勺小哥添上四五勺辣子油,喜欢吃辣的人,会一口气要12勺之多,掌勺小哥也不心疼,满满地数上12勺辣子油泼到碗里。食客经常吃得额头冒汗,却又十分过瘾、欲罢不能。

不过,外地人很容易误入街边装潢精美的面馆,对不符合“标准”的牛肉面啧啧称赞,每听到这样的话,兰州人只微微一笑,并不多言。一碗牛肉面,外行人很难懂得其中的精髓与奥妙。

(左右页图)牛肉面是兰州美食的标签,兰州人自然深谙牛肉面中的精髓与奥妙;此外,兰州人善于充分利用本地食材,仅一头羊就做得花样百出,最常见的便是羊肉烤串。

烤羊肉串和烤羊排炭火中,香味儿飘满金城

烤串已经成为中国各大城市中的街景,据资料显示,早在1800年前,烤串就已在中国出现,流传至今,烧烤的食材也愈加多样,可谓“烤天下所有可烤之物”,沿海地区烤海产品,内陆地区烤鸡鸭蔬菜,兰州则享受着得天独厚的羊肉资源。

在兰州,一头羊的吃法层出不穷,羊身不同的部位烹饪方式也大有讲究:脖子用来清炖;排骨做成手抓羊肉或烤羊排;“下水”(即羊杂)可做成鲜美无比的羊杂碎;羊蹄则要放在大锅中熬煮,一锅卤汤被“咕嘟咕嘟”地熬制了上百年,其中浸满花椒、辣椒、小茴香,浓郁的香味四处萦绕。待羊蹄卤到熟烂后捞出,撒上胡椒、辣椒面等拌匀,淋一层卤汤汁,便做成了鲜辣味美的胡辣羊蹄。

而从四条腿上卸下来的精肉,必须要以黄焖或者烤串的形式,才能表达对一只羊最崇高的敬意。对于烤串,兰州人区分得更为严苛,其他城市将火炉烤制的食物统称为“烤串”,但兰州例外,“羊肉串”人们就规规矩矩地叫它“羊肉串”,因为烤串上既不穿蔬菜,也不穿海鲜,总之不带除“羊”之外的任何食材,且必须在烟火缭绕中烤得金黄、焦香,方可上桌。

除了羊肉,板筋、羊肚、羊肾也可以放在火上烤制,板筋劲道,嚼得牙齿发酸;脆生生的羊肚酸辣可口;羊腰则要切成指头肚儿大小,烤到断生,虽然上面还带有殷红的羊血,腥气止不住地扑面而来,但男人们都爱吃。

直到近些年,羊肉串馆子才勉为其难地接受了其他烧烤食材,比如豆皮、韭菜、大蒜等,但是,当食客们点了这些蔬菜烤串,烧烤师傅又有点黯然,毕竟,羊肉串才是兰州的烤串之魂。

除此之外,烤羊排在烧烤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兰州的烤羊排一如当地人的性格,是彪悍、勇猛的,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野性和游牧民族的豪爽。

烤羊排时,需要将羊排从中间劈开,完整的琵琶骨几乎不用切割,先将羊排丢进浸透调料的锅中煮至半熟,然后将其放在烤坑里——一种用土砌成的烤炉,烤坑下有炭火,将羊排架在绵密的火炭上细烤,雪白的羊油被烤化后滴在木炭上,瞬间升腾起一阵更加明亮、绚丽的火焰,清香的肉味儿也随之扑鼻而来。

慢慢地,外皮的羊油脂渗出来,形成一层焦脆的膜,这是羊排口感最好的时候。焦脆的羊油里面裹着绵软的嫩肉,撕下一块蘸上椒盐小料,再裹上一瓣蒜,趁热塞进嘴巴,味道鲜咸香脆,简直是对烤羊排的最高礼赞。

与烤羊排的做法如出一辙的,还有烤全羊,烤全羊适合多人食用,每个人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羊身部位。据说,以前兰州人烤全羊时,要在油腻腻的羊尾巴上撒上白糖再吃,而羊尾巴中90%以上的营养成分都是脂肪,这对现代人来说简直难以想象,而这样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只能被留在记忆里了。

别具一格的金城小吃浆水面、甜胚子、灰豆汤……

在兰州,若是吃腻了巴掌大的清水牛排,吃腻了按斤起卖的手抓羊肉,人们便会去吃一碗浆水面。浆水面又名“清汤红绿浆水面”,相传西汉时期便已出现,究其名字的由来,有人说是刘邦与萧何命名,也有人说是张飞所起,无一定论。

浆水面是一种夏季的清凉小吃,与牛肉面相比,虽然名不见经传,却也别具风味。制作浆水面首先要做出“浆水”,在煮过面条的面汤中加入芹菜、莲花菜、小白菜等,汤凉后加引子入坛发酵,放置四五天便可发酵出酸汤,这种酸汤被称为“浆水”。将煮好的细面捞进碗里,舀一勺浆水浇到面上,再撒上几粒腌好的韭菜花,十分解馋。

同样具有解暑功效的,还有兰州的特色小吃甜胚子,甜胚子由燕麦或青稞发酵制成,跟南方的醪糟发酵方式相似。在餐厅,服务员会端上来大半碗发酵好的甜胚子,再配一壶凉开水,食客可以直接就着碗吃甜胚子,或者根据自己的口味往碗里添水——搅拌后,碗内会呈现出乳白色的浆汁。

舀一勺送进口中,一粒粒吸满汁水的青稞便在嘴里爆裂开来,食材经过发酵酸甜可口,而高寒地里生长出的青稞更具柔韧口感,与奶茶中的小丸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口感复杂而又有层次。外来游客若是吃不惯重盐、重荤的本地菜,爽口的甜胚子则是最好的选择。

兰州小吃中的佼佼者,除了甜胚子,还有灰豆汤,灰豆汤选用当地的豌豆和大枣,用文火细细熬煮,直到每一粒豆子都黏软香糯,吃的时候加上白糖,口感极好,且营养丰富,是一年四季不可多得的佳品。煮好的灰豆汤为褐色的糊状,若不是因为一粒粒豆子包含其中,猛一看,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巧克力汁。1989年,兰州灰豆汤被甘肃省商业厅誉为“金城灰豆王”,其风味可见一斑。

如今,异军突起的小吃还有牛奶鸡蛋醪糟,牛奶醪糟汤整体呈白色的粘稠状,在牛奶和醪糟相互作用下,酒香与奶香完美融合,蛋花煮到刚凝固即可,这时的蛋花鲜嫩异常,再加入酸甜的葡萄干,喷香的核桃碎、花生米,以及银耳、白糖,最后撒上炒到八分熟的黑白芝麻,别提有多美味了,不仅走在路上的姑娘人手一大杯,男女老幼也无法抵抗它的美味诱惑,猛吸一大口,直接甜到心窝。位于正宁街的“德林牛奶鸡蛋醪糟”名声在外,已成为经典,晚上6点夜市刚开始,这个小小的摊位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