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姚洋:低增长下中国制造的赶超路径

姚洋:低增长下中国制造的赶超路径

时间:2024-10-29 05:08:47

供图姚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走出低谷?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未来中国制造的创新之路又是什么?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经济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2016年二季度GDP增速为6.7%;1-6月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0%,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实现了中国经济增速在连续三个季度回落后的首次企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认为,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过去20年间,中国快速“工业化”为制造业创新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目前单靠廉价劳动力与外延式扩张,很难让企业获得丰厚回报,甚至会被淘汰出局。

而在寻找技术和产品更新的道路上,中国制造可更多借鉴德国持续平稳的创新模式,从1到N,从有到精,不断改进,追求极致,并用制造业提高就业,加大抗金融风险性。

“低增长”背后,中国仍有潜在优势

《中外管理》:您曾在2016年1月的“学习型中国论坛”上预测:整个2016年将是中国经济调整最困难的一年;二季度经济开始触底反弹,当下应如何处理“经济结构调整和保增长”之间的关系?

姚洋:2015年底到2016年初,房地产市场回暖,间接提振了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长指数:PPI环比由负转正,大宗产品价格均开始上升,这些都是经济好转的迹象。

但不能忽视的是,从2012年开始,新一轮经济减速期刚刚开始,2016年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环比呈逐步好转态势,关键是处理好“经济结构调整与保增长”之间的关系:

第一,要认识到经济下行期是淘汰落后产能、生产力的必要过程。经济周期的出现,很大原因是“预期”造成的,即在经济形势好时,往往会超额投资,“预期”达到顶峰时,便会遇到一个大的冲击,必然出现产能过剩和债务累计。2015年“中央经济会议”提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保增长(简称“三降一补”)政策非常正确,也将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第二,要快速找到“经济结构调整和保增长”结合点。不妨借鉴上一轮经济周期中的“国企改革和银行改革联动”做法,彼时正因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大部分银行坏账,才使得当时的国有企业可以“轻装上阵”,实现盈利,也造就了2003年到2012年间经济高速增长的繁盛。而当民间投资人转变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后,又可间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中外管理》:英国公投“脱欧”成功,不惜以国家分裂为代价抵制全球化,背后推手之一也是陷入低速增长的经济形势。中国对于经济低增长的担忧同样存在,对待“经济增长放缓”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姚洋:从宏观背景看,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将成为中国实现赶超的最佳机会,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以下潜在优势:

尽管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地处东亚,我们也会把经济增长看成常态,但放眼全球,经济增长却属小概率事件。意识到这点,对于我们判断当下经济势是有利的。中国经济实现赶超的第二个优势将来自于中国金融改革的再次推进:四五年前私募基金公司数量很多,但风险投资公司几乎是零;现在则是PE满天飞,唯独缺少好项目,现在有了投资的根基后,科技投入已占到GDP的2.1%,要知道中国GDP只有美国的一半,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7,这意味着,尽管中美经济实力相差悬殊,但中国的科研力量更有优势。此外,空间优势也是我们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持乐观态度的重要原因:过去20年间,中国发展基本是沿海的发展,按照经济学的“收敛理论”,如果两个国家采用相同的经济政策,收入较低国家的增速会比收入较高国家快;该理论应用到中国现实,则是在投资得宜情况下,内陆地区经济增速将比沿海地区快,这既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巨大动力,也是创新的巨大市场。《中外管理》:对比金融改革和空间优势,中国制造业更加发达,其在经济低速增长期的潜力体现是什么?

姚洋:中国制造业种类繁多,小到螺丝钉,大到高精尖机床,任何从事中间技术的制造业都无法离开中国市场,这与政府始终坚持发展制造业有很大关系。截至目前,中国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运输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长期维持在40%以上,制造业所带来的经济繁荣是不可否定的,未来中国产业和技术升级都要以加强制造业为核心。在这方面,韩国和德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韩国早在1960年代就已开始工业化进程,目前其制造业占GDP比重仍保持在30%以上;德国是发达国家中最看重制造业的,其制造业至今雇佣了全国1/4的劳动力,且德国人执着于对现有产品和技术的改进,牢牢占领了机械制造、汽车和化工等传统领域的高地。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推动力。一是制造业企业已经意识到,靠廉价劳动力和外延式扩张不仅不会继续获得丰厚回报,甚至会被淘汰出局;二是快速工业化积累的大量资金,也为制造业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制造业创新,重在学习“德国模式”

《中外管理》:谈到创新,业内认为有“德国模式”和“美国模式”两个标杆,结合中国国情和实体经济的现状,哪个标杆对我们更有借鉴性?

姚洋: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创新是动力之源。目前有两条创新路径可供借鉴:“从0到1”和“从1到N”。

先说“从0到1”。美国移民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其创新路径必然是“从0到1”,这种创新方式也被称为“美国模式”。它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破坏——赢者通吃,即新技术催生新行业的同时,也会把老行业打垮。“美国模式”是一种“超资本主义”模式,造就了美国社会的两极分化,只存在少数富人,绝大多数都是穷人。该模式更适合BAT这种垄断型互联网巨头借鉴,因为BAT早已走到产业发展的前沿,只能走“从0到1”的创新之路。

再说“从1到N”。就是从1到多,从有到精,不断改进,追求极致。相比美国“从0到1”,“从1到N”也叫“跟随式”创新。德国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他们严谨求实、精益求精,所以这种创新方式也被称为“德国模式”。长远看,它不如“美国模式”,却有很好的就业基础,目前德国制造业已成功带动25%的就业率,强大中产群体的存在,非常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幸福感的提升,也兼具很强的抗金融风险性。相较美国“赢者通吃”的“断崖式创新”,德国制造业持续平稳的创新模式,更值得中国借鉴。此外,只有制造业才是中国的脊梁,如果这部分被打垮,必将失去经济发展的根基。

因而,“中国式创新”不妨走两条路——既要学美国,也要学德国。尤其不可忽视制造业,要提倡“工匠精神”。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中国的中等收入人群消费,中国的内需扩大,中国的社会稳定,没有一样能够离开制造业,能够离开“从1到N”的创新。

《中外管理》:继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目标后,2016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的“工匠精神”,再次让制造业吃了一颗“定心丸”,如何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过渡?推进“工匠精神”的最大难点是什么?

姚洋:“德国模式”是跟随美国后,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做连续性改进,它也是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过渡中学习的榜样。以德国“默克工厂”为例,其以制药起家,一直专注于液晶产品研发,但它并不生产任何显示屏,只做液晶和少部分处方药。随后凭借一点一滴的进步,默克工厂不断占领市场,至今已垄断世界70%的液晶市场。现在,默克工厂已经开始专注于OLED(有机发光二级管)的研发,一旦成功,未来的液晶屏将可以做得更纤薄,颗粒感微乎其微,甚至可以任意弯曲,做成任何形状。

“工匠精神”被列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是国家对制造业提出的新要求,非常及时。工匠精神作为代表专注、精确、注重产品品质的一种精神,在中国推进的最大难点,是如何落实:

一是提倡工匠精神,首先要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不同于美国的两极分化,德国的中间阶层——工人,力量非常深厚,这与其完善的技校体系、工人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薪酬水平紧密相关。仍以“默克工厂”为例,其实行的是“文化理论和专业技术”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地高中联合办学,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进入默克工厂工作,工作几年后还可以到默克大学继续深造,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技能。中国不妨设立类似试点学校,给予工人相关技术等级,让他们在达到高等级的同时,获得相应社会地位。二是可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采取一定的政策倾斜,如降低增值税和部分社保成本等。

“互联网+”不如“+互联网”

《中外管理》:2014年至今,“互联网+”是一个热词,甚至成了包治百病的良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带来的利和弊各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互联网+”?

姚洋:“互联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传统行业应该积极拥抱互联网,这是它的显见含义和最大价值。“互联网+”对于宏观经济的意义,在于能对其他产业造成革命性改变,但中国经济的主体是制造业,不能像美国那样依靠硅谷,依靠尖端科技,中国制造业亦不能拘泥于过去的陈旧思路,而是要用互联网改造。二是不要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变得心浮气躁,比如很多企业家由此患上“互联网焦虑症”。企业家们不要认为离开互联网就将难以生存,或与时代脱节,相反,仍需聚焦自身优势,踏实做好实业。

与其说“互联网+”,不如说“+互联网”,意思是传统行业要善用互联网服务于实体经济,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尤其在第二轮互联网热潮兴起时,很多人都热衷用App积攒流量,唯独不思考最终盈利点,不能变现的“互联网+”没有生存意义。

《中外管理》:为应对互联网的冲击,德国提出“工业4.0”,核心是用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实现灵活生产、零库存和互联网营销,一句话,就是要实现“云制造”。目前“云制造”在中国制造业中也被广泛提及,您如何看待?

姚洋:德国正在实施的“工业4.0”,将所有流程都“放”在云端,强调个性化生产和柔性生产,是基于整个社会发展都非常平稳,人们有能力追求个性化消费。相比之下,中国市场需求远未达到这种程度,尚处于大众化消费阶段;从企业互联网建设的基础设施看,多数企业并未建立内部数据系统,管理者甚至不清楚资金流、材料流等数据,何谈“云制造”?

目前中国工业正处于2.0到3.0阶段,个别甚至还未达到2.0,只有进入3.0阶段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中国制造2025》将目标定在工业3.0是适合的,实现“工业4.0”,中国至少需要20年时间。可喜的是,中国在中等技术领域已开始跃居世界前沿,比如中国家用电器目前就已经稳居世界第一,海尔、美的、格力等优秀制造业企业都在不断学习新技术,中国家电在未来几年内整体打败“韩国制造”、“日本制造”是有可能的,中国工业4.0也会率先在家电领域取得突破。

责任编辑:朱丽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