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嘉兴子城在地下

嘉兴子城在地下

时间:2024-10-20 12:14:32

今天,我们已经站在了比战国时期高出5米的地面上

郑嘉励:专职田野考古,业余从事杂文写作,既为个人抒情遣怀,也为考古工作者与大众之间的情感、趣味和思想的连接两宋时期,嘉兴府(秀州)城,有内、外两圈城墙,外城叫“罗城”,内城叫“子城”。子城里头,就是衙门。元末明初,拆毁子城,城墙无存。明清时期,嘉兴府衙门,坐北朝南,庭院深深,依然设在这里。

满清覆亡,浙江嘉兴府衙门搬离原址,子城改为军营,建起营房;1949年后,又改为军区医院,从而躲过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改造,整体格局得以完整保存。

所谓“格局完整”,指地下遗址而言,地面已看不到明清古迹。民国时期,建设营房,拆毁旧衙门,整体加高台基,把遗址全埋到了地下。唯独正南门的谯楼,保持着晚清的模样,巍然挺立于城市中央。

穿过谯楼的门洞,由南而北,径直走去,衙门的主要建筑都串联在这条中轴线上。敲开现代的柏油、水泥路面,往下发掘一米左右,长长的甬道和仪门遗址,重新暴露出来——民国以来的建设活动,把明代道路埋到了距离今日地面一米以下的深处。

从基址看,仪门是三开间的建筑。想当年,中门常年关闭,除非知府大人出门迎接圣旨或高官,平日由左右小门出入。过了仪门,远远看见一座牌坊,正面写“公生明”三字,背后写“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官箴。这是戒石坊。

牌坊后头,是五开间的大堂,知府大人,在此升堂办案。其实,大堂后头的二堂,才是知府主要的办公、议事场所。

大堂和二堂,以轩廊连接。这些遗址都在地下,揭开柏油路面,就能显现。沿中轴线前行,越往后头,地势越高。前头的明代甬道,埋在地下一米深处,后头的二堂基址,仅在地表下20厘米左右。

二堂的后头,应该是个小园林的样子,亭台楼榭,曲径通幽。可惜,上世纪70年代,地下掏了防空洞,遗迹无存。

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仪门与谯楼之间,称为“礼制空间”,主要用来增强仪式感,以壮官家威仪;仪门与二堂之间,称“行政空间”,是官员胥吏的办公场所;后头则为“生活空间”。

至于中轴线两侧,分布有通判、主簿、六房胥吏的办公机构,更有仓库、监狱、档案室等,在此不表,把它们全面揭露出来,恐怕需要好几十年。

以上是明代嘉兴府衙门的基本格局。两宋时期的秀州衙署,叠压其下。由大堂位置的勘探结果,可知宋代的办公大楼——设厅,不偏不倚,居于距离明代大堂地面约半米深的地下。

衙门四周,缭以高墙。元《至元嘉禾志》载“子城周回二里十步”。我绕跑子城一圈,手机记录的距离是1.1公里,数据稍大于文献记载,但基本吻合。因为我绕跑的道路,是当年填平护城河形成的,护城河的圈子,当然较城圈稍大。据1969年2月1日的美国卫星影像图,除了子城西面,城河已经填平,东北南三面的城河尚存。而今,北城墙的城河,早已填为中山路,是为嘉兴旧城区最重要的东西大道。

我们的考古队,揭露了北城墙,开出一个豁口,做了一条解剖沟。从地表至生土,足有5米多深。最底下是战国的地层,两千多年前,这块土地上已有人生活;上面是三国六朝地层,近1.5米厚,出有大量建筑瓦件,间有高规格的瓦当,六朝时期这里已经形成有规模的区域政治中心;然后,是隋唐的地层;隋唐地层之上,在吴越国割据两浙期间,这里建筑起5米多宽的城墙,夯土城芯,内外两侧,包砌城砖;元末明初,拆毁城墙,并且将城砖挖掘一空;明清时期5米多宽的城墙,收窄为2米宽的嘉兴府衙的北界围墙,一条用块石包面的土垣;近代以来,衙门搬离,围墙拆除,这里倒满了建筑垃圾,甚至还有露天粪缸;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地面整体水泥硬化,成为军区医院门诊大楼前的宽敞路面;而城外的护城河,随之填平,化身为车水马龙的中山路。

两千多年来,我们的城市就在同一个地方发展,生于斯,死于斯,建了拆,拆了建,地面不断上涨。今天,我们已经站在了比战国时期高出5米的地面上。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