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会稽山水文化为何闻名?

会稽山水文化为何闻名?

时间:2024-11-08 10:48:07

会稽(今绍兴)较早得到开发,春秋时期吴越文化即产生于此地,秦汉时会稽已成为扬州的名郡,三国孙吴建都于建业,会稽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都得到迅速的提升。晋室南渡之后,会稽在经济、户口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扬州乃至东晋的第一大郡,其政治地位更为突出,如《晋书•诸葛恢传》载元帝派亲信诸葛恢出任会稽太守,临行告诫云:“今之会稽,昔之关中,足食足兵,在于良守,以君有莅任之方,是以相屈。”此后会稽的历届郡守多由资格较老、任职较高的皇帝亲信或皇室亲属和世家大族的重要人物担任。由于荆州、江州等长江中上游地方实力很强,政府的控制力有限,会稽在东晋政权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出来。但是会稽真正在文化上得到迅速的发展,奠定其在文化上的重要地位,则与东晋中后期文化政策的变化有重要的关系。

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宋书•州郡志》:“晋永嘉大乱,幽、冀、青、并、兖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淮,亦有过江在晋陵郡界者。晋成帝咸和四年,司空郗鉴又徙流民之在淮南者于晋陵诸县,其徙过江南及留在江北者,并立侨郡县以司牧之。”据谭其骧估算,自西晋永嘉至刘宋南迁人口约有九十万(参《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燕京学报》第15期),童超认为南渡人口有六七十万,其中到达江东的三十馀万(参《东晋南朝时期的移民浪潮与土地开发》,《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对南渡人口数量的估算虽有出入,但其数不在少则是可以肯定的。陈寅恪先生认为这些南迁人口的社会阶级大体可分为三类:上层阶级为皇室及洛阳之公卿士大夫;中层阶级为北方次等士族;下层阶级为低等士族和一般庶族。其流动方向亦不同,低等士族分散居住于吴人势力甚大的地域,而为吴人所同化。次士族则居于京口晋陵一带。而南渡的北方上层士族由于政治、文化上皆有最高的地位,因此随着皇室移居于新首都建康及其近旁之地。但建康是东吴旧都,吴人的势力极大,北来士族若在此地求田问舍、殖产兴利与吴人竞争,则必招致吴人之仇怨,这与东晋政权笼络吴地士族的政治意图相背,因此“新都近旁既无空虚之地,京口晋陵一代又为北来次等士族所占有,至若吴郡、义兴、吴兴等皆是吴人势力强盛之地,不可插入。故惟有渡过钱塘江,至吴人士族力量较弱之会稽郡,转而东进,为经济之发展”(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69页)。所以南渡之后,会稽迅速成为建康之外重要的士族聚居地,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也指出:“由于会稽具有优越的经济条件,在南北对峙形势中又较安全,所以东晋成、康以后,王、谢、郗、蔡等侨姓士族争相到此抢置田业,经营山居,卸官后亦遁迹于此,待时而出。”(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4-65页)

南渡士族的到来极大提升了会稽的文化品位,而会稽一带山水秀美也促进了士人山水审美力的发展。《世说新语•言语》载:“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43页)又“王子敬曰:‘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同上,145页)从“人问山川之美”看,说明会稽山水之美已闻名遐迩,顾恺之、王子敬所言亦颇能形容。又如《嘉泰会稽志》载谢安高卧的东山,云:“东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晋太傅谢安所居也,一名谢安山。岿然特立于众峰间,拱揖蔽亏,如鸾鹤飞舞。其巅有谢公调马路,白云、明月二堂址,千嶂林立,下视沧海,天水相接,盖绝景也。”(施宿等纂《嘉泰会稽志》,中华书局,1990,6874页)李白《忆东山》云:“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写的就是此处。这样的山水对北来的士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谢灵运《与庐陵王义真笺》说:“会境既丰山水,是以江左嘉遁,并多居之。”所以会稽一带留下了很多士族名士的遗迹,如《嘉泰会稽志》载有“谢安石东西二眺亭”“王逸少书堂”“王子敬山亭”“许询园”等,这些人文景观丰富了会稽的文化内涵。

进一步促使会稽成为东晋中期清谈和文学创作的中心,还与东晋思想文化政策的改变有直接的关系。咸康五年(339)王导去世后,庾冰代之辅政,其为政方式与王导颇异,《晋书•庾冰传》载:“初,导辅政,每从宽惠,冰颇任威刑……范汪谓冰曰:‘顷天文错度,足下宜尽消御之道。冰曰:‘玄象岂吾所测,正当勤尽人事耳。’”在政治文化上庾氏更为崇尚礼法,孙绰《太尉庾亮碑》虽然谓其“虽柔心应世,蠖屈其迹,而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但事实上庾氏对玄学的兴趣要比王、谢诸人淡薄很多,所谓“以玄对山水”大抵虚饰的成分为多,《世说新语•轻诋》载:“深公云:‘人谓庾元规名士,胸中柴棘三斗许!’”《太平御览》引《晋中兴书》说庾亮“风格峻整,动由礼节,闺门之内,不肃而成”(《太平御览》职官部四十三太子中庶子)。《晋书》谓庾氏兄弟云:“兄亮以名德流训,冰以雅素垂风,诸弟相率莫不好礼。”可见其家风还带有比较明显的儒学色彩。而王导虽也重实干,但文化思想上则着力提倡玄学,《世说新语•文学》载其“过江后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然宛转关生,无所不入”。所谓的“宛转关生,无所不入”正是指其玄学清谈的造诣。经过西晋后期大动乱的破坏,东晋玄学清谈重新得以发展兴盛起来,实有赖于王导等人的努力和倡导之功,孙绰《丞相王导碑》说王导“雅好谈咏,恂然善诱”(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1813页)。东晋前期最著名的一批清谈名士,如卫玠、殷浩、谢尚、王濛、刘惔、谢安、王羲之等人皆与王导有密切的关系,常预其谈席。因此在思想文化政策上,庾冰也与王导颇为不同。在对待佛教上,王导是比较支持的,他与帛尸梨蜜多罗、康僧渊、竺法深等僧人皆有交往,如《高僧传》载帛尸梨蜜多罗“晋永嘉中始到中国。值乱仍过江,止建初寺。丞相王导一见而奇之,以为吾之徒也,由是名显”。汤用彤先生认为王导“奖进僧徒,于江东佛法之兴隆颇有关系”(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93页)。庾冰则由维护儒学和皇权而排佛,《弘明集》卷一二载:“晋咸康六年,成帝幼冲,庾冰辅政,谓沙门应尽敬王者。”他代晋成帝下诏曰:“因父子之敬,建君臣之序,制法度,崇礼秩,岂徒然哉,良有以矣。既其有矣,将何以易之?然则名礼之设,其无情乎?且今果有佛耶?将无佛耶?有佛耶,其道固弘;无佛耶,义将何取?继其信然,将是方外之事。方外之事,岂方内所?而当矫形骸,违常务,易礼典,弃明教,是吾所甚疑也。名教由来,百代所不废。”(释僧祐撰,李小荣校笺《弘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666页)虽然在何充、褚翜、诸葛恢、冯怀、谢广等人的反对下,庾冰之议未得施行,但这却成了沙门是否敬王者争论的开端,东晋后期慧远作《沙门不敬王者论》即特别提及此事云:“晋成、康之世,车骑将军庾冰,疑诸沙门抗礼万乘。所明理,何骠骑有答。至元兴中,太尉桓公亦同此义,谓庾言之未尽。”(同上,254页)可见庾冰之排佛对东晋佛教影响是颇为深远的。

庾冰的排佛在一定程度上使东晋前期建康的玄、佛发展受到抑制,《高僧传》载竺道潜“晋永嘉初,避乱过江。中宗元皇及肃祖明帝、丞相王茂弘、太尉庾元规并钦其风德,友而敬焉。……中宗、肃祖升遐,王、庾又薨,乃隐迹剡山,以避当世,追踪问道者,已复结旅山门”(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156页)。这里所谓的“以避当世”,其实正是元帝、明帝之后,朝廷文化政策的变化促使僧人离开建康,尤其是346年何充去世后,离开建康的士、僧人数可能更多,荷兰汉学家许理和认为何充主政后,“对佛教在南方的兴盛所做的贡献可能超过任何其他同期的政治家。……因此,我们可以把346年作为第一阶段的结束:这是东南地区士大夫佛教的初创阶段,其间佛教开始渗入并开始植根于社会的最高层”。又说:“(何充)与同盟褚氏在都城中多方刺激佛教的发展。何充与竺道潜和支遁关系密切;实际上,他是我们所了解的高级官员中第一位真正的佛教徒。”(许理和著,李四龙等译《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21、132页)《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二条载:“何充往瓦官寺礼拜甚勤。”又第五十一条刘孝标注引《晋阳秋》云:“何充性好佛道,崇修佛寺,供给沙门百数。”《法苑珠林》卷五五引《冥祥记》谓何充“弱而信法,心业甚精。常于斋堂,置一空座,筵帐精华,络以珠宝,设之积年,庶降神异。后大会,道俗甚盛”。何充本即奉佛,又其为政理念、政策皆与王导相契,深得王导器重,谓必代己,《世说新语•赏誉》:“丞相治扬州廨舍,按行而言曰:‘我正为次道治此尔!’何少为王公所重,故屡发此叹。”刘孝标注引《晋阳秋》谓何充“思韵淹济,有文义才情,导深器之。由是少有美誉,遂历显位。导有副贰己使继相意,故屡显此指于上下”。正是这种佛教热忱及为政理念,使何充成为东晋最重要的佛教支持者。因此,随着何充的去世(346),建康的佛、玄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支持者,由建康迁移到会稽的士、僧人数可能更多。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云:“盖在康、穆二代(343-361)的活动,支遁先在吴而后在剡,先是竺法深已在山。同居之名僧不少(如于法开、于道邃、竺法崇、竺法虔等)。其时名僧名士,群集于东土,实极盛一时也。”名僧、名士渐从建康转移到会稽,这个时间大概从庾冰在咸康六年(340)的排佛开始,此后成、康二帝,接连有桓温、殷浩北伐,朝廷的政策发生变化,未能如元、明之世注意提倡清谈,加以颇能继承王导政策的何充去世,故以346年为标志,清谈中心明显地从建康转移到会稽。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建康为六代三百馀年不曾迁徙之国都,在当时各国都城中最为稳定,加以东晋、南朝士大夫本尚玄学清谈,佛教义学重义理论辩,与士大夫谈玄风尚正相契合,互扇互发,蔚为时风,君主皇室又从而礼重高僧……故南朝佛学愈后愈盛,而建康尤为全国佛学之最大中心,群僧竞相讲研,阐明义理,殆亦愈益精密,为四方僧徒所向往,故群趋建康。”(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18页)从东晋南朝的整体来讲,建康自然可以说是南方最大的佛教中心,但是具体到某些时期,则需详加分析,如东晋穆帝永和年间(345-356),名士名僧多聚集于会稽,可以说其时的佛教中心已转移到会稽。

名士、名僧群集会稽,是东晋时期会稽文化发展的一次重要的机遇。《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刘孝标注引《妇人集》:“太傅东山二十馀年。”《晋书•谢万传》载:“万再迁豫州刺史、领淮南太守、监司豫冀并四州军事、假节。……万既受任北征,矜豪傲物,尝以啸咏自高,未尝抚众。兄安深忧之,自队主将帅已下,安无不慰勉。”据《资治通鉴》,谢万为豫州刺史受任北征,在穆帝升平二年(358)谢安随谢万北征,此前则隐居东山,因此谢安大概在338年之前就已入东山。许询则一直居住在会稽,支遁大概在永和初到会稽,王羲之则在永和七年(351)任会稽内史。《晋书•王羲之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世说新语•文学》也说支遁、谢安、王羲之、许询等在会稽“渔弋山水,言咏属文”,至此会稽的清谈和山水游赏的风气达到鼎盛。永和九年(353)兰亭雅集更标志着会稽已成东晋中期山水游赏与诗歌创作的中心,《世说新语•企羡》刘孝标注引王羲之《临河叙》云:“故列序时人,录其所述。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赋诗如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参加兰亭雅集者达四十一人,赋诗的二十六人,共创作了37首诗,数量上是很可观的,可以说这是东晋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诗歌盛会,这么大规模的文士雅集同题赋诗,在后世也极少看到,这说明会稽在永和年间的确是当时名士聚集的中心,其山水文化在此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明代释妙声《送臻上人西游序》云:“会稽山水名天下,由晋以来群贤所游集也。”正是东晋中后期名士群集会稽,奠定了会稽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