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身披一袭红色袈裟,身材高大,容貌端庄,头上和脸上的发须剃得干干净净,虽然双目失明,但气度不凡,在一轮满月的掩映下,脸上微微泛出淡金色的光辉。啥人?扬州大明寺方丈、大唐高僧鉴真,一位声名远播有着4万多弟子的授戒大师。他为什么不在扬州主持佛事,却乘船跑到日本来呢?又为什么明明就一个人喝茶,却要放着两个茶杯?听我慢慢说来。
鉴真在世的唐朝,是东亚地区的头号强国,也是世界上一等一的头号泱泱大国。当时,政局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所以周围的邻国特别是一衣带水的日本,就万事仰慕中国,接连派出一批又一批遣唐僧到中国来学习,同时呢,也想方设法邀请唐朝的高僧前去宣讲,弘扬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帮助日本制订佛规戒律,并且给那里的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和普通百姓剃度。
现在,鉴真摸索着仔细解开放在身边的一个装满书卷的包袱,轻轻拿出几本律藏经典。虽然眼睛已经看不见,但这些经文鉴真不知道云游宣讲过多少次,早就烂熟于胸了。这些佛门经典,特别是其中几卷《摩诃僧祇律》,更是东晋大和尚法显从印度取回梵文原经,再研究翻译过来的,通过一代代的师徒相传,到鉴真手里已经成为大明寺的镇寺之宝。
甲心火传灯出祖庭。
迦陵佛音岂独听?
毗昙东示大乘法,
扶桑净土遍纶音。
甲(表)鉴真端起自己面前的一杯茶,对前面一杯茶自言自语——
甲(白)前辈宗师,法显大和尚,贫僧稽首了。想我鉴真,不顾生死,东渡扶桑,传扬律典佛法,经五次失败,历十二春秋,终将在明天可以到达日本京都奈良,这仰赖大师的精神感召和佛法教诲。从明天开始,贫僧将把大师从天竺取回的律藏经典,在东瀛扶桑广为宣讲传播,发扬而光大,以我佛慈悲之心普渡众生。故而特地在此设清茶一杯,奉敬大师。
甲(表)说完,先高举茶杯,顶礼三点头,再双手合十,躬身三鞠躬,然后,仰面一饮而尽。
甲廖廓霜天念先贤,一盏香茗敬法显。
望舱外,桂华泻舟万籁静;
听舷边,晚风飒飒如泉咽。
跌跏独坐在几前,心驰神往总如烟。
想大师为补中土佛经缺,冒险犯难赴西天。
登山涉水去求真,乘风破浪归故原。
晚僧是承前师,学先贤,承妙论,辟新篇,汇融唐风把律宗研,要使华夏莲香东瀛现,使那昙花遍净释大千。
甲(表)鉴真敬茶之后,正襟端坐,双掌合十,凝思冥想,神游太虚。突然,觉得一股奇怪的香气从远处飘来,而且越来越浓,一下子冲进鼻子,鉴真冷不防打了一个大喷嚏,居然张开了一双已经失明的眼睛。咦,他下意识向前一看,
甲只见是一位得道高僧迎面来,笑容可掬步轻翩。
甲(表)鉴真这个时候,突然心里一惊,怎么?怎么?
甲怎么我的双目失明竟回聪,又可瞻仰万物察坤乾。
甲(表)鉴真实在想不到,一只喷嚏,居然打开了自己已经瞎掉的双眼,又可看到东西,心里想,一定是这位正在走过来的佛祖所施予的恩惠,所以连忙匍拜在地。
甲(白)阿弥陀佛,贫僧鉴真敬拜佛祖恩惠。
乙(表)来人呵呵一笑。
乙(白)鉴真,你双目重见光明,乃是你阴功积德的造化,与老衲何干?你再睁眼仔细看看,我们佛缘浩荡,不是天天见面的吗?怎么给忘了?
甲(表)天天见面?鉴真觉得奇怪。再仔细一看这位老和尚,怎么面孔如此熟悉?只见他高额宽广,两道浓眉,鼻正口方,唇上一道八字浓须,两耳贴肉垂肩,脸带慈祥微笑,身披一件金黄色袈裟,手持一根四股十二环锡杖,慈祥中自有一股威严之风。他想来想去觉得脸很熟。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了,这不正是一直供奉在自己禅房中那幅画像上的法显大师吗?心里一个激动,连忙站起来,双手合十问讯。
甲(白)阿弥陀佛,敢问尊座,莫不就是东晋时分,西天取经、陆去海归的法显大师?
乙(白)善哉善哉,大和尚果然慧目聪颖,老衲正是。
甲(表)鉴真见到心中的偶像突然驾临,大喜过望,也忘了法显要比他大三百几十岁,连忙请法显进舱坐定。这两位高僧都是宅心仁厚、经论渊博的佛学大师,今晚旷世相遇,真是志同道合,惺惺相惜,所以一见面就不落俗套,立即相互请教,交流心得。
甲后学鉴真稽首恭,得遇大师实幸荣。
我东渡扶桑宣律藏,全仰赖尊座取经译原宗。
乙敢闻先师多教诲,因何负笈去西穹?
当年东晋香火重,僧俗混沌信徒众。
然而是清规戒律无依凭,律藏稀缺典籍穷。
故而我西天取经学先进,佛渊归元觅世崇。
甲大师你佛心慈悲度生众,八德池中寻莲宗。
这西天路遥魔幻多,犯难坎坷万象凶。
又敢闻先师多教诲,如何舍生取义破困笼?
乙我是时年六六登程去,发足长安脚步匆。循河西,越岭葱,过流沙,登冰峰,一路艰辛一路冲。
上无飞鸟戈壁尽,下无走兽枯骨垅。
餐风宿露拖病体,同道雪山添新塚。
劫后余生抵恒河,巡礼求学不敢松。
听暮鼓,敲晨钟,学梵文,习律宗,觅经十年寒寺中。
甲大师你傲然风骨今人敬,历尽艰险去探苍穹。
苦心孤诣求佛宗,晚辈后僧蒙恩隆。
再敢闻习得律藏真卷后,如何携经返故垅?
乙海上风云多变幻,狂飚起,暴雨冲,浪击船漏众皆恐。
老衲是处变不惊心不动,举掌合十把观音颂。
任凭惊涛多险恶,我随身俗物皆可抛,唯将律藏护胸中。
如此这般连三月,苦舟漂到爪哇东。
饥寒交迫渡冬日,候得信风再启踪,欲渡南海取广东。
谁料航行一月又遇风,七十余日逐浪涌。
水尽粮绝腹中空,幸见前方岛影动,竟然是苦舟漂着崂山东。
甲听罢法显陆海行,佛心浩气贯长虹,我是五内俱振实动容。
大师你千幸万苦为众生,乘危履险事亲躬,
归来又撰《佛国记》,青史留名万古颂。
乙(白)大和尚过奖了,想你我佛门弟子,应以慈悲为怀,广传教益,普渡众生,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的极乐世界,故甘受劫难,笑迎风波,实乃情理使然。
甲(白)大师教诲极是,想尊座开宗明义,著书立说,贫僧到此,正是为了传播大师从西天取来的律藏,只是偶略加粗浅体悟而已。
乙(白)大和尚何必过谦,这东西方佛学交流,因地制宜,因时而变,都是大善之举。老衲还听说,大和尚历尽艰辛,迭遭坎坷,经过六次东渡,始抵扶桑,这其中的甘苦,愿闻其详。
甲(白)先辈下问,其实晚僧不过是以尊座为楷模,义不容辞而已。大师容禀,在十二年前,
甲贫僧奉佛扬州城,居持古寺称大明。
东邻天皇崇佛法,遣僧入唐求师尊。
那一天荣睿普照登门拜,请遣讲师传经论。
我是击钟聚僧相与论,选贤择能要践此行。
怎奈是万里东海风波险,众人默默未敢应。
有的说,彼国太远多险阻,若遇不测命难存;
有的说,沧海淼漫荡危舟,百无一至难成行。
乙(白)哦,众弟子畏难不前,未识大和尚意下如何?
甲贫僧想普度众生乃我所愿,为法事何惜身价与性命?
因此上,当即拍案明心迹,要学大师亲赴东瀛传经论。
乙(白)大和尚心志坚定,义无反顾,真乃我佛门之幸。
甲慨然踏上东渡路,奉经携徒赴征程。
谁料想平地起坎坷,沧海多乖淫,这五次东渡均未成。
乙(白)真是好事多磨,烈火炼金。
甲一渡受诬通海贼,没舟船未成行。
二渡举帆扬州城,折船损粮再难行。
三渡舟船撞暗礁,人落水,舟复倾,荒岛劫后未曾行。
四渡欲取浙闽海,众弟子是不忍师父再折腾,故而奏禀官府断我行。
五渡率众登程途,船舵失控如浮萍。
海面上,蛟龙出没鲸潜行;船舱中,咸水纵横米漏尽。
众僧是,咽不入,吐苦频,不辞艰辛唱观音。逐波漂流十四天,矢志不渝度混沌,忽觉眼前呈新景。
乙(白)恭喜则个,谅是苦尽甘来,船抵扶桑了。
甲(白)哪里哪里。
甲这鲜花迎,竹木盛,竟然是琼崖岛角不期临。
甲(白)回禀大师,我们的船本来是要向东驶向日本的,想不到被风流所推,漂到海南岛了。
甲(表)啥地方,就是今天三亚最有名的5A级旅游景区“天涯海角”,现在各位游客过去,还可以看到鉴真和尚和众弟子的大型雕像。
乙(白)那是南辕北辙,这比当年老衲从广州漂到青岛可是要远多了,真是罪过罪过。
甲茫茫十年五次渡,传经夙愿恨未成。鉴真我六六高龄虽目失明,但不忘初心再启程。循运河,出吴门,过钓鱼,越苍溟,九死一生历尽坎坷抵东瀛。
乙(白)大和尚惠念苍生,初心不改,真是功德无量,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甲(白)大师过誉了。想贫僧不过是追随尊座,弘扬律藏。这菩提树要枝叶繁茂,全仗根深基厚,所以还要请大师多加教化才是。
乙(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佛慈悲,还要靠众人前仆后继,传播交融,共生同长,始能登得三宝。时光不早,大和尚明天还有重要佛事,也该早点歇息了。老衲也该走了,临别之时,有几句偈语赠与
乙后到先来无主宾,
非心非幻亦非真。
个中分别原无别,
剥尽才知是一人。
甲(表)鉴真见法显说完起身要走,急忙想站起来挽留,不料仓促间袈裟的袍角带落了茶几上的茶杯,只听见泼拉一声,心里一惊,一下子醒了过来,原来刚才是自己打坐小憩了一会,在梦中会见了心仪已久的法显大师。
乙(表)正在这个时候,突然鉴真的座船边上乐声四起,岸边上也是人声鼎沸,一位弟子直奔进来和师父说,天快亮了,日本天皇派来迎接的御船已到,日本僧俗百姓也纷纷自发涌到岸边,要一睹大和尚的风采。
甲(表)鉴真一听,心里悲喜交集,前后六次东渡,今天总算能踏上日本的土地了。想到这里,不禁怆然泪下。他走到船头甲板上环顾四周,眼睛虽然看不见,但是心中的目光早已越过迎接他的御船与众人,投向波澜壮阔的大海。
甲鉴真矢志传经纶,
舍己为人道义深。
遍历苦海六劫渡,
无分垢净降甘霖。
乙日本举国齐欢腾,
万人空巷迎贵宾。
文化交融相向行,
唐风洋溢奈良城。
合这正是万里海疆丝路情,
先驱何惧渺茫深。
乘桴尝载星斗去,
一襟风月一盏灯。
甲(表)鉴真会法显,短篇到此结束。
点评:
作品故事生动,寓意深刻。以鉴真与法显两位高僧的隔世对话为主线,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作者对佛学或者说是对文化传播时空上连贯性特质的把握。唱词雅俗共赏,表达清晰,对涉及佛学方面的礼仪称谓展现较为精准,体现了作者对作品细节的把握。
唱词的字数、平仄方面需略作点整,以符合评弹唱词的要求使唱腔能自由发挥。表白、官白能使人物的形象立体、丰满。在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可作其他尝试。故事的内容作为短篇弹词稍显空洞。改成夹白开篇、对唱开篇可能更为合适。
(点评人:邢晏芝)
(责任编辑/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