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亦真亦幻《开粥厂》

亦真亦幻《开粥厂》

时间:2024-11-08 06:20:25

马三立和王凤山表演相声《开粥厂》又名《三节会》,张寿臣演出时曾用名《乐善好施》。对口相声。谐趣类节目。甲津津乐道于自己的种种“善行”,开设全年施舍的粥厂,向穷人提供炸酱面、炖牛肉、大饼、饺子等各种物品,又引用似是而非的“圣贤语录”支持自己的说法。特别是在端午、中秋、春节三个重要节日要大开善门,用贯口的形式报出施舍之物的清单,滔滔不绝。但这一切不过是主观臆想,因为还没有发财。作品勾画出小市民虚荣浮夸、觊觎富豪生活而自吹自擂的可悲心态。该作品表演难度较大,大段贯口需快而不乱,字字真切,还要用抑扬顿挫的声韵表现出洋洋自得的陶醉感,给听者以痴人说梦的印象。背诵完毕,也就是从梦境跌回现实之时。作品内涵深厚,形象丰满,语吻夸饰,技巧高超,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相声艺术珍品。李德钖、张德泉,张寿臣、陶湘如,马三立、张庆森等多人表演。20世纪70年代后期,马三立、王凤山也经常演出,并于“三节”外另加一段“腊月初八”,特色十分鲜明。《马三立相声选》收录,《中国传统相声大全》收录马三立、张庆森口述本。今有张寿臣、陶湘如20世纪30年代唱片、马三立50年代和80年代录音、马志明录音及日本早稻田大学馆藏署名张寿臣、陶湘如文本。

马三立作为马氏相声风格的开创者,其功绩就在于他突出了相声的文学性。在传统相声当中也有涉及人物的节目,但其中的人物大都是处在从属地位,为相声笑料服务的,个性不十分鲜明,更多的是滑稽可笑的一类。而马三立凭借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体悟以及自身的文化素养,将这些人物的个性突出,使相声上升到了文学的高度,为我们塑造了若干个性鲜明、意蕴丰富的典型人物形象。

在这其中,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开粥厂》中的“马善人”形象。

“开粥厂”是一种赈灾的举动,在过去,遇到大的自然灾害的时候,有钱的士绅、财主、甚至是官僚,财团,都开设施舍粮食的场所,赈济灾民。这一历史可以上溯到齐庄公时期,《礼记·檀弓下》里面著名的“嗟来之食”的典故中大夫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的举动就近似于开粥厂的形式。

相声《开粥厂》又名《三节会》,这段相声大概形成于清末民初,对于那个时期“开粥厂”的事件有所反映。其中巧妙地将中国的“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的饮食风俗连缀在一个段子里,作了张扬却不失细致的描绘。

原先的版本就是单纯以卖弄演员背诵五月节、八月节、春节施舍物品的贯口基本功的节目。而在马三立的版本中,却将单纯技巧展示的贯口放到了从属地位,通过若干精心设计的细节描摹,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意蕴丰富的“马善人”形象。

“马善人”与鲁迅先生笔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精神胜利法”之集大成者,那个自欺欺人、自我陶醉、自嘲自解的“阿Q”有异曲同工之妙。“马善人”不能正视现实,幻想自己是大户人家,到处吹嘘自己并不拥有的阔绰,用瞒和骗来为自己寻找精神上的慰藉。他先为自己寻找祖上荣耀的根据,这与“阿Q”非要说自己是未庄大财主赵太爷的本家,借以抬高自己身价的伎俩如出一辙:

乙:嘿呀,大户之家。

甲:我们是汉朝伏波将军马援的后辈。

乙:啊,马援的后辈。

甲:哎!马超知道吗?三国马超。

乙:知道。

甲:马超、马岱,我们老祖先。那是我们上辈。汉朝那伏波将军马援,我们上辈。这都一家子,姓马。

在小说《阿Q正传》中,赵太爷为了这件事给了“阿Q”一个嘴巴,而在这里这个嘴巴是捧哏打的:乙:姓马都是一家子?

甲:哎。

乙:哦,唱评戏有个“马寡妇”,您一家子啊?

甲:同姓各家。

接着“马善人”又自我陶醉在自己编织的谎言当中:

甲:大元宝、小元宝,小锞子儿,这么点儿的那个,拿!给孩子们拿着玩儿去。

乙:嘿,哎呀!

甲:没用!

乙:成堆啦?金条成堆!

……

甲:有七十多座亭子。亭子满都汉白玉的石座,玻璃砖的亭子!亭子顶儿,银子包金的。两边的鹤鹿同春,满是真金的。

乙:嗬!

甲:翡翠的犄角,猫眼的眼睛,碧玺的尾巴。月牙河,汉白玉的石桥。河里的金鱼、银鱼儿赛过叫驴,那蛤蟆秧子跟骆驼那么大个儿。

……

当“马善人”使用小市民伎俩的时候,其真正嘴脸就立刻暴露无疑了:

甲:这马家叫“什变的”,这个月饼。

乙:怎么个什变?

甲:什变的,得心应手。你想吃什么,就看你说话,你说着就变。“嗬,这大月饼哎,多好啊,是白糖馅儿。”一掰!哎,白糖馅儿哎,真好吃。吃两口,腻啦!“嘿,枣泥儿的好啦!”再掰!白糖全没,满变枣泥儿。

乙:嘿!这好啊!

甲:“枣泥儿好吃啊!哎呀,南方,椰子馅儿,咱这儿吃不着!”再掰!椰子馅儿。说它变你信不信?不信我骂街啦!

乙:信!我信!

“马善人”的猥琐表现在甚至以自己买不起新鞋作为骄傲:

乙:您这鞋该钉掌啦!哈哈,换换鞋吧。那么些金条。

甲:你问问,都看见啦!我一直老这双鞋吧!

乙:可不!压根儿也没换。

甲:你看见没有,不想换。

乙:不想换?

甲:哎。

乙:嘿,你也没有啊。

甲:干净。

乙:干净啊?

甲:衣贵洁不贵华。曾子曰:“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乙:啊?这是“曾子曰”呀?

明明是没钱买新鞋,却满口之乎者也地盗用先贤之言,断章取义甚至是胡编乱造地为自己的行为作注解,把自己幻想成衣衫褴褛但却是品格高尚的圣人。这与“阿Q”头上自诩为“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是何其相似呀。传统相声《开粥厂》经过马三立的提炼改编,对国民劣根性进行了无情的讽刺揭露,发人深省。是否可以看作是对鲁迅先生“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的继续呢?

马三立四书五经烂熟于胸,他的相声语言总是寓庄于谐,试看《开粥厂》中随意引用的古文:

“衣贵洁不贵华”(出自《弟子规》)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出自唐朝欧阳询的《艺文类聚》)。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遵道而行,则能择乎善矣,半途而废,则力之不足也。”(出自宋朝朱熹《中庸章句》)

在这大雅的古文之后,马三立便托被孔子赞许“吾与点也”的先贤曾子之口吟咏了几句市井的白话:

“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不能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一羊也是赶,俩羊也是放。”“捆着发木,吊着发麻。惹惹惹,敲大锣,罗罗纲,卖咸姜,大爷不怕小八卦……”

将文白杂糅,俗雅对比,突出喜剧效果。

这段相声采用了传统相声“三番四抖”的形式:

一番:“马善人”摆阔,在五月节施舍。

二番:在八月节施舍。

三番:在春节施舍。

四抖:“早晨把棉袄卖了,才吃的早点。”“不是开粥厂吗?”“打算这么舍,还没发财了。”“说胡话呀!”

刚才还吹嘘自己富甲一方的“马善人”在最后戳穿了自己的牛皮⸺“早晨把棉袄卖了,才吃的早点”,与前面三次铺垫形成了强烈反差,制造了喜剧效果。

马三立在铺垫上丝丝入扣,当“马善人”听说捧哏演员没到过“顺义县”立刻说“好”,后面便开始无所顾忌地吹嘘,通过这一细节将“马善人”小市民狡猾的一面暴露无遗。

在表演上,马三立身材修长、面容消瘦、一对大扇风耳,那一眨一眨的小眼睛叫人看了就想笑,天生的一幅滑稽相貌。马三立擅长利用自己这一天生资本,利用自身肖像特点刻画塑造人物,给人以逼真的感觉。在这段相声中马三立便巧妙地运用“自嘲”手法,将自身形象大道无痕般地与“马善人”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在相声的一开头便采用“画眼睛”的白描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了“马善人”的伪善:

甲:就算我身上逮住个大虱子,哎哟,嗬!怎么办?

乙:挤死。

甲:挤死啊?太损啦。

乙:那怎么办?

甲:那是条性命,挤死啊?

乙:扔地下。

甲:扔地下饿死啦。

乙:那怎么办?

甲:无论找谁,往脖子那儿一搁。

乙:哎!哎呀!

甲:善嘛。

乙:这叫善哪?这叫缺德。放虱子啊?

甲:心软。我心软哎!

乙:心软?放虱子玩儿。

甲:我们又能保全它的生命,我们还不受痛苦。

乙:嘿。

甲:找一胖子啊。

乙:还得找胖子?

甲:哎,吃得饱饱的。

乙:嘿,好!

甲:玩嘛。

乙:玩?这叫玩啊?好!

甲:你瞧,解闷儿呗,吃饱天天干吗呢?

乙:吃饱放虱子啊?

这里不禁让我们想起清代铁舟寄庸编辑的《笑典》中记载的一则笑话:

江泌字世清,济阳考城人也,父亮之,员外郎。泌少贫,昼日斫屧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窝卷升屋,睡极堕地,则更登。性行仁义,衣敝虱多,绵裹置壁上,恐虱饥死,乃复置衣中,数日间终身无复虱。(《孝义列传》)

马三立将“江泌”的“性行仁义”“恐虱饥死”乃复置自己衣中的善举,翻空出奇用在将虱子“无论找谁,往脖子那儿一搁”的“马善人”身上,更加凸显出其“伪善”的面目,而这一典型意义的“虱子典”,在马三立消瘦的形象映衬下更显得相得益彰、极具喜剧意味。

接下来,这副猥琐的形貌与夸耀自己家资巨万、乐善好施、唾沫星子乱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真真是叫人忍俊不禁。如今,马三立塑造的这个“马善人”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至今被相声界公认为除非马三立谁也“拿不动”的经典相声。

这段相声整体上呈现现实主义风格,但其中又加入了浪漫主义元素,那“赛过叫驴的蛤蟆秧子”“五里地没接子的牛皮”“丈八象牙条案”“能容纳轮船的养鱼缸”等等吹嘘,都是现实生活中难以见到的汪洋恣肆的夸张,这所有的浪漫主义元素都统一在真实的人物典型性格之下。

高妙的技巧,使其思想性深藏其中,也使主题多元化,薛宝琨先生曾经这样说:“《开粥厂》等一些传统相声,恐怕与新相声的主题单一、具体、明确等新文学主张是不一样的,带有极大的玩讽意味,似是而非、正话反说,只把意绪荡漾其间,而这才是‘相声味儿’。”

这里面顺便说一下,马三立不同时期《开粥厂》关于“五里地没接子的牛皮”的包袱台词有所不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那个特殊历史时期,马三立与张庆森是如此表演的:

甲:美国人送给我张牛皮,这牛皮打开,五里地,没接缝儿,整的。

乙:有这么大牛吗?

甲:美国人给吹的。

借助看似闲笔的包袱,对当时的美国进行了高妙的讽刺。

而在晚年与王凤山表演的时候,做了修改:

甲:法国人给我张牛皮,这牛皮打开,五里地,没接缝儿,整的。

乙:你这牛得多大?

时过境迁,国际形势发生剧变,为了不伤害美国与中国两国人民的感情,马三立删掉了这个包袱,更显出艺术大师的与时俱进。

(责任编辑/杜佳)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