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漫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上)

漫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上)

时间:2024-11-07 08:15:31

第三批(2005年)

图1

图2

图3

图4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中国)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图1,邮戳)是我国新疆维吾尔族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其歌唱的内容包含了哲人箴言、文人诗作、先知告诫、民间故事等,是反映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和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歌曲体裁既有叙咏歌,又有叙事歌;演唱方式既有合唱,又有独唱、齐唱(图2,明信片);唱词的格律与押韵方式复杂多样。载歌载舞是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最重要的特色,舞蹈的技巧丰富多彩,集体舞的队形组合和步伐步态富于变化。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等多种流派。其中“十二木卡姆”产生于14-16世纪西域音乐的融汇时期。在16世纪,其经历了第一次规范。当时我国西域城邦小国叶尔羌汗国拉失德汗的妃子阿曼尼莎汗,是一位精于维吾尔音乐的艺术家。她与当时的木卡姆大师喀迪尔汗一起,邀请各地熟悉木卡姆的民间艺人对散失在民间的木卡姆进行了系统的搜集和整理。这一工作使维吾尔族木卡姆与其他民族的木卡姆得到了区分;第一次确定了十二木卡姆的规模;形成了木卡姆特有的琼乃合曼、达斯坦和麦西莱甫三部分结构;还重新确定了木卡姆的歌词。这就是十二木卡姆的源头,阿曼尼莎汗是名副其实的“十二木卡姆之母”(图3,极限片)。

蒙古族的长调民歌(中国、蒙古国)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也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它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诺古拉”(蒙古语的音译,指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

早在两千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的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其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起来;其后逐渐占据了蒙古族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长调的基本题材包括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和宴歌(也称“酒歌”)等。它是蒙古族在节日庆典、婚礼宴会、亲朋相聚、“那达慕”等活动中必唱的歌曲,全面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心灵历史和文化品位。代表曲目有《走马》、《小黄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

被誉为中国“长调牧歌之王”的哈扎布(图4,明信片),是第一个将蒙古族长调牧歌搬上舞台的人,使这一民族民间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

阿尔巴尼亚民间低声部复调音乐(阿尔巴尼亚)

复调音乐是一种多声部音乐,指的是作品中含有两个以上的独立旋律,经过技术性处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阿尔巴尼亚的传统复调音乐可分为两种主要风格:阿尔巴尼亚北部的黑格斯人的表演风格;阿尔巴尼亚南部来布斯人的表演风格。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是阿尔巴尼亚南部托斯克斯人和来布斯人的平行复调音乐。

阿尔巴尼亚民间低声部复调音乐有两种表演方式:在托斯克斯人中,常用“唉”这一衬词使低音持续不断,并采用错位呼吸法;而在来布斯人的表演中,低音有时采用带节奏的音调,伴随歌词演唱。复调音乐主要由男性表演,但也有一些很出色的女歌手。这种音乐广泛应用于婚礼、丰收庆典、宗教仪式等各类社会活动以及节日庆典中,例如在著名的吉诺卡斯特拉民俗节上,它总是最大的亮点。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古拉拉地区的阿赫里(阿尔及利亚)

古拉拉地区位于阿尔及利亚的西南部,包括大约100个绿洲。“阿赫里”是古拉拉地区的泽尼特人在宗教庆典、朝圣以及婚礼等集体仪式中表演的一种诗词音乐。“阿赫里”与泽尼特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绿洲农业密切相关,是泽尼特人凝聚力的象征。

“阿赫里”集诗词、圣咏、音乐和舞蹈于一体,属于复调音乐类型。在表演时由一名长笛手、一名歌手和一个近百人的合唱队共同完成。合唱队的团员肩并肩,围绕着站在圆圈中央的歌手,一边拍手一边慢慢地移动(图8,极限片)。今天的“阿赫里”表演依然沿袭着古老的方式,通常包括一组圣咏,经常持续一整夜。第一部分“莱姆色热”向所有的人开放,表演短小的圣咏,直到深夜;此后,最有经验的表演者留下来,表演第二部分“奥格鲁特”,直到凌晨;而直到拂晓时才进行表演的“特拉”,只有真正的专家才有资格参与。

杏木双簧管及其音乐(亚美尼亚)

山杏又称杏子,它的拉丁语学名是Prunusarmeniaca。从学名就能看出,西方人对杏的认识源于亚美尼亚,所以杏成为亚美尼亚的象征也就不足为奇了。杏木双簧管(duduk)是亚美尼亚的管乐器,最佳的制作原料就是杏木的树根。由于杏木柔软的特质,赋予了这种乐器特有的柔润音色。杏木双簧管的管身有9个指孔:前面8个,背面1个。现在通常有4种型号,长度从24厘米至40厘米不等,可演奏1-4个或1-3个八度范围内的所有音。二人重奏是杏木双簧管的主要演奏形式。

亚美尼亚的音乐史学家认为,杏木双簧管音乐的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然而国际上一般比较认可的开端,是在亚美尼亚的提格兰大帝时代(公元前95-前65年)。

杏木双簧管的声音,给人最深的感觉是原始、苍凉、孤独和哀愁,直透人心,最能表现那种祈祷和渴望的意境。这种远古苍凉的感觉,很像中国的埙。现在许多亚美尼亚人也都认为,杏木双簧管是一种最能够体现本民族古老历史底蕴的乐器。

图11

图12

图13

图14游吟歌师歌曲(孟加拉国)

“游吟歌师”的英文“baul”一词,其实源自梵语“Vatula”,意为“神灵附体者”。游吟歌师是居住在今孟加拉国和印度的西孟加拉邦的神秘的游吟歌手,喜欢在各个村落间游荡,靠卖艺为生。他们歌唱时用来伴奏的乐器都非常独特,例如一种叫做“艾克塔拉”的独弦琴,一种叫做“杜布基”的鼓,以及弹拨鼓“gubgubi”、金属串铃“空格鲁”等(图12是2007年印度发行的“游吟歌师的音乐”邮票)。

15世纪,游吟歌师虔诚的歌曲第一次被载入孟加拉文献。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是这种歌唱艺术的鼎盛时期,现在它再次流行于孟加拉农村。游吟歌师的音乐和生活方式对孟加拉文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游吟歌师的音乐致力于找到人与神之间的联系和获得精神的解放,并受到了印度教音乐和伊斯兰苏菲派音乐的影响。为了便于村民欣赏,通常在露天演唱。游吟歌师的音乐传承都是口口相传;为了更好地传情达意,歌曲所用的语言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

比利时、法国的巨人和巨龙游行(比利时、法国)

巨人、巨兽和巨龙的形象早在14世纪时就出现在西欧城镇的宗教游行之中,至今依然兴盛。巨人和巨龙的模型巨大,其肚子里一般都会藏有1-2个人,巨像的移动、前行都靠他们推动。完成这些巨像的制作,常常需要花费好几个星期的时间。在制作时,各种材料的运用也需要很高的技艺。巨像所表现的形象也各不相同,有神话中的英雄或神兽,城市的守护神或历史人物,以及圣经中的人物。有9个城镇的巨人和巨龙游行活动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别为比利时的阿特、布鲁塞尔、登德尔蒙德、梅赫伦和蒙斯,法国的卡塞勒、杜埃、佩兹纳斯和塔拉斯孔。

每个巨像都有特定的纪念日,因此每个巨人和巨龙在一年中都至少有一次机会在某个节日中扮演主角。比利时埃诺省阿特的巨人游行,源于1399年,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表现的是《圣经》中牧羊人大卫打败非利士将军——巨人歌利亚的故事。在游行队伍中,最醒目的就是巨人歌利亚及其妻子的形象(图13为样票,图14为极限片)。法国诺尔省杜埃的居民,早已将“巨人一家”算作他们中的一分子:爸爸“盖扬”身高8.50米,体重370公斤,是法国最古老(制作于1530年)也是最受欢迎的巨人之一;妈妈叫“玛丽·卡热农”;他们的三个孩子分别是雅科、菲永和调皮的班班。每年7月初,在鼓声震天响的游行队伍中,“盖扬一家人”的出现总会把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图15为邮票;图16为极限片,但这枚极限片却闹了一个大乌龙,因为明信片上的巨人夫妻形象不是“盖扬”两口子,而是来自卡塞勒(同属于诺尔省)的“瑞兹”的爸爸和妈妈﹞。

塔拉斯孔是法国阿列日省的一个小镇,这里的龙节始于15世纪中叶。他们的“龙”的概念,与我们中国的“龙”的概念不同。他们所指的“龙”(Dragon)来自基督教传说:公元初,塔拉斯孔附近的岩洞中住着一只怪兽“龙”(图17,明信片),它长期在这个地区肆虐,吞噬渔夫和村民。后来圣女圣玛莎制服了它。因此,龙节的本意是降龙节。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蒙斯是比利时埃诺省的首府,“蒙斯屠龙节”在每年的圣三主日(即复活节后的第57天)举行,节日持续8天。节日里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一个是蒙斯城奠基人瓦特鲁修女遗骸的神龛游行,另一个是重现圣乔治屠龙的场景。在游行庆典中,人们都争相去摸恶龙的尾巴,据说摸到龙尾巴的人一年都有好运气。恶龙的尾巴是由骏马的鬃毛做成的,有趣的是,2015年比利时发行的“蒙斯屠龙节”小全张上,就别出心裁地夹带了一根马的鬃毛。

德拉迈茨的鼓乐面具舞(不丹)

德拉迈茨村的南卓尔叩灵寺,位于不丹的蒙加尔宗。该寺建于16世纪,是不丹东部的宗教中心。其修建者是不丹最著名的“伏藏”掘藏人白玛林巴的女儿。每年不丹历的五月和十月,德拉迈茨会有两次大的节庆活动,以纪念藏传佛教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大士。

在持续3天的节庆活动中,最著名的是“德拉迈茨圣兽之舞”表演。它是一种宗教鼓乐面具舞,诞生于16世纪。16个男性舞者腰系明黄色的僧裙,头戴动物形象的木制面具,在主殿表演祈福舞蹈。舞者要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表演20个部分的舞蹈,包括祭地、虎舞和猪舞等。舞者表演时手持的乐器和伴奏乐队所使用的乐器,都极富传统特色,包括钹、喇叭、大号柱形鼓、环形扁平手鼓以及使用弯曲鼓槌敲击的鼓。

巴伊亚州环巴伊亚湾区的圆圈桑巴舞(巴西)

起源于非洲的桑巴舞,现在已经成为巴西的“国舞”。巴伊亚州是巴西受非洲影响最大的地方,也是巴西桑巴文化的发源地。

“圆圈桑巴舞”是巴西诸多桑巴舞中的一种,意为将音乐、舞蹈、编舞、诗歌和节日活动融为一体的桑巴舞。它最早出现在巴伊亚州的环巴伊亚湾区,起源于当地非洲奴隶的舞蹈和文化习俗。以后,葡萄牙文化的因素又融合进来,改变了其节奏和编舞。通常,圆圈桑巴舞的舞者都是妇女。所有的参与者围绕一人形成圆圈,一曲过后,圈中心的舞者邀请下一位参与者进入圈中心。圆圈桑巴舞被认为是弱势族群身份与自由的象征。虽然外来影响不少,但圆圈桑巴舞基本保持了非洲裔巴西人的音乐形态,并成为这一地区流行文化的见证。

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柬埔寨)

柬埔寨把皮影戏称为“喃戏”,大致分为三类:SbaekThom(“斯贝克托姆”,意为大皮影)、SbaekPor(彩色皮影)和SbaekTouch(小皮影)。小皮影更加世俗化,题材涵盖民间、市井、神话。大皮影则属于宗教祭祀艺术,早在吴哥王朝之前,“斯贝克托姆”皮影戏就与皇家舞剧、面具戏一起被认为是非常神圣的艺术形式了。其表演一般每年只安排3-4次,在高棉新年、国王生日等一些特殊的时刻举行。吴哥王朝衰败后,斯贝克托姆日渐式微。

斯贝克托姆的皮影由整张皮革制成,高达2米多,皮革以甘道树的汁液染色。工匠们将构思好的形象画在晒制后的牛皮上,然后将它剪出、上色,再系到两根竹棍上,以便表演者操作。特殊的角色要用特殊的皮革制作,例如湿婆与毗湿奴,需要采用意外或自然死亡的母牛的皮,在履行一个特殊仪式后在一天内制成。演出时由一个乐队伴奏,操纵者舞动皮影,并伴有两个讲述人。最著名的戏是高棉版的《罗摩衍那》,能持续表演几个晚上,使用的皮影多达160件。

责编/郝宪明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