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为讲故事 无所不及

为讲故事 无所不及

时间:2024-11-07 06:58:29

图12018年5月11日至13日,常州2018第18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在常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笔者浏览了大部分展品,特别留意了专题、极限、开放等三种“专题式”展品,其中有37部专题类、10部极限类和7部开放类展品。在这其中,除个别展品外,多数展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在想方设法讲故事,只是各自采用的素材有别而已,有些展品还直接以《××的故事》为题。所以,笔者把这些归结在一起,说说这些展品“故事”里的事。

一、讲什么故事

要讲好故事,首先要解决“讲什么”,就是说展品的标题是重点。正如俗话所说“读书读皮,看报看题”。

展品的选题很重要,一个新的、有创意的选题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并激起观众的兴奋点。如《螺旋桨飞机的故事》、《玫瑰—爱的象征》《走进菊花世界》《时装》《乐器之王—钢琴与钢琴文化》《道路交通管理》(开放类)等展品令人眼睛一亮。

选题尽可能不囿于一国(或者很小)的题材,不然在竞赛性邮展中有素材先天不足之嫌。一是受素材(也包括非集邮素材)的限制,二是受题材狭窄、难以拓展的影响。我们不排除有些展品在政治性、文化性、宣传教育性上有着一定的优势,但以邮展的评审规则衡量,就吃了大亏。如专题类的《龙之魅》《扇子》《佛塔及其庞大的塔系家族》;极限类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开放类的《追梦路上石油人》《郭守敬的故事》《鲁迅》等。有的选题可选用的素材太少了,螺蛳壳里很难作道场。

标题是对一部展品内容的概括与浓缩。所以,标题的第一要素是明确,不要故弄玄虚,明明白白最好。

专题类的《咖啡》《螺旋桨飞机的故事》《细菌》;极限类的《从“头”说起》《人像图案在邮票上的变化》;开放类的《见证神州》《万里长城第一楼》《郭守敬的故事》《鲁迅》等,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让人一看就非常明白。

极限类的《我的卢浮宫—欧洲绘画之旅》就不够明确,没有解决好“讲什么”的问题,画家与画家之间、画派与画派之间的关系没有梳理清楚。

推敲语言是汉语的特点。大部分展品的标题用语恰当、表述清楚,但也有部分展品的标题需进一步推敲。如《龙之魅》的标题虽然很凝练,但不够明确,作者的意思是指龙的魅力,但“魅”的本意却是传说中的鬼怪的意思,过度的浓缩容易引起歧义。《鼓文化》也不够准确,标题已经将展品的内容界定在“文化”中了,但实际内容却并不仅仅局限于鼓文化。

有相当一部分参展者喜欢给展品增加副标题,但一定要用得恰当。展品副标题的作用,一是解释主标题,二是界定展示范围,三是辅助与补充。如果达不到以上三个方面的作用,就不要加副标题,千万不能画蛇添足。

专题类展品《玫瑰—爱的象征》,副标题揭示了玫瑰的文化功能,也界定了标题的范围;《瓷器—人类生活的伴侣》,副标题就可以不用加,因为副标题没有真正揭示瓷器的本质特征。“人类生活的伴侣”概念太宽泛,可以称为“人类生活伴侣”的物品太多了,如“汽车—人类生活的伴侣”“书籍—人类生活的伴侣”,锅、碗、瓢、盆、笔、墨、纸、砚等物品都可称为人类生活的伴侣。

极限类展品《飞天—从梦想到现实》的副标题就很恰当,揭示了人类探索飞天的历程—从梦想到实现梦想,能比较清晰地构筑出展品的轮廓。但《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港口》的副标题却没有用好。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固定的概念,一般是指从我国广州和泉州出发经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岛,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的一条海上航线。看了《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港口》这个题目,观众自然觉得这部展品就是讲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各个港口,然而该展品的内容却并非如此,而是讲港口的产生、发展及作用。

开放类展品《飞天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正副标题的搭配就达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是一个较好的例证。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二、故事怎么讲接着要仔细琢磨故事怎么讲,就是指展品的前言、纲要和内容的展开,也就是展品的“处理”,或者陈为乐先生所说的“思路”。

《多能的绳子》并没有都说绳子。绳子与带子是有区别的,说“腰带”就是“腰绳”,解放军叔叔背枪的“枪带”就是“枪绳”,我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内容的展开要与题目紧密相关,拓展不可牵强附会。

专题类《走进菊花世界》的纲要有一定的故事性,作者围绕着题目,设置了“一起来认识菊花”“揭开神秘的面纱”“琳琅满目的品种让你眼界大开”“了解菊花孕育繁殖的过程”“淡淡烟姿醉里看怎样欣赏菊花”“从观赏到走进寻常生活中”“吉祥寓意民俗事象”“是菊非菊皆因菊”8章内容。从前言到题目至纲要,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看了首页,对展品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比较好的整体印象。

极限类的《石》《木》的思路不够新,还停留在以前的那种套路。《木》的纲要中,第四章“眼前的小屋”与其前后几章的体例不同,显得突兀。开放类的《道路交通管理》纲要乍一看没什么毛病,但稍一琢磨,就能发现每章太独立了,还停留在知识性的阶段,需要从如何增强故事性上做些文章。本次邮展的极限类展品普遍缺乏叙事性。

纲要的各章、节是有内在逻辑性的,先讲什么、接着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都要认真考虑,不能随意调换。如《帽子的故事》报名时的纲要是“帽子的起源”“帽子的演变”“帽子的表征”“帽子的材质”“帽子的功能”“帽子的造型”,共6章组成,展出时有调整,把“功能”调到第三章,“表征”调到了第六章。笔者对纲要仔细推敲了一下,发现这两种顺序均不恰当。对一件物品要么先讲自然属性,要么先讲文化属性,总得有个顺序,不能这么随意地穿插。可以调整为:帽子的起源—帽子的演变—帽子的材质—帽子的造型—帽子的功能—帽子的表征。先讲形态再讲作用,这是要遵循的一般规律。

《螺旋桨飞机的故事》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叙述,并没有多少新意,我们已经见过太多这样的展品。但是,该展品能够一个“我”到底,无论前言还是纲要还是展品故事的展开,始终是以第一人称叙述。“我是谁?”“我的诞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人类的呵护下我茁壮成长”“我开始工作并影响世界”“在二战中我达到鼎盛”“战争结束后我也该退休了”“我将永远被人类铭记”共7章,循序渐进,毫无瑕疵。此外《地图—产生、发展和作用》也是使用第一人称,以“我”贯穿始终。

我们也看到有的展品开头以“我”来叙述,但在叙述过程中,“我”却不见了。也有的开头和结尾有“我”,中间部分不见了“我”。这些应引起参展者的足够重视。

极限类展品《石》,可能是因为参展者的失误,造成纲要与后面的贴片不一致。纲要为“石的组成”“石的地质作用”“石的建筑利用”“石的艺术制作”“石与人类的关系”等5章。可到了各章的贴片时,第一章变成了“石的种类”,第四章变成了“石的人文纪念”,第五章变成了“石与人类文化”,令人匪夷所思。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三、用什么讲故事

“用什么来讲”是一部展品的基础,就像一座房子,几根柱子要坚固,要能立得住。这个“什么”,就是我们常说的素材。

本次邮展的专题类展品里出现了一些无效素材,如美国私人加印邮品、收据、发票,所谓的设计图稿、印样等。极限类展品里的存疑极限片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美国私人加印邮资封,不管它是18××年的,只要是私人加印的就不是有效素材。

要注意这种设计图稿(图9、10)。这两件素材来自同一部展品,是很可疑的。这两件素材发行于不同年代,一个是1982年,一个是1999年,相距17年,但设计图稿的形式是一样的—“薄纸贴在黑吸水纸上,盖‘请阅’两个字”。作者的集邮说明更令人生疑,一枚注明是“手绘设计送审稿”,一枚注明“未采用设计送审稿”。其实它们的属性是一样的,要说未采用,两枚都是未采用的,要说采用,两枚都是采用的。从发行的邮票来看,两枚都是采用的。像这样一眼就能看穿的素材,还是不要用的好,更不应写出自相矛盾的集邮说明。

要分辨邮品与印刷品。邮票印制前的印样与邮票发行后印的印样完全不同,后印的就是印刷品。

有一部展品展出了多件苏联的邮票印样,这到底是苏联解体后从档案流出来的,还是其他情况?我们从展出的实物来看,有的印样比邮票印得还差。还有的复印、倒印的情况很离谱,邮票印制的流程是很严密的,更何况解体前的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有严谨的规矩,完善的制度,怎么可能会把另一套邮票印在已经发行过的邮票上呢?换句话说,打孔裁切后的邮票不可能再返回到印刷车间让工人再印一遍。

有一部展品中,相邻两张贴片用了两枚首日实寄封,而有效信息却只在邮票上,这种首日实寄封在专题展品中属于无效素材。我们从少数几部展品中也发现了类似情况。

极限类展品中有的早期极限片,邮戳的油墨浮在明信片与邮票上,很难相信已有100年的历史了,还有国内的少部分极限片,明显存在着问题,如戳中“1986”年里的“86”字钉是将“98”倒放进去制作的。仔细辨认极限类展品中确实有一些值得存疑的素材。

开放类中的自制邮品都是非邮品,这两张贴片上都是非邮品,这部展品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不伦不类的素材。虽然开放类里允许展出非集邮素材,但面积不能超过50%。当这样的素材不算作集邮素材时,就造成了两类素材的失衡。其实,开放类展品是可以展示报纸、杂志、照片的,无需再贴邮票、盖邮戳。

利用邮品讲故事,要谨防三种情况:一是摆了一件邮品却没有任何专题说明;二是专题说明与邮品没有关联或牵强得很;三是专题说明只是对邮品的注释,国际邮展评审员焦晓光称之为“看图说话”。

《紧急救治》中有一枚未按规矩裁切的马尔雷迪1便士邮资封,这是不多见的好素材。作者利用其中一位妇女抱着小孩的信息,来说明儿童患急症时需紧急救治;在转运至医疗点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儿童窒息,应用抱持搬运法。专题邮集就是要这样恰当地利用素材上的信息,贴切地描述故事或展开专题知识。

《螺旋桨飞机的故事》到处都在用邮品讲故事。如第一章“我是谁”里,运用4枚1918年美国航空邮票的正票与中心图案移位的变体票来讲述,升力(图案上移)、推力(图案左移)、拉力(图案右移);用1枚智利的齿孔竖向移位变体票来说明“我的身体如何变化,螺旋桨都一直伴随着我”。仔细看,展品中随处可见这样利用邮品讲故事的精彩之笔。

极限类的《飞天—从梦想到现实》运用金字塔极限片,来说明金字塔的天梯与尖顶是人类的图腾、祝愿灵魂上天,来喻示人类的飞天梦,也恰到好处。

如果不切题,再珍罕的素材也没有价值。如《石》从素材来说确实有很不错的极限片。除上文提到的失误之外,最后一章无论是“石与人类的关系”还是改为“石与人类文化”,都与前面不仅内容上重复,素材上也重复。尽管在这一章也展出了一些早期的素材,但因为重复,就不具有珍罕性了。

开放类的《道路交通管理》《万里长城第一楼》,素材的切题性都做得比较好。比如后者利用邮资票品上多次出现北四楼的身影(邮品)和一些外国元首、著名人士登上八达岭在北四楼前拍摄的照片(非邮品),来讲述北四楼的“第一楼地位”,也显得贴切。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