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习惯使然的善良

习惯使然的善良

时间:2024-11-07 05:15:28

善良无国界

文/王继颖

午后,广州街头,一条没有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斑马线上,一个步履艰难的老人准备过马路。

老人佝偻着身子,支撑他行动的是一个和腰部差不多高的不锈钢架子。他双手拄在不锈钢弯梁上,吃力地向前挪动着架子,缓缓地挪移前行。他拄着钢架的一只手,拎着个红色塑料袋。钢架的直梁上,还挂着个红色塑料袋。两个红袋子,看上去沉甸甸的。

斑马线上的老人,像一只重负在身的巨大蜗牛,挪一下停一会儿。过马路的行人陆续从他身边走过,一辆又一辆汽车几乎擦着他的身子快速驶过。喧嚣的车声淹没了老人的喘息声。在这国际化的大都市街头,行人车辆都忙着赶时间。谁肯为与自己不相干的耄耋老人停下来?

终于有人停住了脚步。那是两个高大的外国男人,一个稳健结实,四十上下年纪;一个英俊挺拔,三十岁左右,拎两个大纸袋子。他们各自搀扶老人的一只胳膊,稳健结实的那个帮老人提了红袋子,三个人速度极慢地在斑马线上移步。老人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

快到马路中间时,三人右面驶来一辆汽车,没有停下的意思。外国男人向司机示意,做出暂停的手势。汽车不情愿地停下来,与他们近在咫尺。恰在此时,挂在钢架直梁上的红袋子掉落在地。三个人停下来。稳健结实的男人弯腰捡起红袋子,将两个红袋子都拎在手里。汽车焦躁地鸣起了喇叭。三个人又开始在斑马线上缓慢地行进。

“你们赶时间吗?”老人过意不去,善解人意地问。英俊挺拔的外国青年疑惑地嘟哝了一句什么,显然没听懂老人的话,无法沟通。老人继续说:“赶时间你们就走。”两个外国男人沉默着,继续搀扶老人向前。

过了斑马线,到马路对面,两个外国男人并没有离开。又走了几步,老人停下来,喘息着说:“走不动了……”英俊挺拔的青年,将提着的两个纸袋递给稳健结实的男人,一个漂亮的“公主抱”,把风烛残年的陌生老人轻轻抱起。稳健结实的男人提着四个袋子,拎起不锈钢架子。三个人,更加缓慢地前行。

“善良并没有国界……”几行字幕闪出,视频结束了。

这段视频,初看时就感动颇深,看一遍就印入脑海。后来,听一位大姐讲完她美国之行亲历的两个细节,那一幕又一次浮现在我眼前。

美国纽约,大姐跟在几个外国人的队伍后上了地铁。地铁上只有一个空座位。刚才排在大姐前面的几个人,有男有女,却安静有序地站在了过道里。大姐也随着几个外国男女,按顺序站在过道里。几个老外看看大姐,又看看空座位,自动闪出一条通路来。

言语不通,其中一位年轻人向大姐做出个请的姿势,示意大姐去坐那座位。几个人中,看上去也有五十几岁年纪的,大姐也五十几岁,因为身宽体胖,比同龄人显得老一些。

美国乡村,大姐走累了,靠在一处洁净的建筑物旁休息。不知何时,身后站了个金发碧眼的姑娘。十几分钟过去,姑娘仍在她身后站立。又过了几分钟,姑娘依然没有离开之意。

大姐忑忑地看姑娘,姑娘看着大姐,手指建筑物的门,用问询的口吻讲外语。大姐细看,才知那是厕所。姑娘以为大姐也上厕所,便习惯性地“排队”,等那么久,一定憋得难受,却没有越她而过先去厕所。

外国朋友在纽约地铁上把座位留给“年长”大姐的善良,在广州街头搀扶老人过斑马线抱老人回家的善良,应该像大姐在美国所感受到的一样,是习惯使然。虽说善良并没有国界,但我更希望,习惯使然的善良,能发生在我们更多国人的言行举止上。

责任编辑:余振权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