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数据新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析

数据新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析

时间:2024-11-06 10:20:09

周均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硕士研究生

从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辅助报道”的发迹开端,到60年代“精确新闻”酝酿发酵,再到后来新闻2.0、数据库新闻的萌动生发,有关“数据”的新闻报道方式可谓是盛极一时,只不过在其实际价值屡遭质疑之后而变得昙花一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一个隐匿多年的概念——“数据新闻”再次席卷而来,并引发业界和学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研究。笔者以为,在我国新闻界力争讲好中国故事的大背景下,数据新闻有望成为传统报道模式的“加分项目”,成为塑造中国形象的“后起之秀”,成为营造于我有利国际环境的“潜力蓝筹”。

一、国际公众接受何以成为可能?

数据新闻最早由EveryBlock创始人AdrianHolovaty于2006年提出,尽管产生已近十年,但其基本定义仍然较为模糊,不过从众多学者的阐述中倒可管窥其貌,它是“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①。鉴于以往新闻形态的“短命”,新闻界对数据新闻的生命力同样疑窦丛生。但正如前文所述,数据新闻并非横空出世,而是得益于历次新闻转型升级,以及新一轮信息产业技术质的飞跃,即大数据时代的“红利”,诸多客观条件实际上已经为数据新闻的涅提供了空间。研究热度固然会随时间的推移降温,但其价值尤其是在国际传播中的价值却不容置疑。

1.观点:由“填鸭”过渡到“自寻”

内宣思维、单向灌输、官方辞令,因其刻板、呆滞、固执等特征,历来备受新闻传播界诟病。然而,由于长期因袭、根深蒂固,类似弊病虽屡被提及,但具体举措却鲜有论及,多为宏观层面倡议。可操作性的匮乏,滋生了学界和业界的“两张皮”怪象。简而言之,学界讲措施“唾沫横飞”,而业界则是“丈二和尚”,实践中依旧“我行我素”,以至于我国在国际传播中“频频被骂”的窘境难见缓解。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只是单纯告诉公众是什么,对为什么则浅尝辄止,比如为了说明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大国,惯常做法是举例论证,国际维和、抢险救灾等并非乏善可陈,属于典型的“明示结论”。但事实上,此类行为是世界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并不具备十足的说服力。数据新闻的出现为传播形态的扭转提供了有益注脚,它通过撷取、挖掘、统计大量数据为公众呈现出平时看不到、想不到的深度新闻,属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譬如将中国历年军费数据与国民生产总值相比,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可让国际公众自己去体味中国“威胁”与否。

2.体验:由“罗列”过渡到“悦读”

就表现形式而言,传统的新闻报道主要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机械聚合为主,并且文字是主角,后面诸要素只是起配合作用。在很多大型深度报道中,文字甚至占据所有版面。在读图时代,这种报道方式早已捉襟见肘。国际公众每天面对饱和的信息,更多的注意力将投放给那些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即融合了大量能够使自己一目了然的视觉元素的报道,需要费时、费力进行翻译、理解的连篇累牍的文字报道将面临被边缘化的挑战。由于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互动式可视化效果在新闻作品中的呈现成为可能②。这就是数据新闻的魅力所在,它要求将数据可视化,使错综复杂的故事变得易于理解。基于此,公众不会再因文化差异、接受习惯的不同,而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对某个字、某个词或某句话的揣度上。一幅可视化的信息图表作品,降低了对读者文化层次的要求,稍具理解能力的公众便可从中领会出数据所表达的意蕴。

3.目标:由“利己”过渡到“利他”

目前我国的对外传播主要目的是释放信息、澄清事实、引导舆论、营造氛围,总体而言是以“利己”为主。专注于传播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必然造成对信息接受方的忽略。应当承认,如果传播者的主观意图和目的太过明显或功利,传播效果势必会因传播对象的抵触而受到极大消解。数据新闻有效规避了这一问题,它不仅能够传达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而且帮助读者找到于己有利的内容,这是增强公众对内容黏性的关键。纵观数据新闻,无论是《卫报》的议员消费调查,还是BBC的预算计算器,亦或是百度推出的春运迁徙图,都与大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受众不再是新闻的旁观者,而是与这些数据紧密相连的利益个体③。从新闻学角度理解,数据新闻能够让公众在文本中抽取与己紧密相关的重要信息,也是和新闻价值的重要性、接近性相一致的,是对传统新闻报道的有益补充。

二、国内数据新闻尚存哪些短板?

数据新闻的口号虽早己喊响,但各国的实践程度并不平衡。《卫报》《金融时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时报》《芝加哥论坛报》、BBC、CNN、Zeit在线等西方主流媒体发展相对成熟,并被众多学者作为范例进行专门研究。在中国,数据新闻也不乏相关实践,门户网站如新浪的“图解新闻”、网易的“数读”,平面媒体如《温州都市报》的“我有数”、《华西都市报》的“华西数据”等。总的来说,国内数据新闻尚处发展阶段,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提升。

1.深广度:挖掘分析不足

真正意义上的数据新闻必须建立在对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基础之上,《卫报》的《ReadingtheRiots》《WikileaksIraqwarlogs:everydeathmapped》,《纽约时报》的《ElectionResults2008》《MichaelJackson’sLegacy:ReadersReact》莫不如是。然而,我国媒体的数据新闻多半难以达到这一标准。例如,网易“数读”的数据新闻基本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一些咨询机构公布的调查数据和相关的媒体资料,新闻生产基本是第三方结构化的数据直接可视化,这样的数据新闻基本还停留在将数据直接转化为可视化信息图的初级阶段,尚未涉及数据挖掘过程,数据的数量也较小,尚未达到海量级别④。具有深度、读者通过一般手段难以发现,是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最大的区别所在。如果不接触大量数据,或者仅满足于充当公开数据的“搬运工”,做出来的数据新闻必定“有名无实”。换言之,这种新闻产品只具有可视性,深度性不过是一纸空谈,很难逃脱“新瓶装旧酒”的戏谑。

2.可视度:表现方式单一

新闻可视化有很多方式,传统图表、时间轴、数据地图等,均可作为数据新闻的包装元素,而且可静可动,可单向可双向。目前,国外媒体正广泛使用TableauPublic、Googlefusiontables等可视化工具,这些工具门槛低,对专业性要求并不高,因而受到众多媒体的青睐。然则国内数据新闻的表现方式多较单一,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基本上都是利用传统的静态信息图表,不仅传递的信息量有限,而且显得呆滞枯燥。另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就是,数据新闻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用图表,正如纽约时报的阿隆·菲尔霍夫(AronPilhofer)所言:“在许多方面来说,数据可视化宁缺毋滥。”⑤如果照此标准加以比对,可见其实国内不少数据新闻的图表都有“画蛇添足”之嫌。新闻本身一旦缺乏巨量数据作支撑,按照常规出牌做文章即可,完全没有构建新闻图表之需要,否则只会加剧公众的视觉负担。

3.交互度:双向沟通阙如

加强与传播对象的沟通交流实际上早已被提上日程,这也是重视受众、增强传播效果的应有之义。数据新闻的出现,为上述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靠遵循。特别是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其制作的数据新闻一直在追求与读者的交互。比如《卫报》,每篇数据新闻后面都会附上下载原始数据的链接,甚至还包括了世界各国政府发展数据,以及网络上和《卫报》的视觉艺术家们的数据视觉化作品。2013年,《卫报》还在其网站上设置了专门的数据频道(DataStore),为用户准备了培训课程,向用户提供生产数据新闻的方法、路径和工具,吸引用户参与⑥。相比较而言,国内的数据新闻则逊色不少。可见的互动方式主要表现为为用户提供评论和分享的平台,有些新闻甚至关闭了评论的渠道,即使有评论也多为“甩手掌柜”,仅供用户“自娱自乐”,更遑论提供原始数据。

三、抵达公众内心还需怎样努力?

大数据时代,不管承认与否,数据新闻始终都在以其固有优势瓜分着传统新闻报道形式的注意力资源,并越来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国际传播需要能够消弥地域阻隔和文化差异的、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数据新闻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忽略。前面所列举的弊端,是从微观维度对国内数据新闻如何呈现数据的考察,其折射出的宏观和中观问题更应引起新闻传播界的重视。

1.数据开放有待加强

综观数据新闻制作较为成熟的国家,数据开放确为其中一个共同特点。从国际社会来看,美国2009年率先创立了Data.Gov网站,为民众和企业查询各类公共数据敞开了大门。尔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纷纷效仿如雨后春笋,也相继建立了政府数据网站,如英国的Data.gov.uk,印度的“数据公开”运动。我国的数据开放平台主要有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北京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上海市政府数据服务网。2014年,新华社开始在info.xinhua.org网站提供免费重要新闻资料,将私有数据开放。此外,百度指数在2013年年底改版,将栏目重新定位为“大数据分享和探索平台”。但总体上看,开放的范围、类型仍然有限。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要求“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这预示着未来国家数据开放将迈上新台阶,各部门应遵照《纲要》加快开放共享进度。

2.数据素养有待提升

按照《数据新闻手册》的定义,数据素养是指一种消化数据获取知识、梳理并批判性分析数据的能力。它不仅囊括统计素养,更需要懂得如何处理庞大的数据集,明白这些数据集是怎样产生的,知道怎样把各种数据集联系起来,且懂得解释它们。首先,要学会重视数据。国内媒体数据新闻与国外老牌知名媒体相比之所以不如人意,归根结底在于媒体人不重视,积极性不高,认为制作数据新闻费时费力且无直接的经济回报。其次,要知道哪里去找数据。国内官方的公开数据不仅较为零散,并且价值密度低,媒体人不可等着官方“喂料”,而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互联网、自媒体等领域寻找新出路,并通过众包和自行调查获取数据。再次,要知道如何处理数据。处理数据并非文科出生的记者的强项,有鉴于此,媒体人应加强对数据处理技术的掌握,学会使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同时还必须对数据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3.数据团队有待重组

数据新闻制作并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需要一个大的团队集体完成。比如BBC新闻网站的团队包括了20余人,包括记者、设计师和研发人员。《芝加哥论坛报》也有自己的新闻应用团队,队伍是由一群技术专家组成,他们和编辑记者密切合作,帮助他们调查报道故事,在线描绘故事以及为芝加哥当地的特定群体建立永久的网络资源。相比之下,国内媒体的数据新闻团队建设则较为落后,一般都是从传统新闻编辑部转型而来,队伍依然是以编辑、记者为主,普遍存在理念滞后、经验缺乏、能力低下的弊病。新闻编辑部的重点工作应当是树立长远眼光,加大资金投入,尽快建立起单独的数据新闻团队。侧重培养和引进有数据敏感、有挖掘处理能力、有可视化能力的三类人才,确保人员分工明晰、配合默契、交流畅通。

「注释」

①方洁、颜冬:《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6期。

②章戈浩:《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新闻记者》2013年第6期。

③毕良宇:《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的研究——理念、生产方式与应用》,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4月,第7页。

④王娜君:《“数据新闻”在我国新媒体平台的实践及发展路径》,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5月,第51页。

⑤数据新闻手,http://xiaoyongzi.github.io/web/。

⑥郑若琪:《英国<卫报>:以开放式新闻构建数字化商业模式》,《南方电视学刊》,2012年第3期。

责编:谭震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