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宁夏 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与世界相连

宁夏 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与世界相连

时间:2024-11-06 05:13:16

一根网线撑起了共享教育,填补了城乡教育的鸿沟……

一台电子白板让农村孩子“走进”了名校名师课堂,实现了城乡共上一堂课……

近年来,“互联网+教育”推动了宁夏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从“粉笔、教案、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逐渐向“宽带、视频、远程教学”的现代化教育方式转变。网络教育、信息共享的介入,缩小的不光是城乡学生的成绩差距,在缩小心理差距、素质差距和思想差距上效果更是明显。

近日,宁夏获批成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这将为宁夏教育改革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据了解,宁夏已实现全区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宽带网络校校通”全面完成,完成了教学点卫星数字资源全覆盖,全区中小学80%的教学班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开通率大幅提升,职业教育教师和学生100%开通了个人学习空间。累计建成77所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那么在如此丰硕的成绩下,宁夏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又是怎样的?本刊结合宁夏“互联网+教育”建设的经验与案例,带您走进“宁夏模式”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依托教育云汇聚大资源

让优质资源共用共享

为了推动教育均衡,深度整合全区教育资源,宁夏在2017年完成了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应用为核心,融合教育资源、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功能的教育云建设,搭建起为150多万名师生、2000多所学校和广大社会公众“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向上对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向下整合各地和学校资源,实现了与宁夏自治区公安人口基础信息库对接和所有应用系统统一身份认证,打通了个人终身学习数据,初步构建起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终身、开放、免费的学习服务平台,实现了自治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推动应用、学校免费使用的格局。

截至目前,宁夏教育云平台对接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670多万件资源,遴选整合了580多万件区内各地资源,通过企业参与平台运营的方式,引入了学科网、跨学网等550多万件资源,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现平台持续发展、资源共享共用,优质资源应用效益大幅提升。

特色应用创新教育教学新机制

依托于教育云平台,宁夏开展建设了300多个自治区和市、县网络名师工作室,加入657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10多万件,开展教研活动200多次,覆盖教师3万多人,名师带动发展效应初步显现。同时按照“统一平台、数据互通、同步上课、同步录播,同步评估”的原则构建了省级同步互动课堂共享平台,让全区所有学校同在一个平台上开展教学教研活动,让城乡中小学、教学名师与农村教师牵手结对,实现共同发展。200多所中小学结成发展共同体,实施了500多堂网络互动课,汇聚了近1000堂优质教学课例,有力地促进了部分薄弱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云进行实名制注册,教师应用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等教学活动;学生应用空间开展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逐步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学校应用空间开展教师考核管理、班级组织管理、学生综合评价、教学综合分析。还利用教育云平台,通过“专递课堂”初步解决边远地区学校和教学点开齐开好课程的问题,通过“名师课堂”扩大教学名师优质资源的共享面。

借力信息技术重构教学空间

宁夏近年来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推进基础教育教学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他们把信息技术做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动力,在互联网思维变革教学的引领下,打造了未来课堂、智慧课堂、“一拖二”网络在线课堂等多种教学创新平台,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充实,使学校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

兴庆区十八小:“3333”教学模式让课程充满智慧

银川市兴庆区十八小在2015年就被自治区教育厅确立为“信息化资源有效应用示范校”,学校结合实际,通过构建管理、教师、学生、课堂应用为主的四维一体的信息化应用平台,推进“3333”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把课堂教学分成3个流程(家庭观课、课堂交流、当堂检测),每个流程又有三个环节,使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得到了转变,老师们充分研究教材、灵活设计教学,并利用各自的特长合作进行微课制作,使自我能力得以展现和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也不断增强;学生逐步学会了利用信息化条件进行学习,善于并乐于开展合作性学习,还能将自己的理解或认识讲给别人听,新型的教与学的方式,真正实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使课堂变得充满欢快与智慧。

兴庆区十八小结合教学、教研、学习、管理工作实际,建设了“学校常态教研与管理平台”,在该平台建立教师备课、教师教研、教学管理三种应用模式,实现了网络教研的常态进行,切实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同时使管理交流更及时。学校还借助“自治区信息化示范校”的有利契机,搭建了学校数字化教师授课平台,将教师备授课所需的资源、工具进行有效整合,大大提高备授课效率,缩短时间,减轻教师负担。同时打造了基于云平台的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校园云服务泛在教育环境。运用8个50寸电子大屏,32个24寸电子触屏机进行互动展示,孩子们通过触屏可以上网浏览,通过App软件拓展视野,通过展示平台观看作品。

兴庆回民二小:让每个孩子与世界相连

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二小学从教学空间重构入手,以“五个中心”建设作为“未来课堂”的实现探索,包括:“智慧(魔方)科技体验中心”、“艺体整合课堂中心”、“校园文化展示中心”、“多媒介阅览中心”、“未来学习中心”,从而打破了固定的、单一的完全服务于教师主宰、学生服从的教育活动场所,建造了一个开放、自由、高互动的学习空间。其中“未来学习中心”,由智能录播室、数字化网络教室、多媒体视听室、数字化合作学室和无边界学室(iPad教室)构成,力求体现人、技术、资源、活动等诸多要素,促进了学习者学习和身心发展的高效互动。

兴庆回民二小不仅对教学环境进行重构设计,同时还对教与学的方式、内容进行了深层改革,建立了基于电子白板的学科教学有效应用,基于移动设备支持的创意课堂,基于微课的博雅4A课堂模型建构以及基于网络支持的数字化合作学习,给了教师更宽广的教学创新平台,促进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和“因材择学”。

泾源县:区域间信息化协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泾源县长期受农村学校师资匮乏、部分学科课程无法开齐、师资不均衡等问题的困扰,基于这种情况,泾源县以信息化手段在区域间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突破口,针对农村偏远学校确立了“一拖二”在线课堂模式,分别在各中心小学搭建具有远程互动功能的主课堂,在教学点搭建远程互动课堂(辅课堂)的方式,通过中心校与教学点小区域间信息化协作,破解教学点和小规模学校课程开设不齐的难题,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在探索“一拖二”在线课堂的试点模式基础上,初步开展“强校帮弱校”的在线互动教学研究工作,通过在线研讨交流,使区域内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明显提高。还在县城一小和三小及农村薄弱学校,通过教师间协作开展了以网络环境下教师集体电子备课模式,重点通过聚焦课堂,积极探索课前、课上和课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高效课堂模式研究,实现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有效性研究并与高效课堂改革相结合。充分依托县城优质的教师资源,搭建了城乡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在改变传统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高效课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回顾宁夏的“互联网+教育”之路,总结来看,宁夏以省级大平台建设与应用为重点,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为核心,全面服务教育质量提升,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打破教育资源不均等鸿沟,使得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成效显著,部分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从而推动了宁夏的教育现代化发展。

(整理:杨燕婷)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