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互联网+”形态下IP剧现象与问题探究

“互联网+”形态下IP剧现象与问题探究

时间:2024-11-06 01:28:08

摘要:“互联网+”模式为IP剧带来良好发展的契机,IP剧就此进入爆发期。本文以当下热播IP剧解读其发展现象与问题,从传播学角度探讨IP剧受欢迎的原因,并通过具体案例剖析受众需求的满足,最后指出它可能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IP剧;使用与满足理论

引言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发展的新成果,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即互联网和某一行业的高度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发展生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环境下,IP剧乘风而起,迅速占据各大传播平台,它是网络资源和传媒业的融合。IP剧,即根据网络上人气比较高的网络原创小说、动漫、游戏、帖子等完整或不完整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和改编所拍成的影视剧。本文所说的IP剧主要是由人气网络IP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现如今,由人气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数不胜数,一方面,小说已经具有一定的粉丝基础,所以这些IP剧依靠“原著粉”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收视保障。另一方面,大热IP情节紧凑,人物丰满,适合成为剧本改编的脚本。从2011年各大卫视热播的《步步惊心》《甄嬛传》等影视剧开始,IP剧逐渐霸占电视和网络荧屏,吸引受众,成为各大卫视的收视保障。

1、IP剧现象

“互联网+”传播形态下,大IP,成为影视剧市场竞争最有力的武器。《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IP的改编成功,除了有演员、电视制作、档期、营销等原因,传播媒介和受众特征也成为IP成功的助力。

1.1传播者:“互联网+”形态下收视率和产业链利益的追逐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一书中指出:“收视率是隐藏起来的上帝,它不为人们所见,但它却一直统治着这个圈子。如果节目下跌了一个百分点的收视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与直接走向死亡无异。”在“互联网+”环境下,影视剧的播放平台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电视,还依赖网络平台,IP剧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它在影视剧开播前就已经在网络上吸取了大量关注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保障了收视率,传播者自然愿意制作。以2015年口碑收视双收的《琅琊榜》为例,据2015年10月搜狐网有关数据统计,其首播一个月在网络媒体播放次数达到35亿,百度指数从开播之初140万左右,到大结局当日指数峰值已高达210万。其中,梅长苏的饰演者胡歌人气持续走高,百度指数峰值达34万,他也由偶像派顺利转型为演技派,将各大颁奖典礼的视帝奖杯收入囊中。该小说从2007年到2011年在“起点中文网”连载,在此期间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粉丝。IP剧的成功本身就在于“原著粉”的巨大推动力,他们保障了影视剧的高收视率。同样在2017年3月热播的IP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经播出就引起了收视热潮,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无论是服装造型、演员演技颜值或是曲折剧情都一再出现热门话题,“四海八荒”、“姑姑姑父”、“素素跳诛仙台”、“十里桃林”等剧中台词或剧情更是引发网友在网络上的日常使用。

产业链利益是传播者的另一种追逐,IP作品在有一定粉丝的基础下,制作成影视剧后传播者自然不愁没人买单,在原著粉和新粉丝的推动下,剧“火”了就会带动产业链上其他方面的发展,IP产业链包括电商、音乐、游戏、旅游等方面。如IP剧中主角的同款服饰会在淘宝上有销售;剧中的影视歌曲会响遍大街小巷;同名手游会被推出并受到追捧。以2015年热播的的《花千骨》为例,《花千骨》是2015年6月9日开始在湖南卫视钻石剧场播出,据有关数据统计,开播首日的收视率就达到全国网1.18%,在播出期间收视率一直稳居榜首,同时《花千骨》同名手游发布,并由电视剧女主角赵丽颖代言,利用电视剧的热度带动游戏发展,而剧中主题曲的演唱者张碧晨更是多次在舞台上表演主题曲——《年轮》。从《花千骨》可以看出,IP小说、影视剧、游戏、音乐可以形成一条很好的产业链,并且是朝着可观方向发展,在笔者看来这也是IP剧受传播者欢迎的原因之一。

1.2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与受众需求

根据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是出于某种需求动机来接触媒介从而得到需求满足的过程。“受众与满足”理论强调受众的能动作用和地位。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受众已不再是简单的接收者,更是影视剧话题的制造者与参与者。而在互联网时代,IP剧营销是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利用原著粉对IP作品的忠实,开发IP剧迎合受众的需求。随着IP剧的热播,受众在新媒体上开始话题的制造与参与,成为影视剧制作与宣传的制作者与参与者,满足受众“参与”的心理需求,使得IP剧不仅吸引原著党,更吸引“非原著党”的加入,形成超高收视率,促就当今IP剧炙手可热的现象。受众对IP剧的追捧,一方面是因为对原著的喜爱而引起的对影视剧的期待;影视制作为适应影视剧拍摄需求对IP进行剧本化改编,其拍摄内容和剧情会与原著存在稍许差别,受众会将原著与改编后的IP剧进行比较,从而形成新的观赏角度。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从不同类型的IP剧中通过一种游戏似的“亲身”经历来满足某种需求,可能是满足感,可能是短暂的逃离周身世界,也可能是排遣生活或工作的压力等,这些需求会诱使受众去主动接触影视剧并对其产生期待。

2、“互联网+”模式下IP剧如何满足受众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影视制作模式已经到来,而互联网已经使受众趋于年轻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第35次CNNIC报告,截止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达78.1%。其中又以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比例最高,达31.5%。所以在“互联网+”模式下影视产业的发展为了迎合年轻受众群体的口味,根据网络小说衍生出了各种类型的IP剧影视题材,如都市言情剧、穿越题材、玄幻剧、古装剧等。这些不同的影视题材可以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

都市言情剧主要讲的是白领们的爱情故事,现如今工作、竞争压力大,但爱情依然保持着它的魅力,年轻受众群体对它依然充满着向往,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可以接触世界上任一个角落的朋友,各种交友APP、节目充斥整个网络,影视剧最终还是来源于生活,热播剧《翻译官》《谈判官》等都是通过剧中都市白领的工作和爱情生活来折射现实生活,不管中间多么波折,但剧情最终结果总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总是能轻易解决现实问题。结局的美好会让受众向往,也会让受众根据剧情进行心理模拟得到虚幻的美好,有种满足感和达到自我实现的需求。

互联网发展带来了“虚拟世界”一词,“虚拟世界”和互联网+模式下IP剧中穿越剧情有相似之处。互联网虚拟世界依照个人意识而创造,它是人们的幻想,而穿越剧也可以给人们带来一个美好的想象。“世上没有后悔药”是人常说的一句话,但是在影视剧中人可以回到过去改变未来,如《夏洛特烦恼》。现在常见的是历史穿越剧,如《宫》的主人公晴川从现代穿越到古代,以晴川的亲身经历给受众带来“后天先知”的优越感,达到满足受众心理优于他人的需求。先后时期同样的穿越片《步步惊心》又再次掀起穿越潮流,甚至“火”到了韩国,并被韩国翻版重拍《步步惊心·丽》。供需关系的一层含义是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正是因为受众有这种需求,所以IP剧才有市场。

3、IP剧的问题

在“互联网+”形态下IP剧如此受欢迎,而且影视作品数量众多,在这种情况下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下文指出它存在的一些问题。

3.1“互联网+”模式下“流量”当道

“互联网+”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达到提升经济和增加财富的目的。提到网络必然伴随着“流量”一词。有流量就可以当主角,这是在某些IP剧中的普遍现象。前段时间有人这样评价演员周一围:有演技却一直不被大众熟知,直到参加某综艺节目才得到大家的关注。这一事件也间接反映在影视行业中“流量”的份量。片面考虑粉丝量,刻意忽略演技,这会让一些年轻演员们更加浮躁,不再沉心琢磨演技。近日有位网友脑洞了一部新剧《淑女的品格》,讲的是四位成熟的精英女性在都市生活中的肆意人生,该网友还推荐了四位主角。这个想法一出立马受到网友们的热烈讨论,直呼希望能够拍出这样的一部剧,有的网友还P出了这四个演员同框的海报。这部剧和以往的IP剧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主角不再是有“流量”的小花们,是四位差不多都四十岁的成熟女性演员们。网友脑补这部剧就是想构建自己“四十多岁可以是什么样”,没有狗血剧情,而是潇洒的活出自己美丽的40岁。而现在的IP剧呢,为了保证收视率,一律千篇的都是选择18到30岁的小年轻人,而且他们的共同点是自带流量和话题,而中生代女演员们似乎被遗忘了,他们只能在剧中演婆婆妈妈,明明他们可以演更好、更有魅力的角色!如果在“流量”中选出演技的演员,也不乏出现一些优秀的作品,但这样的成功毕竟只是少数。

3.2“互联网+”环境下快消费现象严重

一种类型的剧火了,一些制作人就会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平台出品风格雷同的网络自制剧,一些传播者会为了迎合受众需求,搭上“顺风车”,甚至强行蹭热度,从而出现拍摄周期短、制作粗糙、故事情节雷同的IP剧。仓促推出剧目,难免会有粗制滥造的情况,虽然跟着热度会有一定的收视率,但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对话语权的把控让“口碑”成为一部剧成功与否的关键,致使很多IP剧在以受众为核心的“互联网+”环境下迅速被淘汰。

3.3互联网环境造就“吃瓜群众”

“吃瓜群众”一词现在逐渐在网络上使用开来,笔者对它的理解是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儿的人,这个事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伴随着这群人的存在,“闺蜜”“小三”“出轨”等代表一些负面人物的角色也频频出现在剧情中,在原配手撕小三的时候这些人会拍手称快,甚至会让情节挂在微博热门将其扩大化,他们中还有些不理智的人甚至将剧情带入到演员本身上,在其微博底下叫嚣,最后逼得演员出来发文称只因剧情需要,“这个锅我不背”。这种剧情只会带来反面效应,激化情绪,造成恶劣影响,缺少文化价值宣传。

4、结语

从整体状况来看,在“互联网+”形态下我国IP剧的发展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而且不乏出现好多的优秀作品,像《甄嬛传》《步步惊心》《琅琊榜》等大IP剧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不过仍然有一些粗制滥造的影视剧混在其中,影视界人士应该牢牢把握这一发展阶段,创作出更加优秀、经典的IP作品,让我国的影视文化发展更上一层,让中国IP剧发展成像韩国韩剧、日本动漫一样,让人家提起IP就能想到中国影视!

参考文献:

[1]张允,姚玉娇.“互联网+”时代网络IP剧的传播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06):85-89.

[2]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21页.

[3]何佳.泛娱乐IP产业链趋势洞察[J].西部广播电视,2016,(19):40.

作者简介:

朱梦,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管理;

张建强,博士,副教授,现就职于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研究方向:互联网广告。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