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未给姐姐递出的信

未给姐姐递出的信

时间:2024-11-05 03:11:53

春艳推荐:相爱相杀,却又相携长大;这是有关两个人的时光,却也是有关同一份亲情的故事。也许老康永远都不会给姐姐寄出那封信,但是姐姐却早已读懂了他的心。毕竟,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彼此最后的依靠。

姐姐如果感到疲惫的时候去海边静一静/我也特别希望有天你能回来定居在北京/我知道有一些烦恼你不愿在电话里和我讲起/你会说Don'tworry/傻傻一笑说一切会好……

我总是想说,姐姐其实我很想你;但是话到了嘴边,却变成了不必为我担心

——你想你姐姐吗?

我记得问老康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正在调一杯摩卡。两份浓缩,一份巧克力酱,慢慢倒入打泡的牛奶,最后收尾的时候轻轻抬起手腕,随着手臂小幅度地轻轻晃动,一个羽毛拉花便慢慢地浮在了咖啡上。

中度烘焙的咖啡迎合着巧克力的浓厚,将空气晕染得馥郁馨香。他抬起眼睑,长长的睫毛下是一双比女孩子还好看的大眼睛,唇角一弯露出两颗小虎牙,用他一贯不紧不慢的语调问我:“关你屁事啊?”尾音清扬,居然带了几分撒娇的味道。

我盯着老康的微笑足足看了三秒,啧啧感叹:“祸国殃民,祸国殃民啊!老康你一个男孩子长得比女孩子还好看,简直就是罪孽!”我本来还想说点别的,但见他拿着咖啡杯的左手一直不受控制地颤抖,感觉他随时就可能把手里的咖啡泼到我脸上——这种事他又不是没干过,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趁着他没发飙之前赶紧讪讪地走开了。

老康其实不老,刚刚迈进成年人的门槛。之所以他要我们叫他老康,纯粹出于缺啥补啥的心理。在我们一群已经被大学生活荼毒了三年的老倭瓜中间,嫩得像顶花带刺的小黄瓜的他,觉得被我们喊一声“老康”,更容易有存在感。

老康在校门口的咖啡厅打工才俩月,收了十七封情书,我就着咖啡把那些长篇累牍的情书当小说看,一抬头,就看见老康站在逆光的柜台里,慢慢地调一杯摩卡——他动作很慢,打发的奶泡随着手腕的动作缓缓流进瓷杯,周围的时光仿佛都随之慢了下来。

我偷偷地想,也许耳朵坏了并不是件坏事,至少让他少了很多外界的叨扰。只有像他这样内心宁静的人,才会有这种让时间凝固的神奇力量吧。

不知道是不是当时情书看多了,脑回路里都是酸情,我扭头大声问他:“老康,你想你姐姐吗?”

问完我就后悔了,生怕他一个咖啡杯扔过来砸我。幸好他没有追究,扔下一个白眼转身去忙了。

姐姐。

对老康来说,这是个复杂的词汇。

我们一直都知道老康有个亲姐姐,比他大了将近十岁,结婚移民到旧金山去了。平时也偶尔看到他接到姐姐的电话,但真正听老康讲起他姐姐,却是在我发现他耳朵有问题的那一天。

那天咖啡厅被学生会外联部包下开一个小型的主题Party,人来了不少。我和老康并肩站在柜台后面帮部长准备酒水的时候,老康用手肘捅了我一下:“我手机响了,围裙口袋,帮我拿一下。”他正在做千层酥,满手的黄油面粉,我便从他口袋里掏出手机看了眼屏幕,是他姐姐,问他接不接。他点点头,我把电话接通了递到他左耳朵旁边,他却脑袋一侧躲开了:“到我右面来。”

我正忙得烦躁,没好气地拿手机顶了一下他的脑壳:“哪儿那么多事,没看见我正忙着呢!左耳朵聋啊,还非得让我绕到你右面去!”

老康当时欲言又止的表情看起来应该是很想揍我,不过天生的好脾气让他最终还是把火压了下去,侧身远离手机话筒,压低声音说:“建建,拜托你。我左耳发炎了,听不见。”

我承认我当时后悔得很想把自己舌头割下来,赶紧乖乖走到他右面,听着他对话筒说话。

“姐姐……嗯,挺好的……钱够花……爸?我前天给他打电话了,挺好的,天天出去遛弯呢……Eason好吗……好,保重身体,再见。”

我不知道是不是当时的情绪影响,我听着老康打电话,感觉他的声音里有一种莫名的忧伤。

我曾经遇到过很多有故事的人,他们的身上带着一种味道,如同老屋的飞尘、旧照的泛黄、录影带的雪花点、日记本折页的裂痕,都是被时光打下的印记。老康的声音里,也有那种味道——陈旧的忧伤环环相扣,找不到源头,也看不到出口。

等他挂了电话,我二话不说拉着他去了医院。诊断的大夫说他是旧疾复发,注意饮食、调节情绪再挂两瓶消炎药,自然就会好。我陪老康去输液室挂水,他一直很沉默,似乎不开心被人窥见了缺陷。我运了三次气,反复告诉自己不要对别人的隐私好奇,最后还是没忍住,问他:“老康,你的耳朵生病,你家人是不是不知道?”

后来去美国看姐姐的老康从旧金山给我打来电话,他说,建建,我经常想起在医院的那个下午,那是我第一次和别人聊起姐姐,我发现有些事情,原来说出来也没有那么难。

在那个下午,无形的时间化为了有质的液体,在输液管中滴滴答答地放缓了速度。一段尘封的往事被重新翻起,伴随着时光的执拗和漂洋过海的悲伤,我听见老康认认真真地说出了两个字。

姐姐。老康是二胎,比他姐姐小了十岁。出于传宗接代的愚昧信仰,老康的爸妈为了生儿子,不惜搬家加假离婚,才终于有了他。老康天生一副好长相,性格又安静听话,爸妈宝贝的不得了,在儿子女儿中间的小天平肯定会倾斜。偏偏老康的姐姐是个性格倔强的姑娘,爸妈偏心,她也不去讨好,只是有事没事地背着爸妈欺负老康。

所以,老康九岁之前对姐姐的印象并不怎么好,因为她总踢他掐他,还威胁他不许告诉爸妈。后来总算熬到他姐离家上大学,老康心里居然有暗暗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话说回来,老康的姐姐真的不是一般的要强,她那个时代的女孩,从辽宁小城完完全全靠着自己的力量跑到新加坡去读大学,其中的付出只有她自己知道。

这一切,都在九岁那年突如其来的意外中,被生生改变了。

那年秋天,老康的妈妈在一场车祸中去世。老康被他爸接到医院的时候,看到妈妈全身都被插满了管子,衣服上还沾着血迹。他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但是心里却明显感觉到,有些东西,很快就要失去了。

那天晚上,九岁的老康第一次失眠。他很害怕,是突然被人从怀里推开的那种害怕。爸爸受了很大的打击,想不到要照顾他,老康把自己所有的枕头和玩具在床上绕着自己围了一圈,却还是不能入睡。他对我说,后来的很多年里,他都始终觉得,失眠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因为黑夜会将所有的恐惧无限放大,化成一张网,将你层层包围。

姐姐第二天下午才飞回来,立马开始帮爸爸操持葬礼,没怎么和老康说话。晚上,老康在自己的卧室里,又想用玩具把自己包围起来的时候,他姐姐端着一杯热牛奶进了他房间。她看了一眼老康的床,明显愣了一下,然后拿着一本书坐到老康身边,说,你快睡觉吧,我坐在这陪着你。

老康的姐姐在家呆了半个月,每天接送他上学,给他做饭,甚至还给他开了一次家长会。每到晚上,她就拿着一本杂志安安静静地坐在老康的床边,一直等到他睡熟了才离开。

老康对我说,他们原本应该是一样的悲伤。可是为了他,姐姐隐藏好自己所有的情绪,安安静静地拉着他的手,陪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从那个时候开始,姐姐养成了一个习惯,每个隔天要给老康打一个电话。这个习惯坚持了八年,期间老康经历了升学、父亲再婚、姐姐成家、初恋被班主任发现告家长……直到高考。长长的八年时光,化作电话线的两端,一端慢慢地讲述,一端耐心地倾听。

然后,老康迎来了人生的另外一个坎儿:高考。

据说那个时候家里分成了两个阵营,爸爸和继母想让老康高考,姐姐想让他尽早出国。老康一向听姐姐的,全心投入了考雅思的大军中。奈何他天生对语言缺根弦,中文说快了都会思路混乱,英文更是一塌糊涂。不眠不休地复习考了三次,居然一次成绩比一次差。

姐姐气疯了,认为老康每天慢悠悠的根本没把考试放在心上,殊不知他只是强装淡定,每每半夜急得睡不着,把自己的手指头都咬出了血。第三次成绩下来的时候,爸爸摇了摇头,和老康说了声没事没事就走开了;姐姐却劈头盖脸地把他好一顿骂。

也许是长时间的紧张焦虑绷断了老康理智的最后一根弦,从小没和姐姐顶过嘴的老康,忍不住开口:“姐,你不是从小就讨厌我么。因为爸妈更喜欢我,你对他们特失望;现在好了,爸对我也失望了,你应该高兴才对啊。”

——一个人一生会做错很多事,老康说,如果可以,他多希望当初可以收回那句话。

那天,姐姐打了老康一个耳光,打在了他的左耳上;也是在那天,老康从家里跑出来,一个人来到上海打工。做了十七年乖孩子的老康,执拗起来也是十匹马都拉不回来的架势。老康戏谑地说,从这一点上足以判断,他和姐姐的确是从一个娘胎里出来的。

初到上海的时候,耳朵发炎很严重,左耳完全失聪,老康和人说话,习惯性地微微低头,用右耳来听。别人以为他谦逊,没有人知道他默默承担的痛苦。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没有和姐姐联系。老康说,那段时间他左耳不仅失聪,还出现了幻听,总是听见手机响,可是掏出来一看却并没有来电。姐姐每月固定时间把钱打到他的卡上,金额到账的短信提醒,成了他们姐弟之间唯一的维系。

再在上海见到姐姐,已经是小半年之后的事。姐姐怀孕了,要去美国生孩子。老康看着那个身高一米七五、总是大步流星大声说话的姐姐挺着小腹,慢慢地挪着小碎步,感觉不可思议。

姐姐说:你要升级了,再不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所以要更懂事了;我以后也不能再随便欺负你了,我要给宝宝做表率。顿了顿,又说,万一宝宝将来有了兄弟姐妹,不能让他犯和我一样的错误。

据说,就是因为最后的这句话,老康在送姐姐出国的机场,哭得像个孩子。

他们就这样恢复了曾经的联系。姐姐经常跟老康视频,抱怨孕期的难受,抱怨国外生活的寂寞。时光被重新连接在了电话两端,只是这一次,慢慢讲述的变成了姐姐,耐心倾听的变成了老康。

像所有的亲姐弟一样,他们也会一言不合,也会翻旧账。老康耳朵发炎的时候,一个人越想越气,会经常故意不接姐姐的电话;姐姐也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主儿,老康不接电话,她就一直打,管它中国是午饭时间还是凌晨三点,直到联系上老康为止,电话通了就骂,绝不留情。

我问老康,耳朵的事情,你恨不恨你姐姐?他点头:嗯,恨。想了想又说,可是……我夺走了她童年里大半的父爱母爱,我看她那副对我咬牙切齿的样子,心里应该也是真的恨我。我们旗鼓相当,这样很公平。

可是……建建,不管有多恨,都改变不了我们是亲人的事实啊。我一出生就认识她,被她打,被她骂,可是也被她牵着长大。妈妈去世,她陪伴我度过最难熬的日子;我考试不及格,她模仿爸爸的字体给我签试卷;我想学音乐,她攒钱给我买萨克斯。

同样,她和老公吵架,是我打电话骂她老公;她移民办得不顺利,是我陪着她跑这跑那;她飞到旧金山之前,是我送她到机场。

我们互相憎恨,互相嫌弃;可是从很多年之前开始,我们就知道,彼此是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依靠。

我的耳朵不会好了,她的童年也不会回来了。我们都失去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我不能再失去我姐姐,我想,她应该也舍不得我这个弟弟。

时间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憎恨与亲情在角力中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老康说,我从小不喜欢和别人提起她,可是她就突兀地在那里,大个子大嗓门,谁都无法忽略。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喜欢上听赵雷,他有一首歌叫《未给姐姐递出的信》。

“姐姐如果感到疲惫的时候去海边静一静/我也特别希望有天你能回来定居在北京/我知道有一些烦恼你不愿在电话里和我讲起/你会说Don'tworry/傻傻一笑说一切会好……”

我跑去让老康听,老康听完会心一笑,说这唱的不就是我么。

我矫情地说那你也给你姐姐写一封信吧,现在就写!听着BGM写!他说用不着。我刚问为什么,他的电话就响了。

老康指着屏幕上的“姐姐”两个字,说,你看,她不会给我这个机会的。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