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队的主力,王晨有两点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第一是身材高大,打法刚猛;第二是在同批运动员中,她是对韩国女将保持最高胜率的主力选手。作为一个北京姑娘,王晨骨子里透着一股自信无畏、敢拼敢闯的劲儿,因此她不愿停留在退役之后的平淡生活,而是远赴大洋彼岸,想在美国体验另一种充满刺激和挑战的人生。
在JERRY的帮助,王晨开起创业之旅重拾球板打进奥运会前8
2000年,获得绿卡的王晨飞往美国新泽西投奔姐姐,最开始在服装商店帮忙打理生意。本来想过一种全新生活的她,突然发现很多邻居都喜欢打乒乓球,而且当地还经常组织比赛。为了尽快融入美国社会,更为了锻炼自己的口语和听力,王晨从行李箱里翻出了差点儿扔在北京的球拍,很快就和邻居们打成一片,并迅速成为了“明星级”的人物。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晨在参加比赛时认识了一位名叫JERRY的房地产商,他酷爱乒乓球,对王晨世界冠军的身份十分仰慕,对她赴美闯荡的勇气也钦佩不已。在JERRY的盛情邀请下,王晨离开了姐姐的商店,前往纽约到JERRY的乒乓球俱乐部工作,为此她在美国现学开车,驾照考了三次试才通过,随后又雷厉风行地买了一辆二手车,每天乐此不疲地往返在纽约和新泽西之间。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创业,王晨后来索性搬到了纽约,准备开一家自己的乒乓球俱乐部。JERRY听说后非常支持,并答应把位于曼哈顿“超黄金地段”的一处二层楼以极低的价钱租给王晨,还帮她联系会员和学生。对王晨来说,JERRY就像新的人生导师,他说的“在事业上把自己当成战士去战斗”和“要想做大事,要先从小事做起”这两句话,一直激励着王晨前进。2004年,王晨的第一家俱乐部正式开业,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盈利。
“刚开球馆时生活很艰苦,虽然JERRY给我的租金很低,足够活,但靠自己去经营,得面对很多问题,比如怎么装修、怎么交水电费、怎么上税,都得一一弄明白。那时候我的英语还不能对答如流,甚至接预定或咨询电话都有困难,而且刚到纽约时也不会做饭,全得一个人慢慢学。以前在国内的吃穿住行都有人管,到了纽约马上感觉长大了,这个大熔炉非常能锻炼人的独立性。”王晨回忆道。
除了操持一份事业,王晨还在纽约收获了一段爱情。200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兼职乒乓球教练的王晨与一名正在哥大攻读环境工程学硕士的西安小伙走进了婚姻殿堂,更难得的是,丈夫非常支持他的乒乓球事业,并鼓励她恢复训练,争取参加北京奥运会。2008年,34岁的王晨在众多亲友的关注下回到故乡,一举打进了奥运会女单前8,创造了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最佳战绩,同时也登上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
为爱坚持,在沙漠中找水
北京奥运会上的成功让王晨在美国的知名度迅速扩散,成为了乒乓圈最具影响力的明星;夫妻俩婚后育有一子,收入也足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然而,这样一种令人羡慕的生活并没有让王晨享受太久,2013年,由于感情问题,王晨与丈夫开始分居,并最终选择结束了这段婚姻,在异国他乡还没有过过多少舒服日子的王晨,又重新回到了现实的孤独与残酷中。
做了单亲妈妈后,王晨几乎把所有的精神寄托都放在了儿子身上,对心爱的乒乓球也失去了几分热情。好在她天性乐观好强,情感上的变故并没有摧毁对她生活的信念,而是让她慢慢看开,甘心接受上天的安排。2014年4月,王晨正式接受洗礼,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重生”之后,“爱”这个字在她心里的分量变得更重了。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王晨都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直到一个痴迷乒乓球的阳光青年王雨田走进她的生活,才再次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我感觉他是上帝派来改变我的,没有他也不会有后来的我”,王晨说。
趣味相投的个性和生活态度促使两人逐渐确立了恋爱关系,王雨田觉得以王晨在乒乓球方面的造诣和能力,应该重拾对事业的激情。一向果敢的王晨有了男友的鼓励,再加上原本就对乒乓球割舍不掉的爱,很快就付诸了行动,“为了他我重新捡起球拍恢复训练,参加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预选赛”。由于已经有7年的时间没打过正式比赛,在距离预选赛还有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王晨想要恢复体力和技战术能力,难度可想而知。为此,她和王雨田每天一大早就开始训练,前3个月,王晨连晚上睡觉时都感觉身体很“烧疼”,体重也迅速降了15斤。尽管已经全力以赴,但毕竟时间有限,竞技状态也难比当年,预选赛上,王晨在争取最后一张奥运门票时遗憾落败,“虽然没打上去,但我非常高兴看到自己的改变。”
预选赛后,两人打算再开一家俱乐部,在事业上争取更大突破。乒乓球在体育风行的美国属于小众项目,尽管打球的人不少,但真要靠俱乐部来开拓市场,继而形成产业化,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再度把生活重心转到事业上的王晨,在王雨田的支持下回到了那种敢拼敢闯的日子,用她的话说,“在美国做乒乓球,就好像在沙漠里找水。找场地、雇员工、配设备,很多事都要重来一遍,创业真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
王雨田帮助王晨备战里约奥运会预选赛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王晨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成绩最出色的乒乓球运动员中国人的实力要延续到赛场外
2016年,王晨开了第二家俱乐部,但是由于地理位置欠佳,开张后一直处于不盈利的状态。“这个地方原来是一家舞蹈房,我们看中它主要是因为里面的地板非常棒,不用重新铺,这样能够省去一大笔装修费。但是周边环境一般,过了两个多月才慢慢有一些人来。”那段时间,王雨田为了打理业务每天都住在俱乐部,而王晨因为要去给他做饭吃,厨艺还精进了不少,两个人彼此扶持,扛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2017年,王晨的第三家俱乐部开张,和上一家截然相反的是,这次几乎是刚开业就赚到了钱。“可能上帝看到了我的努力,也在保佑我,第三家完全就是上帝送给我的礼物。”这家被王晨称为“上帝恩赐”的俱乐部位于著名的华尔街对面,一位房地产商在开发当地社区时想建一个乒乓球活动场所,并聘请王晨当经理。当时的王晨正在积极扩展自己的事业,给别人当经理她肯定不乐意,但如果对方愿意把地方租给她,倒正好可以开发一块新的根据地。不过华尔街地段的寸土寸金有点让人生畏,王晨就随便报了一个极低的价格询问,几乎没报任何希望,没想到的是,对方竟然答应得非常痛快,还承诺俱乐部的装修由他们负责,装好了就通知王晨来开业。
当王晨走进修饰一新的场地时,瞬间就被时尚的后现代设计风格惊艳到了,“真的非常漂亮,从颜色到布置,完全是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当时,王晨和王雨田正在筹划开连锁俱乐部的项目,看到这座新址后,他们更加明确了这个目标,而且要以新俱乐部的格调为标准,对前两家进行统一改造。此外,王晨还专门申请了新馆的装修设计版权,以防他人盗版,并且不惜重金添置了高档的硬件设施,光是一把椅子就花了100多美金。
“高大上”的第三家球馆坚定了王晨开连锁店的决心开连锁俱乐部是王晨对事业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在美国开俱乐部的人很多,但真正做成产业的并不多,我的愿望就是把俱乐部做多做大,以连锁的形式增加品牌效应。”创业的前景描绘得固然美好,但要走的路却是血泪交加。“连锁店最大的特征就是要统一,风格一致、管理一致、服务一致。除了申请保险、营业执照、环保标准这种必备文件外,还要花很多钱去买相同的设施,配同样的团队,有的时候资金周转不开或者人员不稳定,都得费尽心思去解决。”
为了保证几个俱乐部的正常运转,王晨卖掉了纽约的两所房子,并且随时准备着投入更多。她的短期目标是用最快的速度,在纽约周边开10家连锁俱乐部,之后再吸引更多的资金,以乒乓球为中心激活其它项目,摆脱靠球馆培训这种单一盈利模式的艰苦局面。在过去一年中,王晨通过组织“夏令营”活动,让很多孩子接触并喜爱上了乒乓球,效果很好。今年她马上把夏令营升级为国际版,并引入“旅游”内容,于是3月初,一则“2018美国乒乓球夏令营”的消息在乒乓人的朋友圈里刷屏,主题是“世界冠军王晨携手业内精英给孩子一次完美夏令营”体验。
尽管王晨在美国乒乓球界有相当高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的创业道路就能一帆风顺,如果没有业绩和能力,她的项目同样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投资者的青睐。“我们中国的乒乓球实力不应该只体现在赛场上,更要延续到赛场外,我的理想就是想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关注乒乓球,打乒乓球,理解乒乓球,感受这项运动的快乐。等连锁店开起来,赚到的钱我会继续投入,用来开拓乒乓旅游、乒乓器材或者乒乓餐饮的业务,甚至我还计划从美国的东海岸一直开发到西海岸去……”对于未来,王晨充满着无限憧憬,她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从而改变乒乓球运动在美国的现状。
进入2018年时,王晨吐槽说“狗血的一年要开始了”,不仅仅因为今年是狗年,还因为在元旦那天,她又恢复了单身。“我们的交往起源于爱,终止于理解,和名利一点关系都没有,毕竟我比他大19岁,外界给他形成了太大的压力”。虽然这段感情没有结果,但王晨依然感恩这份爱激发了她对事业和生活的追求和信心,所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过了两年异常疲累的创业生活,2017年底,王晨得了一场肺病,进了医院,还做了手术。“以前一直不拿自己的身体当回事,运动员嘛,底子好,刚来美国时候都是一天一天地教球,现在可不行了。”王晨目前在俱乐部里只做管理和宣传策划的工作,同时尽力培养手下的年轻教练和工作人员,她非常乐意能给从国内到美国打拼的小孩儿提供工作的机会。
转眼之间,王晨已经在纽约生活了将近18年,从初来乍到到努力打拼再到名声在外,王晨对异国文化感受至深,对人生境遇体味良多。有过感情挫折,有过身体病痛,但她身上那股勇敢无畏的劲头儿,却从未改变。“只要我认准一件事,就一定要干到底!”很显然,让乒乓球在美国发扬光大,就是现在的王晨已经认准的那件事。
通过“夏令营”活动,王晨让很多美国孩子爱上了乒乓球在中国乒乓球历史上,容国团、傅其芳、姜永宁是三个响当当的名字:在中国乒乓球队冲上世界舞台的时候,是他们开山劈石,建功立业;是他们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以心血谱写出一支支壮丽的凯旋曲。
傅其芳1922年10月22日出生,原籍浙江宁波,幼年丧父,家境清贫。他是个天才型的球星,凭借自学成才,早年拿过浙江省乒乓球公开赛男单冠军。移居上海后,他一边在一家钱庄打工,一边在青年会苦练乒乓。1939年,傅其芳获得上海公开赛男单季军,证明他的实力已臻全国一流。后来,他与王友信、薛绪初组成沪星队,获得了上海市男团冠军,三人被誉为“沪江三剑客”,从此名驰沪滨。
在50年代的香港,傅其芳可谓大名鼎鼎。在当时的乒坛,他与薛绪初并称“薛傅”,战绩彪炳,所向披靡,留下“薛傅一出,谁与争锋?”的传奇。傅其芳征战大江南北,驰骋世界舞台,不仅是骁勇的战将,更是出色的帅才。1958年,傅其芳开始担任国家队教练,1959年成为国家集训队男队主教练,他带领中国乒乓球男队获得第26、27、28三届世乒赛的男团及男单冠军。
身为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第4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傅其芳,在“文革”中被诬为“香港特务”,成了“走资派的亲信”。他被关押挨斗,遭到红卫兵和乒乓球队内“造反派”的毒打。1968年4月16日清晨,中国乒乓球队第一幕“文革”悲剧发生了,傅其芳自缢于一个小房间的铜窗横杠上。
2018年4月16日,傅其芳逝世50周年,他的女儿傅美莲给父亲写了一封信——
1955年第一届全国乒乓球冠军赛男子单打第一名姜永宁(左),第二名傅其芳(中),第三名岑淮光
26届世乒赛,傅其芳(左二)率领中国男队第一次摘得男团冠军
26届世乒赛后,傅其芳(中)与单打冠军邱钟惠、庄则栋合影留念怀念父亲傅其芳
爹爹:
好久好久没有给您写信了,有多久啊!整整五十年!小时候,思念是一封薄薄的家书,我在南方,您在北方;半个世纪里,思念是一座无言的坟墓,我在外面,您在里面;而您那音容笑貌至今在我的心里还是活着的。我一动笔,父女之间的往事、交谈、情感全部峰拥而至。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后,您回家省亲时,说凭我的身材一定能考上北京少年宫,问我喜不喜欢打球?我当然喜欢啊,打球可以为国争光,可以出名,我带着您送我的乒乓板(当时最好的日本产小方板)去了少体校。一段时间后,教练认为我年龄偏大(当时15岁)又不好动,不太适合当运动员。您见我沮丧,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世界冠军只有一个,不是人人都能打出来的,回原校好好读书,学好知识一样能为国家作贡献。”谆谆教导,至今难忘。
一晃四年,到了1965年,这是我家大丰收的一年。鉴于您为祖国乒乓球事业所作的积极贡献,特别是在第26、27和28届世乒赛中为中国乒乓球男子单打和男子团体取得三连冠作出的重要贡献,国家体委第三次授予您特等功;您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第三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不久由贺龙元帅亲自介绍您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我也锦上添花,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英文系,您高兴得连连说我是我们傅家第一个大学生,要好好学习,在大学期间不许谈男朋友,学好本领毕业后争取到国家体委外事局工作,为我国的体育事业作贡献。我们一家人沉浸在巨大的幸福喜悦中。
然而世事难料,仅仅只过了一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66年9月我去北京串联,见到您时表达了家人对您的担忧。您摸摸我的头,让我背一下当时文革的纲领性文件“十六条”中的第十六条(大意是运动要保护对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笑着说您是受“十六条”保护的,不用担心。由此可见您对当时那场运动是多么的不理解,对自己的处境是多么的自信。短短两年不到,1968年4月16日传来您离世的噩耗,真是晴天霹雳,我在寝室里嚎啕大哭。哭,您一代名将竟惨遭迫害致死;哭,我们一家人今后的生计无从着落(上有80岁的老阿娘,下有10岁的小弟)。爹爹您真不知道那些年我们是如何熬过来的,政治上的歧视、经济上的窘迫,不堪回首啊!
1978年,春回大地,国家体委决定给您平反昭雪。我捧着您的骨灰上北京参加为您、容国团和姜永宁(乒坛三英)举行的追悼大会。在您的遗像前我和弟妹们放声大哭。哭,您终于昭雪平反,恢复名誉;哭,我们终于拨开乌云,重见天日。这迟到了整整十年的追悼会啊!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了这则新闻,两天后人民日报头版、体育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文章报道。您为人民作出了贡献,人民永远会记得您,您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从那以后,弟妹们相继都有了工作,我也成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我们的生活才渐渐步入正轨。您为之奉献了毕生精力的中国乒乓球运动登上了世界乒坛的顶峰。如您所愿,奥运会和世乒赛中我国选手几乎囊括了所有金牌,在世界各地的体育场馆里,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歌旋律雄壮奏响时,我总是泪流满面,为我国乒乓健儿雄起而流泪,为您感到骄傲自豪而流泪。我想您也一定能感受到那时的辉煌和荣耀。
三年前姆妈去陪您了,不知您二老在天国可好!愿您们保佑我们子女全家安康!相传只有在清明、冬至那两天,逝去的人能听到亲人的呼唤。以后啊,思念是每年清明冬至日,我在诉说,您们在倾听。
大阿咪(傅美莲)
2018年4月
2017年,在27届三英杯赛场,傅其芳的女儿傅美莲与前来感受三英精神的马龙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