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听一档汽车广播节目里说“那些住在纽博格林附近的人,他们从出生起就伴随着汽车发动机的轰鸣,血液里更是流淌着汽油”。相较于这些国家,我们真的感叹自己汽车文化的不足。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汽车文化,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符号象征。提起美国的汽车文化,我们会想到大马力肌肉车,会想到66号公路;而提起日本的汽车文化,就离不开民间改装、漂移和《头文字D》;提起欧洲的汽车文化,则是一个包含了F1、勒芒24小时耐力赛在内的赛车文化,是一个以纽北、银石为代表的赛道文化。
正是这些多元的汽车文化,让无数普通的中国人感受到汽车文化的无穷魅力。我很想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开着野马在66号公路上奔驰;我也想在凌晨三点的秋名山上,体验一把86的惯性漂移;我还想在纽北的22.8公里赛道上,开着P1风驰电掣一把;或者,只是在德国、或英国、或法国、或瑞典、或意大利,把那里各种各样的汽车博物馆好好看一个遍。
汽车文化是个抽象的概念,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一款产品是个冷冰冰的机器,我们也无法揣摩它的感情。但当一个机器有了故事,有了传承,它便有了文化。就像车迷们懂得为何MINI和菲亚特500之流可以风靡欧洲市场;野马和科迈罗并驱争先;保时捷与甲壳虫渊源一样,有了历史的印记,冰冷的机械便变得有血有肉,也就有了属于它们的文化。
中国是有自己的汽车文化的,只不过相对国外发达国家而言,我们起步比较晚。国内汽车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两个重要元素,其一是消费人群的年轻化,90后成为了主力消费群体,其二便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相关于汽车的内容十分丰富,让年轻一代看到、学到的更多,对汽车的认知也与老一辈大有不同。年轻一代在消费升级、互联网信息多元化的催化下,更喜欢以车会友,创建俱乐部,组织自驾车出游等等,早些年仅被作为代步工具的汽车,也慢慢演变成一种生活态度,从开车也成为“玩车”。SUV、Wagon、越野车、轿车都有着不同的受众人群,玩的方式也所有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氛围。在新一代的年轻人当中,有超过32%的90后把汽车当做自己的知心朋友,汽车在年轻人心中已经成为彰显个性的载体,培育中国汽车文化的沃土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