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4日,在“工匠之光”——寻找中国家电业的工匠精神高峰论坛暨颁奖盛典上,一场精彩的论坛深刻剖析出中国家电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王雷、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副总经理黄兵、广州万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巨小平、方太集团品牌总监张猛同台论道,共同阐述他们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如今,中国家电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消费者和企业都将品质视为根本,以往重规模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用。通过这场论坛,我们看到,中国优秀家电企业已经转变思路,在传承工匠精神的同时,把握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中国家电行业实现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
中国家电行业30多年的发展成绩值得肯定。在中国制造业中,无论管理水平和研发水平,还是技术能力,中国家电业的表现都很突出。“中国成为家电制造大国并非偶然,是基于行业和企业的多年努力与不断创新。”王雷说。但是,在新形势下,中国家电行业需要做的仍有很多。她直言:“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中国家电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出现了过度强调规模、过度利用价格竞争进行市场拓展等问题。”
在消费升级过程中,品质升级才是核心。王雷指出,中国家电企业应该将制造优势逐渐转向优质制造,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以及更好消费体验的需求。“优质制造需要行业内研发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人员都具有一种梦想,一种情怀。”在张猛看来,品质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保障,而品质背后则是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
当消费者愿意为品质生活买单时,拥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就具备了生存的市场土壤。张猛将品质比喻成汽车的两个前轮。他表示:“创新更像后面的两个轮子,保证汽车的速度和动力。品质则是汽车前面的两个轮子,对行车安全的意义不言而喻。对于我们来说,品质甚至会影响到企业长久的发展。”
面对家电市场的结构升级,每个企业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因此,挖掘用户需求,满足消费痛点成为企业发展新阶段的重点。黄兵表示,随着产品结构升级,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的全流程体验将成为用户评价产品的综合考量。“在满足用户全流程较好体验的过程中,工匠精神将发挥重要作用。”他说。
弘扬工匠精神对于中国家电行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巨小平坚信:“中国一定能从家电大国变成家电强国,由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在中国家电消费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企业也愈来愈意识到追求极致的客观意义。张猛表示,不管是创新还是品质,不管在做产品研发,还是在做营销的过程里,追求极致的精神在企业整个经营各个价值链条上面都同样重要。
培养土壤,潜心耕耘
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塑“工匠精神”的要求,中国制造业掀起一轮自我反省、相互学习的浪潮。如今,一提到“工匠精神”,人们往往会想到工业文明相对发达的德国、日本。提到中外差距,王雷坦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有一些过于追求速度,过于浮躁,导致工匠精神渐渐被忽略。”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缺少“工匠”典范,如庖丁解牛、鲁班等。事实上,在中国家电发展过程中,追求极致的“工匠”也并不少。
在《电器》记者深入采访家电行业后发现,即便是现在,中国家电行业也不乏“工匠”。正如王雷所言:“我坚信,今天获奖的人只是中国家电行业具备工匠精神的很小一部分。行业中不乏非常好的典范,只是没有构建推崇和尊重‘匠心’的氛围以及土壤。我们应该让工匠精神变得更普遍、更被认可,那些典范应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更多的尊重。”
在巨小平看来,整个社会和行业需要用工匠精神来弘扬工匠精神。如何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于社会、行业、企业的意义才是关键。“弘扬工匠精神说来简单,但真正贯彻实施、坚持下去很难,需要一种执着的心态和一种坚守。在这个过程中,心态要平和切记心浮气躁。”巨小平说。
中国近代工匠精神与德、日等国确实存在差距,但中国家电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显现出自身优势。黄兵表示:“在宣传层面,我们做得确实不够,包括技术积累和人才沉淀方面也有一定差距。但中国市场消费结构升级和整个制造业的供给侧改革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机会。”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同时也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和流程,所以无论是文化沉淀,还是流程体系建设,都需要时间的积累。中国家电业在“工匠精神”沉积方面与国外知名企业存在差距也是正常。张猛表示,中国人的骨子里并不缺少工匠精神。“现在我们缺少一种机会或机制,去激发内心的‘匠心’,唤醒工匠精神才是现在最急迫的。”
成果共享,取长补短
在工匠精神的传承方面,中国家电行业不乏典范,美的电饭煲团队、方太、万宝在各自领域都表现突出。在此次颁奖典礼的论坛环节,黄兵也分享了美的IH电饭煲研发团队8年来的痛苦和快乐。
在黄兵眼中,理念在所有团队成员中是第一位的。“我们团队每个人都把自己定位在不是简单的做产品,而是成为美好生活的设计者。”煮饭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煮好饭并非易事。黄兵表示,虽然美的研究电饭锅已经超过20年,但随着深入研究也逐渐发现,该类产品仍有巨大提升空间。中国地大物博,仅大米种类就超过2000种,为了制造出更好的电饭煲,美的制作了一张“中国大米地图”,建成了全球领先的消费者评测实验室,推出了一代又一代IH电饭煲。
在持之以恒地研究“煮饭技术”过程中,“尝饭”成为黄兵和他的团队难以忘怀的环节。由于需要反复实验,在“量化”指标出来之前,饭的好坏往往需要“口感”决定。这使得很多团队成员都快“望饭生厌”,但幸运的是,他们都咬牙坚持下来。除了坚持以外,对产品细节的专注也是美的电饭煲团队的“法宝”。黄兵表示:“我们的产品体现在每个细节上,基于全流程的设计开发,以及整个生产的精益制造,让每一粒米都能达到最佳口感。”
万宝在30余年前制造了中国第一台民用冰箱,最早将中国的现代制造工业与中国工人的工匠手艺结合起来,创造出20世纪80年代辉煌和最优品质的口碑。巨小平表示,坚守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还有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都是万宝的传统。据了解,万宝内部也经常开展弘扬工匠精神的主题活动。“我们首先要求员工要做好,其次总结出做好的原因,最后还要说出来,写下来便于更好地传播和教育。”巨小平说。此外,在制度上,诸如产品标准、质量体系、激励制度、薪酬体制、培训等方面,万宝都积极完善,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
近年来,方太已经成为高端厨电的代名词。谈及中国工匠文化,许多业内人士也会提到方太。在此次论坛上,张猛则解读了新时期的创新和传承。在他看来,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创新精神并不矛盾,二者可以协调统一。“无论是创新精神,还是工匠精神都需要回归到员工能不能做好产品,能不能对品质有敬畏感的根源上。”在方太内部有这样一句话:品质就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他表示,方太相信,只要企业做的产品是有温度的,那么消费者就一定能感受到。
谈及未来,王雷指出,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今天,企业在工匠培养上也应该更加有计划性、有目标,然后有措施能落地,形成一种企业文化,让工匠精神能够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