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傅抱石

傅抱石

时间:2024-10-31 04:26:41

文、图/南京博物院

东皇太一图,1954年10月。此图定格于《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中“扬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句。(上图)

秋风吹下红雨来,1962年6月23日,题画诗句。(左图)诗意画是以笔墨铺陈图像的文学作品的无声演出,是画家解读诗章之后再现诗意的成果,再加上题诗则更是对图像文本的进一步阐发。杜牧《山行》诗意图,1940年代。诗云: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所谓“诗意画”,是以诗文为题材表达诗文内涵的绘画,除了描绘文学作品的内容,还须阐发其主题与意趣,以达画中物象与诗文意境交融的效果。在中国,“诗意画”创作有着悠久的传统。东汉桓帝时,刘褒取材《诗经》中的诗篇所作之《云汉图》和《北风图》,是诗意画创作较早的例子。《云汉图》取自《大雅·云汉》,记叙周宣王忧国忧民,即位之初便与百姓共体时艰、禳旱祈雨的场景;《北风图》描写《邶风·北风》所叙卫国人民为逃避乱政而相偕出走的情景。《历代名画记》记载刘褒《云汉图》,说“人见之觉热”;《北风图》,说“人见之觉凉”。可见,其图画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唐宋以来,诗意画创作兴盛不衰,特别是北宋徽宗朝画院以诗意画为遴选画士的甄试科目,从制度层面肯定了诗意画的创作意义,充分体现出古代“诗画一律”的文艺传统。

通常,“诗意画”的表现方式依画家选择和诠解诗文的角度有所不同,或描绘诗文全部的内容,将其要旨具象化;或摘取诗文短句,以诗眼统摄全篇;或缘情而发,依于诗文而又别开新意,以整体之情境氛围烘托诗文内涵,虽是以表达诗文内涵为目的,但是画家的巧妙营造,往往可能使画面更添意趣,为诗文所不及,可谓之画龙点睛。所以,诗意画是以笔墨铺陈图像的文学作品的无声演出,是画家解读诗章之后再现诗意的成果,再加上题诗则更是对图像文本的进一步阐发。

傅抱石先生属于“天才型”的画家,他以一种饱含激情的诗意来绘画,有一种不可一世的气概。他的性情,使他的作品洋溢出的诗意格外浓烈。真正的诗意是对生命和自然有一种强烈的感应,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认识,经过提高和精炼而获得一种美的律动。尽管傅抱石很少写诗,但有着诗人一样激情的他多次强调画家与诗人合一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山水画家应该是诗人,同时要具备科学知识,但重要的是做个诗人。”1942年10月,傅抱石在其画展自序中表达了对诗画关系的独特见解:“我认为一幅画应该像一首诗,一阕歌,或一篇美的散文。因此,画一幅画就应该像作一首诗、唱一阕歌,或做一篇散文。”所以,他有意识地选择表现前人诗意,希冀通过向山水画中注入某种情节、某种情感的方式,给程式化的传统山水画注入新的活力。

在傅抱石一生创作的绘画作品中,以诗人和诗词内容入画的占有很大的比例。他将自己作品的题材来源分为四类,其中有一类就是“构写前人的诗,将诗的意境移入画面”,如以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古代诗人的诗词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作品,完成了给古代先贤的精神构图。除了唐宋诗词,傅抱石因折服于其人其艺,还喜欢以清代画家石涛的题画诗入画,经常创作以石涛及其诗作为题的作品,沉醉于石涛的艺术情境。

屈原像,1940年代。

构绘前人的诗,将诗的意境移入画面

屈原系列:时代的印记

1942年,郭沫若完成五幕历史剧《屈原》的创作,在重庆国泰戏院公演,引起强烈反响。同时,郭沫若又完成《屈原研究》论著,并将《离骚》译成白话文。出于对屈原爱国精神的认同,傅抱石在当年夏天创作了《屈原像》。他根据郭沫若的屈原生平考证,紧扣《楚辞·渔父》诗句“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来作画,刻画了屈原投江前瞬间的生动形象,将屈原赤忱忧国、心系苍生的忧患意识、超凡脱俗的浪漫风度完全呈现在观者面前。此画写出屈原身着长袍,腰佩宝剑,蓄发长髯,面庞清癯,神情悲凝,缓步行吟于泽畔,思绪万千,右手正欲抽剑之状,显现出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神情和气概。《屈原像》在笔法上也继承了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陈洪绶(1599~1652)的遗风,中锋用笔,以圆润、纤细的线条绘出,具有沉重的力量感,面部刻画生动,头发和胡须以散锋重墨画出,衣纹飘逸,背景“沧浪之水”以散锋皴擦而成,呈迅速流逝之势,从而以特定的时间、地点凸显屈原投江的悲壮情怀。

1953年,全国各地举办屈原逝世2230周年纪念活动,郭沫若的《屈原赋今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屈原精神的传播。傅抱石受到全国纪念屈原气氛的感染,拟根据《屈原赋今译》为来年即将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酝酿创作。1954年10月,他综合历代《九歌》图像经过数月惨淡经营,以册页的形式将《九歌》文字加以图绘,殚精竭虑地完成了《九歌》图册。《九歌》第一篇《东皇太一》中的东皇太一乃最高天神,屈原在诗中描绘了祭祀天神之场面,对天神的形象并无描述。傅抱石完全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娱神的华丽场面。在云雾缭绕的天宫里,美女伴着鼓瑟之声翩翩起舞,长袖飘带,灵活轻盈,东皇太乙绕临殿堂,容颜安详,三绺髭须,拢袖挟剑,静听下面对他的歌颂之声。人物造型刻画入微,粗笔挥扫成云,呈现出飘浮之感。

屈原作品《湘夫人》,是傅抱石仕女画的主要题材之一。他一生以此为题创作无数,或立轴、或册页、或扇面,深受人们的喜爱。傅抱石创作的湘夫人将画面定格于屈原《九歌·湘夫人》所述之境:“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满纸木叶随风飘洒,或近或远,或聚或散,徐徐翻飞落下;一位典雅的女性,宽衣广袖,裙裾飘举,亭亭玉立,微步其间,娟秀的面庞上,柳眉、杏眼、樱口,是古典的至美,那穿过落叶含情远望的眼波,隐隐透出些许惆怅。就技法而言,人物线描流畅劲健,双眸以淡墨轻勾,造就了透明清纯的神采,落叶点缀洒脱淋漓,相互对照中愈显精彩。

湘君,1950年代。此图定格于《楚辞·九歌·湘君》中“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兆征,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隐思君兮陫侧”句。湘君传说为尧之女、舜之妃,是湘水之神。傅抱石根据郭沫若的研究,将湘君理解为有情有义的人间女子形象,手执象征着爱情的香草杜若,亭亭玉立,望着远方,在惆怅中等候心上人出现。此画以工笔为之,造型丰满,线条优美,设色淡雅,人物目光带着淡淡的忧伤,其脚下坡岸以赭墨铺色,趁湿勾线,简练粗放,远渚则以淡墨一抹即成,湖水不画波纹,而以淡色渲染,显得空旷而寂寞,恰当地烘托了湘君的情绪。

贾岛《寻隐者不遇》诗意图,1950年代。诗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归隐:淡泊与夸张共存

东晋陶渊明品性高洁,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为历代文人所敬仰,其人其诗文也成为后世画家不断描摹的对象。宋梁栋《渊明携酒图》有题诗云:“渊明无心云,才出便归岫。东皋半顷秫,所种不常有。苦恨无酒钱,闲却持杯手。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区区谋一醉,岂望名不朽。闲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试问刘寄奴,还识此人不。”傅抱石也经常创作渊明携酒,构图相近,有时以山林为背景,有时不着背景,抒发了主人公寄情于世外,追求平静淡泊的愿望,表达了浓郁的浪漫主义思想。本幅松枝自左上向下斜倾,渊明神清气闲,信步而行,若有所思,身后童子背负酒壶紧随主人,毕恭毕敬,略施淡彩。人物造型近乎夸张,呈现出飘逸自然的意趣。色彩清淡率意,意境静谧散淡。尽管着墨不多,却能表现出主、仆的举止心态,正是画家的成功之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诗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全诗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遣词通俗清丽,意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淡雅,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傅抱石通过倒垂松枝和高士、童子一问一答图像完成全诗的诠释,画面寥廓,意境悠远。

张继《枫桥夜泊》诗意图,1940年代。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左图)渊明携酒图,1940年代。宋梁栋《渊明携酒图》鉴赏诗云:渊明无心云,才出便归岫。东皋半顷秫,所种不常有。苦恨无酒钱,闲却持杯手。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区区谋一醉,岂望名不朽。闲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试问刘寄奴,还识此人不。(右图)

王维《渭城曲》诗意图,1940年代。诗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旅人:从东到西的地理空间

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全诗通过眼前景象的描绘,勾勒出一幅萧疏凄清的秋夜旅人泊舟图,旅人的心绪也蕴含其中。傅抱石通过图像诠释了这首七绝,以浅绿为主色调再现了诗中描绘的所有景物,寒霜、啼乌、江枫、渔火,夜色朦胧,枫影沉沉,雾气茫茫,着重渲染出一个“愁”字,意境凄清冷幽,达到了诗画的完美结合。

王维《渭城曲》诗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清晨细雨蒙蒙,湿润了大地。客舍周边,杨柳青青,随风摇曳。屋舍内,宾主两人相互敬酒,依依惜别。尽管牛车已备,但因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难以割舍,离愁别绪涌在心头而久久未发。傅抱石最初取以为图,意在抒发与友人惜别之情感,后曾多次重绘,成为常画的题材。傅抱石的王维诗意画构思绵密,布局精巧,不仅要表现字面描写的景象,更要表现出其背后隐含的意境。他擅长以对比的方法突出诗中境界,眼前新绿笼罩,沁人心脾,而想到友人一旦西出阳关,便是茫茫戈壁,漫天风沙,两相比照,怎能不令人增添伤感情绪,而客舍的人物、西去的牛车,一静一动,含蓄委婉地描绘出行将离别的动人一幕,突出主题。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傅抱石的《王维〈渭城曲〉诗意图》,为1940年代末所作,而此作却为未完成稿。杜甫像,1959年12月31日。杜甫:诗之余韵

诗圣杜甫一生落魄,对民间疾苦了解深切,对豪门权贵深恶痛绝,诗风沉郁苍凉,有“诗史”之称。1940年代,傅抱石常以杜甫诗句入画,对杜甫其人其艺也有深切体会。1959年,傅抱石应成都杜甫草堂之邀创作《杜甫像》,特意以其《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四》诗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物象入画,既表现杜甫诗意,还将诗人画入图中,诗画精神贯通,两者相得益彰。松林挺立,劲锋直上,造成了高耸勃郁的气势。杜甫袖手立于新松林中,面目清癯,翘首仰视,神态刚毅,刻画细致逼真,眉宇间忧国忧民的无限焦虑和深切期盼的神情跃然纸上。特别是松树的描绘值得一说,为了避免单调,画家将松林分三层布置,近处仅画树梢两枝,中景为重点,七八棵中突出三棵,远景一片松林在朦胧中,云雾环绕,层次分明,且有深度,并依浓淡、疏密、长短的不同排列,像一种节奏鲜明的乐曲,画面变化多端而余韵无穷。

《秋兴》为大历元年(766年)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此时,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年)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严武去世,知交零落,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心境抑郁寂寞。《秋兴》组诗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以及诗人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傅抱石作有杜甫《秋兴》诗意多幅,主要定格于开篇“玉露凋伤枫树林”、结尾“白头吟望苦低垂”两句,以图像的方式诠释杜甫的内心世界。火红的树林中,一文士独立徘徊吟诗,显得苦闷而孤寂,暮年漂泊之抑郁情形跃然纸上,情景交融,凄悲苍凉的气氛也被渲染了出来。此幅应作于1940年代末,虽为未完成稿,但大致的画面结构已经显现,真实地展现出傅抱石的绘制过程,成为研究其创作的重要资料。杜甫《秋兴》诗意图,1940年代。此图主要定格于“玉露凋伤枫树林”“白头吟望苦低垂”两句。(上图)国殇,1954年10月。此图定格于《楚辞·九歌·国殇》中“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魂魄毅兮一作:子魂魄兮)”句。(下图)

人人送酒不曾沽,1940年代。诗云:人人送酒不须沽,终日松间系一壶。草圣欲成狂便发,真堪画入醉僧图。怀素醉书:瞬间的精神氛围

怀素是唐代草圣,平生整日浸淫于草书研习,兴之所至,往往解衣磐礴,带醉而书。傅抱石十分喜欢这一题材,前后不下于画过十幅,构图大同小异,主要是背景有细微差异。傅抱石曾在《壬午画展自序》中叙述了这一题材的来源:“还有的是前人已画过的题材,原迹不传,根据著录参酌我自己若干的意见而画的。如《人人送酒不须沽》,这是写怀素的故事,李公麟以下的画家,常喜采取此题,有的名之曰‘醉僧图’。醉僧图和醉道图的问题,从初唐起是画史上一件不易清理的问题。我是根据安岐(1683~?,清代书画鉴藏家)的《墨缘汇观》和王世贞(1526~1590)的《弇州续稿》而写的。因把怀素诗的第一句做题目。诗云:‘人人送酒不须沽,终日松间系一壶。草圣欲成狂便发,真堪画入醉僧图。’”画中怀素盘坐松石间,刚刚一阵狂饮,随手将酒壶掷挂松枝,醉眼微闭,神态专注,已进入忘我的狂书中。身旁书僮捧着酒壶,眼神茫然,似亦惊诧于草圣挥毫的神速。傅抱石运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怀素耽于醉书的瞬间状态,以淡墨粗笔扫写松树、芭蕉,以游丝描勾画人物,寥寥数笔而神态各异,用笔的对比更渲染出怀素醉书的精神氛围。白居易《琵琶行》诗意图,1940年代。此图定格于《琵琶行》一诗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句。琵琶行:精微之处,可凑近细审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写元和十一年(816年)秋,贬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夜间送客,来到江头听见船中琵琶声,问奏者为谁,答者言奏者本长安妓女,色衰后为商人之妻,夫君长旅,自己孤单寂寞,遂忆往昔而弹琵琶。琵琶女之遭遇触动白居易的情怀,因作此诗。傅抱石画《琵琶行》,有多种变体。此图定格于“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乌江边樯桅升帆,客人即将启程,忽闻琵琶,移船相近;琵琶女回眸,信手轻拢慢捻,诗人凝神倾听,客人闭目袖手,满面凄容,岸上送客者也陶醉其中,颇有“无声胜有声”之感。全幅以大笔淡墨挥写樯楫帆影,以破笔点染古树茂叶,对照之中,人物则细笔勒影,缜密却不繁琐,精细并非甜腻。特别是琵琶女的发髻先用干笔焦墨丝皴取形,再用淡墨烘染,不仅增强了整幅作品墨色的对比度,而且以其形神的严谨反衬出景物挥写的放达。所弹琵琶以硬毫勾线,细劲有力,精微之处,似可凑近细审。平沙落雁,1962年3月。诗云:岁宴江空,风严水结。冯夷剪冰,飘飘洒雪。浩歌者谁?一蓬载月。独钓寒潭,以寄清绝。平沙落雁:传统题材别开生面

“平沙落雁”,自五代以来,一直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题材,取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所记“潇湘八景”之一。北宋宋迪所画《潇湘八景图》,人谓“无声诗”,诗僧惠洪曾为其图各赋以诗,自称“有声画”,以为对举。书法家米芾见宋迪之作,即拍案叫绝,曾给每幅画题诗,一时传为佳话。其中《平沙落雁》有云:“岁晏江空,风严水结。冯夷剪冰,飘飘洒雪。浩歌者谁?一篷载月。独钓寒潭,以寄清绝。”无独有偶,“平沙落雁”也是傅抱石用于抒情写意之题材,画此题材于1940年代突出人物,1950年代则重点在山水,以平远法为之,多有绘制,表现方法特别精巧,无论构图还是色彩皆不落俗套,别开生面。画面十分简洁,没有高山大树,只是一片荒莽平沙,淡墨淡彩渲染,愈远愈淡,若有若无,几近干涸的河流,向远方蜿蜒而去,天水相接,缥缥缈缈;高士踞坐河埠,悠然抚琴,雁群上下翻飞,琴音飘渺,画面寥廓,意境深远。

帝王轻过眼,宇宙是何乡:每次创作,心境方法都不同

这幅程邃诗意图作于1940年代。明末清初的程邃(1607~1692)画山水常用渴笔焦墨,沉郁苍古,曾对傅抱石早年的绘画有所影响。程邃遗留下仅有的一句诗:“帝王轻过眼,宇宙是何乡。”傅抱石非常喜欢,为此曾多次创作。由于每次创作的地点、心境和方法都不同,作品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他在《壬戊重庆画展自序》中写道:“程穆倩仅有的遗句‘帝王轻过眼,宇宙是何乡’,我也非常爱好,不知画过多少次。总遇不到一幅令我十分满意。展出的一幅是最近画的,也是我认为勉可成立的一幅。我这种困难当然是我的技术和胸襟的不够量,追不上自己想弋获的目标。然亦可见写前人诗句,欲避落窠臼,实不是容易的工作。”图中江水平如镜面,一叶轻舟泊岸倚滩,一文士头枕在左手上,眼睑半掩,若有所思,船尾悬一渔竿,画以疏简散淡为宗,较好地表现出远离尘嚣、优游林下之心态。画作中水岸和远景岩壁皆用散锋笔法,寥寥数笔,意境高妙,是一幅难得的小品佳作。

程邃诗意图,1940年代。明末清初程邃(1607~1692)山水画曾对傅抱石早年的绘画有所影响。他遗留下来仅有的一句诗云:帝王轻过眼,宇宙是何乡。深入研究石涛:一生创作无数,精品迭出

石涛(1642~约1707,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是山水画坛影响巨大的人物,搜尽奇峰打草稿,大肆张扬自我,令后世画家顶礼膜拜。傅抱石从美术史学的立场关注、研究这位开新世纪绘画风气的大师,自1934年以来笔耕不断,在研究石涛的身世、生平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的探究,于1941年完成《石涛上人年谱》,并收集整理石涛题画诗稿,精心考订,编成《大涤子题画诗跋校补》。对石涛艺术与理论逐渐形成深刻的认识同时,傅抱石也将石涛之诗用绘画形式作出完美的诠释。

不辨泉声抑雨声,1962年8月。题画诗句,有时则作:日日凭栏洗耳听。不辨泉声抑雨声

“不辨泉声抑雨声”是石涛题画诗句,是傅抱石画水的经典性题材之一,有时则题为“日日凭栏洗耳听”。此题材傅抱石一生创作无数,或为应酬,或为自娱,精品迭出。其所创“皴水法”“破笔点”和“扫雨法”尽现于同一画画,且富诗意和情调。也可见他常常以此游戏笔墨、陶冶情性。泼墨写意山水,运笔湿润,用墨浑化,一气呵成,妙在远山虚现泉瀑水口,山泉喷薄而下,显出雨后山泉喷涌,溪涧激流而下的景象。以右角瀑布、近景左侧的流泉构成山洪爆发的泻水系,中间隔以隐约之巨岩和茂林茅棚,水系时隐时现,或泻水击石,或烟雨蒸腾,或湍流奔涌,雨、雾、泉、水尽在笔下翻滚,挥洒自如,实是灵气所致。山石以淡墨涂抹,不见结构;远瀑取其影,朦朦胧胧;近流映其光,银波粼粼,勾擦飘逸,趁湿而洒。特别是近景用浓墨破笔点画出巨石茂树,径直把前后的层次拉开,顿使通幅墨色鲜活透脱;寥寥数笔勾出草屋水榭,一位骚客倚栏眺望,瀑布打石的流泉中隐约传来他吟诵的诗句。“听雨”“观泉”,一个奇妙的水世界。

“满身苍翠惊高风”是石涛题画诗句,与“不辨泉声抑雨声”一样,也是傅抱石画水的经典性题材之一,是傅抱石晚年常画的自娱题材,有时他还两题互用,但大致不出“听泉”“观瀑”之类。此为扇面小品,但气势与大幅无异。以右角瀑布、近景左侧的瀑布构成泻水系,轻勾淡染,时隐时现,不辨景物;近景以浓墨写出巨大磐石,破笔点、散锋皴交叉使用,恣肆随兴,几近占取画幅大半,一雅士持杖直立,衣带飘举,似正陶醉于眼前的山光水色,画面处处都透出浓浓的诗意。

秋风吹下红雨来

“秋风吹下红雨来”是石涛题画诗句,是傅抱石常常游戏笔墨、陶冶情性的题材之一。无论尺幅大小,傅抱石皆得心应手,驾驭自如。画面往往寥寥数笔,构图简洁精练:一叶扁舟,老者端坐船头,面前放一酒壶,背后置琴,俨然是一位以酒兴琴趣自我陶醉的遁世高逸。举臂撑杆的船夫抬头眺望远方,亦陶醉在这样的风景里。右上端用快笔作树枝,红叶点点,秋意深深。其他则不着一笔,一片空白,表现湖面的广阔。风吹、船行、水流、枝动的动态感顷刻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空灵明朗,浓烈的诗意扑面而来。

满身苍翠惊高风,1962年6月。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