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电视剧《女怕嫁错郎》的蓝月和彩凤形象分析

电视剧《女怕嫁错郎》的蓝月和彩凤形象分析

时间:2024-10-30 12:17:11

在电视剧《女怕嫁错郎》中,创作者以家庭为框架,表达了歌颂美善、抨击丑恶的伦理价值取向。在这个预设的叙事走向中,创作者的观念鲜明地蕴含在蓝月和胡彩凤的形象构成之中。

一、美丑对照使形象比较更为鲜明

法国文学家雨果,在其著名的文学宣言《〈克伦威尔〉序》中,曾经指明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鲜明特点。他说:“根据我们的意见,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①所以,他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敲钟人卡西莫多面容丑陋却心灵圣洁,而皇家侍卫队队长菲比斯相貌英俊却灵魂丑恶。

雨果的美丑对照美学原则,来源于他对“人也是二元的”这个辩证原则的运用。作为一种方法论,我国古代哲学对此早有深刻的认识。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就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②这种两极对比的认识和判断方法,不仅体现在传统哲学之中,也广泛应用于我国古代通俗叙事的作品之中。比如,在《说岳全传》中,岳飞的相貌是“眉长脸秀”,牛皋则是“面如黑漆”。③仅这一个细节,就把两人的特点显现出来。在电视剧《女怕嫁错郎》中,创作者也通过诸多对照方法,来区别蓝月与胡彩凤的美丑。

二、对照元素的多样运用

虽然作品中角色的形象价值,最终是通过完整的剧情来全面实现的,但在创作者构思情节之前,对角色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名字姓氏、服装饰物、出镜关系的预想就已经蕴含了创作者对于角色的褒贬。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女怕嫁错郎》是如何在角色设计元素中,体现创作者对于郎家两个儿媳妇的美丑褒贬的。

1.脸型相貌

匈牙利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认为:“英雄的形体从一开始就以经过高度美化的形式在文学艺术中出现,作为精神和伦理价值的体现物。”④今天流行的“颜值”,就是影视创作中对于角色相貌部分的特别强调。

在当代都市题材作品中盛行的“V字脸”,不适宜用在农村题材作品中。《女怕嫁错郎》对蓝月和胡彩凤的面相处理,是从旧有的“面相传统”中加以选择并予以褒贬的。蓝月的脸型是圆形脸,胡彩凤的脸型是方形脸。相较于后者,前者的面部轮廓因为没有棱角而显得更加柔和。圆形所附带的柔美寓意,不仅在动画片中体现得非常清晰,而且在一些儿童玩具的造型设计上也都是去掉棱角的。

创作者对于蓝月和胡彩凤脸型的选择,作用于观众在日常文化经验里所形成的脸型—气质印象,强调了蓝月的柔顺与胡彩凤的刻薄。

2.服装风格

俗话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服装风格的选择,反映着人们的审美趣味。在通俗文艺作品中,角色的服饰风格也是寓意的方式之一。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电影《小街》、《残雪》等中,“喇叭裤”和颓废青年几乎是同义语,且与正面角色无缘。今天,这种“服装寓意法”在影视作品中依旧沿用。

在《女怕嫁错郎》中,蓝月的衣服自始至终都是素色的,色调偏冷。相反,胡彩凤的衣服色彩就像她的名字,几乎都是艳丽的混色,偶有不着混色时,她的衣服也常是纯色的大红。在今天的服装色彩审美取向中,简洁是有品位的表现,素雅是心性高洁的象征,而驳杂则相反。与她们两人服装风格相呼应的是,剧中蓝月两次登台唱二人转都穿着日常服装去表演、清唱,而胡彩凤每次登场则都穿着色彩造型夸张的戏装来唱“荤段子”。

3.日常细节

在《女怕嫁错郎》中,蓝月以及整个郎家的困顿都因郎大树而起。作品虽然没有刻画这个吊儿郎当角色的内心,却通过他嗜酒的外在行为呈现了他的品性。他晚上喝、早上喝、高兴喝、郁闷喝,不停地喝酒这种惯常行为,成为他任性纵意的表征。

日常生活习俗是能反映人的心态的,也蕴含着人们心中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关系。

看《女怕嫁错郎》,观众会发现蓝月除了三餐之外,没有吃零食的习惯。相反,剧中的胡彩凤则除了正餐之外,隔三差五就在吃黄瓜、吃西红柿、嗑瓜子,口腹之欲相当旺盛。女人爱吃零食的习惯在胡彩凤身上得到体现,在蓝月身上则踪影全无。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粗茶淡饭、箪食瓢饮是美德,而暴殄天物、吃吃喝喝则是败德。由此,在通俗文艺中,理性之中的美德之人或是废寝忘食、或是宵衣旰食。而对更高价值兴趣不高的角色,则更信奉“人生在世,吃穿二字”。贯穿全剧的吃零食的细节,是创作者褒贬蓝月与彩凤的桥段。

4.唱段区别

《女怕嫁错郎》的故事地点设在东北,二人转既是地域特色的表现,也是蓝月与胡彩凤矛盾频生的一个扭结。

蓝月和彩凤都曾拜郎大树为师父学唱二人转。但在师傅去世后,两人却唱得渐行渐远。她们在二人转演出道路上分道扬镳的原因是,蓝月主张唱“正规的”,彩凤主张唱“擦边的”。当胡彩凤、郎二树排练传统段子《王二姐思夫》时,刻意将原本应该是“小白猫/小黑猫”的唱词,改为具有“挑逗性”的“小母猫/小公猫”时,蓝月严厉地批评了他们,双方不欢而散。在二人转唱什么的问题上,蓝月与胡彩凤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孔子曾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⑤以此来看蓝月与彩凤的唱段,无疑蓝月唱的趋近“雅乐”,而彩凤唱的“擦边节目”则接近“郑声”。创作者为她们设计的不同唱段,不仅显示出了节目的正邪之别,也昭示出两人的趣味高低。

5.环境格局

家庭成员和代际的多少与家庭成员要承担的责任多少成正比。《女怕嫁错郎》的创作者对蓝月、彩凤所处的家庭模式的设计是别有意味的。

虽说蓝月和彩凤都是郎家的儿媳,但在分家之后,蓝月与婆婆、丈夫和女儿一起生活,按“谁得房子谁养老人”的约定,彩凤则与二树单过。此外,蓝月还经常回娘家帮父母养牛,彩凤却只回过一次娘家,把母亲请来是为了“装病”;蓝月平时多在抚育身边的女儿,彩凤却时常在电话里训斥在外学习的儿子。因此,蓝月所处的是传统的有三代人的“大家庭”,彩凤所处的则是目前标准的“核心家庭”。不仅如此,剧中蓝月还经常绕道去照顾患老年痴呆症的董大妈,而彩凤则常和一墙之隔的邻居董家亮吵架。

就剧中角色关系疏密而论,蓝月面对的人物关系要比彩凤复杂,论难处蓝月要比彩凤多得多。创作者设计的蓝月所处的环境格局以及她的行为表现,把近亲、远亲、邻里都纳入到蓝月心中、手里,而让彩凤如孤家寡人,除了丈夫谁都难得其关照,无怪乎彩凤的母亲说自己的闺女“是个‘把家虎’,就是私心重。”

较之电影,电视剧的欣赏方式更易于观众随时融入。在随时观看的时候,即便不知道前情,观众从上述的元素设计中,也很容易看出《女怕嫁错郎》中对蓝月与彩凤的褒贬。

三、一体常有两面

美丑对照美学原则,通过美丑、善恶形象的形影相伴,突出了一种高反差的审美趣味。它强调的是二元对立,而不是统一。因此,它所塑造的角色,“美者”十全十美,“丑者”却一无是处,由于过于单相而常常成为单调的“扁平形象”,并走向极端。故而,鲁迅先生在评价《三国演义》形象塑造时指出:“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⑥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对二元结构的认识,则不仅包括对立,也包括统一。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原理,是科学认识世界的方法论。

在《女怕嫁错郎》中,创作者虽然通过美丑善恶对照的方式,分别塑造了蓝月和彩凤的形象,她们各有各的性情品质,似乎是两个世界的人,但是超出蓝月和彩凤的视角从郎母的角度看,蓝月与彩凤这两个儿媳妇,实际上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们共同构成了大众通俗文艺作品中当代农村生活复杂体的两面。

注释:

①张秉真、章安祺、杨慧林:《西方文艺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②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③钱彩:《说岳全传》,岳麓书社,2006年版。

④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⑤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⑥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艺术学院/责编:胡斌毅)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