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电视剧《于成龙》的形象塑造特色

电视剧《于成龙》的形象塑造特色

时间:2024-10-30 11:13:47

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开年大剧,开始于1998年的《雍正王朝》。在近20年的时间里,从《紫荆勋章》(2000)、《天下粮仓》(2002)到《走西口》(2007)、《奠基者》(2010),再到《国门英雄》(2011)、《毛泽东》(2013),央视开年一向注重以宏大叙事来彰显主流价值观。电视剧《于成龙》的播出,成为了央视开年大剧中的最新力作。从2017年1月3日开始,央视一套在黄金时段按每天一集的进度,播出了廉政题材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这部专题片播放之后,接着播放一集电视剧《于成龙》。自1月6日开始,才按照每天两集联播的进度播放这部电视剧。与专题片配合播出同题材开年大剧,这在央视播出史上还是第一次。

电视剧《于成龙》播出后,获得了口碑与收视的巨大成功。于成龙形象的丰满塑造,为这部作品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笔者以为,这部作品塑造于成龙形象的特点,就是将他置于同乡、同年、同僚的关系系统中来刻画于成龙的卓异。

一、同乡伴随:从故乡到异乡

在电视剧《于成龙》里,自始至终的贯穿角色,除了于成龙这个核心角色外,还有一个“于家班”群体形象。其中,柳晋阳和于成龙不仅年龄相仿而且同是永宁县来堡村人,周瑞和曾是永宁州同,石玉林、石玉兰兄妹是永宁县川口村人,也是于成龙的姻亲。这几个角色先是支持于成龙在永宁反对圈地,继而或前或后地加入到了于成龙的仕途历程中,从广西罗城、四川合州、湖北黄州再到武昌、福建、直隶,直至于成龙任两江总督任上。在“于家班”里还有稍后加入的罗城人雷翠亭和骆小妹。

这个群体,是于成龙经历的完整见证者。剧情中,在于成龙带领乡亲反喀尔齐圈地时,柳晋阳与周瑞和等就和于成龙站在一起;于成龙上任罗城知县时,石玉林和柳晋阳一路相随,其中的凶险艰苦历历在目。于成龙在罗城为民除害、为民还田的政绩吸引了雷翠亭和骆小妹的追随,石玉兰自始至终在府衙后厨的忙碌,于成龙被称为“于青菜”的根据就是从她的家务事中体现出来的。因为他们的存在,使于成龙从出仕到谢世的过程得到了有机的连接。

此外,正因为有了这个群体,于成龙的内心世界和个人性格也得到了充分展示。“于家班”的成员,或是于成龙的亲人或是亲信,只有在他们面前,那些在官衙、在上下级面前不能说、不好说的悲愤之语、心里话才能说出来,从而让于成龙这个官员也展现出了普通人的一面。这就增强了人物的丰富性和立体性。值得肯定的是,剧中“于家班”的作用突破了一般作品中“知心人”的角色,只担当着倾听主角内心的功能。在剧中,柳晋阳与周瑞和都是读书人出身,而且都曾有过功名,他们对官场险恶是有相当了解的,为了保全于成龙,他们还屡屡担当起“反对者”的功能,比如于成龙重新勘察“通海案”时,他们俩一致反对于成龙去碰这个康亲王亲自勘定的案子。如果说来自姚启圣、吴兴祚这些上级的反对,是出于官场经验的反对,那么来自柳晋阳与周瑞和的反对,则具有更浓厚的人情、亲情成分。而于成龙拒绝两方面的劝阻,坚持重审“通海案”,更见出他为官、为人的一致性。

从山西永宁到直隶、南京,“于家班”伴随着于成龙从故乡到异乡,以亲历者、知情人的身份,见证了于成龙清廉的一生。

二、同年勾连:从同步到异志

同年,是科举时代同期参加科举考试得中者彼此关系的称谓。在电视剧《于成龙》中,于成龙、章吉仁、屈九万不仅是永宁同乡,而且是清顺治十八年选拔前朝贡生时的同年。于成龙被派往广西罗城、章吉仁被派往福州、屈九万被派往广西柳城。以三位初入仕途的同年官员,历经岁月后的对比来展现人生的取舍、从政的追求,这是该剧塑造于成龙角色的另一个特色。

比较来看,步入仕途之前章吉仁是于成龙的好友,而屈九万则是于成龙的冤家。他们三人都想在任上为朝廷干出一番事业,但这个初始的志向却没有同一个归途。在广西,于成龙与屈九万分任临近两县的县令,在处理韦氏藩田案时,两人的价值选择与性格特点就已泾渭分明。屈九万接受了蓝大兴的贿赂,利用朝廷政策的漏洞,去维护地方豪强的利益,开始了其权钱交换的第一步。这为他后来投靠明珠集团,侵夺更多财富,始终和于成龙对着干,埋下了伏笔。于成龙则是站在维护朝廷安定的立场上,保护韦氏田产,打击贪官污吏,但未免操切让屈九万钻了空子。直到康熙新政下达,于成龙才落实了藩田归韦氏所有。剧情开端的这一笔,已经显示出于成龙和屈九万一个为公、一个为私的为官之道。同年已经未必同道。

屈九万的父亲曾被于成龙揭发遭到朝廷革职。屈九万和于成龙不是同路人还有这方面的原因。章吉仁和于成龙的纠葛,更凸显出于成龙的不同凡响。剧中,在赴任前夕,章吉仁、于成龙和柳晋阳在村口同声发出“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誓言。多年之后,章吉仁在福建已经官居二品,他不贪渎却也不作为,老态龙钟的他面对“衙蠹之害”,敢恨而不敢言,更不敢加以治理,只是做着自己的太平官。于成龙到任,要重审“通海案”首先面对的就是章吉仁的劝阻。而于成龙没有接受他的规劝,坚持重审,推翻冤案,以至章吉仁也因施政不利而被降职。至此,历经多年,当初的三位同年已经心思不同、志向各异了。借助同年写出的官场险恶,更见出于成龙的矢志不移。

三、同僚交替:从同朝到异为

《于成龙》描绘了这位天下第一廉吏从政的全程故事,从最基层的七品知县到一品大员两江总督,于成龙在23年的官场经历中,接触了清朝的各级官员。于成龙的升迁过程,也是他所接触的清廷同僚不断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于成龙的卓异通过比较彰显了出来。

该剧在于成龙初入仕途任广西罗城县令时,就让他置身于广西巡抚金光祖、柳城知县屈九万、罗城县丞胡安之、柳城县丞刘清河这几位同僚之中。作为长官,金光祖苦于饱经战乱和匪患的罗城长期无知县到任,对于成龙的到来很高兴,任其放手施政。但在处理韦氏藩田案时,金光祖还是向于成龙晓以利害,劝他不要去触动鳌拜的势力。柳城知县屈九万则阳奉阴违,不仅收受贿赂,还对于成龙归还藩田多方掣肘。而罗城县丞胡安之与柳城县丞刘清河正是将购田款装入私囊的始作俑者,他们表面积极协助于成龙,暗地里却雇凶杀人灭迹。可以说在这第一场官场戏中,该剧就将于成龙置身于上下挤压之中。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中,于成龙坚守正义、顶住压力、为民谋而不为顶戴谋的卓异气质被显现出来。如果说,后来在福建任上于成龙对“衙蠹之害”已经有所总结的话,那他在罗城的经历就是认识到“衙蠹之害”的前奏。

在离开罗城升迁以后的其他段落,虽然于成龙官位不断变化,但他所接触的各级同僚结构也大致如罗城的结构。在武昌知府任上,上有湖广巡抚张朝珍,同级有将军赫里,下有麻城知县屈振奇;在直隶,上有明珠,同级有户部右侍郎屈九万,下有荣善。

在这张庞大的同僚网络中,于成龙没有按照官场的惯例—官官相护来行事,不是从官本位出发,而是以民本为立足点,不是从私利出发,而是以公利为出发点。他不是唯上之官,而是为民之官,不是图名利之官,而是兴民利之官,所以他就显得非常异类,不仅在清朝的官僚体系中显得异类,即便放在历朝历代的官僚系统里,也显得非常异类。所以,康熙称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

在剧中,于成龙形象得以光彩夺目的原因,除了将他置于上述各种角色关系之中加以刻画外,还设计了于成龙与康熙皇帝这个重要的对应角色关系,来展现于成龙高大形象的历史动因。在历史上,于成龙于1661年出仕,康熙皇帝于1662年登基。于成龙宦海生涯的23年时间,正是康熙皇帝革除旧弊、整顿吏治、减缓民役、励精图治的上升期。正是在康熙朝,于成龙不仅三次被赐予“卓异”荣誉,而且不断得到升迁,屡次得到破格提拔。这除了于成龙自己独身自好的原因外,康熙有意的嘉奖更是重要的原因。在该剧中,当于成龙被提拔为直隶巡抚时,创作者借明珠与佛伦的对话鲜明地阐述了这一点。明珠说:“皇上就是想让这于成龙在满朝文武百官中和各地的封疆大吏中,给他树立这么一个好官形象。为什么让他三获‘卓异’啊?皇上的用意就在于此。让他成为百官的楷模和榜样。”

在电视剧的创作中,角色形象的丰满程度与角色所处的人物关系密切相关,人物关系层次多角色形象就较为丰满,电视剧《于成龙》则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作者单位:四川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责编:胡斌毅)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