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直播+”时代下的非遗文化传播创新研究

“直播+”时代下的非遗文化传播创新研究

时间:2024-10-30 11:00:41

多样化的新媒体技术为非遗文化创新传播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非遗直播很大程度上是把非遗文化的现场感与网友的互动有机结合,通过主播的解说、互动改变人们对非遗刻板的“古老、传统”的认知,并将其渗透到年轻人的文化生活之中,使文化资源活化。

一、非遗直播的多维价值

1.非遗文化场域的扩张与再生产

非物质遗产文化场域指的是一种文化样式或者一种久远传承的文化活动所无法剥离的环境、场所,或某种特定的、定期的文化仪式及其参与的人群的行为和规程。①以皮影、宣纸等为代表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在长期的区域文化流变中形成了固定的文化形态以及特定的文化空间场域。

而网络直播与非遗文化的结合,产生了“去区域化”的现象。一方面,它能够让非遗项目通过网络传播到每一个可能的角落,摆脱了传统社会中非遗文化传播的“小圈子”问题;另一方面,互联网在扩大文化场域的同时能够将数以亿计的网民聚在同一时间,让来自各地的人们共同沉浸在非遗文化的仪式之中。2017年6月,由中央网信办指导,光明网与斗鱼直播联合团队先后深入全国14个省区市,走访国家级、省级非遗技艺传承人,推出移动直播30多场,有效传播覆盖用户量达1.73亿人次。

2.场景化直播改变传统在场体验

传统的非遗文化多为作坊式传承传播,移动互联网打破了非遗传播的作坊式限制,通过虚拟场域能够营造无数网民的“共同在场”。

2017年7月,全民直播平台推出的非遗直播系列综艺节目《说好的中国话》以网络直播为介质,将综艺元素融入非遗文化,首期上线便受到了年轻用户的追捧,成功地吸引了百万网友线上收看。伴随传统文化的回归,各直播平台纷纷聚焦“非遗+直播”优质内容的探索与开发,让更多网友实现了“亲临现场”的感受。因此“非遗+直播”场景生活化直播,使得作坊式的个人体验演变为一场集体在场的参与式、沉浸式体验,潜移默化地感染用户。

3.实现多种文化增值

网络直播的发展不单是以信息传播为终极目标,而且在思考如何实现内容上的增值。“非遗+直播”是非遗文化的现代化表达,改变了年轻人对非遗“传统、乏味、古老”的认知,开发了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意义,进而实现文化增值。

《说好的中国话》在传统非遗内容综艺化、商业化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打造“直播+非遗+综艺”的多元业态,将直播、非遗与时下热点相糅合,重点孵化优质IP。而KK直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播节目《匠人与匠心》,则参考年轻人潮流的方式,将综艺性、趣味性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为非遗文化注入了年轻的新生力量,为非遗文化提供了最现代的展示渠道。另一方面,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常州梳篦,则定期通过网络平台直播其制作工艺和在线销售,并已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非遗直播的局限与不足

1.非遗文化的属性差异导致难以全面推进“直播+”

“非遗+直播”的有机融合是非遗文化传播、创新、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展现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然而非遗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部分非遗不适合“直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丰富,包括口头传统、仪式节庆、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文物建筑、自然环境等。作为一种娱乐化的视觉影像实践,非遗文化样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导致不可能全部推进网络直播。目前大致有这样几种类型的非遗文化适合网络直播模式。

一是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这一类型多是长期以来从人们生产生活中产生、简单实用、精致美观,有着历史积淀和文化故事,适合网络直播与消费,如庆阳香包、常州梳篦等。二是表演竞技类。以音乐、舞蹈、戏曲、武术、杂技为代表的表演竞技类非遗文化,天然具有很强的娱乐色彩,有着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满足互联网时代不同群体的兴趣需求。三是传统民间工艺。这一类型的非遗项目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情感,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是人民群众文化记忆的延续。如纸扎风筝、剪纸刺绣等。在《说好的中国话》第二期节目中,邀请了杭州剪纸艺人鲁立清,现场为大家讲解剪纸艺术的技巧和发展,让网民见识到了剪纸艺术的精妙绝伦。

2.信息内容的碎片化影响非遗文化的完整性

非遗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有着完整的文化内涵。当传播媒介和传播环境发生改变时,其文化信息的内涵和外延都会受到影响。在快餐化和碎片化信息环境下,人们的视听注意力和信息接受习惯也在发生改变。人们倾向于接受短平快的内容,那种需要花费时间成本的叙事、制作工艺、展示和表演的非遗文化受欢迎程度则在降低。譬如,完成一座红狮子雕漆的整个制作程序至少需要五年,进一步精细化则需要七八年,这个漫长过程是网络直播难以完成的。因此,带有娱乐与碎片化特征的非遗直播虽然能够以全新的媒介形式呈现给年轻一代网民,但是非遗文化自身所蕴含的人文特色、深厚历史以及文化信息则会在不同程度上缺失。直播平台对非遗文化的传播并不是原生态的完整反映,而是选择加工的结果。更让人担忧的是非遗文化借助网络媒介传播市场化易出现异化的现象,传播市场化或保护性生产可以实现非遗文化传承及利益增值,但是网络传播工具的文化取向加剧了对非遗文化的挤压,进而出现为了追求网民注意力而被阉割或湮没。

三、构建精彩非遗直播的创新策略思考

1.挖掘工匠精神,建立沉浸式体验

2016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观是社会对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技艺和精神内涵的高度肯定,而杰出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成为人们认可的“工匠精神”代表人物。非遗直播不仅需要传承非遗技艺和艺术,也应传承工匠精神。但就直播的内容来看,对于非遗技艺以及物质产品介绍居多,最终形成交易的也是具体的器物。功利性的市场化传播,导致直播过程中缺乏对非遗项目中工匠精神的挖掘。

从这一点出发,非遗直播也应是工匠精神传播的窗口。在非遗文化直播的环节中要利用视觉化的手段,将非遗传承人精益求精、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匠人文化和对技艺的热爱钻研与执着展现出来。不仅如此,新的传播技术还可以强化人们对匠人精神的体验,以强烈的代入感形成文化认同和自豪感。譬如利用AR、VR技术,生动、形象、原生态地诠释传承人的匠人精神,高度还原非遗文化的历史,从而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视听效果。

2.扶持传承人,适应新兴媒介场域

非遗文化是农耕社会的产物,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非遗文化所生存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改变。乡村和传统社区的衰落,使得非遗传承人的生存也陷入困境。回顾非遗触网的十余年历史,深入取得一些效果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数字鸿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年纪偏大的老一辈非遗传承人不会使用网络或很少接触网络;另一方面,很多非遗文化分布在农村和较为落后地区,互联网发展程度有限。数字鸿沟导致的结果就是非遗传承人与当下社会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客观上阻碍了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承。

传统文化复兴已经赶上了好时代,推进非遗与直播的有机融合,需要非遗艺人创新思维与技能,以适应娱乐化的互联网传播的需要。针对男女、地域、贫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为了更好地让非遗传承人适应新兴媒介场域,需要国家、网络平台在互联网设备、技术、资金、场所、表达语言等方面采取措施扶持传承人。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要求下,各地政府可以尝试建立“互联网+本地非遗文化”的机制。通过给予资金、提供培训、引进来走出去等措施,提高非遗传承人运用新兴媒体的能力与技巧。

3.注重内涵表达,强化集体记忆

非遗直播有利于非遗的活态展现,但客观上也给网民带来一种“异域感”“异时感”和“陌生感”。对年轻网民来说,非遗文化与他们的生活距离较大,无法对其内容的文化价值和意义产生共鸣和认同。梳理当前非遗文化传承实践发现,“重技艺轻记忆”的现象很普遍。非遗直播活动中,单纯技艺展示环节较多,缺乏对非遗内涵挖掘和蕴含集体记忆的表达。

互联网时代,在快餐化和碎片化的生活中,人们充满着怀旧情结。这就需要非遗直播尝试与网友在记忆层面达成理解和共鸣。新媒体用户的信息获取行为充满个性化,用户对于信息的获取大多是基于个人的经验、兴趣、需求与情感,这些要素构成了用户接触理解信息的前提。针对非遗文化来说,最能打动用户、吸引用户的是一种过去曾经体验过或被讲述过的情感与记忆。通过对情感与记忆的视听接受,可以调动用户产生联想回忆,进一步唤起网友们的情感共振和文化认同。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文化生态的变迁,改变了非遗文化赖以生存的原生环境。非遗直播提升了非遗文化的自信,推动了非遗文化的市场消费。如何创新形式,更好地传播非遗精彩,将值得我们不断探寻。

基金项目: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沧海遗珠—汉文化视域下的未识别族群文化艺术搜集整理与研究”(17FYS031)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王亮:媒介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新思路,《编辑之友》,2015年第6期,第47-50页。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责编:丁磊)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