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整体概况
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相比,中国纪录片产业才刚刚起步,其年度总收入只接近美国探索传媒集团的14%。
按体量大小排列,中国纪录片主要投资者依次是电视台(21.13亿)、民营公司(7.27亿)、新媒体机构(6.00亿)和国家机构(不含电视台,5.13亿)。电视台、民营公司和新媒体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新媒体涨幅最高,达到50%,新媒体机构的生产投入和收入首度超过国家机构。
电视台(含台属企业)①依然是中国纪录片最大的市场主体,仍占整个行业一半以上的市场体量。民营公司全年投入7.27亿元,收入12.36亿,分别增长12.4%和21.5%,新媒体已经晋升为第三大市场主体,2017年共投入大约6亿元,占整个行业生产投入的15%,较2016年增长了4个百分点。国家机构②整体生产略有萎缩,2017年共投入约5.15亿元,同比下降11.4%,生产投入的行业占比为13%,较2016年下降4个百分点。
2.电视台
2017年,电视行业颓态初现,电视广告首次出现负增长,但纪录片成为电视屏幕的一抹亮色,有人甚至提出“纪录片拯救电视”的观点。电视台2017年累计投入超过21亿元,总收入超过32亿元,都同比增长约14%。
专业纪录频道:投入和收视稳中有升。央视纪录频道、上海纪实频道、北京纪实频道和湖南金鹰纪实频道的年生产总投入约为5.6亿,较2016年增长11%。在广告收入逐年降低的总趋势下,各频道在积极开拓新的发展路径。
台属企业:市场活力增强。云集将来传媒(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集将来)和央视纪录频道都在市场化运作方面取得不俗成绩。2017年,公司在保留制片部与创作部核心团队的同时,新成立了产业拓展部,配合“纪实娱乐”项目开发;云集将来进一步进行客户资源的深度挖掘,为品牌在纪实类节目的整合营销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树立节目IP互动营销标杆。
省级卫星综合频道:更加认可纪录片的传播价值。2017年省级卫视更加主动地开发和传播纪录片,整体上加大了相关投入,不断淡化纪实栏目,侧重打造重点项目,节目渐趋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部分卫视在团队建设、节目制作方面已趋于成熟与稳定,但是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还相对较低,专业化的分工和营销人才依然匮乏。
3.民营公司
近五年,民营公司生产投入逐年增长,每年增长量在0.7-1.2亿之间,每年增幅在12.4%-24%之间。生产资金上,民营公司对电视台的依赖程度在降低,主要依赖政府和企业;播出端主要还是电视台,但新媒体的分量加重。从调研情况看,各公司的产能依然不足,满足不了市场对纪实内容的生产需求。
体量较大的民营公司都从传统制作机构向经营机构转化,经营范围并不限于电视台的委托制作项目,更注重自主品牌的开发,品牌意识增强,对纪实创意进行长久成系列的立体式开发。纪实IP是纪实品牌的升级,形成品牌节目矩阵,构建纪实IP,拓宽纪实产业的边界,一个数倍于纪录片产业规模的“纪实+”产业群渐见雏形,“纪实+娱乐”的节目形态和“纪实+电商”的盈利模式带来新的风向。
4.国家机构
电视台之外的国家机构2017年的总投入为5.13亿元,较前一年减少11.4%。国家机构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新影集团拥有庞大的制作力量和历史资源库;五洲传播中心越来越趋于平台化,以整合资源、国际合作、立体传播为特色;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在军事纪实题材开发、制作与运营方面具有绝对优势,都在产业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这些机构都面临着如何提升经济效益和市场活力的问题,在强化特色的基础上,将国家意志和百姓诉求、宣传任务和市场运营成功结合,以跟随产业升级的步伐。
二、纪录片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市场化
纪录片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具有与其他产业相同的共性,即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兼容。中国纪录片市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基于宣传品属性的定制市场,二是基于商品属性的节目交易市场,三是基于工具化特性的衍生市场,四是基于制播分离的委托制作市场。前面三个是一级市场,最后一个是二级市场。
中国纪录片自2010年启动产业化进程以来,以定制市场为主,委托制作市场为辅,节目交易市场一直非常单薄,衍生市场正在逐渐发力。近期我们能看见一些很好的趋势,就是各类市场都在寻求突破。
(1)定制市场
定制市场一直是大市,即基于主流意识形态和商业功能的宣教片主要依靠政府和企业投入,购买电视台和民营公司提供制作和播出服务。这类市场随着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和纪录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而波动,但是整体环境利好,市场波动性不大,整体体量呈现上升趋势。
该市场2017年的突出特点表现在:集中涌现了一批十九大献礼片;定制片在海外传播也取得了突破(《如《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此类市场仍然存在巨大的开发空间,已成为电视台填补广告下滑的突围手段,也是部分新媒体纪录片平台的重要营收途径。
(2)节目交易市场
节目交易市场一直是产业洼地。
从国际电视总公司的销售业绩看,无论是国内销售还是国际销售,2017年的总体量(发行集数、时长和销售金额)都较2016年有所提升,国内销售增幅在5-8%之间。但是纪录片在所有电视节目中的占比依然很低,而且随着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增长,纪录片的占比反倒有所下降。纪录片如何在新媒体领域变现一直是个难题,会员制付费观看的方式正逐渐被网民接受,预计这也将是未来的市场增长点。2017年良友(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始在爱奇艺尝试按照点击率分账的合作方式,收益比新媒体版权销售要好。
2017年节目交易市场的一个巨大增长点在院线纪录片,单片票房首次破亿,单片票房超过3000万的作品一年共有三部,年产量增长51.7%,年度票房增长237%。纪录电影市场从2014年开始提速,2017年终于爆出黑马,预计未来还会有一定的市场增量,每年3到5亿票房会成为常态。中国纪录片产业亟待升级,其中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繁荣节目交易市场,只有纪录片的价值能够在产品价格中得到体现,并让收益反哺内容创造与制作,产业才能升级。
(3)衍生市场
纪录片边界在实践领域不断被打破和延展,“纪实娱乐”“纪录片+”等概念流行开来,纪录片在食品、旅游、电商、娱乐、教育、博物馆、公益等不同行业发挥重要作用。
在IP时代,纪录片也可能本身不被当做商品出售,它只是一个IP生长点,或者只是一个营销工具,很难用传统的市场概念对其进行界定。纪录片被拓展成为一个纪实工具,纪录片工具化、平台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盈利模式也日趋多元,因此衍生出不可预测的市场空间。新技术也在创造新市场,纪录片衍生品开发和线下其他合作越来越多。例如4K和VR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类、文物类节目带来新的市场空间,或者结合文创开发线下展览等。
(4)委托制作市场
委托制作市场是行业资源的二次分配,属于内部二级市场,对产业规模拉动有限,利润空间也相对有限。
此类市场主体主要是央视和民营公司,前者负责投资和传播,后者负责生产。
前两年委托制作市场一度出现萎缩局面,2017年又重新回暖,央视纪录频道和其它频道的委制内容都出现增长。这类市场是中轻体量民营公司的发展支柱[如亿像东方(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麦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大公司往往当做均衡生产的一种配置品(如北京三多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大陆桥文化传媒集团),委托制作市场对产品一级市场依赖程度比较高。以上市场形态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融合的,其构建起一个立体化的市场格局。2017年广受关注的《了不起的匠人》《了不起的村落》就是一个各类市场成功融合的案例。
2.工业化
产业化的本质是工业化。它意味着专业化的生产、不同于传统手工作坊的分工协作,有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才能算是产业。
中国纪录片产业有独特的生成机制和内涵,它和其他文化产业类型(如电影产业)既有共性,也有很大差异,必须放在自身发展逻辑和价值评价体系中加以考察。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始终交织着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多重合力,不同时期又有各自的主导逻辑,在发展轨道上不断叠加新的驱动力,据此我们可将中共领导下的纪录片发展历程分成四个阶段:政治绝对主导阶段(1938-1976)、审美驱动力叠加阶段(1977-1998)、市场驱动力叠加阶段(1999-2009)、产业驱动力叠加阶段(2010—今)。
中国纪录片产业化进程开启于2010年底,标志性事件是两个:《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它们使纪录片产业发展具有了两个必备的前提条件,即政府支持和行业内的分工协作。中国纪录片产业的核心推动力一是政策,二是电视台制播分离。央视纪录频道作为一个背负国家使命的专业纪实频道,从开播之初就将很大一部分生产职能从电视台剥离出去,具有史无前例的改革力度。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纪录片产业链已经形成,涉及纪录片创意、制作、市场推广、播放全流程,形成了多种产业主体分工明确、协作互补的产业格局。制作过程的内部分工也越来越精细,调研环节越来越被重视,专业校色成为基本流程,声音制作是较早实现专业分工的工种,出现一批像北京沐肆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吾爱吾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响鼓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凡夫声舍影视制作(北京)有限公司等提供纪录片声音设计与制作服务的公司。新技术(如航拍技术进步和航拍成本的降低)也在助力纪录片工业化。2017年《创新中国》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模拟已故声音艺术家李易的声音为纪录片配音,引发配音职业未来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讨论。不可否认,与故事片、电视剧相比,目前中国纪录片的工业化程度依然较低。产品生产标准含混,甚至没有标准。这种现象既影响扩大生产规模,也影响节目品质、市场销售和传播效果。
中国纪录片经过近十年的产业化进程,“跑马圈地”基本完成,提升市场占有率的规模化成本越来越大,中国纪录片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尚未有效的对接和运转,产业化进程仅仅是个开始,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产业价值链的开发与拓展,尤其是对于纪录片行业标准的建立,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也是另一个新的起点。
3.产业服务
中国纪录片产业相对蓬勃的一面,还体现在产业服务方面已经拥有了一批具有产业服务属性的平台、文化空间、节展和行业协会等,如纪录中国、东山纪录片小镇、四川电视节、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首都纪录片发展协会等。借助这些平台和资源,不同产业主体之间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分层互补、联合共享已经成为不同产业主体的共识。
(1)方案预售与提案会
作为国内首个引进方案预售国际模式的节展,广州纪录片节已成功促成120多个国内外纪录片方案获得投融资及播映机会,其中包括《归途列车》《千锤百炼》《我的诗篇》等知名纪录片。2016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创立“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中国梵高》2014年在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方案预售环节拿到国际投资,并实现国际预售,成片后入围2016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并在荷兰部分院线公映。
从2016年开始设立的东山提案会,虽然是这类活动中较为年轻的一个,但其定位于“新鲜”,重视跨界,注重给纪录片行业提供新元素,特点鲜明,也颇有成效。根据组织者的回访进行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2月底,《爷爷天团》《江桥梦》《随波逐流》《零零后》等4部作品借助提案会成功融资。这些提案人都纷纷表示,希望带新的项目继续参加东山提案会。CCDF-8第八届华人纪录片提案大会(CNEXChineseDocForum)2017年迈入第八个年头。CNEX(华人新世代)相对更看重纪录片的文化价值,关注华人社会文化的转变,寻找普世议题、观察纪录片说故事方式的演变,并举办工作坊及讲座,帮助创作者衔接世界市场。
(2)传播推广
与故事片、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相比,纪录片是相对小众的类型。纪录片的传播渠道虽然很多,但是如何有效到达受众跟前、实现有效传播,依然是一项艰巨任务和长远工程。
纪录中国理事会2017年继续秉承“帮助纪录片从业者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资源,探索纪录片可持续化发展之路”的理念,开通《纪录中国》栏目,开展第二届“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评选活动,并打造全球首个“一带一路”全媒体短视频平台。从推广方式看,名人拉动效应依然是不错的策略。《二十二》票房的成功离不开众多知名电影公司的义务推广;2017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因为雅克·贝汉的出席而比之前更受关注。
(3)专业化、国际化人才培养
中国纪录片人才荒的问题依然没有缓解,甚至有加剧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新生力量供应不足,不同机构之间人才竞争、人才流动加剧;另一方面则是缺少专业化、国际化人才,当前的人才队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传播需求。这一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宏观层面整体改善人才成长环境,也需要微观操作层面实施各类人才成长计划,五洲传播中心、CNEX、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
此文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课题组成果,北京师范大学交叉学科课题“国际语境下中国纪录片品牌建设”成果
注释:
①统计范畴含台属企业。
②包括五洲传播中心、新影集团、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国家大剧院、军队电视宣传机构、华风影视和各电影制片厂等。
(作者任伯杰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樊启鹏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责编: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