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丹林纾以翻译域外小说名世,而且,他.."/>
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外质而中膏,声希而味永

外质而中膏,声希而味永

时间:2024-11-08 01:03:25


    撰文/郭丹

林纾以翻译域外小说名世,而且,他的古文创作也同样令人瞩目。他自己也曾说过:“生平自信,惟文而已。”对于古文创作,林纾不但有理论,更有创作实绩。《春觉斋论文》集中体现了他的古文理论,其中的《应知八则》对意境、识度、气势、声调、筋脉、风趣、情韵、神味等范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论文十六忌》中指陈古文必须规避的十六种弊端,等等。可以说,林纾对于古文理论,不但颇具会心,而且建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而《畏庐文集》及续集、三集等,则是他古文创作实践的成果。其中《苍霞精舍后轩记》就是其颇有代表性的一篇。

林纾早年家道困顿,从小尝过穷困生活的滋味。十六岁时还到台湾帮助父亲经营生意,经历过弟弟秉耀的离世。因此林纾深知生活的不易,对生活、亲人、朋友都有一份很深的爱心,《苍霞精舍后轩记》(下称《后轩记》),就是为抒发自己这种深沉的感情所记。

1882年,三十岁的林纾一家由福州琼河迁居闽江北岸的苍霞洲,此后,林纾在这里度过了十五年的时光,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恬静愉悦的岁月。苍霞精舍后轩是林纾旧居,是他们一家生活起居之所。后来,林纾举家迁走,旧居改建为一所新式学堂——苍霞精舍,主要传授英文、算学、古文等,精舍聘请林纾来讲授《毛诗》《史记》,每隔五日一至。林纾是个情感丰富的人,他多年远离家乡,客居京津、沪杭等地,最不能忘却的是乡情、亲情、友情。“遥想故园春半后”,苍霞精舍后轩老屋,让他难以忘怀,林纾满怀深情地称其为“身是台江老钓家”。

林纾在《春觉斋论文·述旨》中说:“下至欧公之《泷冈阡表》、归震川之《项脊轩记》,琐琐屑屑,均家常之语,乃至百读不厌,斯亦奇矣。虽然,叙细碎之事,能使熔成整片,则又大难。”并对《泷冈阡表》和《项脊轩记》作细细的剖析,颇得其文三昧。林纾说“震川力追欧公,得其法乳,故《项脊轩》一记,亦别开生面”,他自己作《后轩记》,是“力追”欧公、震川,但又别具一番新面目。他在《孝女耐儿传序》中说:“余尝谓古文中叙事,惟序家庭平淡之事为最难着笔。”此乃林纾自身创作实践所悟出的体会。

正如归有光的《项脊轩记》一样,林纾《后轩记》也记家庭生活琐事。家庭琐事,虽随处可见,但要写好、写得有感情,实属不易。琐琐屑屑,即是生活细节。要在“平淡之事”中显出不平淡来,主要关涉到细节的选摭。《后轩记》所摭取的生活细节,全是居家生活琐事,却不平淡。如其中追叙母亲和妻子往日的生活:“宜人病,常思珍味,得则余自治之。亡妻纳薪于灶,满则苦烈,抽之又莫适于火候,亡妻笑。母宜人谓曰:‘尔夫妇呶呶何为也?我食能几?何事求精?尔烹饪岂亦有古法耶?’一家相传以为笑。”此细节,仅是家庭生活中一件小事罢了,然而写治“珍味”,重在写“母宜人”。林纾之母本是大户人家女儿,其父为太学生陈元培,其家先世于明代为显宦,乃是“书香门第”,只是后来破落了。这里写亡妻不善把握火候,说明家里“珍味”不常有,难得碰到一次,烹调无经验,所以显得笨拙。母亲一番话语,并非嗔怪,乃是安慰,其声口慈祥,如春雨润物,宽厚淳朴由此可见。这正如林纾评归有光文所说的:“叙母之持家礼下,及琐琐屑屑之事,闭目思之,情景如绘。”(《古文辞类纂·传状类》)以此评林纾自己的叙写,也非常恰当。这个细节,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宛若平生。其中的“亡妻笑”与一家“笑”,细腻而具深意:尽管贫苦,然生活的乐趣,亲情的融洽——苦中也有乐,都在这“笑”中表现出来。读者亦可从其笑声中得其神、气、情之所在。然而当年家庭生活中的这点欢乐,如今回忆起来,只徒增悲梗。此恰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薑斋诗话》)。林纾对于母亲感情极深,其母病重,他曾一连九天每夜“必四鼓起,爇香稽颡于庭。而出,沿道拜祷,至越王山天坛上,请削科名之籍,乞母终养。”母病逝后,林纾又守丧六十日,“夜必哭祭而归苫”。因操劳过度,几次晕倒,既是孝顺,又见其与母亲的感情之深。

文中第二个重要的细节着重写亡妻,以女儿雪相衬托:“每从夜归,妻疲不能起,余即灯下教女雪诵杜诗,尽七八首始寝。亡妻病革,屋适易主,乃命舆至轩下,藉鞯舆中,扶掖以去。至新居,十日卒。”林纾十八岁时,与同县刘有棻之女刘琼姿结婚。婚后,林纾长期染病咯血达十年之久。刘琼姿与林纾相濡以沫,度过了最为艰难的岁月。上引之描写,可与林纾《亡室刘孺人哀辞》写其亡妻相照映:“余病时,积夕亡睡。孺人方孕女雪,羸苶不能自胜其躯。余怜之,病中至无敢微呻,偶呻,孺人辄问,预置茗具爇火以进。残月向尽,雁声自远而近,余戏孺人:‘鬼啸乎?去尔无多日矣!’孺人悽然莫应。更七日,余幸能步。孺人夜四鼓即起,作糜食余。久之,余乃应时而饥,孺人已秉烛举案候床下,不差晷刻。”林纾卧病,其妻虽身怀六甲,还照拂如此,而且长年累月如此,怎不令人感动?在这篇《哀辞》中,林纾还选取一个细节写其亡妻的心细:“余夜起祷越王山,值雨,孺人灭烛坐候,豫以水渍户中枢,令勿戛以惊太宜人。”林纾为母夜祷归家,其妻夤夜等候,生怕开门时门柱声惊醒其母,预先用水浇湿门枢,使其无声。其妻心细如发,对丈夫、婆母孝敬、贤淑如此,的确令人感叹。因此,作者临轩回忆,对亡妻操劳过度去世极其哀痛。文中语极平淡,然隐藏无限哀痛。正如后人所评,这种浓得可以“拧出泪水的哀情却正是凭着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细节的选摭,不但体现在家庭琐事上,也体现在对环境的描述上。文章最后一段写道:“栏楯楼轩,一一如旧。斜阳满窗,帘幔四垂,乌雀下集,庭墀阒无人声。余微步廊庑,犹谓太宜人昼寝于轩中也。轩后严密之处,双扉阖焉;残针一,已锈矣,和线犹注扉上,则亡妻之所遗也。”“如旧”是文眼,景物如旧,人已逝去,这是多么令人痛楚的事情。“犹谓”,母宜人已逝,然作者犹觉她仍在;“阖焉”,说明过去是常开的,因斯人已去,如今已阖;“残针”“已锈”,明其久无人用,故残、锈;“犹注”,针仍插在柱子上,人已物故。这些都是细节,写出变化。犹如六朝时期潘岳的《悼亡诗》所写:“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遗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林纾的文字极其平淡,无华丽繁采的词汇和句子,却特别感人,充满着情感的张力。

林纾此文,善于熔写景、叙事、抒情于一炉。文章从写景起笔发端:“建溪之水,直趋南港,始分二支。其一下洪山,而中洲适当水冲,洲上下联二桥,水穿桥抱洲而过,始汇于马江。苍霞洲在江南桥右偏,江水之所经也。”苍霞精舍的地点,在闽江北岸。此段所写有近景,有远景。可以想象,林纾居于苍霞精舍后轩时,常凭轩而望。近景,放眼出去,是咫尺之外闽江中的小岛——中洲,还有横贯中洲连接对岸仓山和台江的二桥;远景,是闽江上游西边的洪山,下游是东边接近闽江入海口的马江(马尾)。“水穿桥抱洲而过”几个字,极省俭又形象地写出苍霞洲的美丽。林纾曾有诗写这里的环境和生活:“道人种竹满霞洲,七月新凉似晚秋。记得四更凉雨过,居然披上木棉裘。”福州的夏天是非常闷热的,而苍霞洲却如此凉快。镜头推进,“后轩”之内,又是另一番景色:“余家洲之北,湫隘苦水,乃谋适爽垲,即今所谓苍霞精舍者。屋五楹,前轩种竹数十竿,微飔略振,秋气满于窗户,母宜人生时之所常过也。”“后轩”的位置、大小,如在画前。由此自然地引出人——母宜人、余及亡妻。一切景语皆情语,开篇的写景,即蕴含着作者对故乡旧居的无限眷念之情。

环境的反差常常衬托出感情的沉重。前写“母宜人生时之所常过也”,后写“庭墀阒无人声”。这是“有人”与“无人”的反差。第二段写出一个有青竹、有微风、有人活动、有笑声的温馨的环境,第四段则是一个阒无人声、双扉阖焉、残针已锈的冷清、肃杀、伤感的环境。这是环境的反差。强烈的反差,衬托出作者面对旧居油然而生物是人非的痛楚。
   

叙事可以融进深情。林纾主张“于布帛粟米中述情”。“布帛粟米”,即家常生活,细小琐屑,它不是宏大叙事,却可见人际之间的真诚关系和人物的品行与性格。家庭生活,最亲近者莫过于父母、妻子、儿女。最难忘者,莫过于与他们生活相处过的点点滴滴。在《亡室刘孺人哀辞》中,林纾还写了一件往事:“孺人因而病革,女雪露香告天以刀劙臂,和药以进。越三日,孺人卒,至死不闻女雪之事也。”女儿希望母亲病愈,竟割臂取血和药,真是孝敬之心,苍天可鉴。在哀悼其妹的《高氏妹哀辞》中,写其弟秉耀去世后,“每闻妹归宁,余喜辄出里门迎候。妹笑则母怿,余恒窃语妹,见母时幸勿语及亡弟,妹闻言辄泣,顾如余意,面母咸阳为愉色”。其妹之“笑”,是为了安慰其母;其弟夭亡,为不使其母伤心,要强忍悲痛,“阳为愉色”,不但孝顺,而且心细。在为其殇子林钧所作的《钧圹铭》中,林纾记及应兴化知府张僖之聘分校试卷,“有某生怀百金过予,冀夤缘得首列。李惺庵方招余饮钓龙台。钧出见,让某生曰:‘吾自知人事迨此,未见家君受此君也。文高太守自得之,胡戚戚奔走如是。’”林钧见有人欲贿赂其父,竟义正词严地责让之。林纾自己不做官,儿子做官,也教育他要“心心爱国,心心爱民”(《示儿书》)。在墓志铭中特记此一事,对于儿子的为官之道,林纾是可以放心的了。这些,都是生活小事,然而就在这些琐碎家庭小事中,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林纾曾说:“文章当使伏流在内,一线到底。”(《文微·通则》)《后轩记》主线是记“后轩”,“伏流”则是悲情,且一贯到底。在结构上以写“后轩”为中心,是空间环境,又环环相扣。起笔写闽江,引出苍霞洲,由苍霞洲而有精舍与后轩之所在。后轩为居家之所,当然联系到人。写母宜人之居而与庖厨相连,由庖厨自然叙述治珍味。此乃由物及人。母亲去世后,二轩通而为一,又自然过渡到亡妻和爱女。最后写后轩重游,睹物思人,抒发无尽的悲哀。“叙细碎之事,能使熔成整片,则又大难”(《春觉斋论文·述旨》)。把细碎之事熔成整片,得益于巧构之思。《后轩记》即如此。林纾认为古文之法“必意在言先,修其辞而峻其防,外质而中膏,声希而味永”(《国朝文序》)。像《后轩记》这样的文章,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有充实的内容,充满着感情,正是他“外质而中膏,声希而味永”的实践。

林纾曾评论归有光《项脊轩记》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古文辞类纂·杂记类)“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有极深的感染力,收到极好的效果。“巧于叙悲,自是震川独造之处”(《归震川集序》)。或许可以说,林纾就是沿着归有光的路子走来的。林纾的《后轩记》,与归有光的《项脊轩记》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读归有光的《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祭外姑文》《女如兰圹志》,再读林纾的《先妣事略》《亡室刘孺人哀辞》《高氏妹哀辞》《钧圹铭》等,归、林二者在立意、手法和风格上的很多相似之处,的确宛然可见。

林纾虽是翻译家,然而他最自诩的是古文。他的古文在当时的确影响很大,时人谈论古文,常师法林纾。钱基博说:“当清之季,士大夫言文章者,必以纾为师法。”(《现代中国文学史》)对于古文,林纾之志,是要上承左、庄、班、马、韩、柳、欧、曾之精髓,下继桐城派、归有光之风格。桐城派殿军大师吴汝纶读林纾古文,竟以苏洵《上欧阳内翰书》称赞韩愈文“抑遏蔽掩,能伏其光气者”之语称道林纾文章。林纾在《古文辞类纂·杂记类》中曾评价说:“文语家常琐事,最不能工,唯读《史记》《汉书》,用其缠绵精切语,行之以己意,则神味始见。欧公之《泷冈阡表》,即学班、马而能化者。震川此文(指《项脊轩记》),亦得《汉书》之力,改其面目,不期而类欧。”由此可知,从《史》《汉》、韩、欧,到归震川,林纾认为是一脉相承的。而他,又是直承归有光的。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林纾在给友人李宣龚的信中自负地说:“六百年中,震川外无一人敢当我者。”(《林畏庐先生手札》)其自信如此也。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