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小贝明代的性灵文人——主要包.."/>
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明代性灵文人的诗歌追求

明代性灵文人的诗歌追求

时间:2024-11-08 12:44:46


    撰文/李小贝

明代的性灵文人——主要包括唐顺之、徐渭、李贽、汤显祖、公安三袁、陶望龄、江盈科、钟惺和谭元春等人,对诗歌情感的表现范域进行了不断的开拓和“探底”。他们以“世情”为诗性情感,把庸碌人生、琐碎生活、平常心情诗意化,创作出了一批新鲜活泼、具有浓浓世俗气息的诗歌作品。他们的这种尝试,不仅推翻了前后七子建立的摹拟王国,率领诗坛走出了复古的迷障;更是对以“诗言志”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正统诗学理念的挑战,在完善中国古典诗歌的情感表达经验、平衡诗歌文化生态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而性灵文人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对“自由”持之以恒的追求息息相关。如果说先前的诗人们在努力地汲取古人的智慧成果,用前人的思想、技法指导自身的诗歌创作,以使诗歌获得社会的认同从而流芳百世,性灵文人们则以“无法为法”,努力摆脱古人、成法、学问等的一切束缚,试图为诗歌营造一个独立、轻松的创作环境。

一脱古人之缚

“见从己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袁宏道《与张幼于》,《袁宏道集笺校》卷一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502页)是性灵文人针对当时文坛上风行的复古运动而提出的。在当时“黄茅白茅,弥望如一”的诗文创作中,性灵文人试图用一己之性灵扶救文坛“缩缩焉循而无敢失”的状况,因此,击破复古派的理论根基,就成为性灵文人的首要任务。同时,对古人的脱离,也是他们坚持诗歌情感的自然性、个体性、真实本性的自然选择,是使诗人的情感表达获得充分自由空间的有效保证之一。

“脱古人之缚”首先表现在对古之贤人、圣人的颠覆上。李贽《藏书》云: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人之是非人也,亦无定论。……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馀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然则予之是非人也,又安能已!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李贽文集》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2000,7页)

在李贽看来,即使是被拜在庙堂的孔子,也并不能成为天下之是非的评判者。是非标准因人而异,因时而变,而不应是僵化的、不可更易的固定标准。对“标准”的质疑,也就意味着对自我的重视。每一个人的“自然之性”,才是“自然之真道学”(李贽《读史汇·孔融有自然之性》,《李贽文集》第一卷,87页)。遵从自身的意愿,自我情感的要求,才是每一个人最真实的是非标准。

其二,“脱古人之缚”还表现在不盲目地崇尚经典。“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李贽《童心说》,《李贽文集》第一卷,92页),这句话对于道学之士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在这里,李贽瓦解的不仅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更是对当时整个社会存在的颠覆。在以这些圣贤文章为思想和行为标准而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的时代,对其思想的毁灭更甚于对人身的摧残。李贽的批判可谓大胆,且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如果人们都能保持自己的童心,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一个新世界的创造或许指日可待。遗憾的是,李贽个人的力量终究没能担负起这历史的重任,在他之后,虽然有汤显祖、公安三袁、竟陵派等人继承其思想继续呐喊,但几千年的陈疾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扭转,一直到“五四”运动,李贽等人的思想才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一个新的世界才建立起来。

其三,“脱古人之缚”也要摆脱古语的束缚,这一思想主要集中在袁宗道的《论文》(上)中。宗道认为:“达不达,文不文之辨也。”袁宏道认为,孔子论文,也讲究“辞达而已”,所以“辞达”是古人作文的一个重要标准。但今天(明代)的文人在“学古”时偏偏不学古人的思想精髓,而专注于古文中的古语。况且,古人也并没有用古语来写文章的癖好。今人看来是“古文奇奥”的,或许在古时也只是街谈巷语的大白话而已。再者,“口舌代心者也,文章又代口舌者也”(袁宗道《论文上》,《白苏斋类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83页)。在“心”“口舌”“文章”这三者之间,原本已有多重障碍,纵使文章写得再显畅,也早已与“心”最初的意思有了隔阂,所以,能明明白白地把心中所想表达出来已属不易,又何必非要取秦、汉时期的名衔来装饰自己的诗文,使人读之,不翻阅《一统志》就很难明白是哪个时期的地名、官名。这种做法无异于“缀皮叶于衣袂之中,投毛血于肴核之内也”(同上,284页),是历史的倒退。袁宗道从语言上对复古者进行批判,可谓是抓住了关键所在,郭绍虞也说:“伯修以摘古字句为王李之病,可谓一针见血之谈。”(《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417页)

因此,在反对古人、古文、古语的基础上,性灵文人们建立了一种比较进步的“诗文递进”观。屠隆认为,“天地有劫,沧桑有改”,既然这些先于人类的物质性存在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那么“诗之变随世递迁”就是自然的事情。所以“政不必区区以古绳今,各求其至可也。论汉、魏者,当就汉、魏求其至处,不必责其不如《三百篇》;论六朝者,当就六朝求其至处,不必责其不如汉、魏……宋诗河汉不入品裁,非谓其不如唐,谓其不至也。如必相袭而后为佳,诗止《三百篇》,而删后果无诗矣?至我明之诗,则不患其不雅,而患其太袭;不患其无辞采,而患其鲜自得也。夫鲜自得,而不至也。即文章亦然,操觚者不可不虑也”(《论诗文》,蔡景康编《明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270-271页)。相较于屠隆的温和,袁宏道的诗文进化观就显得更为激励:“世道既变,文亦因之”“古何必高,今何必卑哉?”(《与丘长孺》,《袁宏道集笺校》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85页)甚至“世人喜唐,仆则曰:‘唐无诗’。世人喜秦汉,仆则曰‘秦汉无文’。世人卑宋黜元,仆则曰‘诗文在宋元诸家’”(《与张幼于》,《袁宏道集笺校》卷一一,501页)。由于一味地强调不依傍古人,见从己出,袁宏道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失误。其实,对于他的这种“矫枉过正”,我们应该抱以历史的理解。在历史中,不管是社会改革还是文学改革,都是一个先“破”后“立”的过程。破得越粉碎、越彻底,才能重建得越迅速、越干脆。袁宏道担当起了这个“彻底的粉碎者”的角色,不管是偏激的文学进化观,还是作为武器的性灵,他的最终目的都在于还诗坛一个朗朗晴空。

推翻先前的所有,并不是袁宏道等性灵文人的本意。他们反的并不是“古”本身,而是七子派所“复”的方法和形式。程序化、模板化的“复”使诗歌创作成为鹦鹉学舌,诗人的真个性、真性情消失殆尽,诗歌的生命也就无从言说了,这也是前后七子掌控的明代诗坛萎靡不振的原因所在。所以,性灵文人试图推翻以古之圣贤人为是非的标准,推翻经典的权威地位,摆脱古语的束缚,把诗性之情重新回归为个体的自然性情。

二脱成法之缚

为了使诗情的表达能够充分达到自由自在的状态,在清除了“古”的障碍后,性灵文人还提出诗文的创作应不受任何形式、成法的束缚。不管是声律、平仄、对偶还是诗体格式,这些外在的格套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到诗歌情感的表达,而“性灵”的追求是自由,“信口而出”“直抒胸臆”才是诗文理想的表达方式。

唐顺之首先表达了对声律的排斥:即如以诗为喻,陶彭泽未尝较声律,雕句文,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自有诗以来,其较声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无如沈约,苦却一生精力,使人读其诗,只见其捆缚龌龊,满卷累牍,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答鹿门知县二》)

沈约苦心积虑“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太多外在的考虑限制了情感的真实和自由表达,而陶潜以手写心,真情而出,便是令人叫绝的天下奇文。所以,情感天生无拘无束,诗歌情感的表达也理应忠实于自身。

汤显祖因在“情理”问题上所呈现出来的调和姿态而备受争议,但在“至情”与“形式”的问题上,汤氏却走了一条较为极端的道路。历史上有名的“沈汤之争”就是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王骥德《曲律》记载:

临川之于吴江(沈),故自冰炭。吴江守法,斤斤三尺,不欲令一字乖律,而毫锋殊拙。临川尚趣,直是横行。组织之工,几与天孙争巧。而倔曲聱牙,多令歌者舌。吴江尝谓:“宁协律而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协,是为中之之巧。”曾为临川改易还魂字句之不协者。吕吏部玉绳(郁蓝生尊人)以致临川,临川不择。复书吏部曰:“彼恶知曲意哉!余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其志趣不同如此。郁蓝生谓临川近狂而吴江近狷,信然哉!

按照汤氏的想法,情感应该不受拘束,自由自在地抒发,以固定的、机械的音律来限制人的情感,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所以,宁可“拗折天下人嗓子”,也绝不为格律的工整而放弃情感的自由表达。

袁宏道则在充分认识到“法”对于诗情表达的挟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其“无法之法”的思想。袁宏道认为复古派的主要弊端,就在于对“法”的过分提倡:

近代文人,始为复古之说以胜之。夫复古是已,然至以剿袭为复古,句比字拟,务为牵合,弃目前之景,摭腐滥之辞,有才者屈于法,而不敢自伸其才;无之者拾一二浮泛之语,帮凑成诗。智者牵于习,而愚者乐其易,一唱亿和,优人驺子,共谈雅道。吁,诗至此,抑可羞哉!夫即诗而文之为弊,盖可知矣。(《〈雪涛阁集〉序》,《袁宏道集笺校》卷一八,710页)

“法”给无识之人提供了可乘之机,限制了有识之人性情和才能的自由发挥,不仅造成了诗界的混乱,更是对诗歌创作的戕害。袁宏道在《答张东阿》一文中提出,唐诗之所以千岁而新,就在于它不跟随前人脚跟,即使前面有六朝、汉、魏的诗歌成就,但“虽慕之,亦决不肯法”,“唐人之妙,正在无法耳”(《答张东阿》,《袁宏道集笺校》卷二一,753页)。他在《答李元善》中也说:“文章新奇,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句法、字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此真新奇也。”(《袁宏道集笺校》卷二二,786页)但需要注意的是,袁宏道所讲的“无法”,并不是将人置于真空之中,不依凭任何事物,不汲取任何营养,而是反对只学习形式,而不领会其中内含的精髓:

善画者师物不师人,善学者师心不师道,善为诗者师森罗万象,不师先辈。法李唐者,岂谓其机格与字句哉!法其不为汉、不为魏、不为六朝之心而已,是真法者也。(《叙竹林集》,《袁宏道集笺校》卷一八,700页)

综合来讲,宏道的“无法之法”主要包含三层意思:其一,“无法之法”要求与时俱进。“世道既变,文亦因之”,《周书》《大诰》《多方》等是古代的告示,今天却不能把它们做告示用了,《诗经》中的郑风、卫风等,相当于古代的淫词艳曲,也很难想象把其中的字句用在现在的民歌之中,所以,“人事物态有时而更,乡语方言有时而易,事今日之事,则亦文今日之文而已矣”。其二,“无法之法”要求不拘格套。“格套”是“性灵”的死敌,《叙梅子马王程稿》一文曰:“诗道之秽,未有如今日者。其高者为格套所缚,如杀翮之鸟,欲飞不得;而其卑者剽窃影响,若老妪之傅粉。其能独抒己见,信心而言,寄口于腕者,余所见盖无几也。”(《袁宏道集笺校》卷一八,699页)此处所讲的“格套”,是复古派所制定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作文法则。此外,对于一些文人以袁宏道的创作作为模拟范本的做法,他本人也极力要求打破,“近日有一种新奇套子,似新实腐,恐一落此套,则尤可厌恶之甚”(《答李元善》)。“不拘格套”,就是创作时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情感、字词完全从胸臆间流出,所谓“见从己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机自己出,思从底抽”是也。其三,“无法之法”提倡扩大诗歌的表现范围。袁宏道认为江进之的诗穷新极变,物无遁情,“言今天所不能言,与其所不敢言者”(《〈雪涛阁集〉序》)。在评价欧、苏时,他认为两人“于物无所不收,于法无所不有,于情无所不畅,于境无所不取,滔滔莽莽,有若江湖”(同上)。在《与丘长孺》一文中,他也提到:“古有不尽之情,今无不写之景。”这些言语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思:诗歌应挣脱外在“法”的约束,尽可能地拓展表现领域,求新、求奇、求变。

三脱学问之缚

在对待“学问”的问题上,性灵文人们有着不同的见解。

唐顺之主张用知识涵养本心和德性,他在《与项瓯东郡守》一文中云:“夫弟所谓充拓者,亦非如由赤子之心扩而充之说。盖赤子之心,本自冲扩得去,本自能大,有一分不能充拓,皆是未尽此心之量耳。中庸曰:‘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德性本自广大、本自精微、本自高明、本自中庸,人惟为私欲障隔,所以不能复然,故必须道问学以尊之耳。此千古学问之的也。”(《荆川先生文集》卷五,四部丛刊本)“赤子之心”和“德性”本具有广大、高明等特性,但由于被私欲所迷惑,不复有本来之面目,所以荆川主张用学问来顺导人心,使之重归于本性。

徐渭的“真我”则摒弃经史学问。《南词叙录》中云:“夫曲本于感发人心,歌之使奴童妇女皆喻,乃为得体,经子之谈,以之为诗且不可,况此等乎?直以才情欠少,未免辏补成篇,吾意与其文而晦,曷若俗而鄙之易晓也。”(《〈南词叙录〉注释》,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49页)徐渭认为,创作要从人心自然流出,“经子之谈”与创作无益,只有才情短缺的人,才会用学问来妆点门面。

李贽在对待学问上存在着矛盾的态度,在《童心说》中讲童心容易受到“闻见道理”的影响而丢失。而“闻见道理,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

从这句话来看,李贽似乎表达了童心与学问的矛盾,人心受了“闻见道理”的蛊惑之后,则所行所言不再是自身心性的真实呈现,而成为苟合于世俗的假人、假言、假事、假文。由此环环相扣,整个世界成为一个虚假的存在,人们不再思考何为优,何为劣,只是随人妍媸,随犬吠形。但他又马上笔锋逆转,在童心与“闻见道理”之间开辟出了一项特例,即:古之圣人是读书的,但读书之后依然能保持童心不灭,况且,如果读书会遮蔽学者的童心,那么圣人还干嘛要著书立言呢?可见,童心与读书之间并非没有可以调和的馀地。李贽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但对于这个悖论并没有提出解决的方案,转而又去谈童心被遮蔽后给创作带来的不良后果,即“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童心说》)可见对于学问,他还是有着防范心理的。

其实,学问不过是被人所用的中性工具而已,工具是用来救人还是杀人,完全在于所用之人的倾向。或如荆川主张用文学来清洗情感中的私欲,或如徐渭认为人的先天才情就足以担当艺术创作的大任,学问的使用只是才情欠缺的表现,或如李贽的左右摇摆不定,都充分证明了学问的中立性,关键在于使用者的立场和态度。

因此,从整体来看,性灵文人要摆脱的“学问”之缚,是学习和使用学问的僵化方法。学问切忌盲目的堆垛和填塞,而是要含英咀华,吐故纳新,如“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三,凤凰出版社,2009,251页)。在对待学问的态度上,袁宗道有着比较全面的认识。

袁宗道在其《论文》中首先犀利地指出,复古派的病源其实不在于模拟,而在于“无识”,这就明确了学问的不可或缺:

今之文士,浮浮泛泛,原不曾的然做一项学问,叩其胸中亦茫然不曾具一丝意见,徒见古人有立言不朽之说,有能诗能文之名,亦欲搦管伸纸,入此行市,连篇累牍,图人称扬。夫以茫昧之胸而妄意鸿巨之裁,自非行乞左马之侧,募缘残溺,盗窃遗失,安能写满卷帙乎?试将诸公一编,抹去古语陈句,几不免曳白矣。(《论文下》,《白苏斋类集》卷二○,285页)袁宗道这段文字可以说是点出了晚明时期整个社会的文化风气。当时众多的文士、山人之类,不专注于学问,却妄图以投机取巧的方法获取名利,长此以往,造成了文化上的恶性循环,而“无识”是他们共同的病源。他们就如戏子一样,“心中本无可喜事,而欲强笑;亦无可哀事,而欲强哭”(同上)。所以,盗窃古人的文字来表达自身虚假的情感,也就成了必然之事。

鉴于复古者的这个病源,宗道最后得出了“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的结论。如果说《论文》是宗道理论中的“破”,而《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则是破坏之后的重新建“立”:

本不立者,何也?其器诚狭,其识诚卑也。故君子者,口不言文艺,而先植其本。凝神而敛志,回光而内鉴,锷敛而藏声。其器若万斛之舟,无所不载也;若乔岳之屹立,莫撼莫震也;若大海之吐纳百川,弗涸弗盈也。其识若登泰巅而远,尺寸千里也;若镜明水止,纤芥眉须,无留形也;若龟卜蓍巫,今古得失,凶吉修短,无遗策也。(《白苏斋类集》卷七,92页)

宗道此处所讲的“本”,就是“器识”,就是学问,或者是其在《论文》中提到的“叩其胸中亦茫然不曾具一丝意见”的“意见”,它类似于树之“根”,室之“基”,山中之“良玉”,渊中之“明珠”,有此“器识”,才可发而为文而文不朽。在公安派研究中,学者们对于“器识”内涵的阐释并不多,易闻晓在其《公安派的文化阐释》一书中首次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他认为,“器”具有虚、直、大的特点,“这种高出世表的‘器识’就是一个毫无挂碍的无事心胸,一付绝去情识的虚廓胸怀,一个不生不灭的常寂之体,一片无死无生的本地风光”(齐鲁书社,2003,120页)。易闻晓对“器识”的理解比较抽象,主要原因是他先入为主地认为袁宗道用于修养自身和向世人推广的,即其论中所主张的学问,是佛禅之学,这就使他顺理成章地把“器识”也理解为一个“虚空之器”。易的这种理解有待商榷之处,袁宗道所主张的是否是“佛禅之学”也待考究。其实,在春秋战国的学说流传下来之后,我们已很难一锤定音地认为某位学者的思想属于某家,很多时候,儒、道、法、墨、阴阳等诸家学说已经沉淀在族人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互相交混,难解难分。所以,说袁宗道主张的学问是佛禅无疑,不如说就是“学问”,是一种需要读书、识理、思考、沉淀、升华的知识和人类精神文化(从“大其识者宜何如?曰:豁之以致知,养之以无欲”一句也可印证笔者的观点。本句出自袁宗道的《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并不狭隘地限于某家某派。再者,如果我们再深入下去,就会发现袁宗道所谓的“器识”并不是不分彼此的一物,“器识先矣,而识尤要焉。盖识不宏远者,其器必且浮浅;而包罗一世之襟度,固赖有昭晰六合之识见也”(《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白苏斋类集》卷七,92-93页)。《易·系辞》曰:“形乃谓之器。”因此,笔者认为,“器”就是“形”,也就是人本身,它包含人的器量、风度、气质、性情、品格等因素。“器”的某些成分天生而来,很难变化,而某些要质又可以因学问、环境、阅历的改变而改变。袁宗道口中的“器”和“识”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需要两者互相拔高成全,进而再去成全创作。由此可以看出,性灵文人主张摆脱学问的束缚,究其根本,并非认为学识无用,而针对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僵化、死板、愚昧、唯书本是法的弊端。

如果说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很多的诗作像一盆盆精雕细刻的“盆景”,完美但稍显刻意,性灵文人的诗歌则犹如刚刚破土而出的嫩芽,清新、朴素,散发着浓浓的生命气息。这弥足珍贵的“生命气息”,正在于性灵文人对“古人”“成法”“学问”等“粘”“缚”的摆脱,对诗歌创作时身心自由的追求。这也使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在明代,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呈现出别样的风情。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型课题项目“中华思想通史”之“中华文艺思想通史·明代卷”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