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形式特殊的宋代教育开支

形式特殊的宋代教育开支

时间:2024-11-08 11:18:49

我研究宋代财政史,作为当了多年教师的人,自然对教育开支更感兴趣。然而,研究的结果,却使我颇有出乎意外之感,那就是不能用现代的财政收支理念套古代,因为宋代教育开支的面貌有些特殊。

一引子

讨论宋代教育开支,似乎应从分析如下一则最重要的文献开始:

以大观三年岁终数编纂,今已成书。总天下二十四路,教养大小学生以人计之,凡一十六万七千六百二十二,学舍以楹计之,凡九万五千二百九十八,学钱以缗计之,岁所入凡三百五万八千八百七十二,所用凡二百六十七万八千七百八十七。学粮以斛计之,岁所入凡六十四万二百九十一,所用凡三十三万七千九百四十四。学田以顷计之,凡一十万五千九百九十,房廊以楹计之,凡一十五万五千四百五十四。既以逐州县离为析数,又以天下合为总数,凡二十有五册,而中都两学之数不与焉。恭惟陛下以有为之资,灼见治本,不爱数百万之费,使隶学士之版者皆不家食,所以加惠学者至深至厚。(宋葛胜仲《丹阳集》卷一《乞以学书上御府并藏辟雍札子》)

这是一则概括性记述北宋徽宗大观年间教育经费支出的文字,之所以说它重要,首先是因为它反映的是整个宋代教育开支最多时期的情况。其次,这种全面而又具体的关于宋代教育开支的综述性文件,存留至今的只有此一份。再次,它为我们提供了几方面的统计数字。其中包括:全国除京师外的在校学生总数167622人,学舍数95298楹;学钱入3058872贯,出2678787贯,当时全国财政每年钱的总收支约在六七千万贯上下,学钱约占总收支的3~4%;学粮入640291斛,出337944斛,当时全国两税每年约收入两千万石,学粮约占2~3%;学田105990顷,当时全国总耕地面积约400万顷,学田约占2~3%;另有学用房廊155454楹(又宋罗靖《杂记》残文记,崇宁三年“三舍天下教养人为士二千一百馀员,为屋九万二千馀楹,费钱三百四十万馀缗,米五十五万馀石”。所记教养士人数应是太学在学人数,所记学舍数与葛氏所记接近,而钱数比葛氏所记稍多)。这些统计数字使我们可以了解宋代教育事业最兴盛时期的基本情况,进而为我们了解整个宋代教育开支情况做了铺垫。统计数字也表明,宋代教育开支中,有相当部分收入源于学田田租,它有别于一般赋税收入。根据记载可知,为了简化管理,学田田租收入是不入国家仓库的,因而也就不被计入国家每年的财政总收支中。在这一意义上,它可称是一种“体外循环”的钱财。二宋代的教育设施

为了加强对上引文献的理解,我们必须先概括了解宋代的教育设施。宋朝管理全国教育的机构主要是礼部和国子监。礼部除管教育外,还负责祭祀、外交、宗教及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科举考试,其首脑是礼部尚书。国子监则专门负责教育,其长官为国子祭酒、国子司业、监丞、监主簿。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令各路监司有出身者一人兼带提举学事衔,崇宁三年(1104)设独立的路级提举学事司,宣和三年(1121)罢。南宋复令各路监司有出身者一人兼带提举学事衔。州县一般不设专职官员,教育事务由州县官兼管。

宋朝在京师先后开设国子监学、太学、武学、律学、宗学、小学、医学、书算画学等。其中太学规模最大,最兴盛的徽宗时期学生多达三千八百人(其中三千人归太学属下的辟雍)。太学生分上舍生、内舍生、外舍生,待遇有区别。北宋灭亡,学校被毁。南宋与金议和后,恢复学校,重建太学。初时额定三百人,至宋宁宗时,增至一千七百人。宋仁宗时,太学设直讲十人,教授太学生。元丰改官制,直讲改名博士。武学博士二人,律学博士、律学正各一人。宋徽宗时,博士增至二十馀员。

国子监学学生须具备资格条件,讲究出身,所以人数较少,一般只有数十人。宋神宗元丰年间革新官制,确定国子监设博士十人,为监学教官,兼管太学教务。武学是宋仁宗庆历年间才开设的,专门培养军事人材。律学开设更迟,是宋神宗时开设的,专门培养法律人才,其中部分学生是在职官员。武学、律学在学人数一般也只有数十人。宗学是为宗室成员专设的,有时也称宫学。学生人数并不多,但教官人数却不少。宋英宗时,配备教官二十七人,比太学还多。

北宋初年没在地方设官学。除京师外,外地只有少数几个书院。其中白鹿洞书院是南唐官办的,入宋后有一段时期官方顾不上,后来接管,接管后又因经费无保障而停办。岳麓书院是由潭州地方官兴办的,因无制度保证,后来废弃了。还有嵩阳书院、茅山书院也是地方官兴办的,朝廷还拨赐了学田。只有应天书院是由私人创办的,后由官方接管,后又改为本府官学。宋真宗在位时期,有地方官在孔子故乡兖州建官学,这成为府州建学之开端。随后各重要州府陆续建官学,每次朝廷照例拨赐学田五顷。此后其他州郡陆续建学,州学逐渐普遍化。随着州学的发展,一些大的县开始建官学。宋神宗以后,特别是宋徽宗时期,县学增加。《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学校试》载:“(崇宁)三年,始定诸路增养县学弟子员,大县五十人,中县四十人,小县三十人。”

州县官学发展以后,书院不再见于记载,直到南宋孝宗时,一些担任地方官的新儒学代表人物开始复兴书院。他们说,在官学之外办书院的原因是,官学以入仕为目的,等于让学生追求富贵,坏了人心;书院以追求天理为宗旨,纯洁高尚,引人向上。书院数量迅速增加,最多时达数百所。但到了南宋后期,朝廷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官学、书院基本混同。

三宋代的教育开支

教育官员、教职员的俸禄开支数额是较大的。国子监、太学等学各处官员数十人,博士数十人,“宣和三年……合天下三百馀州,州尝有两教授者则为员阙且五百矣”。还有相当数量的兼职人员。这数以百计的官员、教职人员的俸禄总开支必是相当可观的,可惜当时人似未作过统计,故未留下这方面的统计数字。能找到统计数字的是太学开支。据记载,元丰二年“岁赐缗钱至二万五千”(《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学校试》)。这可能不包括教官的俸禄,其中相当部分是学生津贴。又据记载,当时监学、太学还有田租收入,然未见数额。据李心传记:南宋“时王㬇知临安府,括民间冒占白地钱,岁入十二万缗有奇,为太学养士之费”(《朝野杂记》甲集卷一三《太学养士最盛》)。除太学外,武学是较重要的。宋神宗熙宁五年时,“赐钱万缗充食本”,估计每年经费应不少于万贯。次年兴办律学,朝廷赐钱一万五千贯,依例付开封府检校库(一所官办当铺)放贷收息,作为经费。宋徽宗时兴办医学,也是拨钱五万贯,付开封府检校库放贷收息,作为经费。另外还令官营石炭场(煤铺)每年供给煤三万秤,用于医学师生取暖。

地方州县官学,主要经费来源是学田租,少部分来自官营房地产收入及其他地方杂收入。北宋乾兴元年(1022),给兖州学田百顷。这是见于记载中时间最早的给州县学拨学田的,其数额也是最多的。后来各州郡陆续建学,每次朝廷核准的同时,一般都拨赐田地,通常是五至十顷。宋神宗熙宁四年规定,有学官之州,学田增补至十顷,多者如故。又后建县学,也有学田。除朝廷拨给外,地方官也时时将无主或没收田产拨给官学。因而,有不少州郡官学的田产都超过十顷。例如,据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二八《本朝兴崇府学》记,建康府(北宋时曾名升州,后曾名江宁府)府学,宋仁宗天圣七年建学,给田十顷。到南宋高宗绍兴年中,田产数增加了近一倍。“田在属邑募民耕者千九百十五亩,岁入其赋为米若豆与麦五百四十斛有奇。坊之得自酤者三区,岁入其课,为钱百八十万有奇,地之占府城得佃而居者八十有五所,岁入钱其租为钱六百七十五万有奇”。宋罗浚《宝庆四明志》卷二《郡志·学校》载,庆元府学共有学田如下:鄞县田2980亩,湖田70400亩,地83亩,河涂地213亩,水池一亩多,山11072亩。奉化县田413亩,地6亩,山189亩。慈溪县田607亩,山83亩。定海县田池地山共312亩。“右除本学旧业外,系累任守仇悆、秦棣、李景和、程准、程覃、齐硕、胡榘相继拨到没官物产,或辍钱买置昌国县石弄山砂岸。右皇子魏惠宪王奏请拨赐,令本学自择砂主。秀山砂岸,右拘入徐荣等物产”。“以上岁收白米七百四十七石八斗七升三合八勺,湖田糙米一千六百二石一斗五升九合,谷二千二百一十五石二斗七升九合九勺,河涂钱二百二十贯五百九十一文省陌,钱会中半,租地钱一百二十贯五百六十三文省陌,钱会中半。四明山租钱二百八十贯文省陌,钱三分,官会七分。石弄山砂岸租钱五千二百贯文省陌,钱二分半,官会七分半。秀山砂岸租钱二百贯文官会。东安乡屋钱日掠三十九文足陌”。一州府如此,全国总计数应相当可观。又同书卷二〇《昌国县志·学校》记,昌国县县学有“水田五百六十亩二角二十五步,山地屋基竹九百一十三亩一角四十三步,岁收米一百九十七石二斗,租钱三百二十七贯七百八十四文”。当然,昌国县县学收入或许是较多的,全宋县学情况各地差异较大,偏远穷困地区或许根本就没有县学。宋朝对州县官学开支数额没有统一规定,学田数额各地有多有少,就同一州县而言,田租、拨款都时有增减,所以,我们难以准确估算全宋州县官学总收支数。南宋中后期书院开支应有相当数量。南宋时期的书院开支实际上由地方官府筹集,一般也仿效地方官学,先投资置办田产,再以地租作为书院费用。例如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后,据明嘉靖《白鹿洞志》卷一七《洞学田记》:“淳熙七年,文公始置学田,有谷源、卧龙等庄,共田八百七拾亩。淳熙十年,〔知军〕朱端章没入寺田七百亩。嘉定辛巳,〔知军〕黄桂置西源庄计田三百亩。咸淳间,〔知军〕刘傅汉增置贡士庄。”可知有四任南康军分别为书院置买了田产,总数近二十顷,这是白鹿洞书院经费的主要来源。据宋人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二九《儒学志二·建明道书院》记,建康府明道书院是南宋时因纪念程而建的,为了解决经费,“帅府累政拨到田产四千九百八亩三角三十步。岁入米一千二百六十九石有奇,稻三千六百六十二斤,菽麦一百一十馀石,折租钱一百一十贯七百文”。此外,本府又拨给白地房廊钱、赡士支遣钱以及芦柴等实物。据南宋后期人高斯得《耻堂存稿》卷四《公安南阳二书院记》述:江陵府公安、南阳二书院是主要为川蜀地区避乱逃到湖北的学生建立的。“故制置使、少保孟公珙肃矜之,各即其所,聚而筑室以教育焉。在公安者即名曰公安书院,实维寇祠旧址。在武昌者曰南阳书院,则取武侯躬耕之地以名。公安以馆蜀产,南阳以舍襄人。既又告于圣天子,请揭之奎画,以宠多士而许焉。公安凡六十楹,田租岁入二千石有奇,山泽间架之利为钱二百万,养士百有二十人。南阳馀六十楹,田租岁入六千石有奇,山泽渔征之利为钱四百万,养士百有四十人”。这些事例表明,书院一般都是由地方官府出资兴办的,官方都拨给书院田产,用田租作为经费主要来源。南宋中后期,书院数量大增,时人周密讲:“其为太守,为监司,必须建立书院,立诸贤之祠,或刊注四书,衍辑语录。然后号为贤者,则可以钓声名,致膴仕。”(《癸辛杂识》续集卷下《道学》)由于书院兴废不稳定,又是地方筹资,取财渠道多样,所以,未见有人统计过这些书院开支的总数,很难作精确的统计。

综前所述,宋朝财政教育开支的显著特色是货币开支的数额相对较少,而实物(田租粮米)部分所占比重较大。而且作为教育开支很大一部分来源的田租、房租等,都不输送国家仓库,因有别于一般赋税,故通常往往不纳入财政总收支数,而是单独另外核算。宋代缠足又叫“札脚”“缚脚”,北宋“熙宁、元丰以前,人犹为者少”(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中华书局,1959,127页)。太平老人《袖中锦》记章惇语“近世有古所不及者三事:洛花、建茶、妇人脚”(中华书局,1985,3页),将缠过的小脚与极富盛名的洛阳牡丹、建州茶叶并称,可见神宗、哲宗两朝缠足已成一种人所赞赏的“高端”时尚追求(当然流行程度尚未广泛)。徽宗“宣和末,女子鞋底尖,以二色合成,名‘错到底’”(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40页),这种鞋即缠足女性所穿的弓鞋,较为流行;同时还有了“瘦金莲方”,可以推知缠足行为在北宋末年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

到南宋时,缠足者更多。《湖海新闻夷坚续志》载宁宗时有一男子名王千一,其父自幼将他“假妆女子,与之穿耳、缠足,搽画一如女子”(《前集》卷一),要将儿子打扮得像女性,当然要照着“标准女性”依样画葫芦,除了“搽画”,还要“穿耳、缠足”。王父心中的“标准女性”形象显然就是其眼中所见的普通女性形象。成书于度宗咸淳十年的《梦粱录》记杭州西湖上“专载贾客、妓女”等人的小船名为“小脚船”(中华书局,1985,107页),以小脚喻船,则妇女裹缠之小脚必为人所习知。从文物考古材料看,南宋末期佚名画家所作《杂剧图》中的两位女演员、《搜山图》中的女性形象都穿着弓鞋,是缠足女性;南宋江西德安周氏墓、福州黄升墓、江苏高淳无名氏墓墓主也都是缠足女性。与文献互证,也可说明南宋之世缠足已较为普遍。

南宋时缠足已自儿童时期开始。南宋前期陈亮在给朱熹的信中说:“某顽钝只如此,日逐且与后生寻行数墨,正如三四十岁丑女,更欲扎腰缚脚,不独可笑,亦良苦也。”(《陈亮集》卷二八《壬寅答朱元晦秘书》,中华书局,1987,332页)“更欲”二字清楚表明当时缠足必自少小时起。南宋末年车若水“小儿未四五岁,无罪无辜而使之受无限之苦,缠得小来,不知何用”(《脚气集》,中华书局,1991,11页)语亦可佐证——这也是历史上最早的反对缠足的呼声。缠足时间提前必然对天足造成更大的伤害,但即使到南宋晚期,宋代妇女缠足的目的仍在于弓、窄而未过分求其“小”(当然,求弓、窄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小”的效果),因此尚未过分影响缠足女性的行动自由。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