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张炎牡丹芍药词与家国之思

张炎牡丹芍药词与家国之思

时间:2024-11-08 11:13:17

张炎(1248-1321?),字叔夏,号玉田,晚号乐笑翁。他是由宋入元的著名词人,公认为宋季词坛殿军,有《词源》《山中白云词》传世。张炎家世清华,是南渡功臣循王张俊的六世孙,曾祖张镃(字功甫,号约斋居士)、祖父张濡(字子含)、父亲张枢(字斗南)都是家声不坠的社会名流。张炎作为承平公子,“翩翩然飘阿锡之衣,乘纤离之马。于时风神散朗,自以为承平故家贵游少年不翅也”(戴表元《送张叔夏西游序》,张炎撰、吴则虞校辑《山中白云词》,中华书局,1983,162页)。祖父张濡任宋朝独松关戍将时,部曲误斩大元信使,元主以此为借口攻陷临安。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宋端宗改元景炎)二月,临安沦亡后,祖父遭磔杀,父亲受株连,家产被籍没。据《元史·廉希贤传》:“宋亡,获张濡杀之,诏遣使护希贤丧归,后复籍濡家赀付其家。”张炎二十九岁时沦为罪囚遗裔,从此往来道途,作南北汗漫之游。期间除短暂至杭外,直至晚年,方定居杭州(参拙文《张玉田年谱》,《词学》2016年第36辑)。

张玉田咏物词在宋元之际即得盛名,获“张春水”“张孤雁”等品题。其中深层原因,正如四库馆臣所说:“(玉田)犹及见临安全盛之日,故所作往往苍凉激楚,即景抒情,借以写其身世盛衰之感,非徒以剪红刻翠为工。”(纪昀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5486页)张炎有很高的艺术才华,既是诗人词客,也是画家。舒岳祥谓其诗词画皆有狂狷意:“诗有姜尧章深婉之风,词有周清真雅丽之思,画有赵子固潇洒之意。未脱承平公子故态,笑语歌哭,骚姿雅骨,不以夷险变迁也。其楚狂欤?其阮籍欤?其贾生欤?其苏门啸者欤?”(舒岳祥《赠玉田序》,《山中白云词》,165页)其中赋咏花卉(包括题花画)之作,已与周邦彦以来花卉词“须略用情意,或要入闺房之意”(沈义父著,蔡嵩云笺释《乐府指迷笺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71页)大异其趣,也是用来表达前朝遗民的家国悲情,而咏牡丹最易引起华阀裔孙的盛衰今昔、残梦破碎之感。

牡丹原名木芍药,《古今注》曰:“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木芍药。”(李时珍《本草纲目》,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389页)木芍药就是牡丹,盛唐时始为皇室所重。《全芳备祖前集》:“开元间,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之牡丹也。”(陈景沂编辑,祝穆订正,程杰、王三毛点校《全芳备祖》第1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66页)南宋皇室公卿皆重牡丹,《武林旧事》载淳熙六年皇家赏花:“遂至锦壁赏大花,三面漫坡,牡丹约千馀丛,各有牙牌金字,上张大样碧油绢幕。”(四水潜夫《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120页)张炎曾祖张镃的“牡丹会”更成为盛世繁华的象征。因为我国自古就有牡丹、芍药错综浑言的传统,所以张炎之咏牡丹、芍药词可以类归阐述。先看其题咏牡丹的《华胥引》:

温泉浴罢,酣酒才苏,洗妆犹湿。落暮云深,瑶台月下逢太白。素衣初染天香,对东风倾国。惆怅东阑,炯然玉树独立。只恐江空,顿忘却、锦袍清逸。柳迷归院,欲远花妖未得。谁写一枝淡雅,傍沉香亭北。说与莺莺,怕人错认秋色。

词有题序:“钱舜举幅纸画牡丹梨花。牡丹名洗妆红,为赋一曲,并题二花。”钱舜举即钱选,也是宋朝遗民,著名画家。他在宋亡之后归老吴兴霅川,所作的花卉写生往往借以承载前朝的升平繁盛。《庚子销夏记》载:“(钱)舜举,宋进士,不肯出仕,归老霅川,以诗画自娱……前人曾题其花卉卷有云:‘霅翁夙号老词客,乱后却工花写生。寓意岂求颜色似,钱唐风物记升平。’亦此意也。”(孙承泽《庚子销夏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2页)“前人”题诗是时人陈俨的《钱选画花》。引词赋咏钱选所画牡丹、梨花,是借杨贵妃承载升平时期的绝代风华,用以比拟南宋临安繁盛,可见是入元后归隐霅川时的画作。词中主要牡丹典涉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韵事——《开元天宝花木记》载唐明皇在兴庆池沉香亭前赏四株繁开牡丹,杨妃辇从,“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为?’遽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欣然承诏旨,犹若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其一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曰:‘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曰:‘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龟年以歌辞进,上命梨园弟子略约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之。太真妃持颇梨七宝杯,酌西凉州蒲萄酒,笑领歌辞,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毎曲遍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乐史《李翰林别集序》,李白《李太白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311页)。沉香亭前有牡丹一枝两头,一日之间颜色数变,被视为花木之妖。相衔接的典故有李正封牡丹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之句,明皇以为杨妃饮酒之态正可比拟。延伸典故有李白着“白衣宫锦袍”(《旧唐书》卷一九〇下,5053页)。钱舜举画幅中牡丹、梨花并列,是因为杨妃又被拟为梨花,可以作为牡丹的陪衬。语出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玉田友人陆文圭也有《牡丹梨花手卷》诗:“沉香宴罢索人扶,重向银屏睹雪肤。一笑不偿千古恨,玉环当日倚阑图。”《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又可与名为“洗妆红”的牡丹相衔接。《洛阳牡丹记》:“洗妆红,千叶肉红花也。元丰中忽生于银李圃山篦中。大率似寿安而小异。刘公伯寿见而爱之,谓如美妇人洗去朱粉而见其天真之肌莹洁温润,因命今名。”(周师厚《周氏洛阳牡丹记》,陶宗仪《说郛》第12册,卷26,中国书店,1986,22页)

张炎同咏牡丹的还有《清平乐·为伯寿题四花:牡丹》:“百花开后。一朵疑堆绣。绝色年年常似旧。因甚不随春瘦。脂痕淡约蜂黄。可怜独倚新妆。太白醉游何处,定应忘了沉香。”罗志仁,字伯寿,号壶秋。遗民词人与画家,曾在杭州作《金人捧露盘·丙戌过钱塘》《霓裳中序·四圣观》。丙戌,元世祖二十三年(1286),可见宋亡之后罗伯寿与短期归杭的张炎有交往。伯寿所画四花分别为牡丹、芍药、黄葵、山茶。引词下阕也取意李白《清平乐》,“脂痕”典与贵妃相关,见《青琐高议》:“当时有献牡丹者,谓之杨家红,乃卫尉卿杨勉家花也……时匀面手脂在上,遂印于花上……诏其花栽于仙春馆。来岁花开,花上复有指红迹。帝赏花惊叹,神异其事,开宴召贵妃,乃名其花为‘一捻红’。”(刘斧《青琐高议》,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53页)玉田二首牡丹词都以李白因进《清平乐》,获得帝妃优渥,凸显文人在盛唐国威中呈现出的自由潇洒的精神风范,映射出在崇文抑武的宋朝文人群体优雅的生活与高贵的品节。

玉田题咏牡丹画还有家族盛时的追忆。六世祖张俊是南渡护跸功臣,赐第临安清和坊;曾祖张镃居南湖;祖父张濡松窗别墅在北新路第二桥(即苏堤第五桥);父亲张枢绘幅楼在南湖之北园。张氏家族素爱牡丹,戴表元《牡丹宴席诗序》:“功父诸孙之贤而文者国器甫复寻坠典,自天目山致名本牡丹百馀归第中。以三月九日大享客,瓶罍设张,屏筵绚辉,衣冠之华,诙谐之欢。”(戴表元《剡源集》卷十,商务印书馆,1935,153页)诸孙,虽指张镃本家孙辈,但仍可见植赏牡丹为张家“坠典”。周密《齐东野语》曾记载张镃牡丹会:“王简卿侍郎尝赴其牡丹会云:‘……别有名姬十辈皆衣白,凡首饰衣领皆牡丹,首带照殿红一枝,执板奏歌侑觞。歌罢乐作乃退。……别十姬,易服与花而出。大抵簪白花则衣紫,紫花则衣鹅黄,黄花则衣红,如是十杯,衣与花凡十易。所讴者皆前辈牡丹名词。”(周密撰,张茂鹏点校《齐东野语》,中华书局,1983,374页)张镃也记载了园囿中多牡丹芍药之事。《张约斋赏心乐事》载三月花事有“斗春堂牡丹芍药”“花院紫牡丹”“群仙绘幅楼芍药”(四水潜夫《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160页)。其《好事近·拥绣堂看天花》:“手种满栏花,瑞露一枝先坼。”自注:“瑞露,紫牡丹新名也。”宋亡之后,玉田避乱浙西浙东,曾短暂归杭,偶然过访故园,写有《忆旧游·过故园有感》,其中涉及牡丹的家族记忆:“忘了牡丹名字,和露拨花根。甚杜牧重来,买栽无地,都是消魂。”化用罗邺《牡丹》句意:“买栽池馆恐无地,看到子孙能几家。”词写家国倾覆后,已经沦入他人之手的故园牡丹名品荒芜于荆棘草丛的情景,令人不胜唏嘘。邱鸣皋先生还认为《忆旧游》下阕:“空存。断肠草,伴几折眉痕,几点啼痕。镜里芙蓉老,问如今何处,绾绿梳云。怕有旧时归燕,犹自识黄昏。待说与羁愁,遥知路隔杨柳门。”略及妻妾没入官府后情形(参邱鸣皋《关于张炎的考察》,《文学遗产》1984年第1期),可知牡丹也承载了家族兴衰的感慨。玉田集中又有《解语花》词,题序曰:“吴子云家姬,号爱菊,善歌舞。忽有朝云之感,作此以寄。”由吴家歌姬,而生“朝云之感”,据《东坡先生年谱》:“(朝云)癸卯生,来事先生,方十二。”(苏轼《苏东坡全集》,上海仿古书店,1936,8页)结合词中“蕊枝娇小”,可证追扳故家遗泽,苦忆没入官府的痴小家妓,也可证邱先生的推断。

再看张炎芍药词。张府园林中也盛有芍药,张镃有《芍药花二首》:“自古风流芍药花,花娇袍紫叶翻鸦。诗成举向东风道,不愿旁人定等差。”“吟笺欠向此花题,未信翻阶句绝奇。三嗅苍髯惹黄粉,又成空对剪来枝。”张炎有芍药词两首,即《如梦令·处梅列芍药于几上酌余,不觉醉酒,陶然有感》:“隐隐烟痕轻注。拂拂脂香微度。十二小红楼,人与玉箫何处。归去。归去。醉插一枝风露。”《点绛唇·为伯寿题四花:芍药》:“独殿春光,此花开后无花了。丹青人巧。不许芳心老。密影翻阶,曾为寻诗到。竹西好。采香歌杳。十里红楼小。”《如梦令》词题中的“处梅”是陆行直晚年别号(参《张玉田年谱》)。陆行直字辅之,又号壶天、湖天居士等。苏州人,居于甫里。陆氏有别墅在吴淞江之南,分湖之东。其父陆大猷(号性斋,又号武陵主人)筑分湖别墅,中有桃园等胜景。张炎游浙西寓居苏州时,与陆氏父子有长达十数年的交游。赠陆大猷《壶中天·陆性斋筑葫芦庵,结茅于上,植桃于外,扁曰小蓬壶》,词句有“只恐渔郎曾误入,翻被桃花一笑”,描写宜于深隐的陆氏桃园,桃园“在分湖滨来秀里陆大猷别业中”(冯桂芬等《同治苏州府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411页)。

陆行直人物蕴藉,精通书画,家学渊源,门第清华,是“分湖第一世家子”(陈去病《词旨叙》,《词话丛编》第1册,中华书局,1986,297页)。曾问词张炎,有阐释《词源》的《词旨》存世。张炎词作多繁华消歇之感,江阴友人陆文奎为玉田词集作序,指出了当代与异世对玉田词的阅读感受会迥然有别:“梨园白发,濞宫蛾眉,馀情哀思,听者落泪。……言外之意,异世谁复知者。览君词卷,抚几三叹。”(陆文奎《山中白云词序》,曹炳曾等校刊《山中白云词》,清康熙六十一年上海城书室刊本)而张炎与陆行直朋辈交游,家世媲隆,是同代精神知己,故玉田见所列芍药心有戚戚而“陶然有感”。词作借助杜牧诗、姜夔词,描绘冠绝一时的扬州名城。化用杜牧诗有《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赠别二首》(之一):“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芍药,多紫红、粉红,亦名红药。盛产于扬州。名花美人在姜夔《扬州慢》中被融合连缀:“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如梦令》“隐隐”二句中的“烟”字通“胭”,胭痕脂香喻芍药之色,显然是与牡丹混言。宋人也多以美人比拟芍药,王观《扬州芍药谱》就有醉西施、宝妆成、晓妆新、点妆红、道妆成、素妆残、试梅装、浅妆匀、试浓妆、宿妆殷、取次妆、效殷妆等各种品目。末尾“归去”三句,语及承平时期的宫廷礼仪。杨万里《德寿宫庆寿口号》:“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张玉田与陆行直为知己,还有著名的赠妓词可以证明。汪珂玉《珊瑚网》记载:“陆行直《碧梧苍石图(题在绢上挂幅)》‘候虫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流水漫。惊见芦花来雁。可怜瘦损兰成。多情因为卿卿。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此友人张叔夏赠余之作也,余不能记忆。于至治元年仲夏廿四日戏作《碧梧苍石》。与冶仙西窗夜坐,因语及此。转瞬二十一载,今卿卿、叔夏皆成故人,恍然如隔世事。”(汪珂玉《珊瑚网》,商务印书馆,1936,916页)可知虽为赠妓小道,承载的却是世道沧桑变化后,会思想的“一枝梧叶”,摇撼出怀思故国之微弱而坚韧的“秋声”。从中不难推测,玉田牡丹芍药词也是舆图换稿之后,留住故国崇光泛彩春色的一缕梦痕。

张玉田以词存史,其词论、词集甚至可以视为礼乐形态的故国文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张预说:“后之人推尚其作,至比于草堂诗史,谓兴亡之迹,于是乎系焉,此玉田生《山中白云词》所由传也。”(张预《山中白云词跋》,《山中白云词》,179页),王鹏运说:“乐笑翁渊源家学,究心律吕,且值铜驼荆棘之时,吊古伤今,长歌当哭。《山中白云词》直与白石老仙方驾,论者谓词之姜张、诗之李杜不诬也。”(王鹏运《山中白云词跋》,《山中白云词》,180页)吴熊和先生也将其与杜诗相提并论:“怕见啼鹃与落花,湖山历劫走天涯。集中十九无家别,举目苍茫散暮鸦。”“今读其词,如读老杜《垂老别》《无家别》。”(吴熊和《论词绝句一百首》,《词学》2006年第16辑)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张炎词编年笺证”(项目编号:15YJA75102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