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辅圣
林风眠是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画家。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他作为中西融合派的代表,以引人瞩目的话语诉求和创作成就充实了20世纪绘画史,而且因为他独特的人生际遇和富于意味的应对方式,集中而鲜明地承载着20世纪绘画史所特有的文化语境。
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的一个乡村画师之家,20岁时赴法求学,接受了系统的西方学院式教育。1926年归国,他先后执掌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和西湖国立艺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直到1938年在抗日烽火中辞去两校合并后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主任委员之前,林风眠的前半期人生,可以说是热烈而辉煌的。他秉承蔡元培“艺术代宗教”的观念,以宗教般的虔诚把艺术当成改造社会的利器。他发起“北京艺术大会”,组织“艺术运动社”,倡导“艺术运动”,努力推广“社会艺术事业”和“艺术教育”,为实现“社会艺术化的理想”而付出巨大热忱。他发表大量的文章,来讨论艺术的本质、功能,以及中国艺术的改进和复兴,并言辞激烈地抨击阻碍艺术发展的势力和现象。他的绘画创作,也从留法期间关注人类生存状态,对人自身进行哲学性思考的倾向,逐渐转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如《民间》《人道》《人类的痛苦》《休息》《悲哀》《死》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艺术家的艺术救国思想。
在那个特殊年代,救国图强作为中国人的时代主题,几乎统摄了政治、经济、文化的所有领域,艺术价值观由此而往社会化方向倾斜,乃势之必然。林风眠与许多同代艺术家的不同之处,是始终没有忘记艺术自身的特征,当他以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叱咤风云,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地献身现实生活时,仍然对艺术自身规律的探索投入了迥异于常人的极大精力。他说:“艺术家原不必为经济学同政治学一样,可以直接干预到人们的行为,他们只要他们所产生的所创造的的确是艺术品,如果是真正的艺术品,无论他是‘艺术的艺术’或‘人生的艺术’,总是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精神深处。”艺术家对社会的干预和影响只能通过艺术自身的方式,正是这一清醒而睿智的态度,为林风眠走向孤独寂寞的后半期人生架设了平稳过渡的桥梁。20世纪30年代末以还,林风眠从失去学校的领导地位,退隐重庆远郊的一间破旧仓库,到抗战胜利后重归西子湖执教,再到1951年辞去教职移居上海,继而又经历了妻儿出国定居后的长期独居生活,“文革”中还蒙受牢狱之灾,一系列的政治风云与世态炎凉,使这位少年得志并富于浪漫情怀的艺术家日益收缩其“兼善天下”的社会化角色,而在“独善其身”的个体化状态中施展其艺术抱负。林风眠漫长一生中的前40年与后50年,由此形成了由动转静、由显转隐、由外拓转内敛的鲜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