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鸿民
古人云:“朋友必信之。”今天给大家唱段朋友的故事。
在古代,有个青年楚信丹,
因犯王法坐了监。
单等国王命令下,
斩首定在三月三。
楚信丹是个大孝子,
他请求,临刑前能跟母亲见一面。
一来向母亲赔罪和道歉,
二来把老娘后事安排周全。
国王一听有道理,
自古百善孝为先。
准许他回家看母亲,
条件是,必须有人替他来坐监。
假如他到时不回转,
顶替人代他刑场赴黄泉。
这件事情传出去,
街头巷尾议论翻。
都说是国王仁慈又和善,
可有谁,情愿替他去坐监。
眼看着斩首日子在临近,
楚信丹伤心又悲观。
往日里,门前车水马龙人多少,
而如今,个个装聋作哑不靠前。
眼睁睁,探母的愿望成泡影,
楚信丹心急如焚泪不干。
他心想,早知道人情薄如纸,
还不如花钱养些王八逗着玩。
俗话说,人不该死终有救,
这一天,来了他朋友蒙大顸。
楚信丹和蒙大顸,二人从小抹泥一块玩。
一块儿下河捉泥鳅,
一块儿逮鸟上高山,
一块儿在小猫尾巴上边放鞭炮,
一块儿让耗子往老师被窝钻。
半夜里,吓得老师嗷嗷叫,
光着屁股到处窜。
(白)一对小坏包儿。
蒙大顸他替朋友坐了监,
楚信丹脱身回了家园。
这件事情传出去,
都说大顸实在憨。
人常说,有顶考、顶账、顶岗位,
哪里有,替罪、替死、替坐监。
人们笑话蒙大顸,
返回来都骂楚信丹。
蒙大顸替你坐了监,
他一走了之不回还。
看来是,放鸟出笼最容易,
让鸟回笼登天难。
监狱里人们气不忿,
有人就问蒙大顸:
(白)“大顸哪!”
“干什么?”
“你为啥替人来坐监?
莫非说他给你银子给你钱?”
“这叫什么话?楚信丹他是我朋友,
我不替,难道你会替他来坐监?”
(白)“我替得着吗?”
“还是的。”
“你可知道,楚信丹他是死囚犯,
处决就在三月三。
到时候他要是不回来,
可就得把你脑袋砍。”
“砍就砍吧,砍下脑袋碗大个疤,
脖子上冰冷一阵一瞬间。
刮阵旋风给飘走,
一股血水往外窜。
从此再没烦心事,
两眼一闭黑了天。
人生一世不冤枉,
为朋友去死俺心甘。”
“嘿!蒙大顸呀蒙大顸,
你是天字一号大傻砖!”
“傻?谁傻?俺才不傻哩,
这桩买卖很划算。”
(白)“怎么个划算法?”
“你想啊,俺是单鼻瓦罐拴根绳,
哪里碰碎哪里完。
楚信丹家有妻妾和儿女,
还有个老娘八十三。
我是一人死了没牵挂,
他一死,居家老小散了摊。
一个人换得他家得团圆,
你说这合算不合算?
你说合算不合算……”
人们议论归议论,
时光流逝日月旋。
这一天正是三月三,
监狱里押出蒙大顸。
都听说蒙大顸顶替朋友去送死,
嚯!刑场上人山人海望不到边。
轱辘辘!囚车刚到刑场上,
嘎嘣嘣!一声炸雷阴了天。
哗啦啦!大雨从天降,
都说是老天为大顸在喊冤。
人人心里抱不平,有个老头站高处责问天:
“老天爷!都说你公平又公正,
你咋不分忠和奸?
老实人为啥遭孽报?
你咋不劈死那不讲信义的楚信丹!”
青年人说:“老天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才造成尘世间冤假错案万万千。”
中年人说:“好人还是有好报,
害人者迟早报应坠深渊。”
众人再看蒙大顸,
嗬!冲着刽子手们大声喊:
“伙计们,动手吧,
别磨磨蹭蹭让人烦。
你们早下手我早升天,
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男子汉!”
(白)嘿!他到是个急性子。
突然间,咚啊咚咚三声响,
追魂炮传遍刑场和天边。
蒙大顸扑通一声跪在地,
刽子手鬼头大刀闪光寒。
“嘿”地一声刀举起,
用尽全力往下砍。
就在刀落一瞬间,
一声大喊震耳边:
“刀下留人!我回来了!”
喊话的,正是探母归来的楚信丹。
众人一见这场面,
个个张大嘴巴瞪着眼。
怎么回事?这是现实?是梦幻?
它可是真切的故事发生在眼前。
一霎时,雨停、风息、云也散,
惊喜浮上众人脸。
人世间千般事物都会忘,
唯有今天这事都会永远记心间。
刽子手双手举刀没法落,
停在空中老半天。
咣当当!把刀扔地上,
无名大火往上窜:
“他娘的叉,你早不来晚不来,
这时来,老子我挣不下砍头钱……”
国王听到消息后,
亲自到刑场来察堪。
问清了来龙和去脉,
冲着众人高声宣:
“臣民们!我有这样的子民很骄傲,
他们是国家的荣誉和光环。
古人说,患难之中见真情,
生死间对朋友才是真考验。
我宣布,特赦守信用的楚信丹,
我更要奖赏深明大义的蒙大顸。”
臣民一致齐欢呼:
“国王圣明!百姓安乐大有年!”
这正是,生死之交人敬佩,
流传至今千百年。
朋友一词咋解释,
信义二字最当先。
创作构想:
我想给青少年朋友写一个行不言教而表现真善美为内容的快书段子,没事儿就往图书馆、书市跑,想找点相关的素材进行改编。这对我这个退休多年的闲散艺人来说,或许是个抄近的办法。去年秋天,我在旧书摊看到一本过期的《儿童文学》,刊物上有一篇《代友受刑》的外国故事缩写,读后感触良多。此故事基本具备一段快书的框架要求,文章的作者是给青少年讲故事,说教成分多了些;读过几遍后,便产生了改编成快书演出本的创作冲动。
首先将人物和事件由外国改成中国,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都作了改头换面的处理,完全按照国人的欣赏习惯去处理人和事,情和理,用人物的行为代替说教,让人物的各自性格去表现丰满的故事结构,将人物命运和故事的“扣子”(悬念)环环相扣,在故事的演绎中,“小扣”越解越少,“大扣”越扣越紧,让观众、读者在听与读的过程中去明白一些道理或悟出一些内涵。
《朋友》这段山东快书,除了它的人物性格鲜明,故事结构跌宕起伏,情节一波三折,步步推进引人入胜之外,我更看中它正能量的传递,寓教于乐之中起到了教化的功能。
亘古以来,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道德行为规范的经典比比皆是。千经万典,忠、孝、仁、义占据首位。比如深入民心的格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告子上》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是说生命是可贵的,义更可贵,当二者不能得兼时,为了义宁可舍弃生命。
曾几何时,国民的忠、孝、仁、义道德观念,失去了定盘星。国门打开之后,各色奇异的物质、文化理念沉渣泛起,蜂拥而至。毫无思想准备的人们,如同久囚于泥潭之鱼类,一齐扑进了“大海”。且不谈入海者的结果如何,物欲似乎成了人们唯一追求。
几十年过去了,国人温饱不再发愁,而道德行为规范下的精神世界却跌入了贫困的低谷。君不见起着对社会民意主导地位的官场,潜规则泛滥,一些人早就忘掉曾经的诺言,失信于民已不是个案。上行下效,社会上父子反目,母女对簿公堂,兄弟、朋友相残时有所闻。损人利己、幸灾乐祸、麻木不仁等等,做人的格调跌过了做人的底线。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国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我写了如《朋友》等一批作品。我很清楚,靠几件作品去改变世风,那是梦魇痴话。但作为一个快书艺人,我也只能如此去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常想起一个故事,一位外籍教授对行将毕业的医学院学生们说:“一天,我到海边消闲,海水退潮后,沙滩坑洼里滞留下一些小鱼。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抓起一条条小鱼扔进海里。我说海那么大,鱼那么多,谁在乎几条小鱼呢?孩子头都没抬,抓住一条小鱼边往海里扔边说这条小鱼在乎……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同学们,你们毕业了,要走向神圣的救死扶伤的岗位。是的,你们救不了全市、全县的人,但你们要像孩子救小鱼那样去认真对待你们的每一位患者,是我所盼。”
我写的山东快书《朋友》如能得到大家喜欢,也算向海里扔进一条小鱼吧。
(责任编辑/朱红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