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文·图田连元(一)他是一个名字和个性完全相反.."/>
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一位伟大的创作员

一位伟大的创作员

时间:2024-11-08 08:00:20


    口文·图田连元

(一)

他是一个名字和个性完全相反的人;

他是一个情感丰富溢于言表的人;

他是一个不知老之已至而越老越精神的人;

他是一个洞悉世事看透人生而无忧无虑的人;

他是一个工作起来忘记疲劳的人;

他是一个把冥思苦想出的最美语言留给世人永远传承的人;

他就是阎肃同志。

与阎肃先生的认识,初为慕名,后则相见。虽相见无多,但每次见面的印象都深镌脑海,挥之不去。

1978年,本溪歌舞团恢复了革命传统歌剧《江姐》的排练。我为副导演。

没想到,一经演出,在市人民文化宫竟来了五十场爆满。这在本溪文艺界是历史上少有的现象。全团演职员欢欣鼓舞,看戏的观众交口称赞,都说:“好戏,好戏!”

戏好在于本子好,本子好在于词儿写得好。我知道,这词儿出自阎肃先生的手笔——未见其人,已是钦佩之至。

1990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我首次见到了阎肃先生。那年春晚,他和导演黄一鹤都是策划者。

我与阎肃先生相见,大有“一见如故”之感。这是因为阎肃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真诚、率直、本色、不修饰、不虚伪。

他一见我,先是哈哈大笑着说:“哈哈!老田这回来了就好了,什么话到他嘴里一说,变味儿……我天天看你的评书!哈哈……”

我则说:“阎公(界内不少人喜欢这样称呼他),我们团演过您写的《江姐》,词儿写得真棒!”

闫肃哈哈大笑着说:“这回好,咱俩一见面先互相吹捧,哈哈……”

我们一见面就熟悉了,颇似老友重逢。那时,按照导演的设计,有一个仨队长比赛打擂讲笑话的情节,要求每个队长讲一个一分钟的小笑话,要把大家逗乐,超过一分钟算犯规。

当时,我就明确表态,一分钟把大家伙逗笑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笑话总得有个铺叙过程,最后才能引人发笑。一分钟内,情节还没说清楚,怎么能让观众笑呢?

但导演固执,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座谈会,请来了漫画家方成、相声演员侯耀文、李金斗等人,阎肃同志也在场。大家坐在一起搜肠刮肚,各自讲述一分钟的笑话。这些位以幽默、喜剧为专长的人物,到了此时此刻,虽也讲了几个笑话,却没有一个人能把大家说乐了,也都觉得一分钟时间实在是太短了点儿。

不料,导演是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儿,他让各位回去,各自再找资料、查书籍。

真难为阎肃先生。一天后,他就向我推荐了三个一分钟小笑话。其中一个我颇感兴趣,这就是《鳄鱼池畔打赌》的故事,我做了些改编和整理。后来拿上春晚,以59秒的时间赢得了观众强烈的反响!我真服了导演这股犟劲儿,愣把一分钟笑话给逼出来了。直到今天,有的观众见到我,还在复述那句“谁把我推下去的?”。但人们不知道,这个小笑话是阎肃同志帮我从《外国幽默》里找出来的。

那年春晚演出结束之后,演职员们相继退场,我走在最后。当我走出直播现场,路经圆形走廊时,却看见阎肃先生独自坐在走廊的椅子上,面容似沉思似回忆却又有点失意的样子。我走上前去,问道:“阎公,晚会都完了,您还在创作吗?”

阎公见我答道:“不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在这里闹闹哄哄两个多月,怎么忽然今晚上就都走了。我觉得有点不得劲,有点孤独感……”

我说:“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今年散了,明年您又来了,别孤独,我和您照张相吧!”
    于是就拍了这张照片。1990年春晚,我50岁,阎公61岁。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