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新时代曲艺与高校教育融合探析

新时代曲艺与高校教育融合探析

时间:2024-11-08 06:15:54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的历史源远流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文艺形式变的丰富多彩、日新月异,曲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传承、怎样创新是我们作为曲艺研究者责无旁贷的一个课题。身处高校,笔者能近距离地了解和观察到当代大学生对曲艺的看法,提出曲艺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建议,期冀曲艺艺术与高校教育紧密结合,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两者共赢,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一、新时代曲艺艺术的生存现状

曲艺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是由古代民间的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因曲艺多数曲种都是有说有唱,是将音乐、文学、表演融为一体,带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曲艺艺术又被称为“说唱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曲艺是最具有地方特色和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因为其自身独具的艺术形式和审美风格,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信仰与民族精神,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史上留下了诸多宝贵的财富,书写了独具一格的精彩篇章。

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扩张,社会与文化的迅猛发展,曲艺的发展渐显疲乏之态,许多曲种的发展都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特别是在近几年,随着自媒体、全媒体以及媒介融合的快速发展,广大民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趣味不断地分化,发生着深刻显著的变化,曲艺在这样的时代生态环境中显得步履维艰。第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融合成了不可逆之势,国外的文化艺术大量流入国内,对曲艺等传统艺术造成了巨大地冲击,与此同时,文化融合所带来的文化趋同现象也严重影响着曲艺艺术的多样性发展。第二,缺乏优秀的曲艺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目前,我国很多曲种都缺乏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一味地依靠传统经典作品来维持局面,内容与时代脱节、单调枯燥,贴合时代创作的曲艺精品十分匮乏。第三,缺乏具有高素质和系统理论修养的曲艺人才。一方面,曲艺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的确有着自身特有的“门道”和“规矩”,就目前曲艺界来讲,“师傅带徒弟”依然是最为传统和常见的曲艺人才培养机制。另一方面,因为目前国内的高校还鲜有设置曲艺相关专业,因此,经过高校系统和专业培养的曲艺人才也相当缺乏。绝大部分依然是从业余爱好入门,进而拜师学艺再转入专业创演。没有系统专业的理论支撑,传统的拜师学艺模式会限制曲艺人员的创作高度。第四,曲艺研究理论水平不高。艺术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创作实践一方面,理论的归纳总结有利于曲艺朝着更坚实更优质的方向发展。

曲艺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载体与见证,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曲艺艺术在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和保护以及众多曲艺创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稳定发展,但身处当下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包括曲艺在内的许多民族传统文化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很多的曲种面临着后继无人甚至是绝迹的危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曲艺必须脱离故步自封的状态,积极进行跨界融合,其中,曲艺进入高校与高等教育进行结合便显得尤为重要。

二、曲艺艺术进高校的时代必要性与发展现状

首先,对于曲艺艺术本身来讲,高等院校拥有综合的教育资源以及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够培养从事曲艺科研、创演、管理、经营、传播等综合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第二,高校内的主要群体是教师和大学生,教师是专业知识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他们都是传承和发展曲艺的主力军。特别是大学生,肩负着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责任。第三,高等院校的文化环境有利于曲艺艺术快速而广泛地传播。高校有着十分丰富的校园文化,将曲艺艺术融入高校文化建设体系,通过发展学生社团和开展曲艺类相关的校园活动等措施能够有效地向广大高校学生展示曲艺艺术的独特魅力,有利于曲艺艺术的弘扬和传承。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高校具备四大职能,其中,在弘扬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高校有义务和责任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其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职能。高校教育能够系统传播专业知识、培养高等专业人才,与曲艺等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之间先天就有着十分密切的双向互动联系。其次曲艺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样的优秀文化遗产可以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且为其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再次,曲艺作为一门满含历史意味的独特文化艺术,可以在当下紧张浮躁的校园氛围中,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大学生通过了解学习曲艺艺术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提升自己的审美趣味,建构全面的历史文化知识结构。第四,曲艺艺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积淀,不断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能够通过传播时代主流价值观来帮助大学生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建构自身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

因此,不管是对曲艺艺术或者高校教育主体,还是对于我们整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曲艺与高校教育的融合能够促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这具有极强的时代必要性。但目前的现状是,曲艺艺术与高校教育融合做得还远远不够,首先表现在当代大学生对曲艺艺术表现出明显的审美认知缺乏。受到当下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很大一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于曲艺艺术的审美认知水平普遍表现较低,不清楚曲艺的相关概念,甚至是从来没有看过曲艺的现场演出,而更加偏好于选择较为实用前沿的专业,热衷于追求浅显通俗的文化艺术作品,对于曲艺等传统文化则表现出极大的生疏与漠视。其次,曲艺教育在高校课程设置上也表现出严重的匮乏和不足。尽管一些高校已经在曲艺专业教育等方面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开设了曲艺课程,也取得了一些学术以及实践成果,但截至目前,曲艺依然没有出现在中国高校学科专业目录上,曲艺课程开设太少、曲艺师资力量薄弱、曲艺科研成果不多,这都严重阻碍着曲艺在高校的发展。

三、新时代曲艺艺术如何在高校里站稳脚跟

新时代背景下,曲艺艺术如何传承和发展下去并在高校里站稳脚跟是我们亟需深入探讨的方向,这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作为曲艺艺术本身来讲,要想在高校里站稳脚跟,赢得大学生的喜欢,曲艺创作本身一定要紧跟时代,注重传统性和时代性的互相融合。曲艺艺术之所以没有受到当代大部分大学生的欢迎,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缺少有质量的曲艺精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因此,对于曲艺创演人员来说,在创作曲艺作品时,在保留曲种本身传统特色的同时,还应贴合时代精神,与当下流行文化做适当的融合。唱词是连接观众与作品的直接桥梁,是作品传达的主要符号。在创作时,可以考虑把当下的流行词汇加入到曲本唱词中,让传统形式与现代元素碰撞出新的火花。另外,除了唱词之外,曲艺表演人员也应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加强自己的舞台表现力,充分利用现代舞美技术,增强曲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其次,对于高校来讲,应该时刻明确自己的职能和责任,加强曲艺课程建设,不断完善曲艺专业学科框架,定期开展曲艺校园活动,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曲艺接地气是让其在高校站稳脚跟的关键,为达到此目的,高校可以多开设一些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引导学生组建曲艺类的学生社团,开展曲艺沙龙,给大学生接触曲艺提供足够的契机,让更多的高校大学生们了解曲艺从而爱上曲艺。只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曲艺的乐趣,才能让理论课程不显得空洞无聊,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相得益彰才能保证曲艺课程收获良好的教学成果。

再次,曲艺进入高校还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身处信息时代,曲艺等传统文化面对自己所处困境,要学会充分利用媒体来宣传自己,营销自己,要根据不同的媒体性质,采用不同的宣传模式。除了掌握媒介宣传,曲艺还应明确自己的产业属性,借助与社会企业和高校的互动合作,让曲艺在高校扎根发展的同时,拥有更多的社会受众。

四、结语

曲艺艺术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保护和传承曲艺对于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共同主流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阵地,高校必须承担起传承文化和创新发展的职能,有意识地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曲艺艺术与高校教育融合是曲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契机,通过二者的科学融合培养出大量的曲艺人才,创作出更多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曲艺精品,推进曲艺艺术的全面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构民族认同。

注释: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583页。

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01版一04版。

③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01版一04版。

(作者:罗勤,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涂童童,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2017级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宝木)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