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曲艺创作需注入专一精神

曲艺创作需注入专一精神

时间:2024-11-08 05:58:50

相声、曲艺作品的创作,应该从其他的艺术门类的创作中,找能够启发我们寻求创新的方法和途径。我不大懂摄影,但是我喜欢欣赏优秀的摄影作品。尤其是那些用自己的独特眼光发现同别人不一样的世界,能够让人开悟的作品,常常给我留下极其美好的印象。

喜欢拍静物的摄影师,几乎都用自己的相机捕捉过高山的峻险、草原的辽阔、山路的旖旎、百花的艳丽、凝固的风沙、静止的海浪,但是真正有冲击力的是摄影家那双眼睛,那独特的视角。

上海世贸大会,各个国家场馆的建筑美轮美奂,强烈的地域风情特点镌刻在建筑设计师在建筑上,呈现在每一个场馆造型的方寸之中。那个时候,几乎在所有的报刊和杂志上,你都能看到摄影师拍摄的红色中国馆,绿色沙特城,圆形伊朗,柳条编织的西班牙,欧洲的城堡,非洲的帐篷的世贸大会的作品。但是当著名的摄影家张桐胜的关于世博会的影像作品展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赞美和惊叹。我曾经几次到过世博会在那里演出、录像、拍宣传片,应该说熟悉那里的一切,但是张桐胜的作品,让我感觉到我从来没有发现我的身边还有那么一个以建筑物为中心的美妙神奇的世界。我想,我敬佩的不是摄影师的眼睛,我敬佩他们的脑子和心。他们用心去热爱,用脑子去开发智慧,用创新的思维把他们心中的情感铺织在他们用摄影机捕捉的画面上,让固定的物质有着鲜活的情感,让一成不变的景物,注入了能够跳跃地表达他们自身美丽的功能。好的摄影作品是用脑去构思的,是用心去拍摄的,是用爱的情感铸成的。

今天,有一组摄影作品摆在了我的面前。不同的是前者摄影师是专家,后者是孩子,前者是宏观描摹,后者是聚象刻画,前者是大写意,后者是工笔,前者是塑像,后者是微雕。作品描写的花卉⸺几乎是所有的摄影爱好者都会涉猎的对象。作者是个17岁的孩子。他是个华裔后代,在新西兰出生长大,在拥有蓝天、绿树、青草、海浪的南太平洋的自然环境当中,美丽的花卉俯拾皆是,但是这个孩子摄出来的图像,花瓣的造型、花卉的色彩、花纹的褶皱都有你不曾见过的新奇。有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花瓣是透明的,色彩是重抹的,柔软的花瓣竟然有钢铸锻打的迹象,呈现出一种坚韧的冷媚。

我曾经问过这个孩子,你怎么拍摄的这些照片?他说,我总看花,想拍摄我心中花的神奇、神圣、神秘。孩子的妹妹告诉我,哥哥趴在草地上拍花;哥哥半夜起来拍花:哥哥把花瓣洒上水放在冰箱的冻层里,然后拿出来拍;哥哥把花铺在手绢里、夹在书籍里,然后拿出来在布置好的灯光下拍……一个17岁的孩子,他在摄影创作中怎么有的原始的动机,怎么得到的技法,怎么在云时代同龄人都热衷于电玩的环境中,潜心修炼自己对于花朵的那份近乎于迷恋的灵感,而后付诸摄影的创作之中,我陷在一种深深的思索中。

我开始问他,他给我的回答很简单:“我在16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摄影。开始,我决定进行强化课程的学习。我知道干好摄影不容易,自己绝不能轻视。然而为了培养我的创造力,为了给我学习的学校留一份摄影课程的像样的资料,我开始学习掌握相机技术,并迅速熟悉了手动相机,它包括光圈、快门速度、白平衡、ISO和其他许多技术方面的知识。在整整7个月完成了我的8个A2大小的作业板之后,我收到了来自剑桥的a+的成绩评定。这鼓励我向前迈进一步,学习更高水准摄影课程。我的作品是讨论和反映气候变化和污染这个有争议的主题。整整一年,我已经制作了超过100页的作品,每一页都包含了6张或更多的照片,表达我对这个主题的思考和态度。”

我又在想,光有情感还不够呀!技术的掌握,专业技术的运用,是你完成你的灵感和艺术表达最有力的保证呀!但是孩子在他的作品说明中告诉我,他关心的是社会问题,有一点担当,他更多的是强调这种保证!

一些好的艺术品总让你有多方面的思考。我希望我们的曲艺创作,也要注入这种专一的精神,在同一事物的描绘中,让人看到你不同的色彩,更多地领略到使人受益的精神光芒。

(责任编辑/邓科)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