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画上题字,起初只是文人之余兴,“自适”而已。后来.."/>
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题画, 另一门道

题画, 另一门道

时间:2024-11-08 03:35:38

在画上题字,起初只是文人之余兴,“自适”而已。后来被有修养的画家所重视,逐渐形成了“三绝诗书画”的文人画。董其昌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家’黄子久、王叔明、倪云林、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又远接衣钵。”我想这个传统的不断延续一定是有道理的。

其实要谈“文人画之精神”,更可上溯到两晋时期,如王廙的“画乃吾自画”和姚最的“不学为人,自娱而已”的艺术主张。

因文人画,更能体现画家独立人格的抒发,是中国画的一大进步。就官方来说,一个重要人物是宋徽宗,他设立的皇家画院不像现在的画院,他要求的是有诗情画意的画家,曾出题如“深山藏古寺”“竹锁桥边卖酒家”“踏花归去马蹄香”“野渡无人舟自横”等,要考考画家的思维,虽带有游戏性,但也给绘画增添了画外的难度。此后,不管是在朝的在野的,画中对文的重视是文人画家绕不过去的一个课题。

20世纪号召文艺须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文人画“自娱”的优势就不能发挥了。在画上题字题不好就会被上纲上线。傅抱石、李可染等一批画家只敢在画上题毛主席诗词或“泰山顶上一青松”“芙蓉国里尽朝晖”等口号式的内容,我想他们不是不会题而是不敢题。改革开放以后,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画形成了混乱的局面,吴冠中说:“画就是画,文字是文学的事。”一时重形式之风影响了很多年轻人。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