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王方宪[摘要]针对新编辑入门初始审.."/>
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书稿质量检查与编辑加工要求

书稿质量检查与编辑加工要求

时间:2024-11-08 02:09:46


    口王方宪

[摘要]针对新编辑入门初始审读加工书稿的基础性工作,文章归纳了检查书稿质量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总结了编辑加工书稿的原则和具体方法,以可操作的工作步骤、加工状态并结合案例阐述保证编辑质量的经验体会,以及引导编辑成长的努力途径。

[关键词]书稿检查文字体例编辑加工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进入出版社的新编辑,其第一份业务工作大多不会马上从事策划图书或数字化产品,往往是老编辑把策划收到的书稿交予新编辑,让他们先学习审读和加工书稿(含网络视频图文稿等,下同),还要学习校对等业务,因为这是编辑工作的入门基础。为使新编辑把握好这一职业生涯的起点,打下扎实的业务功底,本文从书稿质量检查的文字和体例要求开始,力图把编辑加工的原则、具体要求和灵活变通等方面的经验融为一炉,以供新编辑参考和同行方家指正。

一、检查书稿的齐、清、定状况

齐、清、定,是在图书出版流程中对编辑发稿的技术要求,是待发排书稿齐全、清楚、定稿的简称。这里说的是编辑拿到书稿时,也要按此要求进行初步检查。具体要求如下:

齐——书稿交齐。检查书稿有什么内容不太难,难在确定它缺什么。除了检查正文是否齐全外,常见的容易缺漏的是:内封署名(仅署主编之名,参编者未署名)、编著方式(著、编著、编、主编、译、编译等)、内容提要(新书简介)、多位编著者的排名方式(按拼音顺序/笔画顺序/编者地位)等;教材各章一般应有的章后练习、思考题等;参考书目或文献;序、前言或后记,编写分工情况,等等。

清——稿面清楚。打印稿一般不成问题,修订稿往往利用原书的正反两面,粘贴在稍大的纸上——这可保留上一版书的编校成果,然后手写删改或补入文字等,手写文字可能潦草不清;图稿/照片也要清晰,可供复制。

定——业已定稿。不论是作者自己统改,还是他人审改,均已确认不再修改。这当然要经过编辑初步检查后,才能确认是否基本定稿。不过,作者的定稿不等于编辑无错可改或无须修改。

二、检查书稿体例

检查书稿体例,关键要看它与策划—研发要求是否基本吻合。责任编辑如参与策划,应该熟悉编写大纲和编写细则;若未参与前期研发,就应从策划者那里索取有关本书稿的编写大纲和编写细则,可使检查工作有所依据。以下谈谈检查书稿体例的若干方面。

1.求大同存小异的一般原则

对于传统章节体专著或教材书稿来说,可以找出各章/节首页平摊开来(电子版则难以操作),马上就能发现章/节标题下的体例问题。例如有的章/节标题下有简要的概述(多为一自然段),有的却没有。只要总体数一下哪种体例占多数,一般就以哪种体例为统一规范。当然,遇到多数章/节标题下没有概述的情况,编辑不可自作主张,轻率地把只占少数的章/节下的概述删去,而应该问作者,由作者决定删去还是补全。

体例中还有个章节安排基本平衡的问题,例如,最小的一章也应有两节,只有一节则不成其为一章。如果小章设两节,大章也不能毫无限制,多达八九节就不平衡,大致应该是每章两三节至四五节,这是相对平衡的。

至于节下设有几级(也叫层)小标题,全书统一当然是理想模式,但不必苛求完全一致,应至少有一级标题为宜,其余各级应根据内容需要而定。

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即章、节、目三级标题为大同,其下允许存在小异,即可以灵活增加或减少级次。例如:

第一章×××××××

第一节××××××

一、××××××

1.×××××××

第二章×××××××

第一节××××××

一、××××××

(一)××××××

1.×××××××
    即前三级求大同,三级之下允许存小异。有的编辑不允许存小异,为求得各级标题设置的完全一致,把正文中的“首先……”“其次……”“第一……”“第二……”这类段首句(概括句)也升格为小标题,是很不明智的,或者说是一种作茧自缚的匠气编辑的表现。

理工类图书习惯用的标题分级为:

1.××××××

1.1××××××

1.1.1××××××

文科类图书有时会出现五六级标题(如一些程序性的内容),如果出现“1.1.1.1.1”的五级标题,显然既浪费版面又不美观,所以不宜机械套用这一体例。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并表现内容,才是理智的选择。

2.检查注释等是否规范和一致

常见的页下注除了解释正文中的术语、补充说明一些不便在正文展开的内容外,多数是注明正文中的引文出处。引文出处的规范要素为:

著译者、书名(卷次)/文章标题、出版者/期刊名、版本年/期、页码。还有外文书刊和网络资料出处的注释规则等,可学习、参考《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在此不作展开。

如果遇到谢世多年的名家学者的论著——他们的论著也许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发表,跨越约半个世纪,现在重新集结出版,还要用上述若干规范来要求,恐怕很难做到。为了规避行业质量检查的风险,可以提出“免责声明”,即把忠实于原著的编纂(辑)思想写在“出版说明”中,或写在“前言”里,从而把可能出现的“以新规套旧作”的挑剔、挑错等先行排除。

例如,武汉大学出版社的《吴于廑文选》(2007年版)的“再版说明”:

“在对《吴于廑文选》一书进行再版加工时,我们只对其进行了必要的校改,有些方面,如译名、注释的体例及一些特定的表述方式等,都一仍其旧,以尽可能地尊重这类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之原貌。特此说明。”

3.检查图文配合与否的问题

对于图文配合的书稿,要检查图稿是否清晰(此不谈具体标准),可供绘制加工——一般要由出版社绘图人员来确认图稿(含存于光盘中的图)是否合格。

检查图稿的同时要检查与体例、文字相关的问题。例如,有一本结构设计方面的书稿,图多且清楚,但文字让人莫名其妙:有的是先行文后配图,条分缕析,感觉尚可;有的章/节标题下连排几幅图,文字变成了图下的说明文。作者的意图是要编成“图解”书,还是要有常规的正文,再对图配以文字解析?不得而知,只好请作者确定后再说。

4.抽读部分书稿文字是否接近合格

现在作者所交的打印稿极难见到万分之一以下差错率的合格书稿,这里说的“接近合格”也没有国家或出版业界的标准,只是希望不要每页都有错,别错得太离谱。

书稿是否接近合格,是否具备加工基础,不能仅看打印得清楚与否,应先抽读三五十页(约半天时间),例如30页稿中的错误(文字性、知识性等硬伤)达30~60个,大约每1000字有1~2个错误,即高达10~20/10000的差错率。说明作者太马虎,基本没有负责任地通读统改。一般编辑要把10~20/10000的差错率降到1/10000以下,实在难以做到。对这种情况,如果作者年事已高,甚至已经逝世,或者是个别少数民族作者,其汉语写作能力一时无法提高,没人承担统改工作,编辑却表示愿意为其统改,是比较幸运的,否则应该退给作者重新统改。

5.初览书稿为加工力度作出初步判断

翻阅三五页书稿或一两页文章稿,有一定经验的编辑,一般可以对作者的文字水平作出基本判断,即作者水平是高于自己还是低于自己,或与自己不相上下。如果觉得作者水平高于自己,你的修改要十分谨慎,因为你的修改或文字润色可能还不如作者的表达,修改得不妥甚至错改,在实际工作中并非罕见。这是特别需要警惕的。

三、文字加工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进入加工阶段,即开始审读书稿的主体内容,并做必要的加工。

1.加工基本原则——十六字诀

无错不改、改必有据、尊重作者、符合规范。这是笔者三十多年从业经验的总结。具体分析如下:

无错不改——一般是可改可不改的就不改,即使各章(部分)文风不太协调,你可以提要求,希望作者自己改写,但你轻易别改,那必定吃力不讨好。有的编辑自视不低,还生性爱改作者的文字,每页非改动几处不可,有时还歪曲了作者的原意。例如,“图书数据浩若烟海。”本来挺好的,可就有编辑将其改成“图书出版的数量十分巨大。”新编辑或许担心老编辑看不到自己干了多少活儿,便以为多改总比少改好。业内规范说法是“编辑加工”,老辈编辑还爱说“看稿”,却没说“编辑改稿”,所以,何为“加工”?尚需新编辑慢慢体会。

但也常有例外,如写作水平偏低的作者,其文字勉强可读懂,大意也没错,就是不太合语法,前言不搭后语,不够流畅,遣词造句不讲究,词汇贫乏,或车轱辘话来回转,等等,很希望编辑多给他润色和提高水平。那么,编辑就得驾驭文字,为书稿全面修改润色,把不太合格的文字提升到合格以上水平。

改必有据——对知识性内容的修改必须有科学、事实或学术等依据,尤其不能修改作者的观点或书稿中引用的学术观点。例如引文,你觉得不流畅就想改,可是你得核对出处,所以基本原则是未核不改,因为你没有根据。如果你对译著的文字不满意,又核了外文原版,另译出自己满意的文字,那就得把出处注为原版外文书。

尊重作者——要尊重作者的文字风格、学术观点和表达方式,尤其要尊重作者的文字风格,不能强人就己,以为自己的表达好于作者。对个别知识内容如果查不到,务须询问作者。查问没结果的,不能轻易删改,所作处理要请作者确认。

有的编辑曾在报刊社或广播电台、电视台或网站工作过,因报刊/网页版面或播音时间限制十分严格,养成了大刀阔斧地删改文稿的习惯,一旦转行当上出版社编辑,容易习惯性地对文字过分删改,甚至是伤筋动骨地删改,这是需要防止的。如果一审删改后常被二三审恢复,一审编辑就应意识到自己也许存在过分删改的问题。尊重作者包括呵护作者的才情。作者不时引用几句古诗或名人名言,有的编辑不喜欢,就说作者“掉书袋”(卖弄才学),随意删去,也是不妥的。只要作者引用得体,与相关文字内容协调,就应该认可、呵护。当然,尊重作者不等于迷信权威,只要理由充分,能说服作者,该改的还得改。

符合规范——编辑的修改,不要求有什么个人风格,最好能与作者的文风相似,改过的文字与作者原文浑然一体,出版后看不出修改痕迹。同时要符合语法,标点符号、数字、年代、量和单位等都符合出版规范。

2.加工基本要求

一是对文字内容方面的要求:(1)规范语言文字;(2)确认学科知识;(3)核对重点引文;(4)把握内在逻辑。其中对学科知识的确认,主要指编辑对不是很熟悉的知识,需要查核,保证无误。而核对引文,只要条件允许,能核的都要核对。如果引文很多,查书上网都核不过来,至少要保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我国党和政府重要文献、知名学术著作的核对,而对其他引文的质疑问题,则提请作者予以核对。至于把握内在逻辑,是强调在审稿加工中要用心记住、领会读过的内容,在往后的审读加工中,不断回顾前面的内容,务使前后有机关联,有所对比等,避免前后相关内容的矛盾、重复或交织混乱等。这对新编辑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是对加工状态的要求:

(1)默读书稿,防止跳读浏览。只有心中发声的默读,才能避免像浏览小说那样只知大意而忽视有无文字等差错的问题。

(2)连续加工,避免中断过久。相对集中时间审稿加工,有利于保持思维连贯,一旦中断,往往难以把握内在逻辑。

(3)核对引文,相对集中解决。不要每遇一段引文就马上核对,而是加工完整章或全部书稿,再集中时间核对引文。这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4)陌生字词,务必查核弄懂。这种核查应随时进行,有利于读懂文字。

(5)分段反复,不可一往无前。编辑往往因杂事不得已中断加工,而继续看稿又因内容复杂一时想不起前文大意,这就需要快速浏览前文,尤其要看清楚本部分的标题,以利于接续中断的思维。

(6)发现问题,引发探索兴趣。编辑对书稿中的知识、观点等产生探索兴趣,是值得提倡的。可以简要记录或复印相关内容,留作继续探讨的资料。

(7)积累案例,善于归纳分析。每加工一部书稿,编辑可把自己发现、修改的差错等典型案例保留下来,积累起来就是你的财富,抽空予以分析归类,是今后工作的借鉴。

(8)勤于动笔,提高业务水平。在稿旁注明你修改某处表述的简要理由,认真写好加工报告,进而为自己当责任编辑的新书写书评,以及对积累的案例做一番分析提炼,写出对行业有参考价值的编辑业务文章,无疑是提高业务水平的必由之路。或是与专家共同讨论学术问题,撰写、发表学术论文,则是成为学术型编辑的目标要求。

以上的(1)和(2)强调工作态度和条件,(3)(4)(5)直接关系书稿质量,(6)(7)(8)则与编辑成长密切相关。

一些编辑不但不查陌生字词,连常见字词都不愿查,只凭自己的印象——往往是错误的记忆来改“错”。例如把“家具”错改为“家俱”(“傢具”亦可);“一成不变”错改为“一层不变”;“秋毫无犯”错改为“秋豪无犯”;“说项”错改为“说情”;把“所”字误写成“斫”字,等等。

说到对错别字的辨识,有一条经验是:在稿中发现的错别字是同音字或近音字,那么作者就是用“拼音”录入的;错别字如果是近形字,则作者是以“五笔”录入的。前者的差错相对容易发现,如把“当下”误录为“党校”(首字母同),把“报效祖国”误录为“报销祖国”等都不难发现。而把“瑷珲”误录为“瑗珲”,把“羸弱”误录为“嬴弱”,把“民族”误录为“氏族”等就容易蒙混过关。

还有,由于有的作者自以为是,在稿中前面出现的一个错误势必在后面重复出现,如在某部书稿中上面的“瑗珲”就一连错了三处,《嘹望周刊》也错了两处(正确为“瞭望”)。而为加快录入速度,作者往往对就近的同一词组或句子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那么首次出现的错误或遗漏的字词,在后面也必然出错。如某书稿一连几页出现的页下注,著作单位同为“中共中央党研究室”(即“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漏了“史”字)。

又如:“自西且东”——前一版出版多年无人怀疑有错,修订版加工一二审也视而不见,到三审才发现应该是“自西徂东”——因为感觉“且”字费解,一查就解决了。现在有少数编辑不会查《辞海》《辞源》《成语词典》等(只会上网查),手边的《现代汉语词典》也懒得查,这是很危险的倾向。例如,某重点书稿提到:我国“电视晚会人物颁奖词的始作俑者很难考证”,“始作俑者”是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一般词典都能查到。新编辑如能查阅权威工具书和有关学术著作,所做修改往往能让作者心悦诚服,乃至成为作者的朋友。

审稿加工时不时前后对照、检查同一术语、人名、地名等一致与否,有无明显重复或前后矛盾之说,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庞贝城”在同一行里再次出现为“庞培城”;两页内的同一人名出现“图坦卡蒙”和“图坦哈蒙”的差异;三页内的同一河流名字出现“斡难河”与“鄂嫩河”的不同,等等。这些不过是浅层次的一般问题,但凡能看出内在逻辑问题的,能联系前后几处相关问题进行协调处理的(如全稿三四处文字涉及同一内容而表述有出入或重复),都是善于“回头看”的编辑,也是对质量十分敬畏而重视的编辑,其在编辑行业阔步前行是大有希望的。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