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汉平马士达(1943-2012),别署骥者、老马、玄庐。.."/>
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忆马士达先生

忆马士达先生

时间:2024-11-07 11:17:24


    □常汉平

马士达(1943-2012),别署骥者、老马、玄庐。祖籍涟水,1955年移居太仓。1987年2月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生前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沧浪书社社员。

我1988年秋考入南京师范大学,从尉天池教授攻读书法硕士学位。入学之前,我见过马老师两面。第一面是我来南京师范大学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考“书法创作”时,马老师监考,我没带毡子,马老师临时救场,帮我借了毡子,令我不胜感激。第二面是几个月后,我来南京参加研究生面试,马老师做笔录。这两面令我印象深刻,尽管当时我还不认识他。

读研期间,我开始较多地关注“碑学”,涉猎金石书迹,其间有幸得到马老师的点拨。马老师有次到我教室,正值我山东访碑归来、临习《小铁山摩崖刻经》正起劲的时候。当时,《小铁山摩崖刻经》似乎没有通行的单行本,我所用的范本是当时《书法》杂志刊登的缩印本。交谈中,我铺开元书纸,请马老师做临写示范。马老师临了一纸,不满意,说毛笔太小;又临了一纸,没说话,只摇头,貌似仍有不满。我不知说什么好,未敢多言,只觉得第二张更厚重、更有神采,笔毫铺得很满,运笔纡徐,有种掘地三尺、力透纸背的感觉,结字宽绰而茂密,收笔处常常意到笔不到,应该是充分发挥了那支“小毛笔”的特性。其用笔的斩截、涩进、厚重,给了我深刻印象。其后我多次目睹马老师为本科生演示汉碑的临写,更加深了我对写碑笔法的理解,回头读碑、写碑,略有所悟,及至后来上溯先秦金文,仍部分得益于马老师写碑的启示。

马老师似乎偏爱笔毫丰满、甚至有点秃的羊毫笔,讲求引满而发、万毫齐力、节节生力。他曾经向我推荐几款稍大一些的毛笔,由于我当时不知大笔铺毫的要领,加之腕力不够,根本用不惯。我想,马老师对毛笔的要求和用笔方法,应该跟他追求的书法效果是一致的。有次他给学生做示范,书写的间隙,有人发现笔尖冒出一根行将脱落的笔毫,伸手准备拈掉,马老师说:“不要动,就靠它出点效果呢。”众人大笑。

马老师在碑学实践方面,颇多独得之秘。其经验大体得力于其师宋季丁、沙曼翁,上溯秦汉,下及吴昌硕、齐白石诸家,转益多师,贯通书法与篆刻。这是我个人的观察与理解。他曾跟我说,他的艺术观念跟尉公(指尉天池先生)是一致的,尽管面目不同。这是他自己的说法,可惜我当时没追问究竟。跟马老师交流,他话语不多,时言时辍,我也很少插话,常常沉默以对,仿佛为他的木讷所感染,或者沉默也是交流的一部分。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