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青灯有味忆儿时 一一、父亲

青灯有味忆儿时 一一、父亲

时间:2024-11-07 10:30:51

由于父母亲的勤劳、节俭,治家有方;加上我的长兄当上了高级瓦工,家里有了积蓄,开始置田地、盖新房,境况渐渐转好,到我出生前后,已经比较宽裕了,人丁也兴旺起来。这时,父亲心绪日渐醇和、开朗了。在我刚满一周岁时,父亲常常俯下高大的身子,把我拦腰抱起,举向空中;还有一回攥住我的两条小腿,倒着把我拎起。我便挥动两只小手乱抓乱闹,快活得咯咯直笑。妈妈瞧着父子俩的憨态,也笑得合不拢嘴,一家人陶醉在天伦之乐里。我经常骑在爸爸的脖颈上,低头俯看妈妈扬起来的笑脸和一副雪白的牙齿,同时撮弄着爸爸蓬乱、厚密的头发。

每年立秋之后,父亲都要赶着牛车,带上长杆的大钐刀,去西边的草场割柴。记得四五岁的时候,我曾跟着去过一次。那天,我们起得很早,太阳没起身就出发了。路程大约有十几华里,我很少有机会出门,便坐在车上,观赏一路的景色。空气清新极了,河清云淡,草野苍茫,望去有江天寥廓之感。到了草场,父亲把牛卸下来,放它随便去吃草;而后,就挥起长把的大钐刀,蹚着大步割去。当地把这称作“打铺片”。钐刀比普通的镰刀刃子宽,木把长。双手握着刀杆,仗着身子的助力,奋力挥动,一米多高的“秋板子”柴草,便随着唰唰唰的响声,一溜溜地倒下,不大工夫就是一大片。

我呢,跟在后面,在柴草里面挑拣着漂亮的野花,很快就攒足了一大把。“秋老虎”名不虚传,一点风丝儿都没有,当空的太阳向下喷着火;四下里,却找不到一棵可以遮荫凉的树木。父亲怕我晒昏了中暑,便叫我躺在大车底下。虽然避开了骄阳,但是,下面也仍是十分闷热。

休息时,父亲领我到沙河岸边去掏螃蟹。原以为洞中捉蟹,手到擒来,谁知这绝非易事。我刚把手探进洞里,就被河蟹的双钳夹住,越躁动夹得越紧,疼得我叫了起来。父亲告诫我:悄悄地挺着,不要动。果然,慢慢地蟹钳就松开了,但食指已经被夹破了。

父亲过来从洞中把螃蟹捉出,做作了示范——用拇指和中指紧紧掐住蟹壳后部,这样,双螯就无所施其技了。还教我把捉来的大蟹一个个用黄泥糊住,架在干柴枝上猛烧,然后,摔掉泥壳,就露出一只只青里透红的肥蟹。我们坐在坝顶上,就着瓦罐里的高粱米稀粥,吃起来鲜香可口。父亲还教我把螃蟹的紫膏收集在一起,连同带去的生菜叶和小葱,一起卷进小米面煎饼里,味道尤其甘美异常。吃饱了,父亲面对着眼前的高秋胜境,一时触景生情,放声吟唱着清音子弟书。

父亲性格外向,内心的“风云雷电”,全都写在脸上。母亲告诉我,像现在这样,有了闲心,心也盛了,这在他是很少见的;过去,总是愁眉不展,长吁短叹。之所以如此,自然和大环境与本人经历有关。

父亲幼年,正值国家多难、民族危亡的多事之秋。五岁那年,赶上了中日甲午战争的辽河战役。这年三月,田庄台失守,被日军烧杀的有几千人。父亲的姨娘带着两个子女,从战火中逃出,暂住在我们家里多半年时间,直到年底前签订了《中日辽南条约》(《马关条约》的缩影,或者说是地方版),清政府支付了三千万两“赎辽费”,日军才把辽东半岛交还中国,姨娘们得以返回老家。通过兵燹亲历者的血泪叙述,这场残酷的战祸和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在我父亲的幼小心灵里,镌刻下永生难忘的影像。

老辈人说,我家祖上,在大名府南郊,有个宽敞的大院,门楼高耸,房、地产比较多,虽然说不上富甲一方,但在五里八村中,也算有名的殷实富户。到了祖父那一代,由于家庭突遭变故,逃荒避难闯关东,颠沛流离,奔走于衣食,没有享过一天福,更谈不上有什么发展、建树,祖父把这引为终身憾事。为此,他下狠心,说是哪怕“砸锅卖铁”“讨饭求情”,也要把自己的儿子好好培养、造就一番。这样,父亲在七岁那年,就被送进了邻村三棵树屯的私塾,在那里住校读书。父亲天分很好,记忆力极强,而且刻苦用功,得到了塾师的嘉许。

本该继续深造下去,岂料人有旦夕祸福,他在那里刚刚读过三年,我的祖父便患上了严重的胃痛和便血,多方救治,也不见转机,不久便病故了,年仅三十七岁。家里的二十几亩薄田,在延医求药和处理丧事过程中,先后卖出了一多半。祖母带着孤儿,再也撑持不起这个家业了,哪管是办一点点小事,都要花钱找人,典当财物,直到最后把村里人称作“地眼”的两亩园田,也典当出去了,还是难以维持生计。生活无着,祖母被迫去了北镇城里的浆洗坊做佣工,父亲流浪到河西,给大财主“何百万”家当小伙计,开始做杂役,后来又下庄稼地,干了几年长工。

听父亲讲,这个大户人家是旗人,祖居奉天,后来迁到河西。大少爷游手好闲,庄稼不会,买卖不成,但偏爱鼓曲,结交了一伙喜爱八旗子弟书和东北大鼓的朋友。一进腊月门,农村收仓猫冬,便让长工赶着马车去锦州接说书先生(这一带称艺人为先生),吹弹、说唱,往往彻夜通宵。遇有红白喜事,盖新房,小孩办满月,老人祝寿诞或者出大殡,都要请来说书先生唱上三天两宿。招待的饭菜一律是高粱米干饭,酸菜炖猪肉、血肠。到时候,镇上的烧锅(酒厂)都要赶着马车,送过来几坛白酒。所以,艺人们有一套俏皮话儿:“有心要改行,舍不得白肉炖血肠;为啥不挪窝?烧酒随便喝。”

何家藏有大量的子弟书唱本和一些《三侠五义》《今古奇观》之类的闲书,都是由奉天文盛堂和安东诚文信书局印行的。父亲爱书如命,嗜读成性,在扶持大少爷过程中,趁着端茶、送水、递烟枪的间隙,经常能够读到各种书籍,晚间总是偷偷看书到深夜。由于有机会接触到子弟书这种艺术形式,从而培植下终生的爱好。

文化,作为联结社会交往的中介,人类创造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总和,它经常通过“获得性遗传”,对于人们的性格、气质、心理、行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就这个意义来说,文化就是人化,人既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会文化的制成品。

父亲年轻时,由于受到那些侠义类通俗读物的影响,加上血统里留存的“燕赵感慨悲歌”的基因,“社会的自我”占主导地位,时时追求他人的注意与重视,看重地位和荣誉;任侠尚义,爱打“抱不平”,喜欢管闲事,愿意出头露面,勇于为人排难解纷。由于他阅历丰富,知识面广,又能说会道,遇事总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因而村中遇有大事小情,红白喜事,或者邻里失和、分家析产,都要请他出面调停,帮助料理。这样,他就获得了一个“铁嘴子”的绰号。

迨至后来,年华老大,家道凌夷,生活负担加重,又兼几个亲人先后谢世,自己也半生潦倒,一变而为心境苍凉,情怀颓靡,“心理的自我”渐渐占据了优势,颇有看破红尘之感。他每年都要抽空儿到医巫闾山去进香,总愿意同那里的和尚、道士*掌倾谈,平素也喜欢看一些佛禅、庄老的书,还研读过医卜星相、五行、八卦之类的书,如《卜筮正宗》《渊海子平》《麻衣相法》等。由关注外间世务变为注重内在思考,由热心人事转向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他特别喜欢那些关照命运、感悟人生的诗词,苏轼、陆游、赵翼的诗句,经常挂在嘴边。像“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众中论事归多悔,醉后题诗醒已忘”;“绝顶楼台人散后,满堂袍笏戏阑时”……

父亲虽然出生在关外,但他对祖居地大名,一向怀有深厚的情感,曾前后去过三次。有一次回大名,路过邯郸,他顺便到黄粱梦村的吕翁祠去转了转。听说,康熙年间有个书生名叫陈潢,有才无运,半生潦倒,这天来到了吕翁祠,带着一腔牢骚,戏写了一首七绝:

四十年来公与侯,虽然是梦也风流。

我今落拓邯郸道,要向仙人借枕头。

后来,这首诗被河督靳辅看到了,很欣赏他的才气,便请他出来参赞河务。陈生和卢生有类似的经历,只是命运比卢生更惨,最后因事入狱,病死监牢。

父亲对于陈潢,同情中也夹带着不屑,随手写了一首和诗:

不羡王公不羡侯,耕田凿井自风流。

昂头信步邯郸道,耻向仙人借枕头。

诗的后面,他又加了一个小注:“阮籍有言:‘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他还写过一些格调苍凉、韵味低沉的诗句。记得有一首《除夜感怀》七律,颔联是:“四屈三伸通变数,七情八苦伴劳生”,寄寓着对于人性、人生的感喟。在我的祖母和姐姐、哥哥相继病逝之后,他曾写过“晚岁常嗟欢娱少,衰门忍见死丧多”的诗句。

他除了经常吟唱一些悲凉、凄婉、感伤的子弟书段子,像《黛玉悲秋》《忆真妃》《周西坡》之类;还喜欢诵读杨升庵的《临江仙》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再就是郑板桥的《道情十首》:

吊龙逢,哭比干,羡庄周,拜老聃;

未央宫里王孙惨;南来薏苡徒兴谤,

七尺珊瑚只自残;孔明枉作那英雄汉——

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