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路 客

路 客

时间:2024-11-07 09:06:25

二〇一二年的冬天,一个阳光明媚气候却冰冷的日子,我回到了我的村子,我的老家。

阳光是亮色的,村子却是灰塌塌的。

小街上,仅有三五个人影晃动。街道两边的门市,不见有人出入光顾。

我引着小女儿,出了小街,向沙坡走去。走在孤寂的土路上,我不由得四处张望。

小女儿问:“爸爸,你看什么呀?”

看我熟悉的村子,看能勾起我记忆的地方。

山色依旧,山势依旧,村子却面目全非了。前岔靠大路边的这头,有两院地方的院墙倒塌了,一派颓废的景象,好像无人居住了。

我回过头,走了几步,然后朝侧面的小路走去。

“走错了?爸爸。”小女儿跟在我身后问。

走不错。这个村子,是我走不错的地方。老村子,不管什么地方,我眼闭上,也能走对了。我想看看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自然村,现在是什么样子。

王家寨村是由沙坡、前岔、高庄、房寨四处居住地方,也就是四个小自然村组成,前岔和高庄处在核心位置上。

走进前岔,我呆住了。

前岔的地理位置,有些特殊。一排窑洞面向西北,靠着高高的土崖,一排窑洞却面向东南,背靠着小土崖,两排住户的院落都不甚规则,但中间有弯弯曲曲的走廊,像城市中的巷道,大门对着大门。建造两排地方,人们都没有选择光照。

前岔的十几院老地方,院墙全部坍塌了,石窑洞的面子石也掉了不少,院子里,长满了枯草,巷道里,到处是小石头,树枝和杂草横七竖八,乱糟糟的。前头的一院地方院墙外,长满了枯草,枯草地里,露出了一盘碾子。这盘碾子我小时候用过。沙坡上的碾子有人用时,前岔的碾子空着,我们沙坡的人就出来用前岔的碾子,反过来,前岔的人家也经常用我们沙坡上的碾子。

我拿出相机,为碾子拍了照片。

小女儿问:“这是什么呀?”

我说:“这是碾子,往下碾粮食的糠皮。”

小女儿不解地望着我。

我踏进枯草里,想给小女儿做一下推碾子的示范动作。走进枯草里,我才发现碾子上没有碾棍,碾轱辘被两边两块石头支着。碾轱辘上不穿碾棍,碾桩和碾棍不上搭钩,这庞大的碾轱辘就不能动了。一动,碾轱辘滚下碾盘,会有危险,而且三五个人都无法把碾轱辘抬上碾盘。示范做不成了。

前岔曾经是王家寨的中心,政府机关都驻扎在前岔。后头的那院五孔窑洞的地方,有两孔窑洞先是乡政府的办公场所,乡政府移在高庄后,供销社在那两孔窑洞里卖货。记得小时候,父亲和卖货的人熟悉,我常在那里买糖,有时也买糖馍馍,也就是月饼。有时我不拿钱,那个卖货的人也会卖给我要的食品。他们晓得父亲疼爱我,会及时把钱还上。后来,供销社移在了前岔的前坡上,再后来,供销社也移在了高庄的乡政府旁边。当然,今天,这个供销社不存在了,供销社的十多孔窑洞和一间大房子,都卖给了个人。医院也设立在前岔。医院搬在高庄与房寨之间后,医院占用过的地方变成了兽医站,后来,兽医站也搬到了高庄。新机关再没有驻扎进前岔。乡上的机关远离了前岔,可前岔的人家还在安居乐业。十多年前我回来时,前岔就萧条了,可是,每院地方都住着人。今次回来,前岔却完全破败了,只有前岔后头的上边住着两户人家。

面向西北的那排窑洞背后的土崖,原是大山,大面积的坍塌后,形成了土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一个夜晚,大山坍塌,下边的石窑洞被掩埋,窑洞里有三个人。三个人被活埋一天多后刨出来,一个人被石头砸死了,两个人竟然毫发未损。据主人说,他坐在炕沿儿上,十来岁的儿子躺在下炕里,地下的小木凳上坐着串门儿的王保田。听到脑畔上的巨大的呼啸声,王保田站起来了,本能地向他伸出了手,他也伸手去拉王保田,可坍塌下来的石块砸中了王保田,然后王保田被土石完全覆盖压住了。大山坍塌压垮山下的窑洞,一般情况是塌窑不塌掌。所以窑掌没有塌下来,炕上留有空间,且烟囱没有被埋住,形成了通风口,父子两人,有了生存的空间,幸免于难。

从前岔出来,我从土坡上往下走。土坡上长满了枯草,还有乱七八糟的庄稼秸秆和叶子,原来的小路,被杂草遮盖了,小路已成了人迹罕至的地方。小时候,我们上学,去前岔和高庄,都走这条小路。后来,村口拐沟渠口打起了坝,坝下边修了路,我们去上学或去高庄就不走这条路了。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沟底的那孔小石拱桥不见了。这条拐沟虽小,可两边都是石头,春夏秋清水长流,冬天结冰,过往不方便,所以先辈们就修筑起了小石拱桥,和正常的石窑洞大小差不多。从结构和石头的颜色看,小石拱桥应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桥。现在,小石拱桥如被人移走了一般,踪迹全无。小沟里结着冰,我和小女儿搀扶着从石堆里走下来,走过了冰滩。上对面石堆时,我终于看见了小石拱桥的遗迹,几块旧石块,夹在石堆畔上。原来的小路边,是石崖,如今已成了采石场,所以路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

我们从乱石中走出来,上了一道斜坡,到了大路上。

沙坡的家院都坐东朝西,大门与窑洞平行。王保忠家院的大门却向后绕了一下,出口形成了西南方向。这座大门曾是沙坡最气派的建筑,三角顶的两端蹲着两尊砖雕狮子,大门里的大门扇上边,是刻着“忠厚持家”四个大字的木牌匾。现在,这座大门的一角坍塌了,两头砖雕狮子也不见了。

儿时眼中宏大的建筑,破败了。怅然若失的情绪,笼罩在我的身心。

沙坡的硷畔上,人影憧憧,有着节日的氛围。王家堂兄王建林出嫁女儿,亲戚朋友从四方八面涌来。我和小女儿也是专程赶回来参加喜事婚宴的,这是我们回来的理由。

硷畔上停着几辆小车。好几年没有回来了,我不晓得原来窄窄的小路,能行驶小车了。我已将车停在了乡政府的院子里。

王建林的家院,人来人往,有人站着说闲话,有人忙着接待侍应客人。大家看到我和小女儿,都热情地问一声:“回来了?”还有人说:“多年不见你了。”

我已成为稀客。

在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反而成了稀客,这让我感到惭愧。这些年,我和故乡的联系越来越少,我即使回来一趟,也很少住一夜或半天,来去都匆匆。

我被王建林迎进家门时,第一眼就看到了买定。买定坐在沙发上,正在大声说笑。

买定看到我,笑哈哈地站了起来,说:“好多年不见面了。”

是的,买定这个童年的伙伴,我有二十多年没有见面了。二十多年来,我回来过几次,虽是来去都匆匆,不过,那些童年的伙伴都见到了,唯独看不到买定的影子。我问过人,他们说买定刮黄风了。黄风,就是黄色的大风,我们常说的沙尘暴。农村评价一个做事冒失不守规矩的人,就说那人黄风雾气。黄风是冒失的意思,雾气却不是看不清,是腾云驾雾的意思。说买定刮黄风了,就是到处冒冒失失地瞎跑,不着边际。买定和妻子生了第四个孩子后,就离婚了。先听说他在大漠和南方来的一个坐台小姐同居。若干年后,他的大女儿出嫁了,他又和亲家同居在了一起。

买定坐在一边的单人沙发里,我坐在另一边的单人沙发里。我们中间的茶几上,放着一瓶酒,还有几个酒杯,一盒纸烟。宴席还没有开始,不过,烟酒满足供应,谁想吃就吃,想喝就喝。买定斟了两杯酒,对我说:

“爷爷,来,咱们多少年不见面了,喝两盅。”买定说着,端起了酒杯。

我在王家寨排辈分,比买定高两辈,他叫我爷爷。我按王家寨排辈分,是很高的,王姓人,有人按辈分称呼我,有人不。每当我要那些不称呼我的人叫我爷爷叔叔时,他们说你是冯家人,他们不能叫。我说我是王家人的亲弟弟,你们不叫我,就等于糟蹋你们王家的先人。当然,这只是玩笑。沙坡上的一些人还是按辈分称呼父亲和我的。

我没有端酒杯,问:“你还姓王吗?”

买定在养父王保忠去世后,就不叫王买定了,叫张三。他的生父姓张,他在生父的家里排行老三,所以他自称张三。

买定立即说:“我怎么能不姓王呢?我生是王家的人,死是王家的鬼。”

我说:“这就对了。我听人家说你改叫张三了,还有些不信。”

买定不好意思地说:“那也就是说几句混账话。”

我端起酒杯,与买定端的酒杯碰了一下。我们两人都是一饮而尽。

我说:“看起来,你这酒量不小。”

买定自豪地说:“咱这人,能吃能喝,心胸肚量都大。”

我笑着说:“大到连家都不要了。”

买定哈哈一笑,说:“要那家做甚哩,空让人麻烦哩。”

我接着说:“所以你就把老婆娃娃都送人了。你这种没心没肺的老子,连死了都不如。”

买定立刻装出一副无奈的样子,说:“我把老婆娃娃送了人,也是让他们去享福的。你说,我这种家庭,生养了四个娃娃,老婆又没本事,跌倒摔上一跤,连二分钱都拾不得。我们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不把他们送了人,能咋办呀?!”

我问:“四个娃娃有几个跟着你?”

买定说:“两个大的跟着我,老大前两年结婚了,老二如今打上工了。老三老四跟着老婆。老婆给人家当老婆。”

我问:“老三老四姓谁家的姓?”

买定说:“姓老婆的那个老汉的姓。”

我问:“哪个是儿子?”

买定说:“老四。”

我大声质问道:“你连唯一的儿子都送人了?!”

买定说:“当时儿子小,我带不成呀。不过,这儿子的姓,我一定要改过来。等他长大了,我就要他姓我的姓。我就生养了这么个儿子,怎能让他当人家的儿子,姓人家的姓。”

我说:“人家养育了一回你儿子,也就是为了姓人家的姓,传宗接代,你怎么说改就能改过来?”

买定不服气地说:“哪能由着他。我就是跟他拼命,也要让我的儿子叫我一声爸爸,给我开门立户。如今他姓甚都行。他不姓人家的姓,人家就不养活他。等他长大了,我就要认他,让他当我的儿子。”

我说:“你怎么这么黑皮?一点道理都不讲。”

买定说:“小时你比我还黑皮。你常把我打得妈妈老子直叫唤。你如今成了大文人,学好了,不黑皮了。世事倒过来,让我也黑皮一回。”

我说:“那你把我打一顿,以后就不要做无理的事了。”

买定立刻一本正经地说:“哪能打你呢,你是我爷爷呀。来,咱爷爷孙子喝起来。”

买定又斟了两杯酒。

我们两人又碰了一下酒杯,喝下了杯中的酒。

我放下酒杯,问:“你在外做甚营生?是不是还当木匠?”

买定学过几年木匠,不过,手艺不行。

买定不屑地说:“靠那玩意儿吃不了饭。”

我问:“那你靠甚吃饭?”

买定神秘地笑了笑,不回答。

炕上还坐着几个人,我们的说话终于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正军说:

“他靠刮黄风过日子。”

买定说:“靠甚过日子都行。人这一辈子,不管活得好不好,最后都死了,死了死了,一死都了了。你们说我大吧,这人也是个没本事的人,可老是说这个人不行,那个人使不得,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最后呢,就他不行,活成了孤家寡人,钱没有多少,那两孔窑洞,还是我爷爷留下的。我晓得,咱沙坡上的人,没有多少人给他说好话的。他老了,才明白自己错了。那年,他在大漠给农业局看大门时,说他见过你,说见到你的那种样子,高兴得好像见到了毛主席。你看他那时对你们家好一点,说不定他死后,你还会说一声这是个好人,给他烧两张纸。我这人,不招惹人,也不仇恨谁,就这么痛痛快快地活着,到时一死就了了。”

我记起了,那年,我去农业局办事时,意外地遇到了王保忠。王保忠身体结实,红光满面,身上的衣着也是干干净净的,好像是一个退休的老干部。我听说王保忠几年前就进大漠城看守单位的大门,没想到竟然相遇了。王保忠见到我,仿佛遇到了久别的亲人,热情地问长问短,硬要我多坐一会儿。他问:

“你大的身体还好吗?”

我说:“还好。”

王保忠感慨道:“我们有几年时间没有见面了。”

我说:“我买下房子了,就把我大接到大漠住。到时我给你们两人安排见面的机会。”

王保忠说:“你看你都成个人了,还能在大漠买房子。买定离婚了,在大漠瞎混,连嘴头子都糊不住。我靠着门房挣两个钱,都让他拿走了。”

我说:“我要是见上他,说说他。”

王保忠说:“你们怎么能见上面?你走的是正道,他走的是歪道,就在一个城里,也难见面的。”

我当时在大漠报社工作,公务在身,不能久留,和王保忠说了几句话,就告辞了。一年后,我专门去农业局看望王保忠时,门房的人说王保忠上岁数了,农业局把他辞退了。当时,我对王保忠的遭遇感到愤懑和伤心:一个孤寡老人,被人赶出城里,再回到乡下,生活无依无靠,他心里塞满了多少忧伤苦楚?几年后,为了给王家寨王姓人编家谱,我回到了王家寨。在沙坡对面的山上拍摄沙坡的相片,我看到王保忠的家院外墙根下躺着一个人。我想,这躺着的人肯定是王保忠了。我从对面的山上走下来时,墙根下的人不见了。我站住了,我想回王保忠的家院,看看王保忠。这时,前边有人叫我,说车来了,让我去另一个地方拍相片。我急急忙忙地走了。我总以为,再次回来,还能见到王保忠。可是,上了年纪的人,说走就走了。

买定说:“我大这人,一辈子没做多少好事,不过,也没干过坏事,就是人不成器。最后,有我这么个儿子,他也该知足了。”

门外有人叫道:“买定,不要穷嚼干道了,快出来帮帮忙。”

买定站起出去了。

我问正军道:“王保忠去世的时候,买定在不在跟前?”

正军说:“在。”

正军说,王保忠从大漠回来,心情不怎么好,人也苍老得快。王保忠在大漠看大门挣的几个钱,都给了买定。这王保忠不能挣钱了,买定也就不见面了。村里的人,好长时间谁都联系不上买定。那两天王保忠突然不行了,王建林给买定打电话,竟然打通了。王保忠总算没有白养育了买定。买定没为王保忠养老,可为王保忠送终了。

大门紧闭,里边似乎上着锁。我扶住锈迹斑斑的铁栅栏大门,用力推了推,竟然推开了,只是有些沉重和生涩。我小心翼翼地走进了大门,生怕惊动了什么。惊动不了什么,校园冷冷清清的,空无一人,连一只鸟都没有飞过。据说,这所全乡的中心小学,也只有四个学前班的学生,其中两个孩子是孤儿,是乡政府委托在学校的。眼下正是寒冬时节,学校放寒假了,更是少有人出入几近荒废了的校园。我上初中的那个年代,学校设小学、初中、高中,小学五年制、初中两年制、高中两年制,共九个年级,学生多达近千人。学校里曾经是人声鼎沸,真正是:书房戏房,红火热闹的地方。转眼间,那辉煌热闹的景象,如同飘飞的云烟,消散无遗。

一九八七年离开故乡,其后,我再没有走进母校。虽然,我多次回过故乡,有一段时间住了几个月,可是,我再没有进入母校的大门。路过母校,我最多只是匆匆看一眼。我说不清楚,这是为什么。我曾在一篇小说中写过我的梦魇:同学们一个个考上大学走了,我还在补学。同学回母校当上了老师,我还在补学。我感到羞愧难当,有时竟绝望地号啕大哭。后来,同学的儿子都当上了老师,我还在补学。我的补学之路在梦中永远没有走完……

校园的大格局没变,可是,很多细节变了。四排窑洞,我们称为四斋,自然是一斋比一斋高,四斋在三斋背后。四斋窑洞没有变化,只是曾经是操场的一斋院子,现在建起了一栋一层的新房。二斋的院子依然如旧。三斋的院子,也就是二斋的脑畔,也堆起了一栋一层的新房。校园越建规模越大,学生却越来越少。我是从二斋侧面的大门进来的。我从二斋的另一侧的台阶上走下来,来到一斋院子的操场上。其实,操场上堆起了楼房,占满了院子,就不称其为操场了。校园四周都被围墙围住了。从前是没有围墙的。我们可以从任何地方进入校园。校坡下的沟渠,是我们沙坡的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如今已被填埋起来了,成了一条大路,大路边上修建了一个不怎么平整的小操场,要不是小操场的一头竖立着一张孤零零的破烂的篮球架,谁也想不到这是一个操场。

我在昔日的操场周边游走散步,怅然若失的情绪笼罩了全身。我回想起了我们曾经在操场上奔走的情景。我抬起双手,不由得做出了抱篮球的姿态。哦,我很久都没有摸过篮球了。我渴望着此时有一只篮球出现在我的面前。可是,就是真的有一只篮球出现,谁伴我打篮球呢?谁伴我重拾旧梦呢?此时此刻,只有我的记忆能陪我走回过去的岁月。

我踽踽而行,在昔日的操场上转了一圈,也就是说绕着今日的新房转了一圈,来到了校园北端的一块空地上。这里曾经有一座露天戏台,露天戏台左有一堵墙右有一堵墙,后边也有一堵墙,后墙两端留有出口,供演员上场下场。北端的顶头原是土圪塄,土圪塄与后墙之间上空搭着帆布,里边成了演员们化装和准备出场的地方,称为后台。现在这里却一无所有,能看到的,就是一块平地。那个曾经令我们心醉神往的戏台,随着时代的变化,被抛弃被铲平被人们遗忘了。然而,我们那代在王家寨学校读过书的人,是不会遗忘那个时代的舞台的。曾经,我们绕到后台边上,争着抢着向后台张望。在我们这帮孩子看来,演员们是一群神奇的人物。后台里的演员,不是在化装,就是在嬉闹,也有些演员在练上台的动作。我们细细地观看着那些演员涂口红、描眉、往脸上打粉子,想要把演员们的每一个动作,牢牢记在心间,生怕一觉醒来就忘记了。我们没有忘记戏台上的往事,可是,我们的下一代,不会相信这里曾经有过戏台,上演过红火热闹的大戏,也搞过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成千上万的人曾出现在这里。他们有理由相信,这里不再会修建起戏台,也不再会有演员在这里演出,不再会有人狂热地呼喊着口号,打倒这个人物打倒那个人物,拥护这个人物拥护那个人物。历史常常会发生惊人相似的一幕。可是,就连我,也不会相信惊人相似的一幕在这里会重演。我呆呆地伫立不动,怅然若失地望着空空的地皮。

一群鸽子,呼啦啦地从我头顶飞过,落在了学校北对面的山尖上。那个山尖,原来是个山头,每次全公社搞大型的政治运动,都会有基干民兵趴在山头上,架着机枪,瞄准会场。我不明白,他们把枪口对准参加运动的民众,是在保护民众,还是在威吓民众。不管是谁,在枪口下运动都是不舒服的。那个时代,很多运动形式,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又滑稽又残酷。山尖上的鸽子,被什么惊动了,起飞飞走了。也许是山尖那边的住户惊动了鸽子。山头变成了山尖,就是山那边修建宅院,移动土方,把山头挖掉一大块,山头便成了山尖。现在再有谁想要将枪口对着校园,那里也架不成机枪了。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已经制约着历史的一幕重演。

我在空地上转了几圈,还是离去了。拾级而上,我回到了二斋院子里。我看看表,时间尚早。我又拾级而上,上到了三斋院子里。我的初中学业,是在三斋院子里完成的。

我走到进入四斋院子的三斋窑洞的过洞前。过洞封住了。那么再怎么进入四斋呢?我转了两圈,寻找不到进口。进不去也罢,四斋是住校生的宿舍,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记忆,只是我想看遍我的校园。

三斋窑洞过洞以南,是六孔大窑洞,是高年级的教室,过洞以北,是三孔小窑洞,是教师办公室。二斋是学校的中心,学校领导和重要老师住在二斋上,周老师后来就在三斋的第一孔窑洞里办公。这孔窑洞靠着二斋上三斋的台阶边,我上来时,竟然不经意间走过去了。我重新回到第一孔窑洞前。窑洞的窗户破破烂烂的,门上却挂着一把锁子。我在破烂的窗子上向里张望,里边散乱地放着几张破旧的桌子,还有一些暖壶、扫帚之类的生活日用品,也散落着旧书旧纸片。看来,这里很久没有人居住办公了。听说前些年周老师回到过一次校园,物是人非,周老师回到校园,有何感想呢?周老师退休后,随女儿艺艺定居在美国,再难走进这个校园。她那个混账的前夫徐明,仍然活跃在官场上,尽管经常会传出被双规被逮捕的小道消息,可是,隔几天,这个表面光鲜内心肮脏的高级官员就会出现在电视里,宣示作为官员的价值。周老师和徐明离婚后,再没有成家。她曾对我说她又组织了新家庭,其实那是她刻意打消我对她的念想,而说的谎话。当我知道她没有再婚时,我的大女儿已出生了。这个我终生不能忘记的女性,在母校时期的模样,永远刻在了我的心上。

我伫立良久,凝望着破旧的门窗。我曾无数次地走进了这孔窑洞,窑洞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然而,曾有的生动细节,我不甚清楚了。记忆的这扇门,今天打不开了。我鼻子发酸,泪珠滚出了眼眶。我一扭头,走开了。

我下了台阶,从二斋院子走出了校园,关上了大门。走了几步,我又回过头。校园依旧近在眼前,静静地坐卧在山坳里,可是,我的校园生活远去了。

母校的南侧,是校园外顺坡而上的一条大路。行走在这条大路上,能看清学校的每一块地方。高中毕业回乡的那段日子,每当路过这条大路,我就会想起白荟芹。顺着这条路上去,能走到杏树峁。我不时会来到杏树峁。杏树峁的杏树桃树依然是春天繁花似锦、夏天枝繁叶茂、秋天果实累累、冬天条秃枝光,而那个清纯的温情脉脉的白荟芹,却如过眼云烟,一晃消逝,踪迹难觅。我心仪难绝的杏树峁,全然没有了往昔人面桃花的诗意。我心凄凉,只能一次次黯然离去,一次次回来流连忘返。

我站在杏树峁上时,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山峁还是那个山峁,可是杏树桃树已经稀稀落落。很多杏树桃树都枯死了,朽木桩子姿势不一,有些桩子上枝丫纵横,像一个手舞足蹈的人,有些桩子则像木偶道具,或弯着腰,或歪着头,或伸着胳膊。原来,杏树桃树茂密旺盛,花开花落,都能看出充满活力的生机。这些杏树桃树,是集体生产时代种植的,包产到户后分到了家户。每户人家分到的杏树桃树不是两棵就是三棵,不成规模,大部人又外出务工,也就没有多少人家重视这些杏树桃树了。没有人管理,这些杏树桃树自然就日渐萎缩,朽死了。我试图找到属于我们家的那两棵杏树,可是满山转了一遍,却没有找到。

走出杏树峁,我突然看到了一座坟墓,我一怔,走过去了。这是王保胜为自己修筑的坟墓。这片墓地占地面积足有半亩,比一般墓地大十倍还多。王保胜在用这座墓藏向世人宣示:他要活得强悍体面,死得隆重宏大。

王保胜这个人,是我终生不能忘记的人。茂密的络腮胡子,三角眼睛,黄眼珠子,淡然的说话姿态,淡然的姿态看着世界。然而,他的心里并不淡然。他的三角眼睛中的黄眼珠子,总在转动,寻找有利于自己生存的空间。王保胜的喜怒哀乐,往往不表现在脸面上,而表现在脸上的喜怒哀乐,往往是在戏逗孩子们。他总能沉稳地应对眼前的突发事态。

我听到过许多王保胜对抗上级的故事。一次,王保胜带着小队的人修梯田,下乡驻队干部说:“大家好好干,争取今天多修几条梯田。”王保胜立即回应道:“站着说话不腰疼。”天快黑了,下乡驻队干部说:“今天天上有月亮,我们迟收两个小时工。”王保胜一挥手,说:“收工。”他还说了一句我是小队长我说了算,然后头都没回地走了。

还有一次,几个小队为谁先浇灌园子发生了争执,都在喋喋不休地讲道理。王保胜一声不吭地把水管搬到他们小队的园子里,坐在水管跟前的土塄上,把铁锹插在水管边上,然后拉下铁锹把,挡住水管,再一手搂住铁锹把,默默地吸起了旱烟。似乎谁要移动水管,他就拿铁锹和谁拼命。事后他还对小队里的人说:“穷嚼干道没用,要动就动真的。”

王保胜强悍霸道的行为我只是听说过,没有见过。可他的自私狡猾的言行,我是亲身领教了。

记得,我回村的第二年,父亲不在家,我和王保胜一起上山分地。生产小队分地按人口分成份,然后再往开分。我们和王保胜分了一份地,园子山地都有。园子在河畔上,我和王保胜分园子时,王保胜说:

“你们三口人,我们两口人,你们多分一点。”

王保胜说着,在园子中画了一条线,线后的园子明显比线前的园子大,比五分之三还大。

我觉得王保胜做事挺大气的,不像人们说的是个爱打小算盘的人。

父亲回来时,我说了分园子的过程,父亲说:

“后头那园子跟前,长着大树,树歇庄稼,庄稼长不高。”

这时我才明白自己上了王保胜的当。

那些年,农村的土地都由集体耕种,给每家每户按人口多少分一些自留地。我们家的自留地往往会挨着王保胜家的自留地。王保胜会偷偷地移地界石。下边的地界石移向了我们这边,上边的地界石没有动,地界线就偏了。我知道下边的地界肯定是王保胜移了,父亲没计较。父亲常说:“地界是儿女们的事。爱动地界的人没有儿女。”

有一天,我和王保胜同时都在自留地里锄地,我看着地界,问王保胜道:

“地界线应该是端的,咱们这地界怎么就偏了?”

王保胜走在地界边,上下瞄了一下,说:“这地界真的偏了。当时分地怎么就没有看出来?还是你小子有眼力。下边这栽地界的地方有个塄,是个好标记,上边的地界没甚标记,我看把上边的地界石往你们那边移一移。移那点地界谁也吃不了多少亏,主要是为了好记。好记,以后也就没甚纠纷了,和气生财嘛。”

王保胜这么一说,我就没话说了。

王保胜上去把上边的地界石向我们这边移了一下。

我沉下了脸。

王保胜笑着说:“你要是觉得吃了亏,明年你就往我们这边占一点地。这地谁多种一点少种一点,也没甚关系。这点地,也种不了几把庄稼。地界就不要动了。那个小土塄就是好界线。”

还有那年集体种地的秋天,分玉米棒子,给我们布袋里装玉米棒子,他都装些个头小的玉米棒子,还笑着说:

“你小子不走运,都遇到些小棒子,想给你大的都不行,不能乱了顺序。”最后,他又拣了几个大玉米棒子装进布袋里,说:“这下你该满意了吧?”他家住在沙坡的后头,他最后分玉米棒子,最后剩下的都是大玉米棒子。玉米棒子大,颗粒才饱满。

王保胜不管做什么,都要沾光。他只觉得眼下自己满意了就行,伤害不伤害别人的利益,他才不管,以后人家说什么,他也不在乎。全村的人,只有王保忠对他最恭敬,其他人,都在小心翼翼地提防着他。有人在背后骂他是没儿和尚。其实,他是有儿的,有一个养子,也算有儿。王保胜弟兄三人,可三弟兄都没有生育子女,都抱养了一个儿子。我没有见过王保胜的大哥,可见过王保胜的二哥。王保胜的二哥也是络腮胡子黄眼睛。只是王保胜的二哥是个粗笨的人。如果王保胜的大哥也是络腮胡子黄眼睛,那么王保胜就有可能是匈奴的后裔。据说匈奴人就是络腮胡子黄眼睛。我们这地方,曾经是匈奴出没的地方。

王保胜从来不谈买卖生意上的事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期,王保胜突然率先在乡政府的硷畔上修建起了一间房子,卖起了货物。老婆老汉两人睡在小卖部,吃在小卖部。

那年,我想父亲了,就一人带着大女儿回来了。那时,王保胜的老婆还在。我从车上下来时,王保胜正站在小卖部里,他的老婆坐在小卖部外边,跟几个妇女说闲话。王保胜的老婆问了一声凯盈你回来了,就忙着给我的大女儿倒水,还问吃过了没有,用不用做饭。王保胜望着我,两眼散发着慈祥的光泽。他说你大这几天我没见过,是不是又到你姐家走了。这是我最后见王保胜老两口。两年多后,王保胜的老婆因病去世了。以后我还回来过两趟村子,可是因为坐着小车,没有多停留,也就没有见到王保胜。前两年,王家堂兄王建章来我们家时,给我说,王保胜自杀了。我感到惊讶。那么一个铁硬的人,一个精于算计的人,怎么会留下他称雄的地方,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王保胜病了,身体日渐消瘦,好像检查出来是癌症。他晓得自己的病情后,就不想活了。他去养子的家里,向养子交代了财产。传说,养子对他并不孝顺,把他的交代没有放在心上,儿媳妇还说不稀罕他的财产,养子和儿媳妇,都没让他在养子的家里养几天病。他从养子家里出来时,有人见过他,说他的神情是沮丧的,显得可怜兮兮。

黑夜,王保胜仰面躺在小卖部一侧的床上。吊在房顶上的小小的灯泡,散发着淡黄色的光辉,洒射在王保胜的脸上。王保胜面容憔悴,色如灰土,两眼淡然地望着房顶。

正军走进小卖部,看到王保胜这种样子,问:

“叔叔,你怎么啦?身体不舒服?”

正军说着,目光落在了王保胜的身上。

正军吃了一惊:一把锥子,扎刺在王保胜的胸膛上。

正军急忙问:“谁给你扎上的?”

王保胜淡淡地说:“我。我不想活了。”

正军急忙将锥子拔了出来,然后用枕巾将王保胜的胸膛包扎起来。

这一夜,是王保胜的养子陪王保胜度过的。

第二天,王保胜说他到外面走走。

小卖部里还有几个人,大家都以为他闷了,想出去透透风,谁也没有阻拦。

小街的北边,是土崖,也就是前岔背后的土崖。王保胜走在土崖边,站住了。土崖对着沙坡。有人看见王保胜站在土崖边,神态安详,遥望着沙坡。他留恋沙坡吗?那里是他一生出没最多的地方,那里有他亲手修建的窑洞,那里是他显示权威的地方,他在那里算计过好多人,也周旋过好多事。即将告别这个世界,他感觉到他的所作所为是可笑还是伟大?或许,他想起了他们那一代人,他们在冬天的夜晚,坐在一家人家的土炕上,说长道短,讲述人生的今昔往事。也许,他会想起那个陪伴他一生的老伴。老伴离开他几年了,他会不会认为,今次从人间消失,就能和老伴在阴间聚首?他曾经说过,好死还不如赖活着,可他不想赖活着。

王保胜跳下去了。

土崖有几米高,土崖下边是陡立的土坡。王保胜跳在土坡上,从土坡上滚落下去,滚落在平地上。王保胜去意已决,想尽快地离开这个世界,他做到了,可他的身体与思维却在对抗。他昏迷了一个多小时,头脑就清醒了。人们将王保胜抬进了小卖部。他对守候他的人说,他要快快地死,他会跳更高的崖。

一天后,王保胜永远合上了眼睛,没用再壮怀激烈地跳更高的崖。一辈子争强好胜精于算计的王保胜,死得特别而惨烈。

王保胜的坟墓坐落在缓坡上,墓地四周,栽植着松树和柏树。一般坟墓,都是挖一个深坑,然后再打一孔墓窑,安放棺材。豪华的墓窑,叫墓藏。墓藏也是先挖一个坑子,再用石头砌一孔小石窑洞,安放棺材。坟头前还放一个石头雕刻的扑散床,像小石桌,正面有小窑洞,专供烧纸祭祀使用。扑散床后立着墓碑。简单的坟墓不立碑,扑散床也是由三块小石板搭成的。那些年,王保胜为修建这座坟墓,花了不少心血,选地,修建墓藏,栽植树木。我无法想象,他给自己打造墓藏时,是什么心情。他早知自己终将要走进自己挖掘好的坟墓,为什么还滴水不漏地为自己攫取着利益?人啊,明知争名夺利一场空,还在争,还在夺。

群山连绵,空旷而孤寂。一些残枝败叶,不时被轻风拂动,飘零流落。这片荒芜了的土地,曾经是三国时期的战场。据说,三国名将马超、马岱,曾在这里驰骋厮杀过,最后埋葬在了这片土地上。

那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时代,战场上,烟尘滚滚,马嘶人喊,人仰马翻。多少鲜活的面容,被乱箭射穿,被刀剑砍破。那些手上沾满鲜血的胜利者,那些所谓的英雄豪杰,高奏凯歌,得意一时。然而他们剥夺了别人的生命权,最终他们也将成为一堆粪土。吹捧英雄的传统文化,鼓动起了多少战争杀戮,毁坏了多少生命旺盛的血肉之躯,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三国战争偃旗息鼓,随后,这片土地沉寂了。一晃近两千年的时间过去了。

这片土地再一次热闹起来,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集体生产劳动,上百人在一起修梯田,春耕秋收。那是一个热闹的时代。田野里,总是人声鼎沸,总会出现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

修梯田时,人们刨出了许多汉代陶器,还有青铜器,青铜扁壶、青铜马镫、青铜马辔头钩、青铜剑、青铜带钩,还有玉腰带。这些出土文物,印证了这里曾经是古战场的传说。

三十年后,这片土地渐渐地沉寂了。

今天,只有我一人在山上游荡。

我下了山坡,来到深山老沟里。不能说,我熟悉故乡的每一寸土地,但我走过故乡的每一块土地。我在这条草木茂盛的沟渠里放过羊,放过牛。我曾持着土枪,在这里打过山鸡、鸽子。老渠的前边出口两边,是我们的村子,这出口上打了一座大坝。大坝里是深不见底的绿汪汪的清水。我们无数次地在水里游过泳。尽管这里淹死过人,可我们那帮孩子不怕。如今,大坝成了平地,侧面有一小股清水,已结成了冰条形状。据说,在夏天,这股清流时断时流。深山老渠的后边,还有一座大坝,这座大坝早已成了一片平地。那年,我用刺刀刺了民兵连长一刺刀的事件,就是在这座大坝上发生的。那一刺刀,差点毁掉了我的一生。后山峁上,有一片槐树林。这片槐树林里,我拿土枪打过兔,也用铁丝套子套过兔。野兔总喜欢走一条路。只要将铁丝套子安在野兔走过的路上,迟早会有一只野兔钻进去的。

上了侧面的山坡,是高高低低的一块挨一块的小平原。这是七十年代末人工修建起来的平地,称人造小平原。

那一块小平原根底的土塄下,曾经是母亲的安息之地。

土塄上的墓窑不见了,那堆坟头也低矮下来了。墓窑坍塌,坟头日渐散落。坟墓周围,有几块腐朽的木板。这些木板,就是安放母亲的棺材。这些棺材板,在地下埋了十七年,又在地上晾晒了八年。八年前,父亲去世后,我回来,和几个王家堂兄堂侄子,开了母亲的坟墓。我钻进墓堂窑里,将棺材抽了出来。母亲已没有人形,只有发黄发霉的骨头。我们一起将母亲的遗骨放在了一口小棺材里。其后,我们将母亲的遗骨运到了父亲的老家,与父亲安放在一起。虽然,母亲的遗骨离开了这片土地,但母亲的血肉却已融入了这片土地。我突然明白,我们为什么热爱土地。原来,我们的祖先已和土地融为一体,我们和土地是血脉相连。这片土地,就是母亲的血肉之躯。

从小平原侧面下来,是一条老渠,老渠的东侧,是大土湾,大约有两三亩的地盘。这地盘的坡很陡立,三面土崖,依坡度升高。土湾的进口的两面土崖上,各有一孔窑洞,中间却是一条小山渠。依坡度上升,正面的土崖很高,后侧的土崖比较低,有三孔土窑洞,其中一孔土窑洞完全坍塌了,另外两孔土窑洞虽然坍塌了,但人弯着身子还能走进去。

土坡上,有一盘石碾盘。我第一次走进大土湾里,就见这盘石碾盘贴在土坡上。

这是原来的村子。据说,这里至少有五辈人居住过。

我从原来的村子出来,来到我们的脑畔上边的场上。这盘打谷场,曾是我们孩子们最好的乐园。大人们站成两排,挥舞着连枷,一起一落,整齐且有节奏,铿锵有力,气势雄壮,我们看得发呆。那些草垛子,成了我们跳动藏身的场地,我们玩打仗,也玩捉迷藏。我们情有独钟的游乐场,如今破破烂烂的,还被人挖了一大块。已看不出,这曾是一盘场了。

沙坡的窑洞脑畔上边的土崖上,有几孔小土窑洞。从我记事起,这些土窑洞都是放柴草的地方。其实,很早以前,这些土窑洞是沙坡上的人居住的地方。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在下边修建起了石窑洞。

天色渐暗,我下了场,回到了村子里。

小女儿站在硷畔上,孤零零的。小女儿噘着嘴巴,流露出不满的情绪。我知道她嫌我把她留在村子的时间太长了,有情绪。我不引她上山,是怕她受累。她要是上山了,也翻越不过几座大山。她对这片土地一无所知,永远不能如我一样,对这片土地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吃再多的苦受再大的累都心甘情愿。

我和小女儿站在夜色中的村子里。

冰冷的夜晚,我们宁愿受冻,也不愿回到温暖的窑洞里。很久了,我没有再享受夜色的宁静。我们总是匆匆忙忙,去寻找幸福,寻找理想,殊不知,我们寻找的却是一大堆烦恼。

城市里的灯红酒绿,城市里的欲望贪婪,城市里的吵闹声和机器的轰鸣声,令我厌烦。我想后退,远离繁华喧闹的世界,退到纯色的生活里。今夜,我退回来了,守候在这单纯的夜色里。事实上,故乡已没有我的份额,两天后,我还得回到杂吵的世界里。

小女儿仰着头说:“爸爸,你看,天上的星星真亮。”

儿时的我,看到的星星,也是亮晶晶的。现在,我阅遍人间世事,眼已昏花,看天上的星星,已是模糊不清。我没敢向小女儿说,自己看不清星星了。

小女儿问:“爸爸,这里的星星为什么这么亮?”

我说:“星星本来就这么亮。”

小女儿说:“咱们家的那地方是看不清星星的。”

城市已被污染,没有纯净的地方,看什么都是雾里看花。

小女儿问:“爸爸,这里为什么这么静?”

小女儿生长在城市,从未离开过闹市,看惯了灯火辉煌的世界,来到寂静无声的村子,自然看到什么都很新奇。

我问:“静好不好?”

小女儿嗯了一声,回答不出来。

静意味着寂寞。城里的孩子,乡村里的孩子,都喜欢热闹。像小女儿这般大小,我就常常和几个小伙伴,在夜色中一起到几里路远的村子里看电影。大人们不害怕我们走失了,或者遇到抢劫行凶的歹徒。我们也不害怕。我只怕神和鬼。哪个地方死过人,我们也怕。不过,我们若跟着几个小伙伴,就什么都不怕了。对我们来说,那时的世界是安全的。

早晨,我和小女儿一起来到了我的家院。

土窑洞面子被雨水冲刷得沟沟汊汊,院子里的老土被雨水带来的泥土覆盖了,坑坑洼洼的。土窑洞口的棱角掉了不少。门窗依然完好,门上上着锁。这门上的钥匙仍由我保管着,可多少年来,我并没有打开过这里的门。今天,我也只是引小女儿看看。

我对小女儿说:“这里是爸爸住过的地方。”

小女儿惊奇地问:“这里能住人吗?”

一直住在楼房里的小女儿,觉得在这里住人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我说:“爸爸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二十几岁时爸爸才离开了这里。”

小女儿好像被我的话说蒙了,望着我,问:“你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二十几岁才离开,剩下的时间住在什么地方?”

我说:“我再引你到爸爸住过的地方看看。”

离开时,我让小女儿拿小数码相机给我照了几张相。

小土台上的小窑洞,窑口有些破烂,主体却并无大碍。门窗旧了,门上也挂着锁子。这门锁上的钥匙谁在保管,我尚不清楚。

听说,那个大土湾居住的人,首先出来在这里打下了小土窑洞。居住了若干年后,又在前边砌起了两孔石窑洞。其中一孔石窑洞就是我的出生地。我出生的那孔石窑洞现存完好,可产权已归王建林。我出生的窑洞原归同母异父的哥哥所有,哥哥去世后,他的妻子将这孔窑洞卖给了王建林,然后添了些钱,买了脑畔上边的生产队的几孔石窑洞。王建林就住在他祖先修建起的那两孔石窑洞里。

小窑洞门前拴着一头小黄牛,小女儿用相机猛拍起小黄牛。她还问这是什么动物。

两处故居,无一处我能走进去。我只能看看外面。

我和小女儿,离开小窑洞的土台子,顺路向后走去。

没走多远,我就看到了坐北朝南的家院。我在路畔上向下望去,院子里放着柴草,放着木材,乱七八糟。大多数家院,不住人,就容易坍塌,可是这院子在人们心目中是凶宅,多少年都没有人居住了,窑洞、房子、院墙依然完好无损,显示着自己特殊的地位。两孔窑洞的门上都上着锁,都有一根绳子套着门环,套在棍子上,棍子横在门两侧的窗台上。久无人居住的窑洞,大都是这么固定双扇子门的。不这么固定双扇子门,门向后退去,会露出更大的缝隙。那年,周老师回来,她看望过这个地方吗?她留恋这个地方吗?每次回来,我都会在这地方站一站。那个周老师,成了我终生不能忘却的人。记得,年轻时,有一位女性朋友告诉过我,有这样的一句诗句:爱是不能忘记的!

我们父女俩离开村子,走到村后的土湾里。我们从小路上走下去,来到了河滩上。

小河里结上了冰,不过,这些年,河水越来越小,冰河也就窄了。这冰滩是我们儿时的乐园。我们用木头修一个小圆锥体,称作慢牛,再做一把赶牛的鞭子,在冰滩上打慢牛。两手把慢牛转动起来,立刻用鞭子抽一下,慢牛就飞快地转动起来,而且持续的时间有几分钟。慢牛转速减慢了,再用鞭子一抽,慢牛又快速地转动起来。要是在地上打慢牛,慢牛的转速就慢,而且持续的时间也很短,过不了两分钟。我们做冰车坐冰车。冰车是在两根竖木条上,钉几根横木条,或者木板,然后在两根木条上固定上两根铁丝,再做两把冰锥,也就是在小木棒上固定上坚硬的钢钉,小木棒上边再做上拐把。人坐在冰车上,两手一齐用冰锥扎冰向后用力,冰车就向前滑行了。铁丝与冰接触是光滑的,冰车的前行速度也就很快。要停冰车,用一把冰锥斜扎在冰车前的冰上,冰车前挡被冰锥阻挡,冰车就会慢下来。后来,我们做两块小木板,一块木板上钉两根铁丝,再做一根差不多一人高的木棍冰锥,木棍上当然也固定上钢钉。然后,两脚踩在两块小木板上,双手握住木棍,用力在双脚间的冰上撬动,脚下的小木板就快速滑动起来了。这两块小木板,就叫冰鞋。要停止滑冰,人骑住木棍,用力往下压,脚下的小木板就慢下来了。做这冰鞋,完全是我们这一代孩子,看过《智取威虎山》电影中的小分队踏上雪橇滑雪的情景,发明创造出来的。

站在冰滩上,我想起了儿时在冰滩上玩耍的情景。那时河水大,冰面也大。后晌,天气暖和了,冰下的水泛起来,在冰面上流淌,我们叫洇水。几乎每天后晌都会流淌洇水,晚上天一冷,洇水就结成了冰,这冰在第二天就光滑了。所以我们溜冰常在前晌溜。

我试着在冰上打了下擦擦,还行,我没有摔倒。打擦擦,就是快速跑几步,然后站定,脚下就滑动起来了。小女儿看到我打擦擦,也试着打擦擦,可是,冰滑,她怕滑倒,跑不起来,没有惯性,所以也就滑不动。

到吃饭时间了,我和小女儿走进王建林家的窑洞,准备吃饭。我出生在这孔窑洞,曾在我这孔窑洞生活过八九年的时间,现在每次走进这孔窑洞,我心里总会涌起伤感的情绪。我对小女儿说:

“爸爸就出生在这里。”

小女儿不相信地打量着这孔窑洞。

小女儿说:“这是人家的家呀。”

我说:“这曾经是我的家。”

小女儿问:“是租着住人家的窑洞吗?”

小女儿终于明白,这种住人的地方叫窑洞。我第一次听她说窑洞这个词。

我说:“不是,这就是我的家。这窑洞后来才成了人家的。”

一九六二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这个时间无数次地记录在了我的人生档案里。那个日子,我出生在这孔窑洞里。

我出生的时辰,最初是在王姓堂兄王建清口中得知的。王建清和我说过无数次话,只有这段话我完整地记住了:“我们早上送罢粪,吃过早饭,扛上犁,准备上山种黑豆时,大老说你大妈将才坐了,我不出工了,请上一天假。我一看大老喜眉乐笑,就晓得大妈生了一个儿子。”王建清说这段话时,家里正张罗着给我过九岁生日。实际上就是八周岁。听过王建清的话,我不止一次地在春天的早晨,庄稼人送粪回来的时辰,看是什么时间。正是八至九点钟的时间。庄稼人出工的时间几乎是固定的,前后相差不到一小时。我出生的时间就是八九点钟的时间。毛主席对我们少年说过,你们正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是太阳,太阳光华熠熠,普照大地,万物众生都离不开太阳。哈,太阳就够伟大够了不起了,我还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激动、喜悦,感到无比的振奋。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美好前程。我将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

在我幼小的灵魂深处,已经竖起了一座丰碑。然而,要让这座丰碑从灵魂深处移至阳光下,让世人能够看到,谈何容易!我苦恼,我痛苦,我长期为理想不能成为现实而闷闷不乐。原来,这伟大的理想,竟是折磨人的病根。这病根伴随了我大半生。这种顽疾是根治不了的。只有肉体腐朽,顽疾才会消失。我终于明白了,人生的目标越高,苦恼就越大;人活得越简单,实际上就越快乐。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可是我多少年就不明白。我渐渐地希望自己活得简单一些,没有想到,越活越复杂。我开始讨厌接受荣誉证书之类的东西,回避热闹的场合和礼节性的应酬。我喜欢坐在一个没有人烟声响的地方。我常常想回到这个村子里。

年轻的时候,我拼命地想往外走。人到中年,我却时时想回到我的村子。

吃过早饭,新人就快来了,大家都分头做迎接新人的准备工作,只有我无事可干。就是有事,也没人会安排我做。我的身份已成为客人。

我在硷畔上溜达时,有些落寞。一块小石头绊了下我,我低下头看了看,突然看到这块石头像我们儿时玩耍的碗。我想起了打碗的耍法。我们一直称游戏为耍法。

打碗,是每人找一块小方石块,小方石块就叫碗。再画两条线,一条线上立着碗,人站在另一条线上打碗。打碗的人共有两方,一方打不倒碗,对方再拿自己的碗打对方的碗。打碗的人多了,一方几个人,人少了,一人为一方也行。人多了,一人打不倒碗,另一人打倒了碗,可以替同伙打一次碗,叫救驾。对方的碗全部打倒了,再进行另一种方式打碗。先是站着,其后是一条腿抬起,碗从腿下摔出去,然后是蹲下,再从后面将碗从双腿间摔出去,下一步是背站着,弯下腰,头向下垂着,双手捉碗,从双腿间将碗抛出去,最后,把碗立在打碗时人站的线上,将碗往另一条线外打,一次打不出去,就得停止,做下标记,等对方打罢碗,再打。多人打碗比一对一打碗更热闹,更有意义。

我在村坡上捡到了两块小石头,然后在平地上画了两条线,把一块碗立在一条线上,再站到另一条线上打碗。有人看见我一人玩打碗,也凑过来了。

买定过来时,说:“爷爷想打碗了?我陪爷爷打一盘。”

我们两人就打起了碗。我们打了一盘碗,买定说:

“咱们今天耍个痛快吧。咱们再打一打棒。”

我们儿时最喜欢的耍法还有打棒。打棒就是找两根一长一短的细棍,长棍打短棍。先在地上挖一个小窄壕,把短棍一头放进小壕里,短棍另一头却斜翘起来。手捉长棍一端,一头打一下短棍,短棍蹦跳出小壕,上升到空中,长棍再用力向前一打短棍,短棍就飞出去了。打一盘棒,一共三套动作。又一套动作,就是一手拿短棍,一手拿长棍,一手抛起短棍,一手的长棍用力一打短棍,短棍就飞出去了。还有一个动作是把短棍横放在小壕上,双手握长棍,用力往外撬短棍。谁打短棍打得远,谁就赢了。距离是用长棒一棒一棒地量出来的。

我说:“算了吧。打棒还得找细棍子。”

买定说:“那就打打棒郎。”

买定这人想起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考虑条件成熟不成熟。

我问:“还能有棒郎吗?”

买定不由得四下看了看。

棒郎,就是高粱秸秆。高粱秸秆按节折断,我们就叫棒郎。我们在地上画一个圆圈,然后每人投数量相同的棒郎,放进去。再画两条线,在一条线上向另一条线上投手掌大小的小石片。谁的石片离线近,谁就先打棒郎。把棒郎打出圆圈多少,多少就归自己所有。然后再把圆圈内散开的棒郎整好,下一个人接着往外打。

儿时,每当我打棒郎赢了,就抱着一大把棒郎,往家里走,神态得意的像凯旋的将军。

现在,农村已不种多少庄稼了,更是少有人种高粱这种粗粮庄稼,那么,要找到棒郎,也就很困难了,甚至比找一辆小车都难。

买定着急地说:“那再耍甚?”

我笑着说:“耍一耍就对了,你还真想像小时候一样,耍个不停?”

买定说:“见到咱一起长大的人,就想像小时候一样,耍几天,高兴几天。人活着,就图个高兴。我们这年龄上的人,高兴的事越来越少了。”

买定垂下了头,是一副沮丧的神态。

我们一直认为买定是个没心没肺的人。可今天,我看到,他对岁月流逝,也有着常人一样的伤感。

十一

秧歌队穿好了秧歌服装,拿上扇子和雨伞,向高庄走去。这些扭秧歌的人,大都是参加婚宴的亲戚朋友。

我在农村的时候,没有见过举办婚宴,还组织秧歌队。但结婚办喜事,的确是村里最热闹的事情。迎亲队伍的运输工具,以毛驴为主,也有骡子和马匹。新人和送人婆姨还有引人婆姨,都骑着毛驴。走在最前边的是吹鼓手。每当进了村子,不管是不是目的地,吹鼓手都要先吹长号,然后就吹吹打打,慢慢地从村里走过。

迎亲的队伍首先是走进洞房的院子。洞房设在别人的窑洞。自己家的窑洞是不能设成洞房的。按乡俗,洞房只能住一夜,第二天新娘和新郎跟送人的人马回娘家,新娘和新郎分开在娘家住一夜,第三天回来,才能住自己家的窑洞,自己家的窑洞叫新房。洞房的脑畔上、院子里、硷畔上到处都是人。引人婆姨和送人婆姨都下了马。明明骑的都是驴,可是从驴身上骡子身上下来都说是下马不说下驴下骡子。新娘子还骑在驴身上不下来。娘家婆家的主事人都在跑前跑后,沟通着什么。就是为了新娘向婆家要下的什么礼物没有兑现,这时要沟通。这种时候新娘不提条件,下了马就没有机会了。下了马走进洞房就成了人家的媳妇,不下马还是大姑娘。说是这么说,也没见过哪个新娘到了婆家没有下马,又回到了娘家。

有一年我们村的一个女子出嫁,我被派去送人。晚上婆家的主事人慢待了我们这些送人的娘家人,我们不吃饭,就要回去。婆家的好多人赔了好多不是,我们才从院子里回到吃饭的地方。其实我们也就是抖抖威风,争一争面子,他们不拦我们,我们也不能回去。我们真要执意回去了,给婆家娘家都丢了人,也给我们的女客在新婚之夜留下不愉快的记忆。我们村的女子进了洞房,我们村的人就叫女客,成了永远的称呼。以后对人说起,也会说那是我们村的女客。

我随闹秧歌的人群,来到了高庄前的公路上。引新人的小车来了,秧歌队开始扭秧歌,引人的小车慢慢地跟在秧歌队的后边。

秧歌队进了乡政府硷畔上的小街,就开始走场子了。买定是伞头,举着伞,卖力地扭着秧歌。我不记得买定扭秧歌能扭得这么好。他的步子轻快,胳膊甩得很开,身子前后一倾一仰,幅度大,花招多。买定其实是个标致的男子汉,身材不胖不瘦,不高不低,脸形是国字脸,只是脸色不尽如人意,是黄褐色。在扭秧歌的队伍中,还有王建林和王建林的妻子。王建林夫妻的脸上都是黑一道红一块。王建林头上戴着尖纸帽,化装成了小丑模样。王建林的妻子的头发朝上扎成了刷子,像个灰婆疯婆。他两口是公公婆婆,他们高兴,众人想把他们化装成什么模样就化装成什么模样。

扭罢秧歌,新人就要从车里被人抱出来了。一辆架子车放在跟前,新人抱出来被放在架子车上,由王建林架着架子车,往洞房的院子里拉。

新人到了洞房的院子,程序又恢复到了从前的程序。

新人站在洞房门外,新郎站在洞房门里。一个人拿着木梳,把新人的头发揪在新郎的头上,口中念念有词地说:“一木梳梳长,两木梳梳短,白家的女子进了王家的门。两口子,过日子,不吵不闹养小子。”

接下来的词,我听不明白了,也许,这些词也有创新。

在看热闹的人群中,我突然看到了王保定。王保定是我们的邻居。那些年,父亲、王保胜、王保忠等人,经常凑在他们家里,说话凑热闹。他的老婆是个开朗痛快的人。王保定比父亲小十来岁,但也算是同时代人了。我昨天回来,还给他们带着一份礼物。我们与他们做邻居几十年,一直相处得极好。他们两口一直叫我父母爷爷娘娘。他们老两口,现在是年过八旬的人了。

我走到王保定跟前。

王保定老了,身子软绵绵的,站立不稳,我急忙扶住了他。他眨眨昏花的眼睛,问:“你是不是凯盈?”

我说是。

王保定说:“你走时不能悄悄地走了哦。今年我们碾下了新米。你们城里人是吃不上这种米的。”

他说的米,就是小米。我说:“城里甚都有,就不麻烦你了。你的心意我领了。”

王保定不高兴地噘了下嘴,说:“哪能行呢。”

与我父亲深交过的人越来越少了。我想念父亲,也怀恋那些和父亲深交过的人。王保胜、王保忠这两个人,尽管对我们一家人不甚友好,可他们是我经常想起的人。他们能和父亲走到一起,也是一种缘分。看到王保定,我更感到格外的亲切。

王保定终于站不住了,要往下坐。我扶了一把他,他顺势就坐在了土堆上。

王保定指指耳朵,唉声叹气地说:“老了,甚也听不到了。”

王保定是指听不到婚礼上的声音。

我突然想起,沙坡上过去有人家举行婚礼,王保定往往就是表礼的人,就是刚才拿木梳子的角色。同时,在给娘家人回礼时,表礼人的顺口溜说得一套一套的,比如说:“马尾帽不遮风,表明之意:你们的馍馍白得像雪花,我们的馍馍黑得像黑炭。”比如向媒人谢礼,表礼的人说:“你跑前跑后累坏了腿,磨破了嘴。有事你担着,喜事成了人家的。这点礼,不算礼,还请你担待起。”

婚宴喜事中的礼数谢礼和陪嫁品,都要经过表礼人以顺口溜的形式表明。这个表礼的人,是婚礼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比总管更吸引人眼球。

目前,农村人的婚礼,大都在城里办了。在城里办婚礼,只吃一顿饭,简单,花费也少。在农村办婚礼,最少吃四顿正规饭,得两整天时间。像王建林这样在农村大操大办儿子婚礼的人,越来越少了。

能在二十多年后再看到这样的婚礼,我觉得不虚此行。

十二

在返城的路上,小女儿问:“爸爸,什么时间还能再回去?”

我问:“你想回去吗?”

小女儿认真地说:“想。”

二十多天后,我再次回来了,只是,我没有在王家寨村停留。走之前,我问小女儿:

“你回去不?”

小女儿认真地思索了一会儿,说:“不了。”

小女儿对家乡的心态,是新奇好奇,并没有不舍的情结。

我又征询道:“你想好了没有?”

小女儿坚定地说:“想好了。”

其实,这次我并不准备引小女儿回去。二姐夫去世了,我回去奔丧。我的心情不畅,所以不愿意让小女儿跟着我。

十三

我开着小车,车上坐着三姐。小车进了王家寨村高庄前头,我没有停车。小车转了个弯,上了一道斜坡,直奔十五里路上的二姐夫的村子。

二姐夫的村子,是我小时候经常去的村子。二姐夫的村子,大姐夫的村子,三姐夫的村子,还有妗子的村子,这四个村子,是除王家寨以外我最喜欢的村子。而父亲的故乡冯家窑子,我却觉得非常陌生,也不愿亲近那片土地。虽然那片土地上,安息着父亲和母亲。

父辈们一个个离去,最先离开人间的是二婶,然后是母亲,多年后,父亲以八十六岁的高龄离开了人世。接着三叔二叔也走了。现在只有三婶还健在。

我这辈,先是哥哥走了,几年后大姐也走了,再后来是大姐夫死于非命,在一次外出时从山崖上摔下去了与世长辞。

二姐二姐夫在大漠打了十来年的工,我帮助他们买下了一套平房,他们一家人在大漠安居乐业了。然而,刚过上好日子,二姐夫就一病不起,一年后殒命大漠。

二姐夫回来了,回到了他的故土。但他不能回到他的家里。按照乡俗,他回来,直接运到了先前选好的墓地里。

二姐夫像多少农民儿女一样,省吃俭用,在村里修建起一孔石窑洞,然后从祖先留下的土窑洞里搬了出来。村里的人一个个出走了,他也只能离开故土,在他乡谋生。再回来时,他已进不了村子,只能是人们将他的魂迎回村子走一走。人死了有魂吗?我不相信。

回到家乡,不管是参加红事还是白事,我都是一个闲人。红事指婚事,尚能说笑嬉闹。白事指丧事,气氛往往是哀伤的,人们说话就要注意分寸了。

时间尚早,我和三姐商量了一下,利用这段时间,回冯家窑子,给父母烧纸。父亲去世一周年的时间,我专程回来给父母上坟烧纸,其后,我再没有专程回去祭拜父母。我总觉得尽孝要在亲人在世时尽。人走了,再以烧纸的形式尽孝心,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只是,当我们想念父母的时候,可以到父母的坟上走一走,烧几张纸。逢年过节上坟烧纸,我总觉得那是一些人,向世人做做样子,显示出了人性虚伪的本性。

我开着车,和三姐一起回到了冯家窑子。

进了村子,我首先看望了健在的三婶。

三婶居住在我们祖先留下的两孔土窑洞里。这两孔土窑洞,是父亲和三叔共同的财产。每次走进这院地方,我就会怀想起父亲。父亲在这里生,在这里长,他对这院地方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记得,在我小的时候,这两孔土窑洞的口子破了,三叔和儿子捎话让父亲回去一趟。院子里喂大牲口的房子的墙壁坍塌了,三叔和儿子也捎话让父亲回去看看。我父亲每次接到口信,都会回去修缮家院的。可是,父亲离开冯家窑子后,奶奶在的时候,他还在这两孔窑洞里居住过。奶奶去世后,父亲再没有在他出生的地方住过一个晚上。尽管父亲知道他以后也不会再回到这两孔窑洞里,我也不会回去了,可父亲始终没有放弃对这院地方的维护修缮。父亲常常说:

“那是你爷爷给我们留下的一点念想啊。你三叔家穷,修不起,只能是我们修。”

父亲上了年纪,不再回去修缮家院,窑洞前的房子坍塌了。房梁是粗木柱子,三叔的儿子把几根房梁都卖了。父亲知道了,也仅仅是一声叹息。

十四

一道南北走向的小山梁,北高南低,也是西高东低的侧坡,南面是开阔的大渠道。小山梁的西边是深沟老渠,东边是小山渠,渠底能看到石头。小山梁其实是东面山脉中的一支小山脉。小山梁的侧坡的尾部,是我们的祖坟,爷爷奶奶和父母长眠的地方。父亲说过,这块祖坟地,是他出钱请阴阳先生选的风水宝地。

父亲热爱这片土地,终于回来了。我对这片土地却没有一点感情,甚至,还有抵触的情绪。小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王家寨村的人大多数姓王,我要姓冯。王家寨人都有尊辈,有亲情称呼,有着共同的祖先,而我们一家子却成了外人,成了排挤的对象。我常常会为自己不能姓王而感到沮丧。后来,我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叫冯家窑子的老家。我回到老家,那里的父辈弟兄们,都向人介绍说这是王家寨我哥的儿子,这是王家寨我大老的儿子。这里的人把我当作了王家寨人,王家寨的人把我当作了冯家窑子人。王家寨还有我熟悉的伙伴,熟悉的大人,可冯家窑子的人都是陌生的,没有一个我怀念信任的人,还成了我们一家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根源。要是没有这一个冯家窑子,我就是王家寨人了。我开始排斥起这个冯家窑子。长大以后,我明白血脉不能更改,祖先不能更改,可我依然不能对冯家窑子产生一点点好感。尽管我对这片土地没有感情,可我死后,还得回到这里来。父亲是爷爷的长子。父亲的遗愿就是回到故土,尽长子永远的义务。父亲没有要求我回到他的脚下。然而,我是父亲的爱子,独子,我理应陪伴在父亲的脚下。

十五

从冯家窑子出来,到了三岔路口,我看看时间,离天黑还有两个多小时,我又向三姐建议去妗子的老地方看一看,其实也是看母亲的故地。三岔路口到妗子的村子郑家塔,不到两公里路程,汽车用三五分钟时间就能开进村子里。

村子里寂静无声,看不到人影,也听不到鸡鸣狗叫声。小时候,我最喜欢到妗子家走亲戚。那时候,我总觉得妗子的村子人烟旺盛,是一个有气势的村子。我虽然没有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居住过,可我依恋这片土地,喜欢这个村子,这里有我敬重的妗子。长大以后,我才明白,我的身上有一半是郑家的血液。我和这片土地,也是血脉相连。

小时候,每年正月,我和母亲都要来一次妗子的村子。

妗子是一个温和勤劳的人,极爱干净,经常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妗子对母亲格外的亲热。妗子是母亲的嫂子,虽然她俩是同龄人,可妗子担当起了老嫂顶母的角色。妗子去世二十多年了。那年,我还在武装部工作时,回到家里,父亲告诉我,妗子走了。妗子走了,谁也没有给我通知。我为没能送妗子最后一程,感到伤悲,遗憾。

记得,妗子叫我的声音格外的柔和亲切。我和母亲到了他们家,她总是想办法给我们做可口的饭菜。妗子对我的疼爱,我终生不能忘记。我常常想到妗子的坟前走一走,烧几张纸。可是,人生匆匆,妗子去世后,我再没有进过妗子的村子。天色已暗淡,今次回来,我仍然去不了妗子的墓地。

妗子的家院大门和窑洞对面的房子,都坍塌了,院子里到处都是柴火枯草。后窑窗子前的磨不见了。那盘磨,我小时候没少推过。

尽管妗子的家院坍塌是我预料之中的事情,可我的心还是收紧了。我心爱的村子,我心爱的地方,破败了。我想哭。

我们走到窑洞门边。窗子破了,我们向里一看,地上放着一大堆玉米棒子。玉米棒子已经发霉变质了。

妗子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女儿的儿子给舅舅过继过来,姓舅舅的姓,叫舅舅爷爷而不是外爷,这是外孙子给外爷传宗接代的乡俗。舅舅的孙子我多少年没有见面了。十多年前,听说他们一家人回到了生他的故土,安家立业,和父母住在了一起。这一院地方,就这样被遗弃了。

我让三姐给我照了两张相,然后我们就走了。

出村子时,我们终于见到了一个中年妇女。我们向她问起妗子,她说她不认识。她嫁过来时,妗子已经去世了。我们问她这个村里还住多少人,她说还不到十个人。

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这个村子,也将会被所有的主人遗弃。这也将是一个消失的村子。

村子正在消失,哪里将是我们灵魂的家园?

十六

从二姐的村子返回来时,我再次开车路过故乡王家寨,可我仍然没有逗留。这是我的村子,可是我的份额已在村子里自动消除,不便随心所欲地停留居住。

一念之间,我将车子开出村子。然而,我后悔了。我真想把车子开回村子,在村子里走一走,看一看。人生匆忙,我没有多少闲暇时间故地重游。我明白,以后回村子的机会愈来愈少。

到了王家寨对面的山坡上,我停住了车。

我舍弃不了我的村子。

我向东走了一公里的路程,到了沙坡对面万丈石崖上面的大山上。故乡,一生看不够的地方。

我静静伫立,俯瞰着沙坡上的景色。居住过的窑洞,游过泳滑过冰的小河,唱过戏打过仗的场,疯跑过的山野,还有曾经追逐阳光的山坡。转眼间,童年的印迹消逝无踪。那些见证过我们成长故事的前辈,一个个老去,离去,带走了我们童年的故事。只有故乡的山色依旧。而小河里的水,据说在夏季是流少断多,就是有水的时候,也是一小股细流,成为一步就能迈过去的小河。我的故乡,已不能说是山水依旧了。

我两眼紧盯着村子,村子里悄无声息。

这曾经是一个热闹的村子,人们羡慕的乡政府所在地。曾经,学校的舞台上和操场上,锣鼓齐鸣,人山人海;曾经,山野里百人千人万人地会聚在一起,呼喊着号子,将山头铲平,将沟壑填起来……今天的村子,却是万籁俱寂。那些热闹喧嚣哪儿去了?

村子的孤寂已成常态。

村子的消失似乎为时不远。

时光流逝,已不早了。我用相机拍下了村子的景物,然后,离去了。

脚下的黄土地,软绵绵的,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我常常想赤脚行走在这片柔软的土地上。今天走在了土地上,赤脚行走并不难。我坐下来,迫不及待地脱掉鞋和袜子,好像这片土地很快就会消失。双脚着地,土是柔软的,可是也是冰冷的。早春二月,天气并没有暖和起来,相反,是冷飕飕的。土地冰冷刺骨,我受不了,急忙穿上鞋袜,然后向停车的地方走去。土地依然是柔软的,可是,鞋袜阻隔了脚与土地的亲近。我又有了新的向往:能赤脚在故乡的土地上,洒脱地奔跑走动,感受土地的温热与柔软。

渐行渐远,故乡隐没在大山深处,可我仍然不由得一步一回头地张望。蓦然间,我耳边如炸雷般响起了一句话:

“冯凯盈是王家寨的路客。”

这是那年我回到故乡时,一个村人说的话。他说的意思是王家寨姓王的人,不管走到哪里,祖先在王家寨,根在王家寨,永远是王家寨人。我姓冯,我的祖先不在王家寨,我离开了王家寨,就不是王家寨人了,成了王家寨的过路客人。我心里非常不舒服,不能认可他的说法。因为我生在王家寨,长在王家寨,我内心里对王家寨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我曾经在王家寨的家谱上题词道:王家寨,我永远的故乡。

永远的故乡,却没有固定的落脚点,我回来时,只能以旅居的形式小栖,却不能长久地停留。我成了故乡的路客。那么,哪里是我的故乡呢?父亲的故乡是冯家窑子,应是我传统意义的老家,可我每次回去的时间大都是一两天,超过三天时间的次数极少,且我从未认可那里是我的故乡。我现在居住工作的城市,更不是我的故乡。哦,回不去的村子,没有寄存灵魂的故土。这时我才明白,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是一个路客。这就是我一生的命运!

责任编辑宗永平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