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另一座山

另一座山

时间:2024-11-07 08:05:09

王缉志是北京大学教授、语言学大师王力先生的四子,虽家学甚深,王缉志却没有子承父业,在十六岁的时候,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是当时班里最小的学生。因为作息时间不同,王缉志没住在北大家里,搬入了集体宿舍,住在了28楼。房间朝北,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燕南园自己的家。那时的燕南园可谓卧虎藏龙,冯友兰、马寅初、林庚等等大师会聚于此,当时在青年教师中流传着“奋斗三十年,住进燕南园”的说法。

r王缉志生于1941年,四岁时本该上幼儿园了,他却不愿和年龄相仿的小朋友混在一起,做小学教师的母亲只好把王缉志带到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一年以后已经念完小学一年级的王缉志参加了小学二年级的入学考试,毕竟只有五岁,考题的难度超出了五岁孩子的掌握范围。当时考试有规定,不会写的字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圈圈代替,王缉志就认真地在每一个方格里画上了圈圈。当时王力先生就在玻璃窗外看着神奇的儿子认真答题,还以为儿子答得挺不错的,殊不知王缉志一直在方格子里画圈圈。王力不仅没有批评儿子,反倒看到毕竟只有五岁的儿子的机智与从容。当然,也没予以鼓励,有些异禀既不用鼓励,也不用批评,最好自然而然。这样的分寸,也只有王力这样的父亲能把握,每每回忆起来王缉志都觉得是幸事。谁能说画圈儿不是王缉志的一个隐喻?

r父亲因为忙,很少教育孩子,主要是身教。事实上王缉志对于父亲的记忆几乎是抽象的:一个固定的伏案工作的背影。晚上,燕南园60号小楼父亲专有书房的灯亮到几时永远不知道,从早到晚,从睡去到醒来,灯,永远亮着,好像父亲不睡觉。小时王缉志对此觉得特别神奇。灯下,是层累如山的父亲的专著。一年一年,书房里父亲的书在增加着,如同某种岩石发育着,即使动荡的十年浩劫也少有中断。《汉语史稿》《汉语音韵学》《汉语诗律学》《古代汉语》……无尽的汉语言工程由一个背影慢慢完成。这一切与王缉志选择的偏门——数学(相对于语言学数学是多么的偏)却看起来毫无关系。倒是和画圈儿有关?圈儿是“零”的概念,而“零”的概念又不仅仅是一个数学问题,事实上是一切问题的问题。

r相反相成,谁能说这不是另一种影响?

r既然父亲已是一座高山,那就成为另一种事物。

r特别有趣的是,另一种事物,最终,绕了一大圈仍与父亲有关,与语言文字有关,王缉志偶然也是必然地宿命地在另一座山上呼应了父亲。

r相对一代语言学大师的父亲,这山不高,却足够特殊。

r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