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样伯:僧俗穿越

样伯:僧俗穿越

时间:2024-11-07 06:57:15

2007年,样伯三十岁了。

r当年,样伯从阿坝县的一个小山村,被父母送到郎依寺当扎巴时,他才十三岁。郎依寺是藏区最大的本教寺庙,约十世纪由郎依约丹嘉木参创建。当时西藏正在“兴佛灭本”,大批本教徒从西藏逃散到青海四川一带,郎依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建的。

r小样伯来到这座规模宏大的寺庙,看着六百多名僧众在这里读经书、做法事,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了与外面的城市和乡村迥然不同的世界。样伯的经师阿克云巴,是一位严厉的长者,每天教小样伯学习基础藏文,念诵简单经文。虽然寺庙距离县城只有三公里,但没有经师的同意,样伯是不能离开寺庙半步的,大概每隔两个月,才有可能进县城一次。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大地正是春风荡漾,小小县城也显得生机勃勃,看着城里的孩子们活蹦乱跳戏耍的情景,他们玩得多开心啊!虽然在藏区送孩子到寺庙与送孩子上学是同样的自然,但样伯还是有点儿羡慕在外面自由玩耍的同龄人。其实当时他对宗教并没有更多的感觉,更谈不上理解,甚至产生过离寺还俗的念头。

r十八岁那年,经师阿克云巴圆寂。小样伯对经师的离去起初并没有感到过多的悲伤。经师在天葬台火葬的那天早晨,他因为别的事情没有去送别,而是留在寺庙为送葬的师傅们烧茶造饭,等到中午,那些人还没有回来,寺庙就让他过去看看。样伯去往天葬台,那里一片滚滚浓烟,经师已经消失在熊熊火焰当中。样伯这才意识到,经师已经永远离去,不再回来。他第一次认知了死亡,他希望从对死亡的理解中去认识宗教的意义。

r样伯的第二位经师是南嘎慈诚。这位学识渊博的高僧,带着样伯,精读经书,钻研深奥的《甘珠尔》《丹珠尔》,探讨艰深的宗教哲学。实际上,本教自十世纪以来,与佛教逐步融合,大体形成了本佛一体的格局,除了本教供奉希绕米沃切、佛教供奉释迦牟尼,本教念诵八字真言、佛教念诵六字真言,本教转经自右至左、佛教转经自左至右这样一些形式上的区别,从教义、教法上,已无太多区别。当然,从文化本源而言,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但这是更深层面的问题了。样伯暂时淡忘了外面的世界,进入了无边的宗教哲学的海洋。样伯其实是颇具天资和聪慧的,他的宗教知识日趋见长,几年后,他通过了本寺的考试,获得了格西学位,相当于宗教学博士。

r二十一世纪,互联网已经通达城市和乡村,甚至寺庙。更好地利用互联网,需要使用包括藏语、汉语、英语等多种语言。很多寺庙都意识到这个时代在变化,他们必须以各种方式去适应这种变化。样伯被郎依寺派到西藏拉萨,让他学习英语和汉语。从寺院深处来到藏族文化的核心、藏传佛教的圣地、高原最大的都城拉萨,这里的一切对于样伯都是新鲜奇妙的。那时的样伯,在布达拉宫前面的大道上,惊恐地望着来回奔驰的车辆,左腿迈出去,右腿又缩回来,半天都不敢穿过,直到他寄住处的姐姐告诉他,每次过街时,要看着前面的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先看左边,再看右边。样伯在拉萨待了三年,他在东嘎语言学校学习英语,还用七个月时间,学习掌握了汉语,而此前他是一句汉话也不会的。他也适应了寺庙以外的城市生活。

r样伯可能是僧界最早接触互联网的那批僧人之一。通过使用这一人类社会最新发明的神器,他看到了与现实世界并行的虚拟世界,能够跨越时空,能够了解他不曾去过的地方、不曾听闻过的观念、不曾相识的人们。此时的样伯已经可以用藏语、汉语和英语在网上与人沟通交流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样伯觉得,既然网上有那么多不是僧人的网友,也同样在探讨宗教和哲学,那么,是不是不穿袈裟,也同样可以学习并实践佛法呢?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关于西藏本土早期文化,即象雄文化的探讨,而象雄文化,正是本教产生的土壤,或者反过来说,正是本教文化,才形成了象雄文化。有关于此,作为本教徒的样伯,当然更为熟悉一些。

r在一家网站上,有一位叫丽莎的网友对象雄文化有特别的兴趣,在网上联络上了样伯。2007年的那一天,这位网友居然出现在郎依寺。这位名叫丽莎的姑娘,原来留学德国,学成回国后,一心想探索神奇的象雄文化,神奇的互联网,让这两位素昧平生的网友,在天高地远的阿坝郎依寺得以相见。

r也是在这一年,样伯决定,结束十七年的僧侣生活,还俗了。

r2011年,我从北京回到拉萨筹建西藏牦牛博物馆。当时,我只身一人,急于寻找一位藏族伙伴同赴此业。我的老朋友付俊带着一位藏族青年来到我的住处,此人便是样伯。样伯还送给我一本他写的书,藏文著作,我看不懂。据说这本书是他还俗后对宗教负面作用的思考和批判。第二次见面,样伯还带来了已经成为他妻子的丽莎。我兴致勃勃地向他们播放我的牦牛博物馆创意PPT,描绘关于牦牛博物馆的宏伟蓝图,他们虽然也表示赞赏,但并没有奋不顾身投入的意思。次年,我到藏北重镇那曲去进行田野调查,听付俊说,样伯就在那曲,我们在那曲镇上只匆匆一见,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了。

r五年过去,我们相会在已经建成开馆两年的西藏牦牛博物馆。

r样伯讲起这几年的历程。因为他要养家糊口,便选择在那曲开设了一家民族工艺品商店,由僧人变成了商人。那曲盛产虫草,那里的牧人们突然成了腰缠万贯的消费者,他们出手大方,样伯店里的工艺品,特别是宗教用品,是这些牧人心仪的物品。样伯的经商天分加上运气,让他在商海里如鱼得水。短短几年,他与丽莎生养了两个女儿,他在拉萨购置了房产和汽车。

r说起僧俗差别,样伯举了个例子——当僧人时,他去买东西,四十五块钱,他给了五十块,他犹豫着要不要等人找回那五块钱,他觉得,为了五块钱等在那里,非常不好意思。可还俗后,在那曲做生意,有一天到一家回民餐馆吃饭,老板差他两毛钱,说没零钱,能不能算了?样伯说,不能,两毛钱也是钱,为此还发生了争执。

r靠虫草富裕起来的牧民,不太会理财。他们卖了虫草,不知道怎么计划开支,甚至到烫发店把原本卷曲的头发给拉直,被称为“拉直背刀”一族。到春季虫草上市前,腰包里就没钱了,两个人吃一碗面条,叫“一碗面条、两双筷子”。当然这种说法有开玩笑的成分,不过倒反映了那曲的钱比较好赚。若干年过去,牧民也开始会理财了,知道如何计划开支,样伯便适时地关闭了那曲的店。关张的那天,他做出甩货处理的广告,把几年的存货全部甩出去了。他说,那天,从早上忙到下午,连午饭都没吃,结束后,他走在那曲的街上,发现小小的那曲镇上,满街人都拎着他的货。

r样伯揣着这些钱,到四川成都去发展新的生意了。当他和妻子丽莎再次回到拉萨,他的大女儿已经四岁了,小女儿也一岁多了。样伯和丽莎都希望,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在拉萨这片圣土上,全面接触体验和学习其他的语言和文化。

r我与样伯谈起关于宗教的问题。他说,他非常珍视传统文化,对宗教信仰也是无比坚定的,曾经的寺院生活及僧人身份,让他获益良多、受益终生。他甚至想,如果他们有儿子的话,他和丽莎都希望能够把儿子送到寺庙去生活学习。对于当前社会上的宗教现象,样伯说,很多人拜佛,并不懂得基本的宗教教义,其实他们拜的是佛像——而不是佛。佛在人心当中。有的僧人穿着袈裟,往往会有一种错觉,那么多有钱有权的人匍匐在他跟前,但其实佛不一定就在他的心中,在有的寺庙里,坐在法座上的堪布,也不一定就比坐在下面的格西甚至一个普通僧人对佛学的理解更深。正如俗界一个机构的领导,并不一定会比他的下属知识更多,德行更好。样伯对街头的布施现象也有自己的看法:你给人一毛钱、一块钱、一百块钱,并不能改变受施者的命运,反而可能造就更多的乞丐。他说,宗教应当改革了,如果佛在人们心中,佛的教益成为人的行为准则,那么,每个人都能成佛,并不在于你是否穿着僧装,并不在于你是否发放了布施,也并不在于你是否每天磕头……

r样伯看到牦牛博物馆,笑着对我说,五年过去了,牦牛博物馆建成了,你成功了;我也成功了,我生了两个孩子!

r[桑旦拉卓读后感]

r就像样伯说的,“很多人拜佛,并不懂得基本的宗教教义,其实他们拜的是佛像——而不是佛。”的确,自己在生活中也能看到很多人都会去拜佛像、磕头、念经、到寺院转经,但真正用心懂得佛陀教义的人又有多少?例如:每逢吉日,朝拜的信徒往往会比平日里多,排队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就会有一些人插队,也有一些人因为插队谩骂对方甚至动手,以至于把一颗本应喜悦的心,在谩骂声中销毁了。或在转经的路上,有的人口里边念着六字真言,却时不时地讲他人的过失,妒忌他人的才能,毁谤他人的名誉,否定他人的成就。这些看似是生活中并不起眼的个人小事,但往往这样的小事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时,就会对整个民族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也因为这些负面的影响,让我们的民族失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大成就者。这也许就是因为我们太注重于外在的修行,而忽略了佛陀真正的教义,忽略了修行是用“身、口、意”三者相结合的,更忽略了将佛陀的教义融入到生活中。

r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