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节选)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节选)

时间:2024-11-06 08:14:42

【编者按】

读者读书会推荐的第二本书,是施蛰存先生所著的《唐诗百话》(一套三册)。

施蛰存先生是我国著名学者型作家,早期从事文学创作,以心理分析的方法创作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之一。

《唐诗百话》是施蛰存先生晚年的作品,是一部唐诗研究、鉴赏的佳作。凭借此书的广泛影响,施蛰存先生赢得了上海文学艺术奖的最高奖项——“杰出贡献奖”。写这部书,施蛰存先生的初衷是帮助语文水平一般的普通人欣赏唐诗、消遣闲暇、陶冶性情,是欣赏而非研究。写作过程中,因为要把很多问题讲透彻,这本书慢慢从简单地欣赏唐诗,转而增加了一些研究的成分。故而,这本书从单个诗人故事入手,深刻挖掘了关于唐诗的格律、辞藻、典故、艺术特点、写法沿革,诗人们或繁华或悲凉或喜乐或仓皇的一生,既有散文般优美的文字,又梳理了唐诗史,还对历代唐诗疑难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因缘际会,把此书变成了一部有才情、有趣味、有学识的著作,是一本唐诗入门的经典之作。耶鲁大学选择此书作为他们汉学课程的指定教材,是对它的高度认同。因为文字通俗,语言优美,这本书适合普通读者阅读,游心文字之间,领略唐诗之美。

很多年前,华东师大的施蛰存老先生招考研究生时出了一道题目:“什么是唐诗?”这是一个有意味的问题。唐诗是一个美好的词语。汉语中有很多美好的词语,比如长江、黄河、黄山、长城等。我们提起唐诗,就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唐诗只是风花雪月吗?只是文学遗产吗?只是语言艺术吗?我们仅从风花雪月的角度去看唐诗,或许表明我们的人生太功利了;我们仅从语言艺术和文学遗产的角度去看唐诗,又可能把唐诗看得太专业了。唐诗还可不可以指向一些更远更大的东西?

大家知道,唐代有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有世界主义的文化精神,有继承创新的文化精神。但我觉得还不够,毕竟诗歌是关于心灵的事情,心灵性才更是唐诗幽深处的文化精神。

马一浮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好:诗其实就是(人的生命)“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诗就是人心的苏醒,是离我们心灵本身最近的事情,是从平庸、浮华与困顿中,醒过来见到自己的真身。这似乎有点玄了,那姑且作一个比喻:人生有很多幻身、化身,真身是这当中那个比较有力量、自己也比较爱之惜之的那个自我,而且是直觉的美好。我又想起古代有两位禅师有一天讨论问题,第一位禅师说了一大套关于天地宇宙是什么的道理,轮到第二位禅师时,他忽然看到池子里边有一株荷花开了,就说了一句:“时人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我读唐诗,似懂非懂、似问似答之间,正是“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因为读诗是与新鲜的、感性的经验相接触,多读诗,就是多与新鲜的、感性的经验相接触、相释放,就像看花。也因为读诗读到会心,又恍然好像古人是我们的梦中人,我们是古人的前世今生。

我十五岁离开家去当工人的时候,心里只是想家,沛然莫之能御。有一天读一首小小的唐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我忽然就觉得,那个大风大雪中快要回到家中的夜归人,就是我自己啊。心里一下子有说不出的温暖与感动。

为什么唐诗会这样呢?我想这是因为唐诗表达了我们古今相通的人性,而且是用永远新鲜的、感性的经验来表达。所以唐诗一方面显露的是永恒的人性,另一方面又永远是感性的、新鲜的。而这个古今相通的人性,恰恰正是中国文化内心深处的梦。我想我们中国文化做梦做得最深最美的地方,就是古今相通的人性精神。风花雪月的背后是永远的人性世界。

在历代传诵的唐诗诗句中,有说不出的美妙。譬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一低头一抬头,随口吟来,即成永恒。你能说出这里面的好来吗?其实这样的诗歌,背后的深厚底蕴正是中国文化的人性精神。一个是永恒的情思,一个是刹那的感动,又新鲜又古老,又简单又厚实。依中国文化的古老观念,人心与人心不是隔绝不通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也。无邪就是诚,就是人性与人性的照面。心与心之间,被巧语、算计、利害、物欲等隔开,都是不诚。孔子说“兴于诗”,就是从诗歌开发人性、人心的根本。孔子又说,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犹正墙面而立”。一个人对墙而立,就是隔,就是将自己的心封闭起来。尽心尽情的精神,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人性与人性的照面。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基石,也成为中国文化千年的一个梦。

现代社会,是一个人心与人心隔阂不通的世界。我有一天看了女儿买的幾米的《地下铁》,也觉得好,有点唐诗的味道。你看那个小女孩,那样瘦弱,背着那样大的书包,在空荡荡的地铁里走着,没有人理她。她使我想起唐代诗人在现世的化身,那样的敏感,那样的多情。台湾的新儒家徐复观先生在日本时,也写过地铁。他说地铁有两个特点,一是自己本来有目的地,却被人推着往目的地走去;二是地铁车厢本来是人与人距离最近的地方,却又是人与人离得最远的地方。所以,地铁可以说是现代社会人心与人心不相通的一个象征。在现代社会中保留一点唐诗精神,不是风花雪月,不是语言艺术,而是回到唐人的梦,回到可以通而不隔的心。

台湾的牟宗三先生对中国文化精神有很深的理解,他曾提出一个公式,用“心、性、理、才、情、气”这六个字,来把握中国历史的不同特点。有尽心尽理的时代,也有尽才尽气的时代。他的学生,台湾著名学者蔡仁厚教授,更明确地说,唐代人只是“尽才、尽情、尽气”,却不太能够“尽心、尽性、尽理”。这样的说法虽然有道理,却有二元论的简单化,

将“心性理”与“才情气”简单地打成两截,等于说唐人只知道挥洒才情气,不懂得尽心尽性尽理。其实在才情气当中,就有心性理的内容。心就是良知,理就是天理。杜甫有诗句云:“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这里有很深的“理”。第一,中国文化中,人皆可以成尧舜,布衣也可以为圣贤事业。这是高度的道德自主。要做知识人,就要多少有点圣贤气象。第二,愚与拙,都是正面的价值。其近义词即是诚与朴,能如此,就是最大限度热爱生命的美好。第三,《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圣贤精神的内涵。唐诗有杜甫,有韩愈,可以说,尽情、尽气与尽心、尽理,完全是可以打通的。

唐诗“以山水为教堂,以文字为智珠”。它珍视人间的美好,成全宇宙的大美,既是尽气尽才的精神,也是尽心尽情的精神。同时,心气与才情,又有着超越的根据,人心与自然共同美好、共同无限、共同充满美好的希望。

如果总结成一句话,即珍惜美好,实现自我,永葆爱心。这是唐诗的精神,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精神。

《唐诗百话》书影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