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极端环境生存课

极端环境生存课

时间:2024-11-06 03:57:40

海上求生

史蒂芬·卡拉汉年少时就痴迷航海,长大后成为一名船舶工程师。他在1982年1月实现了一个梦想:独自一人穿越大西洋。这个美国人从摩洛哥外海的加那利群岛启程。航行的最初几天,一切都很顺利,可到了第六天夜里,他的帆船撞上一头鲸鱼,迅速沉没。史蒂芬·卡拉汉只来得及把一个直径1.7米的救生艇放入海里,并转移了一些食物、一个睡袋和鱼钩。接下来的一周,史蒂芬依靠这些食物过活。但储备告急,他只能靠钓鱼维生。所幸,不少鲷鱼一直跟随着他的救生艇,所以他还不至于忍饥挨饿。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始终看不到陆地。一个月后,史蒂芬的处境更糟了:他抓到的一条鱼拼命挣扎,结果一不小心,鱼钩划破了救生艇的气囊!小船漏气了,每天都在进水,必须不断往外舀水。祸不单行,还有一条鲨鱼铁了心似的追着救生艇不放……1982年4月,当几个瓜德罗普渔民在加勒比海上救下卡拉汉的时候,他看上去危在旦夕:此时,他已经漂流了3300千米,在海上度过了76天!

1.绝望

必须排除负面想法,因为漂流者很容易因此沮丧消沉。相反,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正如史蒂芬·卡拉汉在自述作品《漂流》中解释的:“我试图转移注意力,集中精神去想如果能逃生我要干些什么。”卡拉汉想象他回家后如何打造新帆船,一想到以后能来一场“雷龙烧烤”野餐,他的心情就转好了。另外,他让大脑和双手都尽量忙碌,避免胡思乱想。每天,他都留出一些时间来洗澡、钓鱼,以及维护救生艇,并坚持锻炼,维持肌肉,以此来支撑自己的意志。

2.脱水

在海上漂流时,只能期待淡水从天而降。必须利用手边所有的容器来收集雨水。可以将帆布或衣服展开,或者利用塑料桶。在极端危急的情况下,如果一直不下雨,可以喝少量的海水:每天最多500毫升。千万不能超量,否则海水里的盐分会加速细胞脱水的进程。

3.饥饿

船只下沉时,如果来得及的话,应将食物都搬运到救生艇上,每日定量配给,以求维持尽量长的时间。如果储备耗尽,那别无他法,只能钓鱼。所有的漂流者都声称,鱼群会在救生船周围聚集。原因很简单:有藻类黏附在小艇上,而这一天赐的食物首先会吸引大海中的甲壳类生物,然后是一些小鱼,小鱼又会成为大鱼的诱饵。只需制作一根鱼竿,再用线和金属做一个鱼钩即可。鱼不仅可以果腹,还可以提供水分。虽然听上去令人反胃,但是生存第一啊!

沙漠求生

意大利警察毛罗·普罗斯佩里于1994年投身于一项艰巨的挑战:在撒哈拉沙漠腹地跑250千米!比赛分6个阶段,且参赛者需自带足够食用一周的食物(每个赛段都有补给点提供淡水)。开始的几天,毛罗一直遥遥领先。但到了第四天,他遭遇了一场沙尘暴,被困8个小时。早晨他睁开双眼一看,所有的沙丘都移动了位置,宝贵的参照地标也荡然无存。虽然毛罗有指南针和地图,但他很快明白自己陷入了绝境。所幸,他找到一个废弃的墓穴,可以躲避毒辣的日头。问题是,他身边只有少量饮用水,于是,他不得不精打细算——在处理脱水食物时只好使用尿液!连续几天,毛罗都躲在这个掩体里,他坚信救援人员会很快到达。事实上,大家的确在寻找他,但没能找到。几天后,他绝望了,试图割开血管自杀,但是由于脱水,血液变得浓稠,很快凝固……最后,他决定利用图瓦雷克人(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游牧民族)教他的一个古老诀窍来寻找绿洲。在他迷路10天之后,筋疲力尽、口干舌燥的他终于找到一处水源,逃出鬼门关。

1.中暑

“永远不要让头部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如果身上只有一件T恤,也要脱下来包在头上。”克里斯蒂安·克洛说。如果感到太热,应该立即寻找遮挡,避免太阳直射。如果周围只有沙丘,就挖洞,当然要记得在沙丘的背阴处挖。千万别移动——在没有遮挡的地方,温度可能超过50℃,在这样的酷热环境下走动,无疑是自寻死路。要在还不算太热的清晨或傍晚赶路,尽可能穿轻薄的衣物。

2.饥饿

毛罗·普罗斯佩里在他藏身的废弃墓穴里抓到了一些蝙蝠。他喝蝙蝠血解渴,吃蝙蝠肉果腹。随后的日子里,他也生吃蜥蜴和蛇。同一策略在2006年拯救了瑞奇·梅吉。他在澳大利亚北部的沙漠地带迷了路,整整70天里,靠吃青蛙、蚱蜢、毛毛虫、蜥蜴,甚至蚂蟥来充饥——他不得不用牙齿一下子咬碎蚂蟥,免得它们牢牢地吸附在自己的舌头上!

3.迷路

可以通过太阳的位置来辨别方向。同时也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一条小路、一个脚印、牲畜粪便都预示着附近有村庄。毛罗就回忆起了一条图瓦雷克人的忠告:“观察日出时出现在地平线上的云,朝着那个方向走,就能找到人烟。”因为云就是冷凝的水气,而这种水气只可能来自绿洲里的水源。但是要想锁定方向,必须清晨即起。因为当太阳爬升到高处时,因水气蒸腾而形成的云朵就会消失,气温也会节节攀升。

丛林求生

尤奚·金柏格和他的同伴凯文·盖尔一起,试图寻找玻利维亚的一个不知名部落。两名外行冒险家乘木筏沿着湍急的河流顺水而下,结果上路才一天,木筏就在激流里倾覆,掉落河中的凯文和尤奚就此失散。尤奚最后爬上河岸,虽然保住一条命,但他孤身一人,身上也没有食物。于是他钻入丛林深处,依靠水果和鸟蛋填饱肚子。他始终担心会遭逢不测,因为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陌生动物的叫声此起彼伏,却不见踪影。尤奚的担心不无道理——有一天夜里,他迎面遇上一只美洲豹。他用打火机点燃杀虫喷雾器喷出的气体,奇迹般地吓跑了对方。在丛林待了3周后,尤奚感到末日将近:因为长时间步行,他的双脚鲜血淋漓;因为缺少食物,他日渐消瘦。幸运的是,他又掉入那条他千辛万苦爬出来的河里——其实,他从一开始就不该上岸——他的朋友凯文和当地人一起发动大搜索,终于找到了他。尤奚虽然奄奄一息,但捡回了一条命,与死神擦肩而过。

1.毒虫

为确保你的露营地附近没有蜘蛛或蛇,必须用一根木棒清扫临时露营地的地面,然后才能安放睡袋。安全起见,最好点燃篝火,用烟雾驱赶蚊子或驱散野兽。

2.脱水

一部分雨水在落下时会被树叶接住。这些水要善加利用。还有一个安全的饮用水来源:某些种类的藤蔓,割开藤蔓就可以释放其中的水分。而竹子这样的植物告诉我们,地下水源就在附近,只需挖掘便能收集到(最好煮沸再饮用)。相反,永远不要从水潭里舀水喝。死水里寄生虫泛滥成灾,只要喝一口,就一定会腹泻——生病会消耗体力,也就降低了生存的概率。

3.迷路

最理想的是随身携带一个指南针。即使没有,仍然可以从这座植物迷宫里脱身。有个诀窍百试百灵,救过朱莉安娜·克普克的命。1971年,在一起空难中,这个年轻的德国人奇迹般地在飞机坠落的秘鲁丛林中幸存。完全不辨方向的朱莉安娜回忆起她父亲的一句忠告——沿着遇到的第一条河的流向走,它十有八九会引领你到另一条更大的河流,如是继续。在河边,遇到人的机会大大增加。事实上,朱莉安娜就是使用这一方法,在流浪10天后走出密林。

冰原求生

道格拉斯·莫森是一个英国探险家,他发愿成为第一个测绘和研究南极洲未知区域的人。1912年11月10日,他和两名同伴乘坐雪橇,前往南极洲内陆。迎着严寒和暴风雪,3个人在短短一个月内跨越500千米。12月14日,悲剧发生了:有一架雪橇连人带狗一起消失在一道幽深的罅隙里。不巧的是,那架雪橇运载着几乎所有的食物。只有极少量的食物留了下来,而返程起码需要一个月……两个饥肠辘辘的幸存者百般无奈之下只好开始杀狗,在后来的几周里勉强维生,但是他们失策地吃下了狗的肝脏。要知道,狗的肝脏富含维生素A,剂量大到足以致人于死地。随后,两个人都病倒了。1913年1月8日,莫森的同伴去世了,所有的狗也都死了。莫森身边只剩下几块肉、一顶帐篷和一点装备物资,他不得不自己拉着雪橇徒步返程。返程之旅苦不堪言:莫森遭遇了可怕的暴风雪,差点葬身深渊,但是多亏了他无与伦比的坚强意志,再加上宝贵的指南针的协助,他终于在2月初重返基地,找到食物补给,死里逃生!

1.脱水

在东西伯利亚这样的地方,因为疾风劲吹,加上常年不降雨,气候十分干燥。这样一来,便和沙漠里的情形相仿,人体会很快脱水。所以每天都应该喝几升水。取水的手段一点也不神秘——把冰块放在器皿里,生火加热使其融化,所以要携带火柴(打火机在这样的低温环境中会失效)。如果没有火柴,就要用其他更复杂的方法:用一段柔软的树皮摩擦干燥的木头,直到变热,同时在富含铁的岩石(比如黄铁矿或白铁矿)上击打燧石,迸出火星……但前提是得找到足够干燥的苔藓或草叶,让火着起来,以及有足够多的木柴来不断补充。最保险的一招是随身携带燃料,向未雨绸缪的克里斯蒂安·克洛学习,身边常备汽油。

2.失温

首先要寻找紧急庇护所。2013年,法国大学生加埃尔·卡瓦利耶在阿尔卑斯山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遇到暴风雪,被困在海拔3800千米处。她当时的反应是,躲到一处罅隙里,用背包堵住洞口。洞外是-10℃,洞里是0℃左右。这样,体温下降得就没那么快了。虽然她失去了冻僵的脚趾,但是这一行为救了她一命,因为她原本可能会很快失温。她坚持了4天,最终等到救援人员。如果周围没有罅隙,还可利用树木。克里斯蒂安·克洛讲述了自己在西伯利亚的经验:“比如,可以削平树枝盖在自己身上。当寒风吹过,最糟糕的情形不过是被埋在雪里。”哪怕外面气温降到-10℃或-20℃,树枝下的温度仍能维持在0℃。

(陈振辉摘自《新发现》2018年第6期,本刊节选,王青图)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