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他者视角建构新中国观

他者视角建构新中国观

时间:2024-11-06 09:49:01

近日,英国独立电视台(ITV)播出了一部由现居伦敦的澳大利亚调查记者约翰·皮尔格导演拍摄的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ThecomingwaronChina),“今日俄罗斯”(RT)随后也引进播出。该片一反西方媒体在涉华纪录片中惯用的歪曲事实、断章取义、偷换概念、双重标准等手段,试图打破刻板印象的枷锁,从历史和全球的角度来解析当今世界的安全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批评了美国等西方国家一贯持有的“中国威胁论”,可以看作是近些年来国外涉华纪录片中的“一股清流”。

本文将分析这部与众不同的西方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与话语策略,并解读其中的传播意图,揭示纪录片所呈现的中国形象及所面临的国际舆论态势,探究他者视角下对于一种新中国观的塑造,为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影响力提供启示性的思考。

一、影像叙事

虽然该纪录片的片名有“标题党”嫌疑,似乎“题文不符”,但它却击中了人们对中美关系发展中诸多不确定因素的痛点和担忧。整片分为四个部分,时长约110分钟。

如纪录片开篇所述,要“打破沉默”,让人们知道“不再重演战争悲剧的迫切含义”。“美国政府说中国对美国的强势是个威胁,但谁是真正的威胁呢?”带着问题,导演身兼出镜记者,走访了马绍尔群岛、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采访了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许多经历、见证和反对战争的普通人。

纪录片开头,首先展现了诸多西方媒体通过南海等问题的报道来渲染“中国是全世界的敌人”的刻板印象和双重标准。此时话锋一转:西方媒体选择性地呈现,没有告诉大家中国早就处在美国军事基地的包围圈中。

在第一部分,纪录片讲述了“马绍尔群岛的秘密”,揭示美国针对中国的核武器是如何试验出来的,通过史实影像揭露美国在太平洋岛国马绍尔群岛频频进行核试验,彻底摧毁了当地人的家园。皮尔格登岛采访了幸存居民,他们因核试验家破人亡,身体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当地的美国官员宣称美国非常关心这些当地民众的利益,正在尽全力帮助他们走出贫困,但纪录片却用真实的影像叙事揭穿了上述谎言。

第二部分,纪录片把视角转到“主角”之一——中国,以上海为代表讲述中国的飞速发展,分析美国总把中国视为敌人的历史渊源和原因。片中用大量的史实讲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于中国人的恐惧其实由来已久,而且根源并非西方媒体渲染的“意识形态”问题那么简单,更多还是因为他们害怕中国会抢走他们的“利益”。张维为等中国学者在片中出镜接受采访,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话题给予了理性客观的回答。

纪录片在第三部分用他者视角聚焦日本、韩国民众对美军在自己国家设立军事基地的控诉与斗争,片中通过个案访谈讲述那些努力反抗美国霸权、阻止战争到来的普通人的故事。

第四部分来到美国,采访了几位美国军事专家及相关官员,他们均表现了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再次渲染了“中国威胁论”,把美国一贯延续着的霸权野心和冷战思维展现得淋漓尽致。片中展示了遍布世界各地的美军基地,以示日韩民众和马绍尔岛民正承受的巨大苦难在世界范围内有增无减。

片尾集中展现饱受美国军事基地威胁的平民的照片,画龙点睛,呼应片头的意图——揭穿谎言,明辨是非,唤醒沉默。导演向世界发问:“如果我们认识到另外一个超级力量的存在,那就是我们,全世界的平凡人,就像在冲绳、济州岛、马绍尔群岛、中国、美国的人们一样,用公开的表达传递一个警告:我们还能沉默吗?”

同时也应看到,《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终究是一部西方视角的纪录片,在110分钟的时间内无法对中美关系的全貌进行展现,更没有对中国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深入准确的把握,在对待中国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贫富差距现象、对待违反中国宪法法律行为的评价等方面,依然存在以偏概全和不客观的成分。

二、话语策略

对于《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这部纪录片,我们没有必要过度预设或揣测拍片者的动机和立场,但作为一部用影像叙事的纪录片,其所体现出的两种典型的话语策略值得探析。

1.个体叙事与全球话语交织表达

“话语不仅仅反映和描述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话语还建造或构成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不同的话语以不同的方式构建各种至关重要的实体,并以不同的方式将人们置于社会主体的地位。”①具体到纪录片这种传播样态,影像叙事的话语变化与事物关系的建构、核心意涵的表达紧密相连,用什么样的话语策略组织纪录片的影像呈现,在一定程度上也蕴含了作者的立场和态度。

这部纪录片聚焦的是中美关系,但在第一和第三部分,总计一半以上的内容都在展现第三方的故事。叙事切口小,总体介绍完恐怖的核试验后,呈现若干当事人的个人史陈述,有早年丧子的母亲、能源领域官员、参与试验的科学家,以及来自“海蜇婴儿”(畸形儿)无声的控诉。影片通过一个个故事和个案访谈,讲述了马绍尔群岛、日本冲绳等地的民众饱受美国军事基地的摧残,通过对比岛民受到的核试验苦难与施害者的冷眼旁观,鲜活地展现美国的霸权。

一边是微观个体的生命叙事,一边是宏观世界的格局变迁,两者交织呈现,穿插叙述,以个人的命运改变去反观世界格局的变化,给人以震撼。这种话语策略的好处在于,让宏大的国际议题变得清晰可感,让创作者所要传达的意图在一段段个人史的叙事中细腻呈现,通过“大”与“小”的勾连,去检视并揭开被遮蔽的隐藏在宏观话语中的实实在在的个体表达,如此,“有助于在偶然的、差异的、个别的、多样化的社会现象中把握人类历史运行中的某些规则性和普遍性的机制”。②

2.采访讲述与事实画面混剪交锋

视觉影像具有高度的戏剧化功能,特别是在用于政治传播时,远比其他手段更能够轻易唤起不同人的各类情感。为了更充分地展现事件和观点交锋,让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吸引受众关注,这部纪录片生产者采用了一种“冲突驱动叙事”(conflict-drivennarrative)的话语方式,其所体现的是对矛盾冲突戏剧感的渴望,并有意识地追逐矛盾与交锋。

纪录片的第四部分借美国国会、军方、政府等官员之口,将民主外衣下的欺骗和冷战的思维方式充分体现,揭示了美国部分决策层,是如何思考、如何看待中国的。每段访谈后配以事实论据,及时“打脸”。特别是在关于美国军事基地的问题,纪录片把若干段采访混剪,形成争论交锋的节奏。

供职于美国国防小组的官员接受采访称:“美国的军事基地不在中国南海,也不在菲律宾,美国撤出了菲律宾……”皮尔格立即回应:“但是美国又回到了菲律宾。”随后接入CCTVNEWS(现已成立CGTN)的新闻片播报:“菲方和美方已经宣布,美国士兵将会轮番驻扎在菲律宾的五个地方。”

同时,这部纪录片在访谈部分努力通过对观点和事实的客观呈现,达到印证驳斥的效果。通过影像话语的呈现和叙事策略,对事件主体之间所外露和隐含的“关系”进行接合,尽可能多地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议题解释框架。

片中在展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同期声“美国承诺寻求无核武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后,紧跟着呈现美国专家的驳斥:“他(奥巴马)不仅花费万亿美元用以现代化美军的核武库,还用导弹防御系统包围俄罗斯和中国。在这种氛围下,根绝核武器根本不可能。”随后的画面中,氢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缓缓升起,与之相伴的却是悦耳的基督教圣歌。

从观点与事实的矛盾交锋,到画面与声音的强烈反差,无需过多解说的语言,在影像叙事过程中,呈现即是一种言说,带给观众的是被西方媒体所谓的主流话语所遮蔽的真知,这种话语方式胜过一味辩论和灌输。

三、他者视角下的新中国观

他者视角一方面容易带来偏见,另一方面却能够更好地传递出一种来自第三方的公正。这部纪录片采用他者视角,传达的一些观念与中国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新安全观等有相似相通之处,有意无意地建构和呈现了一种新的中国观。这也是这部纪录片在西方受众群受欢迎、在中国社交媒体获得好评的原因。

1.以西方视角驳斥“中国威胁论”

“面对中国的块头不断长大,有些人开始担心,也有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必然是一种‘威胁’,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墨菲斯托’,似乎哪一天中国就要摄取世界的灵魂。”③在一些心怀傲慢与偏见的西方主流媒体的多年渲染下,很多西方民众在“中国威胁论”的谬误中形成了刻板印象。在以往,中国在国际社会屡次驳斥西方关于“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以澄清质疑、表明立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每到一国出访,都会不厌其烦地在国际舞台讲述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历史故事,驳斥“中国威胁论”,向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传达善意,打消其他国家的顾虑。

这部纪录片从西方视角展现了真实的世界格局,颠覆了西方社会中存在的传统中国观,所传达的主要观点正是在驳斥“中国威胁论”,呼吁西方社会和主流媒体学会“换位思考”,共同应对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并点出核战争的危害性,给世人敲响警钟。

纪录片以西方视角驳斥“中国威胁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中国话语的认同,也启示中国应该更好地利用政治话语智慧参与国际对话。当前,中国在国际话语舞台上亮点频现,蕴含着丰富国际关系实践的政治话语开始参与全球议题设置。中国对外交往逐渐从自说自话到国际对话,从自己说话到“借嘴说话”,展示出由“问题导向”转向“话语权导向”的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唯有主动,才能让更多的国际人士实现对中国的话语认同。

2.同理心关照下的“命运共同体”

这部纪录片的核心是中美关系,可四个部分中的两个部分都在讲述其他国家因美国军事基地所遭受的伤害。创作者充分利用同理心,打破舆论对于可能发生战争的缄默,让旁观者“卷入”,达到唤起民众千千万的效果。

纪录片通过展现他国普通民众的遭遇,传达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处于战争阴影中的信号,呼吁人们为避免战争发生做出更多努力,让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国情、不同社会制度的民众相互理解、真诚相待,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片中利用同理心,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贯穿始终。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国际场合多次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反映中国对当今世界的看法,反映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在国际舞台上有力传递了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景。

不同的话语体系都承载着一定的思想价值观念,一种话语传播力的实现与影响力的增加归根到底是思想观念、价值认同的实现。这启示我国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需要找准国际共通的理念观点,着力对中国大力倡导的诸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进行全面阐释,将它们所蕴含的话语特质和实践特质讲清楚。阐释不是自说自话,而是用它来更深刻、更清晰地解释世界局势,深度回应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实现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的有效“接合”。

四、结语

不可否认,哪怕是再客观的他者视角,在影像呈现方面也会有不客观的成分,这部纪录片第二部分关于中国内容的展现依然没有跳出以偏概全的窠臼。在讲述中国发展时,纪录片展示了上海一家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以体现中国发展的快速和不平衡。拿上海的现代化建设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作对比,便称中国是一个“阶级社会”,突出反映了纪录片创作者对中国历史、国情、发展问题的不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片面认知。中西话语的分层和割裂成为阻碍彼此理解交流的壁垒和屏障。

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提醒中国,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一些话语表达会因不同受众的习惯性接受而在某些情况下减效或失效。以诸如“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为代表的词汇是当前中国最鲜明的政治话语,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意涵,也蕴含着中国历史传统的鲜明特质。然而这些话语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编码者多维度的阐释,再加上解码者以偏概全的惯性思维,往往会被一些西方人尤其是西方媒体曲解甚至恶意解读为“霸权梦”,渲染“中国威胁论”,严重影响中国政治声誉和国家形象。

旧修辞学的关键是“规劝”,强调有意地进行设计,而新修辞学的关键是“认同”,话语的传播不能是抽象的,而应是具象的、有载体的、寓于议题的。因此中国的对外传播不仅要在理性上说服受众,还要力求从多维度寻求更新的符合西方社会民间话语体系的修辞框架和传播策略去感染受众,实现受众内心的认同。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提升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的国际影响力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ZDA042)

「注释」

①[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②赵福生:《福柯微观政治哲学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中央编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

③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29日第2版。

责编:谭震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