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品书网 > 杂志 > 在线教育生态系统及其演化路径研究

在线教育生态系统及其演化路径研究

时间:2024-11-06 12:58:27

【摘要】

互联网对教育的改造已经从实现教育提供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对称,发展到利用受教育者在在线学习过程中沉淀的数据,让数据为受教育者和教育提供者带来增值服务,并出现集群化现象,最终发展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用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解释中国在线教育的集群化现象,据此提出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定义及物种分类。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是在线教育企业的主要竞争方式。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演化归纳为开拓、扩张、成熟、进化四个阶段。以沪江在线教育生态系统为案例,分析其物种结构与演化路径,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理论的合理性。

【关键词】在线教育;商业生态系统;演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58x(2017)01-0062-09

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2015a)。《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2010)。《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提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国务院,2015b)。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网络教学模式和在线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传统的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学习转变为脱离时空限制的“泛在学习”(熊才平,等,2012),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基于任何智能终端设备获取任何所需学习资源,享受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杨现民,等,2013)。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不仅吸引了以BAT①为代表的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加入,而且出现了一大批新兴在线教育创业企业,在线教育的服务类型多元化,并逐渐走向成熟,各要素之间协同关联性增强,开始出现产业集群化迹象。在线教育不仅实现教育供需双方的信息对称,而且吸引其他机构诸如出版社、传统教育培训机构、在线支付公司、软件提供商、智能终端厂商等围绕用户的需求进行聚集,通过平台交织形成庞大的新环境,进行广泛的资源整合,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最新技术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最终发展成为在线教育生态系统。

在线教育生态系统实现的集群化融合了多个行业的特点,既不同于传统教育依靠政府行政命令(高迎爽,2012;李翠琴,等,2012)、社会网络(欧雪银,等,2007)实现教育集群化,也不同于基于竞争理论所述的在某一特定区域实现的产业集群化(波特,2007,pp.139-143),因此对研究在线教育集群化提出了挑战。在线教育将会对教育观念、办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带来全方位的挑战和影响(刘建丰,2014),甚至会影响国家间教育服务贸易政策的制定(Lester,2013),因此研究在线教育集群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尝试用“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在线教育的发展,分析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提出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概念,归纳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并以沪江为案例,对在线教育生态系统及其演化路径进行实证检验。一、在线教育的发展及其集群化现象

(一)在线教育的发展

在线教育是指通过互联网等数字化媒介手段进行学习和教学的教育形式,它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形成不同于传统面对面授课的全新教育方式。中国的在线教育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而产生,早期的在线教育集中于高等院校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从简单的文本形式发展到多媒体形式,然而由于制作成本、带宽成本、互联网用户数量等原因,2000年以前尽管出现过短暂繁荣,但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此后的十年时间,中国在线教育在2003年由于“非典”导致大规模停课而出现小范围复苏,总体仍处在徘徊期,虽然出现了一些创新型企业,但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创业潮。从2010年开始,在线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线教育的形式多元化,市场规模、企业数量和用户规模快速增长,不仅出现了一大批创新创业型企业,而且主要的互联网公司均以不同形式进入在线教育领域。如网易公司在2010年11月1日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用户可以在线免费观看来自哈佛大学等世界级以及国内名校的公开课程。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5,999.2万人,随着在线教育公司加强市场推广以及在线教育越来越被互联网用户所接受,预计到2018年在线教育用户数将达到1.32亿人。艾瑞咨询的数据同样显示,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998亿元,未来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预计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46.1亿元。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人。③比较前面的数据发现,在线教育用户数占网民总数的比例很低,表明中国在线教育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会吸引各种在线教育创业项目进入细分领域,如网上公开课、网络大学、网上语言学习平台、早教、职业培训、兴趣教育、K12教育④等。

(二)集群化现象

分析中国在线教育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出三种发展模式:一是大型互联网公司凭借其在原有业务领域积累的优势跨界进入在线教育领域,如百度、阿里巴巴、网易等均以不同形式进入在线教育,并提供众多的服务产品;二是传统教育机构进行业务转型进入在线教育领域,如新东方教育、学大教育、达内科技等均成立了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三是新创立的纯在线教育公司,如正保远程教育、跟谁学、沪江等企业。三种模式各具备自己的优势、劣势(如表1所示)。

与网上购买货物或服务相比,在线教育消费具有一次性消费的特点,特别是涉及各类职业教育、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等课程,用户无论是通过还是未通过考试均很难再次使用同一个平台。因此,在线教育平台需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场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用户对平台的黏性。同时,在线教育平台可以选择提供周边服务,如在提供职业教育服务的同时以自建或合作的形式提供招聘和教育消费金融方面的服务。通过增加服务项目,或者汇聚各种周边相关服务于平台上,促使在线教育集群化现象出现。

在线教育的集群化与传统教育的集群化存在本质区别。第一,两者的动力来源不同。在线教育集群化的动力来源于市场竞争的力量,包括用户、风险投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成熟的互联网经济环境、成熟的互联网技术等;传统教育集群化的动力来自于自然演进、政府规划以及混合模式(高迎爽,2012;李翠琴,等,2012)。第二,两种集群化后提供的教育服务项目不同。在线教育集群化后,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各类在线教育服务,集合了各种类型的教育服务项目;传统教育集群化一般只能提供某一类教育服务项目,如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等。第三,集群化后的服务特征不一样。在线教育的集群化主要通过互联网技术汇聚各种类型的教育服务,这种集群化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可以在任何时段为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用户提供在线教育服务;传统的教育集群化强调地理的概念,即将某一主要类型的教育服务集中于一定地理区域空间,服务的时间和空间维度远窄于在线教育。第四,两种集群化中教育提供者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不同。在线教育将用户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进行经营,满足用户不同阶段的教育需求,重视用户学习特征等相关数据的积累,并让数据为教育服务供需双方带来增值服务;传统教育只能满足用户在某一阶段某一类型的教育需求,当用户完成某一阶段的教育后,会选择其他的教育服务机构。第五,在线教育和传统教育在用户相关数据的获取方面存在不同,在线教育可以有效将用户的个人信息、学习频率、学习时间安排等进行数据化处理,为充分利用教育大数据打下基础;传统教育无法对上述相关数据进行有效记录和处理。

二、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

(一)商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最早由詹姆士·穆尔(JamesF.Moore)在1993年提出,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掠夺者与牺牲者:新的竞争生态学》,首次基于企业生态观视角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ecosystem)的概念。穆尔借用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来描述现实市场中的企业经营活动,认为企业不是孤军奋战的经营实体,而是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竞争战略应该从过去仅追求战胜竞争对手转变为与竞争对手乃至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共同演化,因此将商业生态系统定义为“基于组织互动的经济联合体”(Moore,1993)。此后,穆尔在1996年发表著作《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对前面的定义进行了扩展,提出“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由客户、供应商、主要生产商、投资商、贸易合作伙伴、标准制定者、工会、政府、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具有一定利益关系的组织或群体构成的动态结构系统”(穆尔,1999,p.18)。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企业应该将战略从如何相互竞争转变为如何实现共同发展,着力点从局限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增强企业所参与的商业生态系统的整体竞争力,原因是未来企业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个体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比赛。

(二)商业生态系统竞争成为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的主要竞争方式

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的竞争战略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竞争方式由过去个体间竞争、供应链竞争和价值链竞争转变为商业生态系统竞争,依托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成为互联网环境下的主要竞争方式(肖红军,2015)。企业与众多合作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构成互相依赖、协调共生的生态系统,形成各种层面和形式的商业生态系统。在商业生态系统内部,企业既相互分工,又强烈互动,任何企业的经营业绩取决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绩效情况(Iansiti&Levien,2010,2004a,2004b)。典型案例是苹果公司通过充分把握消费者需求,合理选择企业边界,建立数字音乐和应用软件等商业生态系统,获得了竞争优势(刘刚,等,2013)。与企业之间的竞争相比,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更加复杂、残酷、持久和动态。如果某一商业生态系统在竞争中失败,处在该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相关企业将会群体衰败甚至死亡。因此,构建具有共生、互生和重生功能的商业生态系统,动态提升和优化商业生态系统的生存力和持久力,是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三)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

由于商业生态系统竞争是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的主要竞争方式,因此大部分互联网企业都在努力构建属于自己的商业生态系统,或者依附于某一生态系统,以便在竞争中生存。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是指一系列关联密切的互联网或传统的企业和组织机构,超越空间和时间的维度,以互联网作为资源配置的平台,通过联盟等形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协同效应,最终形成有机的生态系统。目前世界上主要的互联网企业均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生态系统,如阿里巴巴建立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商业生态系统,腾讯建立基于即时通讯的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百度和谷歌建立基于信息搜索的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同时,一些中小型互联网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选择依附于某一大型互联网企业的生态系统,如高德地图、优酷视频、新浪微博、UC浏览器等选择依附于阿里巴巴建立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糯米团购、携程旅行、91无线和hao123导航等选择依附于百度建立的在线搜索生态系统。

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家企业可能是某商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同时这家企业也在构建属于自己的商业生态系统。如京东集团通过引进腾讯作为最大股东,成为腾讯构建的商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不但获得腾讯的巨额投资以满足其扩张的资本需求,而且在微信和手机QQ分别获得一级入口位置,从而帮助京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快速获取用户以便取得竞争优势。同时,京东集团作为中国市值和交易额排名第二的电子商务集团,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物流配送等领域构建了自己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三大系统之间相互配合,一起组成了京东集团的商业生态系统。

三、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形成、内涵及演化路径

(一)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

总结各个细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最终能够成长为生态型互联网巨头的企业,普遍经历了工具—渠道—平台—生态四个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产品,无论是即时通讯还是门户网站,最初都是作为工具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并因此不断吸引用户的加入。随着使用该工具的用户数量不断增多,将会有其他的服务提供商通过该工具提供某种服务,以便分享和利用其所积累的用户,同时广告商利用该工具的用户流量优势发布各种广告,此时该工具已经成长为互联网渠道。伴随互联网渠道的扩张,该渠道提供的服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吸引更多用户,此时该互联网企业仅作为渠道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需要成长为一个大型的互联网平台。当平台发展到某一阶段,该企业无法仅靠单一的平台满足用户需求,必须借助外部各种支持力量服务用户,这一阶段各种其他种群加入平台,如寄生种群、支持种群。同时,平台的经营者自身需要继续创新,特别是利用好自身积累的大数据,建立云计算能力,满足用户需求,降低用户获取服务的成本,提升运营效率,逐步建立互联网生态系统。

图1在线教育生态系统形成过程及其特征在线教育经历教育工具—教育产品渠道—教育平台—在线教育生态系统四个发展阶段,并最终形成在线教育生态系统。在线教育要实现上述转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不断扩张自己的教育服务内容,从仅能提供单一内容向多样化内容扩张。如网易公开课从最初仅能提供国际名校公开课的在线学习工具,发展成为提供多元化学习内容的国内著名公开课平台,提供国际名校公开课、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TED⑤、可汗学院、赏课、Coursera⑥、公开课策划等多元化的课程。二是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包括运营能力和科研能力。互联网产品由单一的互联网工具向互联网生态系统转变,不仅需要快速提升其运营能力以保障系统的顺利运行,而且需要借助技术的力量提升运营效率。三是借用资本的力量保障企业的快速扩张。互联网企业由仅能提供单一的产品或服务向互联网生态系统转变,必须增加员工和设备(如服务器等),满足企业的快速扩张需求。同时,由于互联网产业遵循马太效应和721法则⑦,企业仅依靠自身盈利积累很难保证在竞争中获胜,因此需要引进外部投资,如早期引进天使投资(angelinvestment),逐步壮大后引进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VC)和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equity,PE)等。四是建立合作联盟。在线教育企业从最初仅能提供某一在线教育工具,到发展成为在线教育生态型企业,需要通过联盟的形式利用外界力量帮助自身成长。如沪江从单一的英语学习BBS工具发展成为在线教育生态系统,先后与全球各大出版社、传统培训机构、高校、互联网公司合作,为用户提供专业、优质的学习资源,满足用户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二)在线教育生态系统基本概念及模型

以商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分析在线教育的集群现象,发现在线教育是一系列关联密切的组织机构超越传统的地理位置概念,采用互联网这一竞争沟通平台,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穿戴设备等最新技术应用于联盟构建,通过联盟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共享,形成有机的生态系统即在线教育生态系统。在线教育生态系统各“物种”成员承担各自责任、互相依赖,形成一体化价值网络;服务、信息、资金通过价值网络在生态系统内部流通和循环,构成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要素的复杂生态系统。在线教育生态系统中各种群划分为以下几类(如图2所示):

图2在线教育生态系统模型

1.核心种群

核心种群是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领导企业,是整个生态系统各项资源的领导者。核心种群通过为各种参与者提供互联网平台和最新技术,有效监管各类参与者的服务质量,发挥资源整合和协调的作用。以往观点认为,核心种群主要提供互联网平台和监督服务(胡岗岚,等,2009),考虑各类技术对互联网产业的颠覆性作用和内容对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本文认为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种群除提供上述两种服务以外,还需要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同时提供有竞争力的教育服务内容。

2.关键种群

关键种群是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交易主体,主要包括教育接受者、教育购买方、教育提供者、专业服务提供方,是在线教育生态系统核心种群所服务的“客户”。由于教育的特殊性,在线教育的购买者和消费者并不总是同一个主体,如早教和K12等领域的购买者和消费者分别是家长和学生,企业E-learning培训中购买者和消费者分别是企业和员工。

3.支持种群

支持种群是在线教育所必须依靠的组织机构,具体包括在线支付机构、搜索引擎公司、在线视频企业、IT设备提供商、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和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门等。支持种群为在线教育提供基础设施或政策服务。支持种群不仅为在线教育提供服务,而且为其他互联网产业和各种传统产业提供服务。

4.寄生种群

寄生种群是为在线教育提供各种增值服务的供应商,包括互联网技术服务提供商、在线营销服务提供商、在线教育研究咨询机构、在线教育代理商等。寄生种群依赖在线教育生态系统而生存,其生存状况取决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状况。

在线教育生态系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技术和文化等,因此这些外在因素成为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线教育从最初的工具应用和互联网渠道发展到互联网平台,并进化为在线教育生态系统,下列因素起到重要作用:第一,核心种群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内容,逐步培养用户的在线学习习惯,实现从工具和渠道向平台和生态系统转变;第二,随着用户的增多以及服务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提供多样化的在线教育产品,教育平台的内生力量不断增强,内部各物种不断自我进化和繁殖,吸引多样化的物种主体加入平台;第三,在线教育平台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吸引了各支持种群的加入,如在线支付机构、搜索引擎公司、在线视频企业、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教育主管部门,这些机构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自我繁殖,扩大了生态系统的范围;第四,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寄生种群,它们一方面需要通过生态系统获得收益以便生存,另一方面需要以自身的进步促进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自我进化和繁殖;第五,来自生态系统内部的技术进步(如大数据和云计算)和外部的技术革新(如智能设备等),增强了在线教育的服务能力,扩大了服务边界,改善了用户体验,提升了用户的学习效率,促进整个生态系统不断转型升级。

(三)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

穆尔在《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一书中,将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开拓阶段,生态系统的基本范式初具规模;扩展阶段,共同体扩充其服务范围,提供多元化的产品或服务类型,以及为此而提供各种资源;成熟领导阶段,共同体作为领导者的主体变得稳定,内部日趋激烈地争夺领导权和利润,生态系统趋于成熟;自我更新或死亡阶段,共同体内部为了保持生态系统的持续竞争力,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吸引新的创新元素加入生态系统,否则将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直至最终死亡或被淘汰(穆尔,1999,pp.57-70)。

在线教育生态系统需要经历开拓、扩展、成熟领导以及自我更新或死亡的阶段。考虑到在线教育结合了教育和互联网两者的特征,本文对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进行定义,将其划分为开拓、扩展、成熟和自我进化四个阶段,自我进化的结果有可能失败以至死亡,也有可能获得新生并最终颠覆原有的生态系统(如图3所示)。

图3在线教育生态系统演化路径开拓阶段是指在线教育核心企业通过提供某种关键性产品或服务满足用户需求。这一阶段主要是寻找有特殊生存力的新商业生态系统,投资相关产品和服务,培养共同进化的能力,确立企业价值。在这一阶段,创始人需要竭尽全力组织初始的生态系统,尽管这个系统不太成熟、不太完备,至少可以满足用户的初始需求。这一阶段的关键是价值,即为在线教育购买者、教育接受者和服务提供方创造价值。

有效的在线教育生态系统必须通过扩展,覆盖可以利用的范围,抓住各种可以利用的关键要素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让其支持生态系统的发展。在线教育生态系统在扩展过程中,必须通过扩大在线教育服务类型和数量吸引尽可能多的用户,同时引进新的风险承担者,如风险投资商、战略合作伙伴,来降低扩展阶段的风险。在扩展阶段,生态系统的核心种群需要建立核心团队,利用关键种群和支持种群的力量帮助其成长扩张,并借助这些力量实现内部自我繁殖,同时寄生种群开始出现,借助生态系统的成长而生存。

在成熟领导阶段,在线教育生态系统朝着稳定方向进化,内部各种群作为参与者,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生态系统的适当位置,满足用户的需求,在生态系统共同体中扮演各自的最佳角色。核心种群需要在这一阶段协调各种群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关键种群之间、寄生种群之间由于利益矛盾可能爆发冲突,此时核心种群需要制定规则,如服务标准、矛盾解决方案、价格成交体系等,以防止内部恶性竞争影响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成长。这一阶段的关键是核心种群需要保持对生态系统的权威领导。

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如技术等的冲击,或者环境发生某种革命性变化的时候,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种群必须因势利导进行自我进化,协助各相关种群一起迎接外界冲击或者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为了应对第四阶段的到来,核心种群必须建立生态系统动态管理的意识和不断掌握未来在线教育生态系统其他范式的管理能力。核心种群对于任何生态系统的挑战,不要认为自己存在于其中的生态系统和所扮演的角色是理所当然的,要不断努力,在现存的生态系统中最大限度地改进性能,或创造新的生态系统。这一阶段,持续的性能改进是最重要的,即使是已经建立起繁荣的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种群,要延长寿命也必须在某些方面成为尖端。为了长期生存,核心种群必须寻找方法为生态系统注入新的思想,通常的方法有外界“技术输入”、引进关键性企业高管、引进战略投资者或合作伙伴、内部创业自我革命、对外并购有颠覆性的创新企业等。

在线教育生态系统在演化的每一阶段,都需要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如表2所示)。核心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领导者,需要通过合作与竞争的方式带领其他种群共同进化。在开拓阶段,核心种群需要与关键种群如教育服务提供者、购买方和消费者合作创造价值,同时保证自己的核心价值点不被竞争者替代。在扩展阶段,需要特别重视与支持种群合作,建立自己的核心团队,以便满足越来越多用户的在线教育需求,扩大所提供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同时通过某一关键性的在线教育服务获得尽可能多的用户和尽可能大的市场份额,确保在整个在线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在成熟阶段,核心种群需要正确处理支持种群之间和寄生种群之间的关系,建立服务准则和标准,树立在生态系统中的权威,同时应对竞争对手对自己生态系统内支持种群等的争夺。在自我更新阶段,需要面临外界冲击和环境变化的挑战,及时引进新生力量进行自我更新,同时建立竞争壁垒,特别是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方面建立壁垒,防止替代的生态系统赢得市场。

四、案例分析:沪江在线教育生态系统

(一)种群构成

沪江的前身沪江语林网是一家诞生于2001年的英语学习BBS工具网站,2003年沪江网上线,2004年推出沪江日语学习,2006年开始公司化运营,目前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在线教育机构之一。目前,沪江的产品架构包括学习资讯(沪江网)、学习社区(沪江社团、CCTalk)、学习工具(沪江APP、开心词场、小D词典、沪江听力酷、虎将题库)、学习平台(沪江网校、CC课堂),服务覆盖学前教育、K12教育、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企业E-learning等。截至2016年1月12日,用户数量突破一亿(沪江,2016)。沪江吸引了大量学习者、产品购买者(家长或企业)、传统教育机构、出版机构等相关组织和个人的加入,构建了包含“流量及用户导入—获取学习资讯—购买学习课程—社区分享和传播—吸引更多用户”完整闭环的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目前,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四种群结构在沪江发展得比较成熟(如表3所示)。

(二)沪江发展路径及演化特征

沪江从最初的英语学习BBS工具发展成为在线教育生态系统,开始仅能提供英语学习的相关内容,逐步扩展到其他语种学习、职业培训、学历教育、兴趣培训等全方位的在线教育服务产品,成为用户一站式的学习平台。目前,沪江除了其最擅长的语言领域,绝大多数领域通过与其他机构合作,将沪江的用户、技术、产品与伙伴不同程度地共享,建设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在线学习系统(关键,2015)。沪江签约合作机构500多家、合作教师2000余人。

尽管沪江在在线教育领域历史较为悠久,但是在线教育是长周期项目,需要时间和经验的沉淀,等待市场成熟的时机到来(新浪科技-创事记,2015)。总结沪江的发展历程,用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理论来分析沪江的发展阶段,将沪江的发展历程分为开拓阶段(2001—2008年)、扩展阶段(2009—2014年)、成熟阶段(2015年至今)。在线教育领域吸引了大量的创业项目和投资者,表明这一市场仍然存在很多尚未开发的领域,因此沪江在教育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还没有发展到自我进化阶段(如图4所示)。

图4沪江教育生态系统演化路径1.开拓阶段

沪江最初提供获取各种英语学习和考试资料、分享和交流经验等服务;2004年进入日语学习领域;2005年推出沪江部落(社区),逐渐多元化其教育产品供给。沪江最初5年实行公益化运营,于2006年正式开始公司化运营,盈利模式主要是广告业务,此盈利模式一直持续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在这一阶段,沪江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有核心种群、部分关键种群(用户)、少量支持种群(天使投资商、电信运营商、广告商户)和寄生种群(广告代理商)。此阶段沪江通过提供免费的在线学习交流平台为用户创造价值,以便获取用户,自身并没有提供大规模的学习内容,盈利模式单一(以广告为主),用户数量较少(百万级别),一旦有外界冲击将面临较大的运营风险。

2.扩展阶段

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爆发,以往在沪江投放广告的企业降低广告开支,极大地影响到沪江的生存。为此,沪江在2009年果断自我革命,砍掉了占收入90%以上的广告业务,创立以外语培训为主的沪江网校,并向用户收费,成功转型为面向教育消费者(consumer)即C端服务的在线学习平台。此时沪江最大的转变是通过增加自身的内容服务扩大盈利来源,由过去仅能提供学习资料的分享和交流转变为提供学习内容,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吸引新用户持续加入。与前一阶段相比,此阶段发生了以下变化:关键种群更加丰富,增加了购买方(消费者自己、家长或企业)、在线教育服务提供方和专业服务提供方;支持种群增加了在线支付机构、大型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寄生种群增加了技术服务和代理商等。通过扩展阶段,沪江成功开拓了新的业务领域,专注于自身内容的研发和优质内容的引入,增加合作伙伴数量(线下培训机构、个人教师工作室),构建免费+直播+录播的学习模式,扩大收入来源。通过此阶段,沪江的用户数量增加到千万级别,同时获得多轮风险投资,其中包括来自百度高达一亿美元的战略投资,进一步巩固在本领域的领先地位。

3.成熟阶段

经过上一轮的扩张,沪江已经成长为一站式在线学习平台,其内部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快速增加,种群内部和各种群之间的冲突逐步显现。为此,沪江对自身业务架构、生态系统和企业形象识别进行全方位梳理,确立了四大业务体系,包括学习资讯、学习社区、学习工具和学习平台,提出用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革新优化用户体验,成为用户的终身学习平台(刘锟,2015)。同时,沪江积极扶持互联网教育创业团队,打造在线教育生态圈,实现生态共赢(张昱欣,2015)。沪江基于用户产生的海量学习活动数据,运用深度学习等技术手段,优化用户的在线学习模式,构建“知识图谱—学习模型—个性化模型—学习过程记录—学习效率确认”流程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关键,2015)。沪江的成熟阶段还没有走完,未来需要在服务标准、合作伙伴标准、矛盾解决方案、价格成交体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完善,树立沪江在生态系统中的权威性,以防止内部恶性竞争影响生态系统的成长。

4.自我进化阶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互联网用户的注意力将随之转移。尽管目前沪江还处在成熟阶段的初期,离完全成熟还有很长的距离,未来一定会面临各种外界冲击和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沪江需要时刻准备着。为此,沪江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投入以实现自我更新:一是加大科技研发领域的投资和合作,特别是在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设备领域,实现科技与用户双驱动;二是战略性地投资或并购在线教育领域的创新型企业,以便在自我更新中获得先发优势;三是引入关键性人才,包括专业技术和高管人士等。

五、总结

建立商业生态系统是互联网企业的主要竞争策略,因此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可以很好地分析互联网各个细分领域的发展,研究系统各种群内部、种群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应用商业生态系统观点分析中国在线教育集群化现象,研究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提出在线教育生态系统的定义,找出其演化路径,并以沪江为案例证明前文提出的观点。在线教育需要经历开拓、扩展、成熟和自我进化四个阶段,目前中国在线教育正处在成熟阶段的初期,考虑到教育资源的公益性和企业的营利性,未来在线教育生态系统将在自我演化中继续完善,完全成熟后实现自我进化。

[参考文献]

高迎爽.2012.从集中到卓越:法国高等教育集群组织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33(1):59-65.

关键.2015-11-16.沪江伏彩瑞:线下教育未来最多占三分之一[EB/OL].[2016-05-30].http://www.yicai/news/4711907.html

国务院.2015a-03-16.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6-05-30].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3/16/content_2835101.htm

国务院.2015b-07-04.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6-05-3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胡岗岚,卢向华,黄丽华.2009.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演化路径[J].经济管理,31(6):110-116.沪江.2016-01-12.

沪江用户破亿刷新行业记录[EB/OL].[2016-05-30].http://www.hjenglish/new/p762655/

教育部.2010-07-2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6-05-3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李翠琴,贵志祥,周强,等.2012.高校地缘集群及其生成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3):22-27.

刘建丰.2014.致力于更具国际竞争力——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向与启示[J].教育研究,35(5):145-151.

刘刚,熊立峰.2013.消费者需求动态响应、企业边界选择与商业生态系统构建——基于苹果公司的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5):122-134.

刘锟.2015-09-10.沪江网校统一标识启用新Logo[EB/OL].[2016-05-30].http://www.jfdaily/caijing/bwyc/201509/t20150910_1808507.html

迈克尔·波特.2007.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第2版,北京:中信出版社.

欧雪银,罗能生.2007.国外大学城向高等教育产业集群演变机理探讨[J].社会科学家(2):68-70.

肖红军.2015.共享价值、商业生态圈与企业竞争范式转变[J].改革(7):129-141.

新浪科技-创事记.2015-12-16.玩不了闪电战,在线教育得在持久战中找出口[EB/OL].[2016-05-30].http://tech.sina.cn/zl/post/detail/i/2015-12-16/pid_8498341.htm

熊才平,何向阳,吴瑞华.2012.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J].教育研究,33(6):22-29.

杨现民,余胜泉.2013.生态学视角下的泛在学习环境设计[J].教育研究,34(3):98-105.

詹姆斯·F.穆尔.1999.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M].梁俊,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张昱欣.2015-05-18.8万元起家“玩出”的网络教育平台[EB/OL].[2016-05-30].http://newspaper.jfdaily/xwcb/html/2015-05/18/content_94972.htmIansiti,M.,&Levien,R.(2010,November13).

Keystonesanddomina⁃tors:Framingtheoperationaldynamicsofbusinessecosystems.RetrievedMay30,2016,from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173.99&rep=rep1&type=pdf

Iansiti,M.,&Levien,R.(2004a).Strategyasecology.HarvardBusinessReview,82(3),68-78,126.Iansiti,M.,&Levien,R.(2004b).

Thekeystoneadvantage:Whatthenewdynamicsofbusinessecosystemsmeanforstrategy,innovation,andsustainability.PersonnelPsychology,20(2),88-90.Lester,S.(2013,February5).

Liberalizingcross-bordertradeinhighereducation:thecomingrevolutionofonlineuniversities.RetrievedMay30,2016,fromhttp://papers.ssrn/sol3/papers.cfm?ab⁃stract_id=2228228

Moore,J.F.(1993).Predatorsandprey:Anewecologyofcompetition.HarvardBusinessReview,71(3),75-86.

收稿日期:2016-06-19

定稿日期:2016-08-18

作者简介:李恒,讲师,嘉兴学院商学院(314001)。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